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肺結核病的中藥及其製備方法
2023-06-15 05:27:21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肺結核病的中藥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及其製備方法,尤其是一種治療肺結核病的中藥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肺結核是一種由結核桿菌感染而引發的疾病,嚴重影響工作和正常生活,臨床上急需這類治療的藥物,需求很大。現有技術中有許多治療肺結核的製劑,如利福平片、硫酸鏈黴素片等等。這些藥品對於肺結核病的治療均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這些藥副作用較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有效治療肺結核病的中藥及其製備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治療肺結核病的中藥,其特徵在於所用成分及配比玉米60克 白芨6克 漢三七6克。或用玉米、白芨、漢三七提取物經乾燥,其重量配比為玉米、白芨、漢三七為10∶1∶1;粉碎加入澱粉輔料,混合均勻後,制粒、乾燥、壓片、包糖衣或薄膜衣,檢測合格後包裝。
該中藥製備方法(1)將玉米、白芨用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1小時,合併煎液,濾過;在溫度20~80℃下將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0.6~1.5,加乙醇使含醇量為30~90%,攪勻,靜置使沉澱,取上清液回收乙醇,並濃縮成清膏;(2)漢三七加水溫浸二次,每次1小時,溫度為60~95℃;合併浸液,濾過;在溫度為40~70℃濃縮至相對密度0.6~1.5、溫度20~80℃,加乙醇使含醇量為30~90%,攪勻,靜置使沉澱,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濃縮成清膏;(3)將步驟(1)與步驟(2)所得的清膏混勻,在溫度為20~80℃下濃縮至稠膏狀,相對密度1.0~1.8,乾燥,粉碎,(4)加澱粉100~3000克,混勻,制粒,壓片,包糖衣或薄膜衣。
或這樣製備(1)將玉米60克、白芨6克、漢三七克按比例混合,磨碎至粉末狀;(2)加水浸泡;(3)溫火加熱至沸騰熬至糊狀,放涼,全部食用,一天2次。
上述適用吐血的肺結核病的中藥及其製備方法。如果不吐血的肺結核病,其中藥及其製備方法一種治療肺結核病的中藥,其特徵在於所用成分及配比玉米60克白芨6克。或用玉米、白芨、提取物經乾燥,其重量配比為玉米、白芨、為10∶1;粉碎加入澱粉輔料,混合均勻後,制粒、乾燥、壓片、包糖衣或薄膜衣,檢測合格後包裝。
該中藥製備方法(1)將玉米、白芨、按比例混合,磨碎至粉末狀;(2)加水浸泡;(3)溫火加熱至沸騰熬至糊狀,放涼,全部食用,一天2次。
本發明的優點在於本品系由中藥組成。幾味相加其療效明顯增加,形成既抗結核又保護肝臟的特色,不僅療效好,而且能促進肝功能恢復,本品與抗結核的化學藥品相比效,化學藥品均對肝臟有不同程度的損害,而本品不僅治療肺結核,又具有良好的護肝功效,並能提高機體抵抗能力和免疫力,可長期服用,無毒副作用。
現選擇活動性結核病228例進行臨床分析一、材料和方法(一)病例選擇共選擇活動性肺結核病人128例.其中男52例,女76例,年齡12-75歲,平均41.5歲.所選病例均符合以下標準1.臨床確診的活動性肺結核痰塗片抗酸桿菌檢查陽性或陰性病例(符合1998年公布的《中國結核病分類法》III型肺結核診斷標準)。
2.肝腎功能正常,無糖尿病和嚴重心血管疾病,對所用抗癆藥物無過敏和嚴重毒副反應。
3.能自覺配合治療,堅持完成6個月的規則療程。
(二)分組全部病例分成兩組。A組,簡稱驗證組94例,其中初治56例,復治38例;在正規化療同時加用本方劑。B組,單純化療組,簡稱對照組34例,其中初治16例,復治18例,僅給予正規化療。
(三)化療方案的選擇二組病例人中,初治病例均執行2SHRz/4HR方案;復治病例根據各人的用藥史和藥物敏感試驗結果,使用有三種以上敏感藥組成的方案。A組病人在執行化療方案的同時,服用本方劑每次4片,每天3次,服至6個月療程結束。
(四)主要考核和觀察指標1、痰菌陰轉率;2、病灶和空洞有效率;3、主要症狀緩解情況;4、肝功異常情況;5、副反應的發生情況。
二、結果(一)驗證組的痰菌陰轉率初治病人為94.6%,復治病人為68.0%;對照組痰菌陰轉率初治病人為90.3%,復治病人為35.3%;其中復治病人中驗證組的痰菌陰轉率高於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見表1。
表1 驗證組組和對照組痰菌陰轉情況比較
(二)驗證組空洞有效(閉合、縮小)率初治病人為96.3%,復治病人為69.4%;對照組空洞有效率初治病人為76.9%,復治病人為60%。驗證組空洞有效率高於對照組,但差異尚無顯著性見表2。
表2 驗證組和對照組空洞有效情況比較
(三)驗證組病灶初治病人為74.5%,復治病人為63.2%;對照組空洞有效率初治病人為62.5%,復治病人為32.1%,初治病人中病灶有效率驗證組高於對照組,見表3表3 驗證組和對照組病灶吸收有效情況比較
