一種電站導葉檢修及其檢修方法
2023-06-15 02:11:31
一種電站導葉檢修及其檢修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站導葉檢修裝置及其檢修方法,包括用於實現卡緊導葉上下移動的一對上支撐裝置和一對下支撐裝置;上支撐裝置包括包括一頂板,頂板下表面固定有第一液壓缸,第一液壓缸下端的伸縮杆固定有用於扣置於導葉上端面的第一槽型件,第一槽型件開口向下,頂板上設有可與外頂蓋相配合的螺栓孔;下支撐裝置包括包括一底板,底板上表面固定有第二液壓缸,第二液壓缸下端的伸縮杆固定有用於扣置於導葉上端面的第二槽型件,第二槽型件開口向上。本發明利用可上下移動的一對上支撐裝置和一對下支撐裝置可以很好的實現導葉的固定和升降,以利於在原地進行檢修或更換。
【專利說明】一種電站導葉檢修及其檢修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是涉及一種電站導葉檢修裝置及其檢修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電站水輪機組中的導葉軸套機構在一般小修、大修中無法檢修。水輪機導水機構是水輪發電機組重要部件,經過多年運行,該部件必須進行解體更換檢修,原設計導葉檢修,必須將重達105.32噸外頂蓋在機坑內分四瓣多次起吊到安裝場,再將24個單件重6.44噸導葉吊至檢修專用場地的傳統檢修工藝。該檢修工藝工序繁瑣、現場高空、超大尺寸、大噸位作業安全危險點多,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勞動強度大等缺點。該項工作對檢修帶來十分困難和麻煩,成為困擾每個水電廠檢修的一大難題。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電站導葉檢修裝置及其檢修方法,以解決目前水電站機組電站導葉檢修裝置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危險性較高的問題。
[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的第一種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電站導葉檢修裝置,包括用於實現卡緊導葉上下移動的一對上支撐裝置和一對下支撐裝置;
所述上支撐裝置包括包括一頂板,所述頂板下表面固定有第一液壓缸,所述第一液壓缸下端的伸縮杆固定有用於扣置於導葉上端面的第一槽型件,所述第一槽型件開口向下,所述頂板上設有可與外頂蓋相配合的螺栓孔;
所述下支撐裝置包括包括一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有第二液壓缸,所述第二液壓缸下端的伸縮杆固定有用於扣置於導葉上端面的第二槽型件,所述第二槽型件開口向上。
[0005]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槽型件和第二槽型件包括一支撐面板和垂直於支撐面板上成對的活動側板,所述活動側板中部設有套管,所述套管套設於垂直固定於支撐面板的固定軸上,所述支撐面板上設有一對與套管同軸的環形槽,所述環形槽半徑小於活動側板邊緣至套管軸心距離,所述環形槽上設有穿過環形槽用於固定活動側板的固定螺栓,所述一對活動側板旁側設有固定於支撐面板上的固定擋板。
[0006]進一步的,所述槽型件內側設有橡膠墊。
[0007]進一步的,所述下支撐裝置的底板底部設有一滑軌。
[0008]本發明的第二種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電站導葉檢修方法,包括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電站導葉檢修裝置,所述步驟如下:
(1)起吊位於導葉頂部的外頂蓋;
(2)將下支撐裝置固定於導葉下端,調整活動側板的角度使活動側板的角度與導葉截面錐度相符,並通過螺栓使其固定;
(3)拔出外頂蓋法蘭軸向定位銷,拆除外頂蓋與導葉部分的連接螺栓,利用吊具起吊位於導葉頂部的外頂蓋,用專用螺絲刀在導葉軸套接縫處撬開,使軸套變形錯位取出;
(4)將上支撐裝置固定於外頂該與導葉上端之間,調整活動側板的角度使活動側板的角度與導葉截面錐度相符,並通過螺栓使其固定;
(5)調整第一液壓缸和第二液壓缸的高度,使導葉下移,利用滑軌移動下支撐裝置使導葉脫出後實現檢修與更換。
[000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發明通過橋機起吊配合專用設計的支撐裝置採用外頂蓋及支撐架重量原地升高軸套檢修空間後,可直接支撐起外頂蓋,即可以進行水輪機導葉各項檢修工作,避免了多冊搬運交叉運輸帶來的大量人力耗費和危險度增高。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發明上支撐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下支撐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第一槽型件或第二槽型件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俯視圖(第一槽型件或第二槽型件);
圖5為導葉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5導葉截面示意圖(左右兩側非對稱);
圖7為本發明使用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2]一種電站導葉檢修裝置,包括用於實現卡緊導葉上下移動的一對上支撐裝置10和一對下支撐裝置20 ;
所述一對上支撐裝置10包括包括一頂板110,所述頂板110下表面固定有第一液壓缸120,所述第一液壓缸120下端的伸縮杆固定有用於扣置於導葉上端面的第一槽型件130,所述第一槽型件130開口向下,所述頂板上設有可與外頂蓋相配合的螺栓孔;
