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按鍵組合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15 01:12:56 1
專利名稱:改良的按鍵組合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按鍵的組合改良結構,特別是指一種結構簡易、輸入準確且組合厚度較薄的改良的按鍵組合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相關按鍵組合結構,如圖1~4所示,其主要包括支架1、導電橡皮4及按鍵殼體3等部份,其中該支架1上設有多個分隔的容置空間11,而於導電橡皮4的一表側則設有多個突起的凸部41分別對應於各容置空間11,且於導電橡皮4的另一表側設有多個導電元件42分別對應於各凸部41,使該支架1以各容置空間11套合於導電橡皮4的各凸部41周緣,再使多個按鍵殼體3結合於各凸部41上,以形成一完整的按鍵組合結構;使用時,按壓各按鍵殼體3,可經由導電橡皮4的凸部41連動另一側的導電組件42,使其接觸導通一預設電路板5上相對部位的銅箔接點51,以產生預設的電路控制動作;而當該施加於按鍵殼體3的外力消失後,利用該導電橡皮4的回覆力,可使該按鍵殼體3彈性回復至初始位置。
然而,上述的結構中,由於各凸部41共同設置於單一導電橡皮4上,而多個按鍵殼體3結合於各凸部41上,因此,當一按鍵殼體3受按壓而驅動一凸部41時,極易經由該導電橡皮4的拉扯而不預期的連動其旁側相鄰的凸部41,造成誤觸而影響其輸入的準確性;再者,當該導電橡皮4與支架1結合後,各按鍵殼體3必須分別套合於導電橡皮4的凸部41上,其組裝上不但極為費時費事,亦必須增加組裝器具及設備的投資,極不符合生產上的經濟效益。
又,由於導電橡皮4墊置於支架1下方,致使該按鍵殼體3、支架1與導電橡皮4結合後的整體厚度較厚,不但不利於產品薄型化的設計,且具有較大的阻旋光性,不利於透光,必須大量增加背光光源的強度,造成能源大量的耗費。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與缺陷,提出一種改良的按鍵組合結構,其各按鍵分別具有獨立的組合結構,因此可有效避免各按鍵間的連動、誤觸情形,以產生一較為準確的輸入功能。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於,提出一種改良的按鍵組合結構,其結構簡易、組裝便利,可有效降低生產成本。
本實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於,提出一種改良的按鍵組合結構,其可有效降低按鍵組合後的厚度,以利於產品薄型化的設計。
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改良的按鍵組合結構,其包括一支架,以多個縱橫交錯的肋條分別界定出多個分隔的容置空間,於各容置空間內側周緣中段設有一階梯狀突伸的環凸緣;多個按壓銜接組件,配合容置於該支架的各容置空間內,各按壓銜接組件於外周緣中段環設有一彈性側凸緣,可搭置於該容置空間內的環凸緣上,利用該彈性側凸緣使該按壓銜接組件具有按壓後彈性回復的力,而於該按壓銜接組件底部則設有一導電組件,導通預設電路板上的銅箔接點;多個外表面設有表示不同功能圖案的按鍵殼體,結合於該按壓銜接組件上方。
至於本實用新型的詳細構造、應用原理、作用與功效,則參照下列依附圖所作的說明即可得到完全的了解。
圖1為現有按鍵結構的分解示意圖;
圖2為現有按鍵結構的組合外觀圖;圖3為現有按鍵結構的組合剖面圖;圖4為現有按鍵結構的按壓動作剖面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構造分解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部份組合示意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組合外觀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組合剖面圖;圖9為本實用新型的按壓動作剖面圖。
