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消化道疾病的藥物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和應用的製作方法
2023-06-14 22:04:16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消化道疾病的藥物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和應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治療消化道疾病的藥物組合物,尤其涉及治療肝胃氣滯、急慢性胃腸炎、胃和十二指腸潰瘍以及慢性結腸炎等疾病的藥物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消化道疾病是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目前消化道疾病的發病率也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年來比如慢性胃炎、潰瘍病等都是多發的,甚至胃癌,經研究和幽門螺桿菌在胃裡面的感染密切相關隨著人們生活習慣和膳食結構的改變,我國消化系統疾病的發病特點也在跟著轉變。前不久,南京市第一醫院消化內鏡中心對2004年在該院接受內鏡檢查的8000多名患者進行統計分析發現我國消化道疾病的發病出現低齡化、西方化的趨勢。在上述消化道疾病患者中,約有1600多人患有胃、腸道潰瘍病,而且這些潰瘍病患者都比較年輕,多在20~40歲之間,最小的患者還在上幼兒園。臨床研究表明,精神壓力過大、不吃早餐、幽門螺桿菌感染等,都會誘發消化道潰瘍;兒童發生消化道潰瘍病,除了與遺傳因素有關外,還與其愛吃油炸食物、甜食和黏食以及少吃蔬菜等因素有關。統計分析還發現,約有25%的消化道疾病患者患有萎縮性胃炎。其中,約有8%的萎縮性胃炎患者可能會罹患胃癌。如果萎縮性胃炎患者合併幽門螺桿菌感染,其罹患胃癌的概率更會大大增加。
目前,治療消化道疾病的藥物分別如下所述,治療炎症性疾病的西藥主要為抗生素類藥物,但抗生素類藥物具有嚴重的副作用而限制了其使用,中成藥例如申請號為03152722.1的中國專利申請所公開的藥物組合物,其由雞內金、炒枳殼、醋香附、大黃、海螵蛸、甘草等組成,還例如申請號為01138960.5的中國專利申請公開的藥物組合物,其由黨參、黃芪、茯苓、元胡、枳殼、陳皮、山楂、神曲、麥芽、白朮、山藥、大腹皮、川芎、厚樸、鬱金、萊菔子、柴胡、龍膽草、香附、良姜、香元、海螵蛸、砂仁、枳實、甘草、乳香、沒藥和木香製成,還例如申請號為97100948.1的中國專利申請公開的藥物組合物,其由烏賊骨、白及、枳實、乳香、沒藥、元胡、慶大黴素、顛茄、甲氰咪胍和維生素組成。但這樣藥物組合物通常只是用來治療某一種消化道疾病,例如慢性胃病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治療消化道疾病的藥物組合物,該藥物對消化道疾病,尤其是肝胃氣滯、急慢性胃腸炎、胃和十二指腸潰瘍以及慢性結腸炎等疾病具有較好的療效。
本發明的目的還在於提供上述藥物組合物的製備方法和應用。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治療消化道疾病的藥物組合物,其是由大紅袍、雞矢藤、管仲、金蕎麥、黃連、砂仁、延胡索和木香等原料藥材製成的。
下面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
所用原料藥材的重量配比優選為大紅袍100-2000份,雞矢藤100-2000份,管仲60-1200份,金蕎麥80-1600份,黃連4-80份,砂仁8-160份,延胡索6-120份,木香8-160份;更優選為大紅袍200-1000份,雞矢藤200-1000份,管仲120-600份,金蕎麥160-800份,黃連8-40份,砂仁16-80份,延胡索12-60份,木香16-80份;還更優選為大紅袍400-600份,雞矢藤400-600份,管仲200-400份,金蕎麥300-500份,黃連10-30份,砂仁35-45份,延胡索25-35份,木香30-50份;最優選為大紅袍500份,雞矢藤500份,管仲300份,金蕎麥400份,黃連20份,砂仁40份,延胡索30份,木香40份。
所用原料,大紅袍、雞矢藤、管仲、金蕎麥、黃連、砂仁、延胡索和木香可以在醫藥商店購得,文中所用原料藥材及其重量是以其經炮製後的飲片及其重量計的。當然也可以使用新鮮原料藥材,其重量需按炮製過程中失水比例進行相應地折算。
本發明的藥物組合物可以製成常規的口服固體製劑(例如片劑、軟膠囊劑、膠囊劑、丸劑、滴丸劑、顆粒劑、散劑等)。