所述下支撐裝置20包括包括一底板210,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有第二液壓缸220,所述第二液壓缸下端的伸縮杆固定有用於扣置於導葉上端面的第二槽型件230,所述第二槽型件230開口向上。
[0013]所述第一槽型件130和第二槽型件230包括一支撐面板40和垂直於支撐面板40上成對的活動側板410,所述活動側板410中部設有套管411,所述套管套411設於垂直固定於支撐面板的固定軸420上,所述支撐面板40上設有一對與套管同軸的環形槽440,所述環形槽440半徑小於活動側板邊緣至套管軸心距離,所述環形槽440上設有穿過環形槽用於固定活動側板的固定螺栓450,所述一對活動側板旁側設有固定於支撐面板40上的固定擋板460。
[0014]為了防止打滑,所述的第一槽型件130和第二槽型件230的內側設有橡膠墊。下支撐裝置的底板底部設有一滑軌以利於在更換導葉時實現滑動。
[0015]使用時,如圖所示,由於導葉的兩端大小各不相同,不同規格的導葉其形狀和兩側錐狀的斜度也不同,因此本發明設計採用可活動的活動側板410,從而實現可與任一導葉配合,當活動側板410調整到與導葉兩端斜度相符的程度時即可用螺栓450活動側板410固定,從而實現在支撐導葉100時保證第一槽型件130和第二槽型件230與對應的導葉上下表面相扣合防止脫離。
[0016]一種電站導葉檢修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用於一種電站導葉檢修裝置,所述操作步驟如下:
(1)起吊位於導葉100頂部的外頂蓋101;
(2)將下支撐裝置固定於導葉100下端,調整活動側板的角度使活動側板410的角度與導葉截面錐度相符,並通過螺栓使其固定;
(3)拔出外頂蓋法蘭軸向定位銷,拆除外頂蓋與導葉部分的連接螺栓,利用吊具起吊位於導葉頂部的外頂蓋,用專用螺絲刀在導葉軸套接縫處撬開,使軸套變形錯位取出;
(4)將上支撐裝置10固定於外頂該與導葉100上端之間,調整活動側板410的角度使活動側板410的角度與導葉截面錐度相符,並通過螺栓使其固定;
(5)調整第一液壓缸120和第二液壓缸220的高度,使導葉100下移,利用滑軌移動下支撐裝置使導葉脫出後實現檢修與更換。
[001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方法通過橋機起吊配合專用設計的支撐裝置採用外頂蓋及支撐架重量原地升高軸套檢修空間後,直接支撐起外頂蓋,即可以進行水輪機導葉各項檢修工作,避免了多冊搬運交叉運輸帶來的大量人力耗費和危險度增尚O
[0018]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的涵蓋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電站導葉檢修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用於實現卡緊導葉上下移動的一對上支撐裝置和一對下支撐裝置; 所述上支撐裝置包括包括一頂板,所述頂板下表面固定有第一液壓缸,所述第一液壓缸下端的伸縮杆固定有用於扣置於導葉上端面的第一槽型件,所述第一槽型件開口向下,所述頂板上設有可與外頂蓋相配合的螺栓孔; 所述下支撐裝置包括包括一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有第二液壓缸,所述第二液壓缸下端的伸縮杆固定有用於扣置於導葉上端面的第二槽型件,所述第二槽型件開口向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站導葉檢修裝置,所述第一槽型件和第二槽型件包括一支撐面板和垂直於支撐面板上成對的活動側板,所述活動側板中部設有套管,所述套管套設於垂直固定於支撐面板的固定軸上,所述支撐面板上設有一對與套管同軸的環形槽,所述環形槽半徑小於活動側板邊緣至套管軸心距離,所述環形槽上設有穿過環形槽用於固定活動側板的固定螺栓,所述一對活動側板旁側設有固定於支撐面板上的固定擋板。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電站導葉檢修裝置,所述槽型件內側設有橡膠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站導葉檢修裝置,所述下支撐裝置的底板底部設有一滑軌。
5.—種電站導葉檢修方法,包括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電站導葉檢修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如下: (1)起吊位於導葉頂部的外頂蓋; (2)將下支撐裝置固定於導葉下端,調整活動側板的角度使活動側板的角度與導葉截面錐度相符,並通過螺栓使其固定; (3)拔出外頂蓋法蘭軸向定位銷,拆除外頂蓋與導葉部分的連接螺栓,利用吊具起吊位於導葉頂部的外頂蓋,用專用螺絲刀在導葉軸套接縫處撬開,使軸套變形錯位取出; (4)將上支撐裝置固定於外頂該與導葉上端之間,調整活動側板的角度使活動側板的角度與導葉截面錐度相符,並通過螺栓使其固定; (5)調整第一液壓缸和第二液壓缸的高度,使導葉下移,利用滑軌移動下支撐裝置使導葉脫出後實現檢修與更換。
【文檔編號】B23P19/027GK104476170SQ201410769628
【公開日】2015年4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2月15日 優先權日:2014年12月15日
【發明者】吳丁厚, 李慧郎, 林家洋, 黃文星, 邱文峰 申請人:國家電網公司, 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 福建水口發電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