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的第一部創作小說(茅盾在日本創作的小說)
2023-06-15 14:50:46 1
茅盾(1896—1981)
中國現代著名作家
原名沈德鴻,字雁冰,筆名茅盾
1981年3月14日,茅盾自知病將不起
將稿費25萬元人民幣捐出設立茅盾文學獎
(當時一般的工人工資大約是40、50元)
以鼓勵當代優秀長篇小說的創作
至今為止,茅盾文學獎,依舊在進行
推動中國文學的發展
是中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項之一
當然
茅盾也是著名作家
此本《虹》便是茅盾的代表作之一
《虹》(小說)茅盾著 山東中國文學藝術博物館藏
《虹》是茅盾1928年東渡日本後創作的小說
《虹》的創作時間為1929年4月至7月
同年8月因茅盾遷居而思緒中斷,之後未再續成
因此《虹》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
《虹》以女主人公梅行素的成長為主線
塑造了一位經過許多曲折
終於走上革命道路的青年知識分子形象
小說大意:
梅行素出身於中產階級家庭,生性孤傲高潔,「五四」以前在成都一所女中就讀。她與表兄互相愛慕,但是,父親為了金錢,逼著她嫁給她討厭的姑表兄柳遇春。後來,她發現柳遇春以前生活放縱。與此同時,由於自己的感情得不到滿足,梅行素離家出走。在女友的幫助下,她來到瀘州師範學校任教。對周圍人們的淺薄無聊和精於勾心鬥角,梅行素深感失望。之後,梅行素到惠師長家當了家庭教師。惠師長又當上省長。她以出席會議為由,擺脫了高師長的糾纏,尋找新的出路。梅行素到了她所嚮往的上海。這裡的革命運動高漲,反帝、反封建的鬥爭如火如荼,梅行素在革命者梁剛夫、黃因明的影響下,閱讀起馬列主義的書籍,積極參加婦女協會的工作,還參加了「五卅」運動,和群眾走上街頭,遊行示威,發表講演,開展罷工,逐漸成為一個革命者。
梅行素的原型是民國傳奇女性胡蘭畦
胡蘭畦登上過《良友》畫報的封面
坐過納粹德國的監獄
寫出了影響頗大的著作《在德國女牢中》
作為中國作家代表出席過蘇聯第一次作家代表大會
胡蘭畦是成都人
她的故事是由同為成都人的秦德君講給茅盾的
(秦德君 1923年入黨,長期從事革命活動 在解放後任教育部參事,後任政協委員)
《虹》在《小說月報》 連載
轟動一時,出單行本後銷路頗佳
秦德君說:「茅盾當時是名利雙收的。」
《虹》(小說)茅盾著 山東中國文學藝術博物館藏
《虹》的單行本,由開明書店1930年3月初版
本冊為1933年5月第6版,精裝,封面設計為錢君匋
錢君匋(1907—1998)
著名篆刻書畫家
錢君匋和茅盾同為浙江桐鄉人,兩人私交甚篤
現在位於桐鄉烏鎮茅盾故居入口處的茅盾半身銅像
就是由錢君匋捐款,著名雕塑家張充仁所塑
1925年6月,錢君匋就讀於上海,結識了茅盾
作為長輩,茅盾對錢君匋幫助很大
1927年錢君匋到開明書店任音樂美術編輯
就是茅盾介紹的
茅盾的《雪人》《歐洲大戰與文學》《幻滅》
《動搖》《追求》《虹》《蝕》《子夜》
以及《文藝陣地》等書刊
其封面設計均出自錢君匋之手
《歐洲大戰與文學》茅盾著 山東中國文學藝術博物館藏
1981年,茅盾去世,錢君匋萬分悲痛
為了紀念老朋友,他決定鐫刻一本《茅盾印譜》
足以證明兩人之間的深情厚誼
END
下期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