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輸入部件、傳感器片以及裝飾部件的製作方法

2023-06-15 09:14:31


本發明涉及輸入部件、傳感器片以及裝飾部件。更具體而言,涉及藉助來自內部光源(背光)的光,實現在點亮時使顯示元件變亮,而在未點亮時使顯示元件融入背景而變得難以看到的現象(在本發明的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中,將其稱為「熄燈」。)的裝飾部件,尤其涉及具有實現該熄燈效果功能的、同時可用手指等進行觸摸輸入的傳感器片和具有該傳感器片的輸入部件。



背景技術:

車載音響裝置的操作面板中包含傳感器片的技術,例如在日本特開2012-123449號公報(專利文獻1)中就有所記載。在該公報記載的技術中,操作面板「被實施了灰或黑等的表面塗裝」(參照段落[0013]),另外,操作面板中相當於開關的部分被實施了「用於表示開關位置以及功能的印刷」(參照段落[0014]),且藉助印刷等手段將開關部分與其以外的部分加以區別。進而,操作面板的內側粘著配置有觸摸基板(傳感器片)(參照段落[0015]),可通過觸摸操作進行指定輸入。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2-123449號公報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要解決的問題

需要說明的是,儘管不是在操作面板等中具有傳感器片的技術,但有通過內部光源使操作部位變亮的技術。在採用了這樣的技術的裝飾部件中,要求有這樣的熄燈模式:若被照亮,則操作部位變亮,而未被照亮時,操作部位就變得不顯眼。然而,作為基本的照明品質,為了使照亮部位均勻變亮,通常用白色塗膜等在該照亮部位的背面設置光擴散層,當內部光源熄滅時,該光擴散層就變得醒目,從而有難以建立熄燈模式的問題。

因此,本發明以解決這樣的問題為目的,提供實現熄燈模式的輸入部件、傳感器片、裝飾部件,所述熄燈模式是指:在被照亮時,顯示部位可均勻且明亮地變亮,在未被照亮時,顯示部位融入背景而難以看到的熄燈模式。

用於解決問題的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下述輸入部件。

即,輸入部件具有傳感器片、顯示元件和遮光部,且當內部光源點亮時,顯示元件變亮,並通過對顯示元件的接觸能夠進行輸入操作,所述傳感器片在由樹脂膜形成的基片上具有傳感器電極,並設置在從外部施加輸入操作的成形體內部,所述顯示元件基於內部光源能夠變亮,所述遮光部遮蔽來自內部光源的光,其特徵在於,具有著色透光層和光擴散層,所述著色透光層層疊設置於顯示元件上,當內部光源熄滅時,所述著色透光層形成產生熄燈效果的色調,所述光擴散層層疊設置於顯示元件上,且所述光擴散層的呈凹凸面的表面暴露在內部光源側,所述熄燈效果是指顯示元件與其周圍的遮光部一體化而變得難以看到。

因為傳感器片是在由樹脂膜形成的基片中具有傳感器電極且設置在從外部施加輸入操作的成形體內部的傳感器片,從而可通過成形體保護傳感器片。另外,由於具有傳感器片,就可進行所謂的觸摸輸入。

因為輸入部件形成有基於內部光源能夠變亮的顯示元件、和遮蔽來自內部光源的光的遮光部,且當內部光源點亮時,顯示元件變亮,還可通過對顯示元件的接觸來進行輸入操作,從而其是兼備所謂的變亮功能和輸入操作功能的輸入部件。

由於具有著色透光層和光擴散層,所述著色透光層層疊設置於顯示元件上,當內部光源熄滅時,所述著色透光層形成產生熄燈效果的色調,所述光擴散層層疊設置於顯示元件上,且所述光擴散層的呈凹凸面的表面露出於內部光源側,所述熄燈效果是指顯示元件與其周圍的遮光部一體化而變得難以看到,從而在照亮時,著色透光層可使光透過並照亮顯示元件,同時能夠使顯示元件均勻、明亮地變亮。進而,在未照亮時,可使顯示元件與遮光層一體化而融入背景中,變得難以看到。

進而,本發明還提供傳感器片,其通過在由樹脂膜構成的基片中設置傳感器電極的形式構成,可裝入到具有顯示元件的成形體內部,並可通過對顯示元件的接觸進行輸入操作,所述顯示元件基於設在成形體內部的內部光源的點亮而變亮,其特徵在於,具有著色透光層和光擴散層,所述著色透光層層疊設置於顯示元件,當內部光源熄滅時,所述著色透光層形成產生熄燈效果的色調,所述光擴散層層疊設置於顯示元件,且所述光擴散層的呈凹凸面的表面露出於內部光源側,所述熄燈效果是指遮蔽來自內部光源的光的遮光部所包圍的顯示元件與遮光部一體化而變得難以看到。

進而,本發明提供裝飾部件,其在成形體中具有基於內部光源能夠變亮的顯示元件、和遮蔽來自內部光源的光的遮光部,當內部光源點亮時,顯示元件變亮,其特徵在於,具有著色透光層和光擴散層,所述著色透光層層疊設置於顯示元件,當內部光源熄滅時,所述著色透光層形成產生熄燈效果的色調,所述光擴散層層疊設置於顯示元件,且所述光擴散層的呈凹凸面的表面露出於內部光源側,所述熄燈效果是指顯示元件與其周圍的遮光部一體化而變得難以看到。