本發明提供了上述藥物組合物的製備方法,該方法包括1)將黃連、砂仁、延胡索、木香四味原料藥材粉碎成細粉;2)將大紅袍、雞矢藤、管仲、金蕎麥四味原料藥材用水浸出,將浸出液製成清膏;3)將1)中細粉和2)中清膏按常規的製劑工藝,如果需要的化可以使用適當的賦形劑,製成相應的口服固體製劑,例如片劑、軟膠囊劑、膠囊劑、丸劑、滴丸劑、顆粒劑、散劑等。
其中,大紅袍,具有活血、祛風、理溼的功效,可治療風溼痺痛、洩瀉、痢疾、血淋、待傷咳血等;雞矢藤,具有鎮痛、消炎、祛風除溼、活血消腫的功效,具有鎮痛作用和抗炎作用;管仲,具有清熱消炎、涼血止血的功效;金蕎麥,具有消炎、解熱、化瘀、清熱解毒、祛風利溼的功效;黃連,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燥溼、瀉火解毒的功效;砂仁,性溫、味辛。具有化溼開胃、溫脾止瀉、理氣安胎的功效,砂仁主要作用於人體的胃、腎和脾,能夠行氣調味,和胃醒脾;延胡索,又名元胡、延胡、玄胡索,具有行氣活血、散瘀止痛的功效;木香,具有行氣、調中、止痛的功效,用於胸脘脹痛、瀉痢後重、食積不消、不思飲食。
本發明的藥物組合物具有行氣活血、和胃止痛等功效,對於消化道疾病,尤其是肝胃氣滯、溼熱瘀阻所致的急慢性胃腸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性結腸炎等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本發明的藥物組合物的服用方法每日3次,每次以5.49g生藥計。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來進一步描述本發明,本發明的特點和優點將會更清楚。這些例證性的實施例僅是用來說明本發明的,對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沒有任何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理解的是,依據本發明的精神所做的任何等價替換和修改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內。
實施例1稱取大紅袍500g、雞矢藤500g、管仲300g、金蕎麥400g、黃連20g、砂仁40g、延胡索30g、木香40g;將黃連、砂仁、延胡索、木香四味原料藥材粉碎成細粉;將大紅袍、雞矢藤、管仲、金蕎麥四味原料藥材用5L水煎煮,共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1.5小時,第三次1小時,合併煎煮液,過濾,將濾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8~1.35(50℃)的稠膏,加入上述黃連、砂仁、延胡索、木香的細粉,混勻,乾燥,粉碎,製成顆粒,壓片,包衣,即得片劑。
實施例2稱取大紅袍400g、雞矢藤400g、管仲200g、金蕎麥300g、黃連10g、砂仁35g、延胡索25g、木香30g;將黃連、砂仁、延胡索、木香四味原料藥材粉碎成細粉;將大紅袍、雞矢藤、管仲、金蕎麥四味原料藥材用7L水煎煮,共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1.5小時,第三次1小時,合併煎煮液,過濾,將濾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8~1.35(50℃)的稠膏,加入上述黃連、砂仁、延胡索、木香的細粉,混勻,乾燥,粉碎,製成顆粒,分裝,即得顆粒劑。
實施例3稱取大紅袍200g、雞矢藤200g、管仲600g、金蕎麥160g、黃連40g、砂仁16g、延胡索12g、木香16g;將黃連、砂仁、延胡索、木香四味原料藥材粉碎成細粉;將大紅袍、雞矢藤、管仲、金蕎麥四味原料藥材用5L水煎煮,共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1.5小時,第三次1小時,合併煎煮液,過濾,得濾液,將濾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8~1.35(50℃)的稠膏,加入上述黃連、砂仁、延胡索、木香的細粉,混勻,乾燥,粉碎,加入加大豆油344g,蜂蠟6g,混勻,過膠體磨3次,以明膠∶甘油∶水100∶35∶95配方製備膠皮,按壓製法製成軟膠囊,即得軟膠囊劑。
