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作為新晉網紅城市(長沙憑什麼成為第三代網紅城市)
2023-06-15 10:28:09 1
長沙美食城。圖/unsplash
如果要問最近幾年,哪座城市在網絡上最「火爆」,長沙一定是最值得關注的那個。
論「財力」,長沙比不過北上廣深常年領跑城市GDP,也不及近在咫尺的武漢、重慶;論「智力」,長沙更沒有杭州那樣擁有網際網路巨頭加持;論「膽力」,長沙也不及同為中部省會城市合肥那樣「壕」邁。
就是這麼一座略顯「土味」的城市,卻能成為網紅「頂流」。
從依靠自然風光聞名遐邇,到憑藉城市特色「鬧中取勝」。能成為網紅城市,總有自己特殊的魅力。如今,隨著時間的交替,網紅城市也更迭到了第三代。
長沙,是第三代網紅城市的典型代表。
炙手可熱的文化符號
前有乘風破浪的姐姐,現有披荊斬棘的哥哥。
從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所在地)走出去的綜藝節目,往往比這座城市還更為人所熟知,這就是長沙的文化魅力。
天上一顆長沙星,地上一座長沙城。
長沙,別稱「星城」。最早可見於3000多年以前的西周,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在此設立長沙郡,「長沙」二字相傳至今,成為中國少數幾座歷經兩千多年城址和城名不變的城市。
實際上,長沙「走紅」,不僅只是發展網紅打卡地,還在於對傳統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精雕細琢,創造出了屬於自己的文化品牌。
惟楚有才,於斯為盛。
長沙嶽麓書院門口的這幅對聯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六年》,意指楚地出人才。嶽麓山和嶽麓書院歷經千年而弦歌不絕,已經成為湖湘文化的傳承地,嶽麓書院也已經成為長沙重要的文化窗口和文化名片。
有人說,為一個人,奔一座城。長沙的網紅基因還根植於充分挖掘歷史人物的文化魅力。
1972年,考古工作者在長沙東郊的馬王堆挖掘出三座漢墓,最有名的莫過於辛追夫人的出土。
據考古人員描述,整個人看起來栩栩如生,就像電影裡的睡美人一樣,皮膚還很有彈性,看起來特別真實。
於是,很多人都想一睹辛追「娭毑」(āi jiě)的風採。
從馬王堆漢墓裡出土的大量精美漆器與服飾來看,辛追夫人曾擁有瑰麗人生,這似乎也在彰顯著兩千年前長沙在歷史上也是「流量之城」。
長沙的流量還存在於文人騷客的筆下。
晚年漂泊的杜甫在長沙意外遇見了李龜年,便有了那句膾炙人口的「落花時節又逢君」。
長沙也被稱為「屈賈之鄉」,就和兩位流貶的名人有關:屈原、賈誼。
如今,賈誼被貶謫長沙時住在太平街上的故居,不僅一度成為失意文人憑弔之所,也成為長沙人群最密集的步行街之一。
長沙的網紅魅力還存在於眾多的文藝作品中。
《沁園春·長沙》裡的橘子洲頭和《恰同學少年》中的愛晚亭,都讓無數人嚮往。
2017年11月1日,在法國巴黎發布的全球「創意城市網絡」名單中,長沙入選世界「媒體藝術之都」,成為首個獲此殊榮的中國城市。
作為湖南衛視的所在地,長沙自然也不會錯過自身品牌宣傳的機會。馬欄山、坡子街、解放西、黃興路等地名,就經常在湖南衛視的節目上被反覆提及,無形中也就加深了觀眾對這些網紅地點的印象。
2019年,警務紀實觀察類真人秀《守護解放西》上線,在青年群體中引發關注和討論。
因為被《守護解放西》中的民警圈粉,不少年輕遊客紛紛跑去坡子街派出所門口拍照打卡。而坡子街派出所也順利「出圈」。
作為近年來熱度飆升的「網紅城市」,這些人文景點以其廣泛的吸引力和傳播性,讓長沙始終在網絡上保持著熱度。
餐飲打卡地,最具流量的城市IP
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燒烤架、帳篷、桌椅、小推車就會依次出現在長沙的鬧市小巷。
細小的辣椒和孜然粉,一部分落到食物上,一部分被吹散到風裡,混合著此起彼伏的划拳猜酒聲,構成了一幅鮮活的長沙夜生活畫面。
除了將歷史文化中的符號不斷放大,長沙的本土網紅餐飲品牌則是長沙當下最具流量的城市IP。
墨茉點心局、茶顏悅色,文和友、虎頭局……,這些位於長沙的本土餐飲品牌經常因為消費者排隊登上熱搜。
長沙"網紅"茶飲店茶顏悅色。圖/unsplash
長沙的網紅品牌有多「紅」?
作為長沙餐飲品牌全國化的雙子星,文和友無論是在長沙還是廣深,開業前期動輒排隊破萬號甚至5萬號;茶顏悅色在武漢首店曾排隊8小時,一杯20元左右的茶飲據說被黃牛炒到200多元。
在過去十幾年,也許人們很難想像長沙這樣一座歷史名城,能誕生出這麼多的新興網紅產品。這股能量到底從何而來?