著色透光層的透光率可以為10%以上、70%以下。由於著色透光層的透光率為10%以上、70%以下,從而當內部光源點時,可使它的光透過而使顯示元件變亮。另外,當內部光源熄滅時,顯示元件與其周圍一體化,從而可使顯示元件變得不醒目。

光擴散層的透光率可以為2.0%以上。由於光擴散層的透光率為2.0%以上,從而可使光擴散層本身的色彩幾乎不被看到,即使著色透光層的透光率高,光擴散層的色彩也可容易地得以隱藏。

光擴散層的表面凹凸的算術平均粗糙度Ra可以為0.3μm以上。由於光擴散層的表面凹凸的算術平均粗糙度Ra為0.3μm以上,從而即使提高光擴散層的透光率,光的擴散性也不會變差。換言之,提高光擴散層的透光率是可行的。由此,當內部光源熄滅時,可使透過著色透光層可見的光擴散層變得難以看到。

可使光擴散層和著色透光層為同一層。由於光擴散層也可以是著色透光層,從而不需要分別設置光擴散層和著色透光層,可減小厚度。另外,可減少產品製造時的作業工序數。

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的輸入部件、傳感器片或裝飾部件,可實現當照亮時顯示元件變亮,而在未照亮時,顯示元件融入背景而變得難以看到的熄燈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第一實施例的操作面板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圖1的俯視圖。

圖3是圖1的操作面板的剖面分解圖。

圖4是圖3的傳感器片的俯視圖。

圖5是圖1的SA-SA線剖面圖。

圖6是圖5的R部的局部放大剖面圖。

圖7是第一實施例的變形例1的、相當於圖6的圖。

圖8是第一實施例的變形例2的、相當於圖6的圖。

圖9是第一實施例的變形例3的、相當於圖6的圖。

圖10是第一實施例的變形例4的、相當於圖6的圖。

圖11是第一實施例的變形例5的、相當於圖6的圖。

圖12是第一實施例的變形例6的、相當於圖6的圖。

圖13是第一實施例的變形例7的、相當於圖6的圖。

圖14是第一實施例的其他變形例的、相當於圖6的圖。

圖15是第一實施例的另外的其他變形例的、相當於圖6的圖。

圖16是第二實施例的顯示面板的剖面圖,且是相當於圖5的圖。

圖17是第二實施例的變形例1的、相當於圖16的圖。

圖18是第二實施例的變形例2的、相當於圖16的圖。

圖19是實驗例1的試樣1B的、相當於圖16的圖。

圖20是實驗例1的試樣2A的、相當於圖16的圖。

圖21是實驗例1的試樣2B的、相當於圖16的圖。

圖22是實驗例1的試樣3B的、相當於圖16的圖。

圖23是實驗例1的試樣4A的、相當於圖16的圖。

圖24是實驗例1的試樣4B的、相當於圖16的圖。

圖25是實驗例1的試樣5A的、相當於圖16的圖。

圖26是實驗例1的試樣5B的、相當於圖16的圖。

圖27是實驗例1的試樣6A的、相當於圖16的圖。

圖28是實驗例1的試樣6B的、相當於圖16的圖。

圖29是表示實驗例1的各試樣的層結構的列表。

圖30是用於評估可視性和亮度的試驗機的示意圖。

圖31是表示實驗例2的可視性評估的列表。

圖32是表示實驗例2的變亮時的亮度評估的列表。

符號說明

11 操作面板

12 成形體

12a 內側面

12b 窗

12c 顯示元件

12d 主體

12e 遮光層

12f 通孔

13 傳感器片

13a 傳感器片主體

13b 傳感器電極

13c 抗蝕層

13d 布線

13e 端子

14 著色透光層

15 光擴散層

16 粘合層

21 顯示面板

30 試樣

31 測定夾具

32 外部光源(螢光燈)

33 內部光源(LED)

具體實施方式

示出實施例對本發明作更詳細的說明。且,對各實施例中相同的部件和部分附上相同符號,並省略重複性的說明。另外,對相同的材質、作用、效果等也省略重複性的說明。

第一實施例(圖1~圖6):

在本實施例中,對作為輸入部件的音響的操作面板11進行說明。針對該操作面板11,圖1表示的是立體示意圖,圖2表示的是俯視圖,圖3表示的是剖面分解圖。如該圖3所示,操作面板11由仿照其外形的成形體12、和粘合於成形體12的內側面12a處的傳感器片13構成。

在成形體12中,其前表面處設有與顯示器對應的透明的窗12b、和既為操作區域又為變亮區域的顯示元件12c。

另外,如作為剖面分解圖的圖3所示,成形體12由無色透明的樹脂成形體構成的主體12d所形成,在其內側面12a中,在除去形成窗12b和顯示元件12c的部分以外的地方設有遮光層12e,如果點亮設於主體12d的內側的內部光源(未圖示),則在遮光層12e的部分被遮光,在顯示元件12c的部分光透過而可變亮。