實施例4稱取大紅袍100g、雞矢藤100g、管仲60g、金蕎麥80g、黃連4g、砂仁8g、延胡索6g、木香8g;將黃連、砂仁、延胡索、木香四味原料藥材粉碎成細粉;將大紅袍、雞矢藤、管仲、金蕎麥四味原料藥材用1L水煎煮,共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1.5小時,第三次1小時,合併煎煮液,過濾,得濾液,將濾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8~1.35(50℃)的稠膏,加入上述黃連、砂仁、延胡索、木香的細粉,混勻,乾燥,粉碎,加入滴丸基質,熔融後,滴入冷凝液中,揀丸,乾燥後,得到滴丸。
試驗例一、本發明藥物治療肝胃氣滯或溼熱瘀阻型胃腸道疾病的臨床試驗為了驗證本發明藥物組合物的療效,對其治療肝胃氣滯,溼熱瘀阻型胃腸道疾病進行了臨床試驗,並用「胃痛定片」作為對照觀察,進一步考察其臨床療效和安全性。試驗嚴格按照GCP有關要求進行。結果如下1資料和方法1.1一般資料 從醫院門診及住院病人中選擇了40例診斷為肝胃氣滯或溼熱瘀阻型胃腸道疾病的自願患者參加試驗,其中20例作為試驗組(開放性觀察),服用本發明實施例1的片劑進行治療;另外20例作為對照組,服用胃痛定片進行治療。試驗組中男19例,女1例,年齡19-60歲,平均27.25±10.23歲,病程1天-5年對照組中男16例,女4例,年齡19-90歲,平均33.55±12.81歲,病程1天-6年。性別分布、年齡分布經統計學檢驗,試驗組與對照組無顯著性差異。
1.2病例選擇標準 凡符合肝胃氣滯型和溼熱瘀阻型胃腸道疾病診斷標準者,均可納入試驗病例。
1.3排除病例標準 ①試驗前30天內進行手術而引起的併發症;②患者患有其他病症,正在用藥治療且影響試驗藥物療效觀察者;③烈性傳染病、細菌性痢疾等;④年齡在18歲以下或65歲以上者,妊娠或哺乳期婦女,對本藥過敏者;⑤合併嚴重心、肝、腎等系統疾病及精神病患者;⑥凡不符合納入標準,未按規定用藥,無法判斷療效或資料不全等影響療效及安全性判斷者。
1.4退出病例標準 ①發生嚴重不良反應,發生特殊併發症或生理變化不宜繼續受試者(出現不良反應應詳細記錄);②自行退出(如為無故退出者,應計入療效統計);③受試者依從性差,違反試驗設計,未按規定服藥或自行合併使用其他治療藥物者。
1.5療效判斷標準臨床治癒服藥7天以內,臨床症狀消失且實驗室檢查項目正常;顯效服藥7天以內,臨床主要症狀消失,其他症狀減輕;或者臨床症狀消失,實驗室檢查項目中血常規和/或大便常規有異常;有效服藥7天以內,部分臨床症狀減輕;無效服藥7天以內,臨床症狀無明顯變化或較前加重,實驗室檢查中血常規和/或大便常規有異常。
1.6給藥方案 ①試驗用藥本發明實施例1的片劑用法用量口服,1次3片,1日3次,溫開水送服。②對照用藥胃痛定片用法用量口服,1次2片,1日3次,溫開水送服。
1.7試驗方法 採用隨機單盲法,隨機對照進行試驗。
2結果2.1總療效比較結果 試驗組與對照組總療效結果如下
經統計學檢驗,對照組與試驗組比較,療效無顯著性差異。
2.2試驗組與對照組症狀觀察結果
3、討論①試驗組、對照組患者從年齡、性別上分別比較,經統計學檢驗,P>0.05,無顯著性差異,提示兩組病例具有可比性。②療效觀察試驗組的臨床治癒+顯效率為65.00%,總有效率為95.00%;對照組的臨床治癒+顯效率為40.00%,總有效率為90.00%。兩組療效比較,經統計學檢驗,P>0.05,無顯著性差異。提示兩組藥物療效基本一致。③症狀療效觀察 通過對六組臨床症狀療效進行組間比較,療效指標腹痛、腹脹、腹瀉及反酸、噯氣,實驗組和對照組之間均無顯著性差異。對於便血和粘液便兩項療效指標,由於試驗病例不足,無法進行統計學比較,但對少數具有此兩項症狀的治療有效率為100%。④試驗過程試驗組和對照組共40例患者均未發現藥物不良反應。⑤本發明實施例1的片劑為中成藥,具有舒肝理氣、和胃止痛、消炎止血、降逆止嘔等功效。經醫院臨床試驗,證明該藥對急性胃腸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慢性結腸炎、慢性胃腸炎等肝胃氣滯型、溼熱瘀阻型胃病具有良好治療作用,無不良反應。
二、本發明藥物組合物治療慢性胃炎的臨床試驗為了驗證本發明藥物組合物的療效,對其進行了臨床驗證,治療各類慢性胃炎胃痛症患者,取得較好效果,結果如下。
1一般資科治療組247例,其中男134例,女113例;年齡最大者70歲,最小者19歲;病程最長者為10年,最短者為半年。其中慢性淺表性胃炎119例,慢性萎縮性胃炎58例,膽汁反流性胃炎43例,慢性糜爛性胃炎27例。對照組100例,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齡最小者22歲,最大者65歲;病程最長者11年,最短者1年。其中慢性淺表性胃炎48例,慢性萎縮性胃炎16例,膽汁反流性胃炎25例,慢性糜爛性胃炎11例。
2治療方法治療組口服本發明實施例1的片劑,每次3片,每日3次,飯前服。6周為1個療程。
對照組口服元胡止痛片,每次4片,每日3次3治療結果3.1療效標準痊癒胃痛症狀消失.胃鏡或鋇透檢查胃黏膜組織恢復正常;顯效 胃痛症狀基本捎失,胃鏡或鋇透複查有明顯好轉;好轉胃痛較前減輕,胃鏡或鋇透檢查較前有改善;無效胃疼痛無改善或加重,胃鏡或鋇透檢查無變化。
