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提高曝氣效率的汙水處理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6-15 05:56:06 2
本發明涉及一種提高曝氣效率的汙水處理系統,屬於汙水處理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我們的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加劇發展,近幾年間,我國的水汙染現象變得越來越越嚴重,這些汙染後的水源若直接排放至江河中,將會直接對江河造成嚴重的汙染。因此,一般情況下都是通過管道將其集中引流至汙水處理廠,經過處理後才能排放至江河中。現有技術中一般會通過曝氣增加汙水中的含氧量以降低汙水中的厭氧菌的含量。而現有技術中的曝氣方式一般採用敞開式曝氣池的方式進行曝氣,這種曝氣方式在汙水中的溶氧速度較慢,影響了曝氣的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發明目的在於: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採用敞開式曝氣池的方式進行曝氣,這種曝氣方式在汙水中的溶氧速度較慢,影響了曝氣的效果」的問題,提供一種提高曝氣效率的汙水處理系統。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提高曝氣效率的汙水處理系統,包括高壓氣導入管、外殼和汙水進水管;所述外殼內由上至下依次設置有第一濾網和第二濾網;所述汙水進水管穿過外殼的側壁,汙水進水管的端部開口設置於第二濾網的下方並且汙水進水管的端部開口朝向外殼內部底端面;所述第一濾網和第二濾網之間設置有汙泥擋板;所述汙泥擋板上設置有若干通孔;所述外殼的頂端面上設置有汙水導出管,汙水導出管與外殼的內部聯通;所述高壓氣導入管穿過外殼的頂端面,高壓氣導入管與外殼頂端面轉動連接;所述高壓氣導入管設置於外殼內的一端連接有圓盤狀的高壓導氣盤,高壓導氣盤上設置有若干汙水導水孔,高壓導氣盤內設置有導氣腔體,導氣腔體與高壓氣導入管聯通;所述高壓導氣盤的下端面上設置有若干通孔,通孔與導氣腔體聯通。
本申請的技術方案中,汙水通過汙水進水管進入到外殼內下部,隨著外殼內汙水進入量的增加,外殼內的汙水由外殼內下部向外殼內上部流動。高壓氣導入管設置於外殼的頂端面,高壓氣體通過高壓氣導入管由外殼上部注入並向外殼內,並且導氣腔體將高壓氣體分配至通孔,使得高壓氣通過通孔向下導入到汙水內。通過這樣的方式,汙水與高壓氣的流動方向相反,這樣高壓氣中的氧氣分子與汙水的分子摩擦加大,氧氣更加容易溶於汙水中,加快了氧氣的溶解速度,進而加快了汙水的溶氧速度。
本申請的技術方案中,汙水進入外殼內向上運動,在汙水向上運動的過程中首先通過第二濾網過濾汙水中顆粒直徑較大的雜質,並且通過汙泥擋板降低通過汙泥擋板的汙水的流速,使得汙泥得以沉澱,第一濾網進一步過濾汙水中的汙泥和絮狀物。
優化的,上述提高曝氣效率的汙水處理系統,所述高壓導氣盤下端面的通孔連接有下部導氣管,下部導氣管與導氣腔體聯通。
優化的,上述提高曝氣效率的汙水處理系統,所述下部導氣管上設置有若干輔助導氣管,輔助導氣管與下部導氣管聯通。
本申請的技術方案中,輔助導氣管使得高壓氣能夠運動到到離高壓氣導入管表面較遠的區域,增加汙水與高壓氣混合的均勻度。輔助導氣管的端部開口可以設置為朝向外殼底端面,這樣使得高壓氣在離開輔助導氣管後能夠繼續向下流動,增加通過輔助導氣管導出的高壓氣與汙水的摩擦。
優化的,上述提高曝氣效率的汙水處理系統,所述下部導氣管上設置有若干攪拌葉片,攪拌葉片設置於相鄰的兩個輔助導氣管之間。
本申請的技術方案中,高壓氣導入管可以連接皮帶式的旋轉動力機構,這樣高壓氣導入管可以轉動,在高壓氣導入管轉動過程中,攪拌葉片攪拌汙水,增加汙水與高壓氣的摩擦。
優化的,上述提高曝氣效率的汙水處理系統,所述汙泥擋板為圓錐形擋板,汙泥擋板的圓錐形底端面朝向外殼的內部底端面。
優化的,上述提高曝氣效率的汙水處理系統,所述汙泥擋板的通孔上連接有汙泥擋板導管,汙泥擋板導管設置於汙泥擋板的上端面。
優化的,上述提高曝氣效率的汙水處理系統,所述汙水進水管位於外殼內的一端連接有喇叭狀的導管口。
優化的,上述提高曝氣效率的汙水處理系統,所述導管口的下方設置有導管擋板,導管擋板為喇叭狀,導管擋板的喇叭開口朝向外殼的內部底端面。
優化的,上述提高曝氣效率的汙水處理系統,所述外殼的底端面為圓錐形,外殼的底端面上連接有汙泥導管,汙泥導管上設置有截止閥。