形成成形體12的主體12d的透明樹脂具備作為操作面板11的耐久性、可靠性,且從生產率或加工性的觀點出發適用熱可塑性樹脂。尤其優選採用成形性好且透明度高的丙烯酸樹脂、聚碳酸酯樹脂、聚碳酸酯/AB S合成樹脂等。

為了防止成形體12內部的光漏到外部,遮光層12e由遮光性的材質形成。為了實現熄燈模式雖然優選黑色或暗色,但並不排除白色或金屬色調的顏色,其色彩不受限定。這樣的遮光層12e優選通過塗裝或印刷形成。遮光層12e的形成,既可採用通過塗裝或印刷在成形體12的內側面直接設置一層或多層的方式,也可採用這樣的方法:通過在透明樹脂膜上塗裝或印刷遮光層12e來設置,將該樹脂膜插入模具內,使構成成形體12的樹脂注塑成形,進而使成形體和樹脂膜一體化。

圖4表示的是傳感器片13的俯視圖。如圖3、圖4所示,在傳感器片13中,傳感器片主體13a具有用導電性塗膜圖案化的傳感器電極13b、和保護傳感器電極13b的透光性的抗蝕層13c,布線13d從傳感器電極13b的端部伸出,並與用於和基板(未圖示)連接的端子13e相連。

傳感器片主體13a優選由具有透光性、熱可塑性的樹脂膜構成。這是由於如果是熱可塑性樹脂,加熱後能容易地成形。作為材質,例如可舉出聚乙烯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樹脂、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樹脂、聚碳酸酯(PC)樹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樹脂、聚丙烯(PP)樹脂、聚氨酯(PU)樹脂、聚醯胺(PA)樹脂、聚苯醚碸(PES)樹脂、聚醚醚酮(PEEK)樹脂、三聚氰酸三烯丙酯(TAC)樹脂、聚醯亞胺(PI)樹脂、環烯聚合物(COP)等。

傳感器電極13b由導電性物質形成,且優選用導電性高分子形成。這是由於導電性高分子能夠形成液態的塗液來印刷形成傳感器電極13b。另外,與ITO等相比,其能廉價地得到傳感器電極13b。

作為導電性高分子的材質可使用能形成透明層的種類,可舉出聚對苯撐或聚乙炔、PEDOT-PSS(聚-3,4-乙撐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等的例子。

另外,作為不使用導電性高分子的傳感器電極13b的例子,可以舉出由導電漿料圖案化為網孔狀而得的傳感器電極、和分散有銀納米線或碳納米管而得的透明導電層所構成的傳感器電極。

傳感器電極13的層厚優選為0.04μm~1.0μm,更優選為0.06μm~0.4μm。如果層厚不足0.04μm,則傳感器電極13的電阻值有變高的可能,若層厚超過1.0μm,則透明性變低。

作為布線13d的材料,可優選舉出含有高導電性金屬的導電漿料、導電油墨,所述高導電性金屬例如為銅、鋁、銀或包含上述金屬的合金等。另外,在上述金屬或合金中,基於導電性高、比銅更難氧化的理由,優選形成銀布線。在端子13e的尖端處,由碳墨覆蓋了布線13d。

作為形成抗蝕層13c的樹脂,可以選擇硬質的樹脂,例如可使用丙烯酸類或聚氨酯類、環氧類、聚烯烴類的樹脂或其他樹脂,當對透明性有要求時,可使用具有透明性的樹脂。

抗蝕層13c的厚度為6μm~30μm的大小,且優選為10μm~20μm。其理由在於,如果過厚,則缺乏柔軟性,如果過薄,則會有對傳感器電極13的保護不充分的問題。

進而,在該傳感器片13中,其上表面側層疊有著色透光層14,另外,其背面側層疊有光擴散層15。

當把傳感器片13貼附於成形體12時,著色透光層14構成了顯示元件12c的外觀顏色。因此,著色透光層14需要從內側覆蓋顯示元件12c。

如圖3所示,如果以使著色透光層14覆蓋傳感器電極13b整體的方式進行設置,則傳感器片13的表面不會產生高度差,從而能防止因高度差導致的氣泡混入。如此,著色透光層14和光擴散層15都以幾乎覆蓋了傳感器片主體13a的整體的形式得以形成,且這兩層設置在至少對應於傳感器電極13b或顯示元件12c的位置處即可。這樣一來,成形體12中與傳感器電極13b對應的部位構成了輸入操作部位,且該輸入操作部位也對應於構成變亮部位的顯示元件12c。

著色透光層14為了讓來自於成形體12內部的內部光源(未圖示)的光透過,被要求具有透光性。另外,當內部光源熄滅時,為了使成形體12的內部不被看到,還要求著色透光層14有一定程度的隱蔽性,進而為了使顯示元件12c與其周圍成為一體而變得不醒目,還要求著色透光層14與遮光層12e顏色大致相同。

關於著色透光層14的透光性和隱蔽性的關係,如果從用分光光度計測定的、波長550nm的光的平行光線透過率來看,則優選為10%以上、70%以下,更優選為20%以上、50%以下。這是由於在20%以上、50%以下的範圍中,能高水準地兼顧熄燈效果的品質和變亮時的亮度。然而,當透光率不足10%時,會過度地遮蔽光,從而有變亮時亮度低的問題。另外,如果透光率超過70%,則隱蔽性降低,會有能夠看見光擴散層15的凹凸形狀的問題。且,著色透光層14可用具有光擴散性的材料形成,此時,所述平行光線透過率可用全光線透光率來替換。