3.2結果治療組247例中,痊癒111例,佔44.9%;顯效60例,佔24.3%;好轉58例,佔23.5%;無效18例,佔7.3%.總有效率為92.7%。
對照組100例中.痊癒20例,佔20%;顯效31例,佔31%;有效3例,佔3%;無效12例.佔12%,總有效率為88%。
治療組痊癒率與總有效率明顯優於對照組(P<0.05)兩組各類胃炎的臨床療效比較。
5討論胃脘部疼痛,可由多種疾病引起.絕大部分是胃黏膜或胃功能性病變。該病屬中醫胃脘痛的範疇。其病因大多為飲食不節、情意內傷、勞倦過度、外邪侵襲等。導致胃功能紊亂,胃黏膜損傷 其病機不外乎脾虛.氣滯.血瘀三方面,故治以疏肝理氣、活血化瘀、補中益氣、通絡止痛為原則。本發明藥物組合物為中成藥,具有舒肝理氣、和胃止痛、消炎止血、降逆止嘔等功效。經醫院臨床試驗,證明該藥對急性胃腸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慢性結腸炎、慢性胃腸炎等肝胃氣滯型、溼熱瘀阻型胃病具有良好治療作用,無不良反應。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消化道疾病的藥物組合物,其是由大紅袍、雞矢藤、管仲、金蕎麥、黃連、砂仁、延胡索和木香等原料藥材製成的。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原料藥材的重量配比為大紅袍100-2000份,雞矢藤100-2000份,管仲60-1200份,金蕎麥80-1600份,黃連4-80份,砂仁8-160份,延胡索6-120份,木香8-160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原料藥材的重量配比為大紅袍200-1000份,雞矢藤200-1000份,管仲120-600份,金蕎麥160-800份,黃連8-40份,砂仁16-80份,延胡索12-60份,木香16-80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原料藥材的重量配比為大紅袍400-600份,雞矢藤400-600份,管仲200-400份,金蕎麥300-500份,黃連10-30份,砂仁35-45份,延胡索25-35份,木香30-50份。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原料藥材的重量配比為大紅袍500份,雞矢藤500份,管仲300份,金蕎麥400份,黃連20份,砂仁40份,延胡索30份,木香40份。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藥物組合物為口服製劑,例如口服固體製劑。
7.製備權利要求1所述藥物組合物的方法,該方法包括1)將黃連、砂仁、延胡索、木香四味原料藥材粉碎成細粉;2)將大紅袍、雞矢藤、管仲、金蕎麥四味原料藥材用水浸出,將浸出液製成清膏;3)將1)中細粉和2)中清膏按常規的製劑工藝製成相應的口服固體製劑,例如片劑、軟膠囊劑、膠囊劑、丸劑、滴丸劑、顆粒劑、散劑等。
8.權利要求1所述藥物組合物在製備治療消化道疾病的藥物中的應用。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應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消化道疾病為肝胃氣滯、急慢性胃腸炎、胃和十二指腸潰瘍或及慢性結腸炎。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消化道疾病的藥物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和應用。該藥物組合物是由大紅袍、雞矢藤、管仲、金蕎麥、黃連、砂仁、延胡索和木香等原料藥材製成的。本發明的藥物組合物可以製成常規的口服固體製劑,(例如片劑、軟膠囊劑、膠囊劑、丸劑、滴丸劑、顆粒劑、散劑等)。本發明的藥物組合物具有行氣活血、和胃止痛等功效,對於消化道疾病,尤其是肝胃氣滯、溼熱瘀阻所致的急慢性胃腸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性結腸炎等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文檔編號A61P1/00GK1903347SQ20061010951
公開日2007年1月31日 申請日期2006年8月4日 優先權日2006年8月4日
發明者蘭玉岐 申請人:蘭玉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