(四)咳嗽咳痰、發熱、胸痛、咯血等主要症狀的改善情況均是驗證組優於對照組,分別為;128/1 36,52/78;Xo=27.9,P<0.01;58/66,21/38;Xo=14.05,P<0.01;21/27,19/36Xo=4.16,P<0.05;58/60,27/39;Xo=14.654,P<0.01。見表4表4 驗證組和對照組症狀改善情況比較
(五)兩組肝功能異常比較,驗證組肝功異常6例佔4.2%,對照組肝功異常18例佔21.4%。
(六)全部病人均未出現嚴重副反應。驗證組11例治療初期曾出現輕度胃部不適,繼續服藥後不適逐漸消失。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一種治療肺結核病的中藥,按照製備1000片(糖衣片、每片0.4克)或570片(薄膜衣片、每片0.6克)計算,將1000克玉米、100克白芨用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1小時,合併煎液,濾過;在溫度20~80℃下將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0.6~1.5,加乙醇使含醇量為30~90%,攪勻,靜置使沉澱,取上清液回收乙醇,並濃縮成清膏;(2)100克漢三七加水溫浸二次,每次1小時,溫度為60~95℃;合併浸液,濾過在溫度為40~70℃濃縮至相對密度0.6~1.5、溫度20~80℃,加乙醇使含醇量為30~90%,攪勻,靜置使沉澱,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濃縮成清膏;(3)將步驟(1)與步驟(2)所得的清膏混勻,在溫度為20~80℃下濃縮至稠膏狀,相對密度1.0~1.8,乾燥,粉碎,(4)加澱粉200克,混勻,制粒,壓片,包糖衣或薄膜衣。
實施例2 (1)將玉米、白芨、漢三七按60克∶6克∶6克比例混合,磨碎至粉末狀;(2)加水浸泡;(3)溫火加熱至沸騰熬至糊狀,放涼,全部食有用,一天2次。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肺結核病的中藥,其特徵在於所用成分及配比玉米60克,白芨6克,漢三七6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肺結核病的中藥,其特徵在於用玉米、白芨、漢三七提取物經乾燥,其重量配比為玉米、白芨、漢三七為10∶1∶1;粉碎加入澱粉輔料,混合均勻後,制粒、乾燥、壓片、包糖衣或薄膜衣,檢測合格後包裝。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肺結核病的中藥,其特徵在於該中藥製備方法(1)將玉米、白芨用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1小時,合併煎液,濾過;在溫度20~80℃下將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0.6~1.5,加乙醇使含醇量為30~90%,攪勻,靜置使沉澱,取上清液回收乙醇,並濃縮成清膏;(2)漢三七加水溫浸二次,每次1小時,溫度為60~95℃;合併浸液,濾過;在溫度為40~70℃濃縮至相對密度0.6~1.5、溫度20~80℃,加乙醇使含醇量為30~90%,攪勻,靜置使沉澱,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濃縮成清膏;(3)將步驟(1)與步驟(2)所得的清膏混勻,在溫度為20~80℃下濃縮至稠膏狀,相對密度1.0~1.8,乾燥,粉碎,(4)加澱粉100~3000克,混勻,制粒,壓片,包糖衣或薄膜衣。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肺結核病的中藥,其特徵在於該中藥製備方法(1)將玉米、白芨、漢三七按比例混合,磨碎至粉末狀;(2)加水浸泡;(3)溫火加熱至沸騰熬至糊狀,放涼,全部食有用,一天2次。
5.一種治療肺結核病的中藥,其特徵在於所用成分及配比玉米60克,白芨6克。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治療肺結核病的中藥,其特徵在於用玉米、白芨提取物經乾燥,其重量配比為玉米、白芨為10∶1;粉碎加入澱粉輔料,混合均勻後,制粒、乾燥、壓片、包糖衣或薄膜衣,檢測合格後包裝。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治療肺結核病的中藥,其特徵在於該中藥製備方法(1)將玉米、白芨、按比例混合,磨碎至粉末狀;(2)加水浸泡;(3)溫火加熱至沸騰熬至糊狀,放涼,全部食有用,一天2次。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治療肺結核病的中藥及其製備方法。用玉米、白芨、漢三七提取物經乾燥,其重量配比為玉米、白芨、漢三七為10∶1∶1;粉碎加入澱粉等輔料,混合均勻後,制粒、乾燥、壓片、包糖衣或薄膜衣,檢測合格後包裝。三味相加其療效明顯增加,形成既抗結核又保護肝臟的特色,不僅療效好,而且能促進肝功能恢復,本品與抗結核的化學藥品相比較,化學藥品均對肝臟有不同程度的損害,而本品不僅治療肺結核,又具有良好的護肝功效,並能提高機體抵抗能力和免疫力,可長期服用,無毒副作用。
文檔編號A61K9/28GK1927353SQ200610048258
公開日2007年3月14日 申請日期2006年9月11日 優先權日2006年9月11日
發明者閆中法 申請人:閆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