著色透光層14可通過塗布或印刷來形成,從生產率、材料調整的容易性考慮,則優選用絲網印刷來形成。

光擴散層15通過設置在成形體12內部的內部光源與顯示元件12c之間,從而對來自內部光源的光進行折射或漫反射,進而用均勻的光使顯示元件12c變亮。正因如此,光擴散層15的透光率高,且表面具有凹凸。光擴散層15的透光率優選為0.5%以上,更優選為2.0%以上。如果透光率不足0.5%,則光擴散層15本身的色彩變得強烈,難以用著色透光層14進行隱藏。如果透光率為2.0%以上,則光擴散層15的色彩不醒目,即使提高著色透光層14的透明性,也能容易地實現熄燈模式。如果作為透光率的上限超過80%,則光擴散性不足,有無法均勻變亮的問題。另外,光擴散層15的上述透光率也是用分光光度計測定的波長550nm的光的平行光線透過率。如果採用全光線透光率,則優選為50%以上。

光擴散層15特別優選為無色,但除了無色,還優選為著色透光層14的同系色。

用JIS B0601規定的光擴散層15的表面凹凸的算術平均表面粗糙度Ra的值優選為0.3μm以上。這是由於當Ra不足0.3μm時,光擴散性低,有無法均勻變亮的問題。關於Ra值的上限,所要求的細緻程度為每個凹凸的反射面都要不可見,據此,Ra的值優選為50μm以下。

光擴散層15可通過塗布或印刷形成,從生產率、材料調整的容易性考慮,優選用絲網印刷來形成。優選使用包含粒徑為1μm~100μm大小的透明填充材料的塗液,通過該塗液的塗布或印刷,可形成含具有上述表面粗糙度的凹凸的光擴散層15。另外,也可通過實施壓花加工等的方法來形成光擴散層15。

圖5是成形體12和傳感器片13一體化而成的操作面板11的剖面圖。如圖5所示,圖3表示的成形體12和傳感器片13之間通過夾持粘合層16而實現一體化。作為粘合層16可使用液態粘合劑或雙面粘著膠帶,但優選使用易使厚度變均勻的雙面粘著膠帶。粘合層16優選以填充遮光層12e之間產生的縫隙的方式而形成。

圖6是對圖5中用點劃線包圍的R部放大而得的局部放大剖面圖,且是表示操作面板11的層疊結構的圖。如該圖6所示,對操作面板11的層結構進行概括,即傳感器片13的上表面側(操作面板11的表面側)設有著色透光層14,下表面側(操作面板11的背面側)設有光擴散層15。

為了基於內部光源均勻變亮,雖然可以考慮應用現有技術在成形體12的內側面12a形成光擴散層,但在利用了傳感器片13的本發明中,一旦在成形體12的內側面12a粘合傳感器片13,光擴散層的凹凸就會遭到填充,有損光擴散性。因此,不能在成形體的內側面12a設置光擴散層。然而,通過在傳感器片13的下表面設置光擴散層15,從而不會對光擴散層的凹凸造成損害,另外,即使提高透明性,也能發揮充分的光擴散效果。

且,由於光擴散層15的透光率提高,因此,即使提高著色透光層14的透光率,也能隱藏光擴散層15的色彩或外來光導致的光的擴散。進而,由於可在提高光擴散層15的透光性的同時提高著色透光層14的透光性,因此能明亮地變亮。

變形例1~7(圖7~圖13):

關於設置著色透光層14的部位,可採用如下說明的各種變更方式。

(1)將著色透光層14設於成形體12

在上述操作面板11中,將著色透光層14設於傳感器片13的上表面,但也可將其設在成形體12的內側面12a來代替上述實施例。

當把著色透光層14設於成形體12時,可設為比遮光層12e更靠下,也可設為比遮光層12e更靠上。

在圖7中,表示的是將著色透光層14設為比遮光層12e更靠下的情況。此時,設有遮光層12e的部位與不設有遮光層12e的部位的邊界處產生的高度差,可用著色透光層14進行填充,就能抑制在貼附傳感器片13時因高度差的存在而導致的容易混入氣泡的情況。

在圖8中,表示的是將著色透光層14設為比遮光層12e更靠上的情況。此時,即使遮光層12e和著色透光層14的色彩有些許差異,但由於著色透光層14具有隱蔽性,因此具有使色彩差異難以辨認的優點。

在圖9中,表示的是將成形體12其本身作為著色透光層14的情況。即,在上述例子中,採用了由透明的樹脂成形體構成的成形體12,但若對其進行著色而使其具有一定的透光性、隱蔽性,則成形體12本身也能充當著色透光層14。由於不需另外形成著色透光層14,從而能減少製造工序而降低成本。

(2)將著色透光層14設於傳感器片13

在上述實施例中所說明的例子中,將著色透光層14設於傳感器片13的上表面,但如圖10所示,可將構成傳感器片13的抗蝕層13c作為著色透光層14來代替上述實施例。

即,若對抗蝕層13c進行著色而使其具有一定的透光性、隱蔽性,則抗蝕層13c可兼具著色透光層14的功能,無須另外形成著色透光層14。因此,能減少製造工序而降低成本。