投年輕人所好,是這些網紅品牌共同的特點。
這背後是對傳統之美進行翻新,通過將傳統文化重新定義和包裝,用現代語言進行表達,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新體驗,所以能俘獲大批年輕人的心。
有顏值、夠獨特、好拍照,是網紅景點的基本條件。在長沙,不少餐飲店正是抓住了遊客這個需求來進行品牌營銷。
文和友則主打市井風,懷舊營銷是文和友的一大特點。通過在城市裡建立起一個復古的市井小巷,引各路商家入駐。
在類似「立體城市」概念的垂直布景下,消費者的沉浸感不僅得到了極大提升,也滿足了取景拍照的需求。通過消費者在社交媒體上的傳播,不斷提升自身的吸引力。
如果說茶顏悅色和文和友這類新崛起網紅餐飲品牌吸引無數年輕人前來打卡,那麼,「火宮殿」是老長沙的代表建築物。既是火神廟又是餐飲店,其承載了近400年的歷史,是長沙一個活著的文物。
長沙夜景。圖/unsplash
一座城市想要獲得更高的關注度和吸引力,還離不開「話題」的助推。
「好吃」、「種草」、「排隊」等熱詞,每每讓長沙美食登上熱搜,吸引年輕人來參與互動,這是長沙獨有的網紅氣質。
房價,網紅城市的底色
長沙的網紅品牌大多是線下店,房價也是逃不開的話題。
某研究機構發布的《2021新一線城市居住報告》顯示,長沙是居住成本最小的新一線城市。
另一方面,長沙的人均收入卻處於全國中上遊,租房和買房的負擔與全國其他城市相比都比較低。
長沙的平均工資雖比不上北上廣深一線城市,但是在二線城市裡,依然比較靠前。
某招聘平臺數據顯示,長沙地區2021年春季求職期的平均薪酬為8586元/月。較上一季度薪酬上升1.3%,同比上漲4.5%,在全國38個核心城市的薪酬水平中排在第15名。在中部地區僅次於武漢,高過鄭州和合肥。
2019年,長沙GDP12580億元,排名全國第12位,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為55211元,排在全國第20位。但長沙的房價中位數為9040元,排在全國第81位。
即便現在,長沙的商品房均價11547元/㎡,在省會城市中同樣處在一個很低的位置。低房價就意味著生活在長沙,會有更多的消費空間。
在住的事情上,長沙的年輕人不需要花太多錢。這也就是為什麼白天的長沙與其他城市大同小異,但是一到了晚上,長沙就開啟了不夜城模式。
而長沙房價相對較低的背後跟長沙較為嚴格的調控政策密不可分。
2010年到2015年,這5年時間裡,長沙的房價長期處在每平方米6000元左右的水平。
到了2016年,隨著全國其他城市房價開始快速上漲,長沙也開始出現跟漲的勢頭。就在此時,長沙態度鮮明提出,「在房地產市場上,政府不能被房地產開發商和不良輿論綁架,任聽炒作者興風作浪。」
緊接著,長沙便出臺了嚴格的調控措施。從土地出讓、限購、限售等方面,長沙幾乎堵住了所有漏洞。並且在政策上不斷的進行「打補丁」,打擊炒房。
另一方面,長沙不斷加大房地產市場土地供應。
從2014年開始,長沙房地產市場的土地供應就一直在增加。最近幾年,長沙土地供應面積接近9000萬平方米,僅2019年就供應了2600多萬平方米。
第三代網紅城市問世
如果說,以拉薩、大理、廈門為代表的我國第一代網紅城市是以聞名遐邇的自然風光取勝,以成都、重慶、西安為代表的第二代網紅城市是以城市特色著稱的話,那麼,長沙作為第三代網紅城市,則是在歷史文化的基礎上添加了吃喝玩樂的特點,更加貼近當代年輕人喜好,在此基礎上,不斷發掘城市文化底蘊及特色風情。
第三代網紅城市的特點,是充分把握城市個性,挖掘本土文化中的稀缺元素,迎合當代年輕人的消費觀和審美觀。這也是地方政府和市場共同打造的結果。
其中,城市懂得媒體營銷無疑是成為網紅的關鍵。無論是線下的網紅景點打造,還是線上的視頻和文字展示,利用現代傳播手段將城市形象根植於公眾的認知,是長沙成為第三代網紅城市的關鍵。
可以說,人文底蘊、網紅地標、特色美食、娛樂特質等,組成了當下的「網紅長沙」。
而相對宜居的房價,又讓這座城市積累起了讓民眾產生好感的口碑。
未來,「網紅長沙」還能持續勇立潮頭嗎?讓我們拭目以待。
新京智庫研究員 | 查志遠
編輯 | 張笑緣
校對 | 李立軍
聯繫我們:郵箱 [email protected]微信 ucass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