將外殼的底端面設置為圓錐形能夠更加方便沉澱的汙泥流出外殼。
本發明的優點在於它能克服現有技術的弊端,結構設計合理新穎。本申請的技術方案中,汙水通過汙水進水管進入到外殼內下部,隨著外殼內汙水進入量的增加,外殼內的汙水由外殼內下部向外殼內上部流動。高壓氣導入管設置於外殼的頂端面,高壓氣體通過高壓氣導入管由外殼上部注入並向外殼內,並且導氣腔體將高壓氣體分配至通孔,使得高壓氣通過通孔向下導入到汙水內。通過這樣的方式,汙水與高壓氣的流動方向相反,這樣高壓氣中的氧氣分子與汙水的分子摩擦加大,氧氣更加容易溶於汙水中,加快了氧氣的溶解速度,進而加快了汙水的溶氧速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的技術特點。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發明,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
如圖1所示,本發明為一種提高曝氣效率的汙水處理系統,包括高壓氣導入管10、外殼1和汙水進水管6;所述外殼1內由上至下依次設置有第一濾網2和第二濾網3;所述汙水進水管6穿過外殼1的側壁,汙水進水管6的端部開口設置於第二濾網3的下方並且汙水進水管6的端部開口朝向外殼1內部底端面;所述第一濾網2和第二濾網3之間設置有汙泥擋板7;所述汙泥擋板7上設置有若干通孔;所述外殼1的頂端面上設置有汙水導出管11,汙水導出管11與外殼1的內部聯通;所述高壓氣導入管10穿過外殼1的頂端面,高壓氣導入管10與外殼1頂端面轉動連接;所述高壓氣導入管10設置於外殼1內的一端連接有圓盤狀的高壓導氣盤12,高壓導氣盤12上設置有若干汙水導水孔13,高壓導氣盤12內設置有導氣腔體14,導氣腔體14與高壓氣導入管10聯通;所述高壓導氣盤12的下端面上設置有若干通孔,通孔與導氣腔體14聯通。
本申請的技術方案中,汙水通過汙水進水管6進入到外殼1內下部,隨著外殼1內汙水進入量的增加,外殼1內的汙水由外殼1內下部向外殼1內上部流動。高壓氣導入管10設置於外殼1的頂端面,高壓氣體通過高壓氣導入管10由外殼1上部注入並向外殼1內,並且導氣腔體14將高壓氣體分配至通孔,使得高壓氣通過通孔向下導入到汙水內。通過這樣的方式,汙水與高壓氣的流動方向相反,這樣高壓氣中的氧氣分子與汙水的分子摩擦加大,氧氣更加容易溶於汙水中,加快了氧氣的溶解速度,進而加快了汙水的溶氧速度。
本申請的技術方案中,汙水進入外殼1內向上運動,在汙水向上運動的過程中首先通過第二濾網3過濾汙水中顆粒直徑較大的雜質,並且通過汙泥擋板7降低通過汙泥擋板7的汙水的流速,使得汙泥得以沉澱,第一濾網2進一步過濾汙水中的汙泥和絮狀物。
所述高壓導氣盤12下端面的通孔連接有下部導氣管15,下部導氣管15與導氣腔體14聯通。
所述下部導氣管15上設置有若干輔助導氣管16,輔助導氣管16與下部導氣管15聯通。
本申請的技術方案中,輔助導氣管16使得高壓氣能夠運動到到離高壓氣導入管10表面較遠的區域,增加汙水與高壓氣混合的均勻度。輔助導氣管16的端部開口可以設置為朝向外殼1底端面,這樣使得高壓氣在離開輔助導氣管16後能夠繼續向下流動,增加通過輔助導氣管16導出的高壓氣與汙水的摩擦。
所述下部導氣管15上設置有若干攪拌葉片17,攪拌葉片17設置於相鄰的兩個輔助導氣管16之間。
本申請的技術方案中,高壓氣導入管10可以連接皮帶式的旋轉動力機構,這樣高壓氣導入管10可以轉動,在高壓氣導入管10轉動過程中,攪拌葉片17攪拌汙水,增加汙水與高壓氣的摩擦。
所述汙泥擋板7為圓錐形擋板,汙泥擋板7的圓錐形底端面朝向外殼1的內部底端面。
所述汙泥擋板7的通孔上連接有汙泥擋板導管18,汙泥擋板導管18設置於汙泥擋板7的上端面。
所述汙水進水管6位於外殼1內的一端連接有喇叭狀的導管口19。
所述導管口19的下方設置有導管擋板20,導管擋板20為喇叭狀,導管擋板20的喇叭開口朝向外殼1的內部底端面。
所述外殼1的底端面為圓錐形,外殼1的底端面上連接有汙泥導管21,汙泥導管21上設置有截止閥。
將外殼1的底端面設置為圓錐形能夠更加方便沉澱的汙泥流出外殼1。
當然,上述說明並非是對本發明的限制,本發明也並不限於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發明的實質範圍內,作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都應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