作為另外的變形例,如圖11所示,可在傳感器片13的下表面設置著色透光層14。此時,在傳感器片主體13a處層疊著色透光層14,並進一步層疊光擴散層15。

另一方面,如圖12所示,也可在傳感器片主體13a處依次層疊光擴散層15、著色透光層14。然而,由於凹凸面需要暴露在內部光源側、即下表面側,因此可理解為:此時,光擴散層15和著色透光層14這兩種層發揮了一個層的功能,生成了「著色透光擴散層」。

(3)將著色透光層14設於光擴散層15

如圖13所示,對光擴散層15進行著色而使其具有一定得透光性、隱蔽性,從而使其兼具著色透光層14的功能。換言之,也可以形成這樣的著色透光擴散層,即著色透光層14和光擴散層15成為一體的層。圖12中用不同的兩個層形成了一個著色透光擴散層,而這裡用一個層形成了著色透光擴散層。即使如此,也能實現熄燈模式,使其明亮地變亮。其理由如下。

最初,來自內部光源的光射入凹凸面而得以擴散,之後,經由厚度方向而到達上表面側。因此,無論是對光擴散層15進行著色、還是另外設置著色透光層14,在光的吸收上幾乎不會產生差別,光的擴散效果和變亮時的亮度相同。另外原因還在於,當未變亮時,從上表面側看顯示元件12c時,光擴散層15中被著色的厚度可對凹凸進行隱藏。

其他變形例〔圖14~圖15〕:

除了上述以外,還可作各種變更,作為其中一個例子,如圖14所示,可使用遮光性的成形體12來代替透明的成形體12。即,可用著色樹脂來形成成形體12的主體12d。在這樣的例子中,需要設置通孔12f來貫穿作為顯示元件12c的部分。

作為再一個例子,與將遮光層12e設於成形體12的例子不同,可將遮光層12e設於傳感器片13的表面。

作為又一個例子,成形體12和傳感器片13的一體化,除了使用粘合層16外,也可將樹脂膜插入傳感器片13的模具內並使成形體12注塑成形而實現一體化。

作為再又一個例子,不把成形體12和傳感器片13進行固定,而是可以用另外準備的夾持部件將成形體12和傳感器片13夾持在一起來構成。

再或者,與在傳感器片主體13a中的設有傳感器電極13b等的面上設置著色透光層14,在其相反面上設置光擴散層15的例子不同,也可如圖15所示,在設有傳感器電極13b等的面上設置光擴散層15,在其相反面上設置著色透光層14。即,與在傳感器片主體13a中的和操作面板11的上表面側同側處設置傳感器電極13b等所不同,可在傳感器片主體13a中的和操作面板11的下表面側同側處設置傳感器電極13b等。

第二實施例(圖16):

在本實施例中,對作為裝飾部件的音響的顯示面板21進行說明。本實施例的顯示面板21與上述實施例中說明的操作面板11的不同之處在於:不具有傳感器片13且不具有輸入功能這一點。顯示面板21的外觀與操作面板11相同,同圖1、圖2所示。

即,顯示面板21具有形成為其外形的成形體12而得以構成,更具體而言,如圖16所示,在顯示面板21的成形體12的內側面12a中,在除了形成顯示元件12c和窗12b的部分以外的地方設有遮光層12e,進而在包括顯示元件12c的部分在內的成形體12的內側面12a上依次層疊著色透光層14和光擴散層15。

能得到這樣的顯示面板21:其具有顯示元件12c,所述顯示元件12c只要設於成形體12的內部的內部光源(未圖示)發光,就能均勻變亮,只要內部光源熄滅,就能融入背景而變得難以看到。

變形例(圖17、圖18):

如圖17所示,通過使光擴散層15具備著色透光層14所具有的一定的透光性、隱蔽性,能使光擴散層15和著色透光層14一體化。這樣得到的光擴散層15的平行光線透過率也仍優選為0.5%~20%。

如圖18所示,在可使用遮光性的成形體12這一點上也與上述實施例相同。另外,在本實施例中,沒有傳感器片13,可忽略靜電相互作用,且成形體12也可用金屬制材料形成。

上述實施例是本發明的一個例子,但本發明並不受這樣的例子所限定,在不違反本發明技術構思的限度內,包含各部件的形狀、材質、製造方法等的變更例。

實施例

實驗例1:根據實施方式所示的操作面板(11)的結構來製造試樣,評估可視性和光擴散性。關於可視性,使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株式會社島津製作所制「UV-1600」)測定透光率。透光率採用波長550nm的測定值。另外,關於光擴散性,使用雷射顯微鏡(基恩士株式會社制「UK-8510」)測定算術平均表面粗糙度Ra。

試樣1A:在透明的聚乙烯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樹脂膜中,在除了構成顯示元件(12c)的部分以外的地方,用黑色的遮光性的聚酯類油墨印刷遮光層(12e)。然後,將其插入模具內,注塑成型為透明的聚碳酸酯樹脂。如此,在由聚碳酸酯樹脂構成的成形體(12)表面設置遮光層(12e)。