圖中符號說明1支架11 容置空間12 環凸緣13 肋條2按壓銜接組件21 彈性側凸緣22、42 導電組件23、41 凸部3按鍵殼體31 圖案32 凹部4導電橡皮5電路板51 銅箔接點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4所示,其為現有的按鍵組合結構,其主要構成以及其缺陷,已如前所述,此處不再重複敘述。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構造分解圖,由其參照圖6、7的各組合示意圖,及圖8的組合剖面圖,可以很明顯地看出,本實用新型改良的按鍵組合結構,主要包括支架1、按壓銜接組件2及按鍵殼體3等部份,其中支架1以多個縱橫交錯的肋條13界定多個分隔的容置空間11,於各容置空間11內側周緣中段設有一階梯狀突伸的環凸緣12,按壓銜接組件2分別容置於該支架1的各容置空間11內,各按壓銜接組件2分別於頂、底二側各設有一凸部23及一導電組件22,且於按壓銜接組件2的外周緣中段環設有一彈性側凸緣21,使該彈性側凸緣21可通過界面活性劑黏合於該容置空間11內的環凸緣12上,按鍵殼體3於一側設有凹部32,可套合固定於該按壓銜接組件2的凸部23上,而於該按鍵殼體3外表面設有不同的圖案31(可為文字、符號),以利於分辨不同按鍵的功能。
圖9為本實用新型的按壓動作剖面圖,由該圖所示,當該按鍵殼體3受壓時,可連動該按壓銜接組件2的導電元件22動作,以導通預設電路板5上相對部位的銅箔接點51,產生預設的電路控制動作;而當該施加於按鍵殼體3的外力消失後,利用該彈性側凸緣21回復力,可使該按壓銜接組件2及按鍵殼體3彈性回復至初始位置。
本實用新型上述的組合結構,其由於多個按壓銜接組件2及按鍵殼體3分別獨立地組合於支架1的容置空間11內,因此,各按壓銜接組件2的按壓動作不會互相影響,可有效避免各按鍵間的連動、誤觸情形;且其各按壓銜接組件2與按鍵殼體3可預先組裝成半成品,再與該支架1結合,其生產製程上較為簡易,組裝器具及設備的投資較小,可有效降低生產成本。
本實用新型上述的組合結構,由於多個按壓銜接組件2可分別完全容置於按鍵殼體3及支架1的容置空間11內,因此,其可有效減少組合後的整體厚度,以利於產品薄型化的設計;同時,由於較薄的按壓銜接組件2具有較佳的透光性(較小的阻旋光性),故而可減少背光光源的強度,具有降低能源耗費的功效。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例,並非用來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範圍,凡依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為本實用新型專利範圍所涵蓋。
權利要求1.一種改良的按鍵組合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一支架,以多個縱橫交錯的肋條分別界定出多個分隔的容置空間,於各容置空間內側周緣中段設有一階梯狀突伸的環凸緣;多個按壓銜接組件,配合容置於該支架的各容置空間內,各按壓銜接組件於外周緣中段環設有一彈性側凸緣,可搭置於該容置空間內的環凸緣上,利用該彈性側凸緣使該按壓銜接組件具有按壓後彈性回復的力,而於該按壓銜接組件底部則設有一導電組件,導通預設電路板上的銅箔接點;多個外表面設有表示不同功能圖案的按鍵殼體,結合於該按壓銜接組件上方。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按鍵組合結構,其特徵在於,該按鍵殼體以一預設的凹部套合於按壓銜接組件上相對的凸部,形成一穩固的結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按鍵的組合改良結構,其主要於一支架上設有多個分隔的容置空間,於各容置空間內側周緣中段設有一階梯狀突伸的環凸緣,以多個按壓銜接組件置於各容置空間內,於各按壓銜接組件底部則設有一導電組件,且於各按壓銜接組件外周緣中段環設有一彈性側凸緣,可搭置於該容置空間內的環凸緣上,再以多個按鍵殼體結合於各按壓銜接組件上方,於該按鍵殼體外表面設有不同的圖案,以供分辨不同按鍵的功能,使該按壓銜接組件受按壓而連動導電組件導通一預設電路板上的銅箔接點後,通過該彈性側凸緣相對於支架的容置空間的回覆力,可使該按鍵殼體彈性回復至原位。
文檔編號H01H13/02GK2877015SQ200620003058
公開日2007年3月7日 申請日期2006年1月20日 優先權日2006年1月20日
發明者孫宇鈞 申請人:品翔電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