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擺式除油機的製作方法
2023-06-15 07:47:01 1
專利名稱:偏擺式除油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偏擺式除油機,特指一種藉偏心軸與偏擺式主動輪設計帶動切削液儲槽內的從動輪上下左右偏擺而改變液面壓力,避免切削液表面凝固無法吸附,同時藉從動輪的上下左右偏擺效果,將液面較遠處的油脂帶至吸附皮帶處並沾附在上而達到完全除油的目的除油機。
傳統的除油機如
圖1所示,主要由除油機主體A、主動輪H、吸附皮帶C、從動輪D和馬達組成,其中主動輪B藉連接軸與馬達連接,吸附皮帶C則套在主動輪與沒入切削液儲槽內的從動輪D上,其一側同時與除油機主體A上的刮油軸E接觸,當馬達啟動時,吸附皮帶C藉主動輪B和從動輪D帶動,將切削液儲槽表面的油脂沾附在吸附皮帶C表面,再藉刮油軸E將皮帶表面的油脂刮除並予以排出,達到除油的目的。然而此種傳統式除油機在實施時,存在如下缺點當除油至某一程度時,除油效果即大打折扣,其原因在於傳統除油機的吸附皮帶是套在兩個永遠成垂直狀態的主動輪與從動輪之間,因此吸附皮帶僅能在同一位置周而復始地除油,在切削液面沒有波動且液面壓力不變的情況下,液面油脂會自然凝固,而無法再利用吸附皮帶繼續除油。此外,距離吸附皮帶較遠處的液面油脂在靜止狀態下亦難以流動至吸附皮帶處,因此除油效果有限。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藉由將除油機的傳動結構改變成偏心轉動方式以提高除油效果的偏擺式除油機。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手段實現的一種偏擺式除油機,由一除油機本體、一馬達、一偏擺式主動輪、一偏心軸、一軸套、一從動輪和一吸附皮帶組成,其特徵在於除油機本體上設有一刮油軸;偏擺式主動輪內設有一偏心孔,而其圓周表面上則設有止滑紋;偏心軸一端藉螺栓與馬達軸承連接,另一端則插入偏擺式主動輪的偏心孔內;軸套套在偏心軸外側,內設軸承套在偏心軸上;從動輪放入切削液儲槽內;吸附皮帶套在偏擺式主動輪和從動輪上,且一側與刮油軸接觸。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除油效率高,性能可靠。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徵和實施方法
圖1為傳統除油機的立體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偏心擺動的平面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傳動部份的立體分解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傳動部份的剖視圖。
如圖2和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由除油機本體1、偏擺式主動輪2、偏心軸3、吸附皮帶4、從動輪5和馬達6組成,其中偏心軸3一端藉螺栓31與馬達6連接,軸套30套設在偏心軸3外側,內設軸承301套在偏心軸3上以吸收負載;偏擺式主動輪2內設有一偏心孔21,圓周表面則設有止滑紋22,偏心軸3另一端插入偏擺式主動輪2的偏心孔21內,形成兩段式偏心效果,當然亦可選擇單一偏心方式,視從動輪5所需要的偏擺程度而定。從動輪5放入切削液儲槽7內,吸附皮帶4則套在偏擺式主動輪2與從動輪5上,藉馬達6帶動偏擺式主動輪2和從動輪5,使吸附皮帶4周而復始轉動,將切削液表面的油脂帶上吸附皮帶4表面,吸附皮帶4一側與除油機本體1上的刮油軸11接觸,使吸附皮帶4上所沾附的油脂可藉刮油軸11刮除並予以排出。當馬達6啟動後,從動輪5可藉由偏心軸3和偏擺式主動輪2的偏心轉動而進行周而復始地上下左右偏擺運動,使切削液儲槽7表面的油脂藉從動輪5的上下左右偏擺運動而改變液面壓力,從而使液面的壓力不會因靜止過久或內含凝劑而自行凝固,以致無法沾附在吸附皮帶4上而影響除油作業。此外,藉從動輪5的上下左右偏擺,可將距離吸附皮帶4較遠處的液面油脂帶動至吸附皮帶4上,達到完全除油的目的。
權利要求1.一種偏擺式除油機,由一除油機本體、一馬達、一偏擺式主動輪、一偏心軸、一軸套、一從動輪和一吸附皮帶組成,其特徵在於除油機本體上設有一刮油軸;偏擺式主動輪內設有一偏心孔,而其圓周表面上則設有止滑紋;偏心軸一端藉螺栓與馬達軸承連接,另一端則插入偏擺式主動輪的偏心孔內;軸套套在偏心軸外側,內設軸承套在偏心軸上;從動輪放入切削液儲槽內;吸附皮帶套在偏擺式主動輪和從動輪上,且一側與刮油軸接觸。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偏擺式除油機,由除油機本體、軸座、偏心軸、偏擺式主動輪、吸附皮帶、從動輪和馬達所組成,其中偏心軸藉螺栓與馬達心軸連接,軸座套設在偏心軸外側,內設軸承套在偏心軸上以吸收負載,偏心軸另一端插入偏擺式主動輪的偏心孔,形成兩段式偏心效果;從動輪置入切削液儲槽內,吸附皮帶套在偏擺式主動輪與從動輪上,其一側與除油機本體上的刮油軸接觸,使吸附皮帶上所沾附的油脂由刮油軸排出,偏心軸和偏擺式主動輪轉動時,將帶動除油槽內的從動輪上下左右偏擺而改變液面壓力,避免切削液表面油脂凝固而無法吸附。
文檔編號C02F9/08GK2474276SQ0120746
公開日2002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01年3月6日 優先權日2001年3月6日
發明者鄧文龍 申請人:鄧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