除此以外,在另外的透明的聚乙烯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樹脂膜的一個面上,依次用銀油墨塗布形成布線(13d),用透明導電性油墨塗布形成傳感器電極(13b),用透明的聚氨酯類油墨塗布形成抗蝕層(13c)。進而,在其表面,用聚酯類油墨印刷形成光擴散層(15),所述聚酯類油墨包含作為用於形成凹凸的填料的、粒徑2μm的氧化矽。另外,在該聚乙烯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樹脂膜的另一個面上,用黑色透明的聚酯類油墨印刷形成著色透光層(14)。如此,製造出傳感器片(13)。

且,著色透光層(14)其本身的層厚為6μm,透光率為50%。另外,光擴散層(15)的透光率為4.0%,表面的算術表面粗糙度Ra為0.63μm。

在該傳感器片(13)中,在設有著色透光層(14)的面貼附透明的雙面粘著膠帶來將其貼附於成形體12,得到具有圖15所示結構的試樣1A。

試樣1B:按照與試樣1A相同的結構來製造成形體(12)和傳感器片(13)。在這樣得到的傳感器片(13)中,與試樣1A相反地,在設有光擴散層(15)面貼附雙面粘著膠帶來將其貼附於成形體(12)。如此,得到具有圖19所示結構的試樣1B。

構成該試樣背面的著色透光層(14)的算術表面粗糙度Ra為0.23μm。

試樣2A:傳感器片主體(13a)中,在與設有抗蝕層(13c)一側相反的表面形成光擴散層(15),進而在其上形成著色透光層(14)。除此以外與試樣1A相同,得到具有圖20所示結構的試樣2A。

作為試樣2A的背面,傳感器片主體(13a)的抗蝕層(13c)表面的算術表面粗糙度Ra為0.21μm。

試樣2B:傳感器片主體(13a)中,在與設有著色透光層(14)的面相反的面處用雙面粘著膠帶將其貼附於成形體12,除此以外與試樣2A相同,得到具有圖21所示結構的試樣2B。

另外,作為試樣2B背面的著色透光層(14)的表面的算術表面粗糙度Ra為0.34μm。

試樣3A:傳感器片主體(13a)中,在與設有抗蝕層(13c)一側相反的表面形成著色透光層(14),進而在其上形成光擴散層(15)。且,將設有抗蝕層(13c)面與成形體(13)粘合,除此以外與試樣1A相同,得到具有圖11所示結構的試樣3A。作為試樣3A背面的光擴散層(15)表面的算術表面粗糙度Ra為0.46μm。

試樣3B:傳感器片主體(13a)中,用雙面粘著膠帶將與設有抗蝕層(13c)的面相反的面粘合於成形體12,除此以外與試樣3A相同,得到具有圖22所示結構的試樣3B。作為試樣3B背面的抗蝕層(13c)表面的算術表面粗糙度Ra為0.21μm。

試樣4A:傳感器片主體(13a)中,在與設有抗蝕層(13c)一側相反的表面處形成兼具著色透光層(14)和光擴散層(15)功能的著色透光擴散層。在該著色透光擴散層中,以包含作為用於形成凹凸的填料的、粒徑2μm的氧化矽的聚酯類油墨為主體,調整黑色顏料的添加量而使乾燥塗膜的透光率約為2.0%。除此以外與試樣1A相同,得到具有圖23所示結構的試樣4A。作為試樣4A背面的抗蝕層(13c)表面的算術表面粗糙度Ra為0.21μm。

試樣4B:傳感器片主體(13a)中,用雙面粘著膠帶將設有抗蝕層(13c)的面粘合於成形體12,除此以外與試樣4A相同,得到具有圖24所示結構的試樣4B。作為試樣4B背面的著色透光擴散層表面的算術表面粗糙度Ra為0.58μm。

試樣5A、5B:不形成著色透光層(14),另外將光擴散層(15)粘合於成形體(12),除此以外與試樣1A相同,製造出具有圖25所示結構的試樣5A。

另外,不形成著色透光層(14),另外將與設有光擴散層(15)一側相反側粘合於成形體(12),除此以外與試樣1A相同,製造出具有圖26所示結構的試樣5B。

試樣6A、6B:除了不形成光擴散層(15)以外,與試樣1A相同,製造出具有圖27所示結構的試樣6A。

另外,不形成光擴散層(15),將與設有著色透光層(14)一側的相反側粘合於成形體(12),除此以外與試樣1A相同,製造出具有圖28所示結構的試樣6B。

針對由此製得的試樣1A~試樣6B,將它們的層結構做成列表並示於圖29(其中,圖29省略了傳感器電極、抗蝕層)。另外,在該列表中還一併示出了後述的可視性和光擴散性的評估結果。

可視性的評估:將測定所用的實驗器具示意於圖30。將各試樣(30)放置在由遮光性的材質製成的箱狀的測定夾具(31)中,用螢光燈(外部光源(32))從上表面側照射,按五個等級來評估此時的顯示元件(12c)的可見難易度。具體而言,將顯示元件(12c)融入背景而不可見的情況評估為「5」,基於光的角度等而微微可見、或者說幾乎不可見的情況為「4」,難以看到的情況為「3」,容易看到的情況為「2」,尤其容易看到顯示元件(12c)情況的為「1」。

