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播種、施肥、合墒多用機的製作方法
2023-06-10 15:41:56 1
專利名稱:耕地、播種、施肥、合墒多用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業機具,特別是與拖拉機配套使用的聯合作業機械。
目前,人們生產、使用的農用機械一般是將耕種與施肥、合墒的功能分開,功能單一且結構複雜,使用者若想完成耕地、播種和施肥、全墒須分別購置幾臺設備,投資大且使用不便。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於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缺點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且集耕地、播種、施肥、合墒四功能於一體的農用機械,方便使用者。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方案實現的本實用新型通過懸掛架(1)與拖拉機聯接,其組成中包括種箱(2)、肥箱(3),種、肥箱由支架(4)支承,支架(4)與犁(5)的上端相連,緊靠種、肥箱下部設有軸(6),種、肥箱底部各開有孔,與該孔相對應處的軸(6)沿圓周方向均勻設有凹洞。在軸(6)下面,分別設有輸種管(7)、輸肥管(8),輸種管和輸肥管的下端位於犁(5)的後面。在軸(6)兩端,設有齒輪傳動機構,主動輪(9)位於下部,在地面上滾動前進的主動輪通過傳動帶(10)帶動從動輪(11)轉動,從動輪(11)驅動軸(6)轉動,合墒(12)的上端連接在支架(4)上。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低,集耕地、播種、施肥、合墒四功能於一體,大大方便了使用者。
附圖
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下面將參照附圖,通過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
本實用新型通過懸掛架(1)與拖拉機鉸接,其組成中包括由支架(4)支承著的種箱(2)、肥箱(3),支架(4)與犁(5)的上端相連,犁(5)與地面的距離通過公知的調節鎖緊機構(13)例如絲槓來調整。緊靠種、肥箱下部設有軸(6),種、肥箱底部各開有孔,與該孔相對應處的軸(6)沿圓周方向均勻設有凹洞,凹洞的個數視所種植物需要的株距而定。軸(6)下面,分別設有輸種管(7)和輸肥管(8),輸種管和輸肥管的下端位於前端犁(5)的後面。在軸(6)兩端,設有齒輪傳動機構,主動輪(9)位於下部,在工作狀態中,主動輪(9)隨拖拉機在地面上滾動前進,通過鏈條(10)帶動從動輪(11)轉動,從動輪(11)驅動軸(6)轉動,此時種箱(2)和肥箱(3)中的種、肥就會通過其下部的孔,從轉動著的軸(6)上的凹洞管入輸種管(7)、輸肥管(8),種、肥落入前端犁(5)耕後的土地上,後端的犁隨即將種、肥理好,裝在支架(4)上的合墒(12)將種、肥上面的土壤壓好,以保持土壤溼度。
權利要求1.一種聯合作業農業機具,通過懸掛架(1)與拖拉機聯接,其特徵在於種箱(2)與肥箱(3)由支架(4)支承,支架(4)與犁(5)的上端相連,緊靠種、肥箱下部設有軸(6),種、肥箱底部各開有孔,與該孔相對應處的軸(6)沿圓周方向均勻設有凹洞,在軸(6)下面,分別設有輸種管(7)、輸肥管(8),輸種管和輸肥管的下端位於犁(5)的後面,有軸(6)兩端,設有齒輪傳動機構,主動輪(9)位於下部,主動輪通過傳動帶(10)帶動從動輪(11)轉動,從動輪(11)驅動軸(6)轉動,合墒(12)的上端連接在支架(4)上。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之聯合作業農業機具,其特徵在於所說的犁(5)為前、後布置。
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之聯合作業農業機具,其特徵在於所說的犁(5)與地面的距離可通過調節鎖緊機構(13)來調整。
專利摘要耕地、播種、施肥、合墒多用機,通過懸掛架與拖拉機聯接,組成中包括種箱、肥箱,種、肥箱由支架支承,支架與犁的上端相連,緊靠種,肥箱下部設有軸,種、肥箱底部各開有孔,與該孔相對應處的軸沿圓方向均勻設有凹洞。在軸(6)下面,分別設有輸種管和輸肥管,兩管下端位於犁的後面。在軸(6)兩端,設有齒輪傳動機構,主動輪位於下部。在工作狀態中,主動輪隨拖拉機在地面上滾動前進,通過傳動帶帶動從動輪轉動,從動輪驅動軸(6)轉動,合墒的上端連接在支架上。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低,多功能,方便使用者。
文檔編號A01B49/00GK2133126SQ922304
公開日1993年5月19日 申請日期1992年8月14日 優先權日1992年8月14日
發明者劉新明 申請人:劉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