試樣6A、6B為「5」。可以認為由於這些試樣沒有光擴散層(15),因此未發生能從顯示元件(12c)看到光擴散層(15)的問題。

試樣1A、2A、3A、4A、4B的評估為「4」。在這些試樣中,幾乎看不到顯示元件(12c),評估結果良好。其中,除了試樣4A及4B以外,著色透光層(14)位於比光擴散層(15)更靠上的位置。由此可以認為:只要著色透光層(14)具有隱藏光擴散層(15)的結構,顯示元件(12c)就不會從背景中顯露出來。另外,在試樣4A、4B中,由於光擴散層(15)本身被著色,從而抑制了來自上表面的入射光對顯示元件的光擴散。

試樣1B、2B、3B、5A的評估結果為「3」。在這些試樣中,雖然顯示元件(12c)稍微顯露而可見,但它們與評估為「4」的可見難易度之間的差距很微小。可以認為除了試樣5A,在其他試樣中,由於光擴散層(15)都位於比著色透光層(14)更靠上的位置,從而無法起到其隱蔽效果。但,在試樣1B和3B中可看到,使用雙面粘著膠帶將光擴散層(15)的表面和成形體(12)貼附在一起,粘合劑進入光擴散層(15)的凹凸,而失去了光擴散效果。試樣5A也是如此。另一方面,在試樣2B中可看到,光擴散層(15)的凹凸面處層疊有著色透光層(14),該試樣也抑制了對來自其上表面的光的擴散效果。可以認為由於各試樣的光擴散層(15)的透光率高至4.0%,從而如上述那樣擴散反射被抑制的這些試樣中,難以看到顯示元件(12c)。

試樣5B的評估為「1」。在該試樣中,可看到光擴散層(15)對來自上表面的光進行反射的情況,可看到顯示元件(12c)。

光擴散性的評估:使用可視性評估中所用的測定夾具(31),用配置於其內部的LED(內部光源(33))照亮,並從上表面進行觀察,評估此時顯示元件(12c)的變亮的均勻性。尤其在光被擴散後,將無法辨認作為點光源的LED的外形的程度評估為「5」,完全沒有光擴散效果的為「1」,將全部試樣相對地劃分為五個等級。

試樣1A以及5B的評估為「5」。在這些試樣中,光擴散層(15)暴露在試樣背面,且其算術平均表面粗糙度Ra為0.63μm,與其他試樣相比,值較大。因此,可認為其表現出了良好的光擴散性。

試樣3A以及4B的評估為「4」。在試樣3A中,光擴散層(15)暴露在背面,其算術平均表面粗糙度Ra為0.46μm。另一方面,在試樣4B中,著色透光擴散層(15)暴露在背面,其算術平均表面粗糙度Ra為0.58μm。可以認為,雖然與試樣1A相比,Ra值稍低,但其藉助背面的凹凸獲得了充分的光擴散效果。

其次,試樣2B的評估結果為「3」。試樣2B的背面為在光擴散層(15)層疊著色透光層(14)的結構,並未使光擴散層(15)暴露在外。但,光擴散層(15)的凹凸並未被著色透光層(14)填充,其算術平均表面粗糙度Ra為0.34μm。另外,著色透光層(14)的透光率也較高,為50%,得到了一定的光擴散效果。

試樣1B、2A、4A、5A的評估為「2」。這些試樣的相同點在於,傳感器片(13)的上表面配置有光擴散層(15),且用雙面粘著膠帶將該表面和成形體(12)貼附在一起。實際上,這些試樣的光擴散層(15)的凹凸被雙面粘著膠帶填充,幾乎喪失了光擴散效果。另外,構成背面的抗蝕層(13c)表面的算術表面粗糙度Ra為0.21μm,未能確認到其表面中的擴散效果。

在不具有光擴散層(15)的試樣6A、6B中,無光擴散效果,評估為「1」。

根據上述結果可知,光擴散性與算術平均粗糙度的大小相關。尤其,在算術平均粗糙度為0.21μm的試樣中,評估為「2」,與此相對地,在算術平均粗糙度為0.34μm的試樣2B中,發現有一定的光擴散效果,從而可以認為,算術平均表面粗糙度的值優選為大致0.30μm以上。

考慮到這些可視性的評估和光擴散性的評估,試樣1A高水準地兼顧了這兩個特性,其次,試樣3A、4B的結果良好。另外,兩者評估均為3以上的試樣2B也可以說是剛剛及格。在其他試樣中,評估結果的其中之一為2以下,不滿足要求。

實驗例2:關於著色透光層(14)的透光率對熄燈效果的程度和變亮時明亮程度的影響,進行調查試驗。

按照如下方法製造實驗例2中使用的試樣。在透明的聚乙烯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樹脂膜(基片13a)上印刷分別配製的、不具有光擴散性的黑色聚酯類油墨來得到圖31所示的各種透光率。透光率的大小可藉助稀釋劑(透明)顏色和黑色油墨的混合比例來調整。其次,在該著色透光層(14)上進一步印刷光擴散層(15)。準備兩種光擴散層作為光擴散層(15),其中,採用包含用於形成凹凸的填料的粒徑2μm的氧化矽的、與實驗例1所用相同的聚酯類油墨來形成光擴散層(A)。另外,作為比較用,用白色油墨形成光擴散層(B)。光擴散層(A)自身的透光率為4.0%,光擴散層(B)自身的透光率為0.3%。且,用雙面膠帶分別將這些層疊膜粘合於與實驗例1相同的成形體(12)處,得到評估用的各試樣。進而,將以下要說明的可視性的評估和變亮時的亮度的評估一起示於圖31、圖32。

可視性的評估:可視性的評估基準同實驗例1。在與光擴散層(A)的組合中,著色透光層(14)如果透光率為70%以下,則難以看到顯示元件(12c),尤其如果為50%以下,則幾乎不可見,呈現了良好的結果。另一方面,在使用了光擴散層(B)的試樣中,著色透光層(14)的透光率即使為3%,其結果,底下的白色也會顯露出來,容易看到顯示元件(12c)。

亮度的評估:關於變亮時的亮度,將具有充足亮度的標為「○」,稍亮的為「△」,看上去暗的為「×」。在與光擴散層(A)的組合中,由於著色透光層(14)的透光率為10%以上,亮度充分。另外,如果著色透光層(14)的透光率為20%以上,則著色透光層(14)造成的亮度降低也很微弱。與此相對地,在與光擴散層(B)的組合中,著色透光層(14)的透光率為35%時,亮度幾乎與光擴散層(A)的透光率為10%時的亮度相同。且,在光擴散層(A)和光擴散層(B)中,使用光擴散層(A)的試樣的均勻變亮,而使用光擴散層(A)的試樣,其光擴散性優異。

綜上所述,在光擴散層(A)中,著色透光層(14)的透光率為10%以上、70%以下時,則照亮時可實現均勻且明亮地變亮,且在未照亮時,顯示元件(12c)融入背景而變得難以看到。另外,著色透光層(14)的透光率為在20%以上、50%以下的範圍中時,則尤其能高水準地兼顧顯示元件(12c)在未照亮時的可見難易度和在變亮時的亮度。另一方面,如果藉助光擴散層(B),則得不到同時滿足顯示元件(12c)在未照亮時的可見難易度和在變亮時的亮度的結構。

同类文章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包括敞開式箱體和前攝影蓋,在箱體頂部設有移動式光源盒,在箱體底部設有LED脫影板,LED脫影板放置在底板上;移動式光源盒包括上蓋,上蓋內設有光源,上蓋部設有磨沙透光片,磨沙透光片將光源封閉在上蓋內;所述LED脫影

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背景技術:在寬帶碼分多址(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系統頻分復用(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模式下,為了進行異頻硬切換、FDD到時分復用(TDD,Ti

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檯曆,尤其涉及一種既顯示月曆、又能插入照片的個性化檯曆,屬於生活文化藝術用品領域。背景技術::公知的立式檯曆每頁皆由月曆和畫面兩部分構成,這兩部分都是事先印刷好,固定而不能更換的。畫面或為風景,或為模特、明星。功能單一局限性較大。特別是畫

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視頻信號處理領域,特別是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背景技術: Mpeg標準是由運動圖像專家組(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MPEG)開發的用於視頻和音頻壓縮的一系列演進的標準。按照Mpeg標準,視頻圖像壓縮編碼後包

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背景技術:熱塑性複合材料與傳統熱固性複合材料相比其具有較好的韌性和抗衝擊性能,此外其還具有可回收利用等優點。熱塑性塑料在液態時流動能力差,使得其與纖維結合浸潤困難。環狀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是一種環狀預聚物,該材料力學性能差不適合做纖

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一種PE滾塑儲槽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PE滾塑儲槽,主要用於化工、染料、醫藥、農藥、冶金、稀土、機械、電子、電力、環保、紡織、釀造、釀造、食品、給水、排水等行業儲存液體使用。二、 背景技術 目前,化工液體耐腐蝕貯運設備,普遍使用傳統的玻璃鋼容

釘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釘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釘,尤其涉及一種可提供方便拔除的鐵(鋼)釘。背景技術:考慮到廢木材回收後再加工利用作業的方便性與安全性,根據環保規定,廢木材的回收是必須將釘於廢木材上的鐵(鋼)釘拔除。如圖1、圖2所示,目前用以釘入木材的鐵(鋼)釘10主要是在一釘體11的一端形成一尖

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ー種直流氧噴裝置。背景技術:臨床上的放療過程極易造成患者的局部皮膚損傷和炎症,被稱為「放射性皮炎」。目前對於放射性皮炎的主要治療措施是塗抹藥膏,而放射性皮炎患者多伴有局部疼痛,對於止痛,多是通過ロ服或靜脈注射進行止痛治療

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屬於機械領域。背景技術::閥門作為流體控制裝置應用廣泛,手輪傳動的閥門使用比例佔90%以上。國家標準中提及手輪所起作用為傳動功能,不作為閥門的運輸、起吊裝置,不承受軸向力。現有閥門

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背景技術:1-本發明所屬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其中的管狀容器被放在循環於配送鏈上的文檔匣或託架裝置中。本發明特別適用於,然而並非僅僅專用於,對引入自動分析系統的血液樣本試管之類的自動識別。本發明還涉及專為實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