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改進的CVT變速箱傳動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11 01:32:2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械傳動裝置,尤其是一種改進的CVT變速箱傳動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CVT傳動裝置,主要由驅動輪部件、金屬傳動帶、從動輪部件以及離合器四部分組成。這種結構的傳動裝置,在傳動過程中主要的功率損失來自於金屬傳動帶摩擦傳動損失和液壓控制系統的節流和溢流損失。液壓系統和金屬傳動帶摩擦傳動的功率損失佔整個所有功率損失的65%以上。而這些功率損失大部分都轉換成為熱量,使金屬傳動帶溫度升高,金屬傳動帶使用壽命降低。同樣也會使變速箱油溫過高,使變速箱進入自動保護程序。中國實用新型專利CN 204852173U公開了一種擺銷鏈式CVT金屬傳動帶。這種設計的金屬傳動帶,在傳動中不僅空氣流動阻力大,而且摩擦阻力損失也大,並且無法將功率損失所轉化的熱量快速驅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改進的CVT變速箱傳動裝置,能夠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使CVT變速箱的傳動裝置,能夠快速散熱,並減小金屬傳動帶在傳動過程中的阻力。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採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改進的CVT變速箱傳動裝置,包括金屬塊,軸承,擺銷,金屬鏈片。所述金屬塊上部設置有三角形部,三角形部上呈三角形排布有三個圓形通孔,在三角形部上邊緣側面,均勻布有第一平面散熱翅片,第一平面散熱翅片一端與三角形部上邊緣側面焊接連接,金屬塊下部設置有弧形部,金屬塊左右兩側傾斜設置有側面部,金屬塊的一側均勻焊接有五個金屬鏈片,金屬塊的另一側均勻焊接有四個金屬鏈片,金屬鏈片上設有帶軸承的銷孔,金屬塊焊接有五個金屬鏈片的一側與相鄰金屬塊焊接有四個金屬鏈片的一側插接連接,相鄰的兩個金屬鏈片上的銷孔相互對接,相互對接的銷孔內插接有擺銷,焊接在同一個金屬塊同側的兩個相鄰金屬鏈片中間設置有波紋散熱翅片,波紋散熱翅片與金屬鏈片剛性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弧形部的中央開有槽,槽內有一組金屬彈簧。
作為優選,所述金屬塊的側邊開有交錯設置的指狀凹槽。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所帶來的有益效果在於:本實用新型金屬塊上部設置有三角形部,三角形部上呈三角形排布有三個圓形通孔,這樣可以使金屬傳動帶在傳動過程中空氣從三個圓形通孔迅速穿過,有效的降低風阻,並對三角形部上邊緣側面和焊接在同一個金屬塊同側的兩個相鄰金屬鏈片中間的空氣流動產生了擾流作用。進一步的,三角形部上邊緣側面和焊接在同一個金屬塊同側的兩個相鄰金屬鏈片中間,分別均勻布有第一平面散熱翅片和波紋散熱翅片,這樣可以結合圓形通孔對氣流的擾流作用,將金屬傳動過程中產生的熱量快速導出,降低金屬傳動帶的溫度。弧形部的中央開有槽,槽內有一組金屬彈簧,這樣可以減少由於外部負載力變化時,對金屬傳動帶的短時衝擊作用。金屬塊的側邊開有交錯設置的指狀凹槽,這樣可以有效增大金屬傳動帶與錐盤的接觸面積,結合弧形部的中央開槽內的金屬彈簧對外部負載力突變情況下的緩衝作用,可以有效的減少相對運動帶來的摩擦損失,提高金屬傳動帶的使用壽命,並有效的減少摩擦產生的熱量,同時交錯設置的指狀凹槽結合圓形通孔對氣流的擾流作用,還可以將金屬傳動帶傳動過程中產生的熱量迅速導出。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中金屬塊的結構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中指狀凹槽的結構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中金屬鏈片的結構圖。
圖中:1、金屬塊;2、軸承;3、擺銷;4、金屬鏈片;5、三角形部;6、第一平面散熱翅片;7、圓形通孔;8、側面部;9、弧形部;10、金屬彈簧;11、槽;12、第二平面散熱翅片;13、指狀凹槽;14、波紋散熱翅片;15、銷孔。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中使用到的標準零件均可以從市場上購買,異形件根據說明書的和附圖的記載均可以進行訂製,各個零件的具體連接方式均採用現有技術中成熟的螺栓、鉚釘、焊接、粘貼等常規手段,在此不再詳述。
參照圖1-4,本實用新型一個具體實施方式包括金屬塊1,軸承2,擺銷3,金屬鏈片4,所述金屬塊1上部設置有三角形部5,三角形部5上呈三角形排布有三個圓形通孔7,在三角形部5上邊緣側面,均勻布有第一平面散熱翅片6,第一平面散熱翅片6一端與三角形部5上邊緣側面焊接連接,金屬塊1下部設置有弧形部9,金屬塊1左右兩側傾斜設置有側面部8,金屬塊1的一側均勻焊接有五個金屬鏈片4,金屬塊1的另一側均勻焊接有四個金屬鏈片4,金屬鏈片4上設有帶軸承2的銷孔15,金屬塊1焊接有五個金屬鏈片4的一側與相鄰金屬塊1焊接有四個金屬鏈片4的一側插接連接,相鄰的兩個金屬鏈片4上的銷孔15相互對接,相互對接的銷孔15內插接有擺銷3,焊接在同一個金屬塊1同側的兩個相鄰金屬鏈片4中間設置有波紋散熱翅片14,波紋散熱翅片14與金屬鏈片4剛性連接。本實施例金屬塊1上部設置有三角形部5,三角形部5上呈三角形排布有三個圓形通孔7,這樣可以使金屬傳動帶在傳動過程中空氣從三個圓形通孔7迅速穿過,有效的降低風阻,並對三角形部5上邊緣側面和焊接在同一個金屬塊1同側的兩個相鄰金屬鏈片4中間的空氣流動產生了擾流作用。進一步的,三角形部5上邊緣側面和焊接在同一個金屬塊1同側的兩個相鄰金屬鏈片4中間,分別均勻布有第一平面散熱翅片6和波紋散熱翅片14,這樣可以結合圓形通孔7對氣流的擾流作用,將金屬傳動過程中產生的熱量快速導出,降低金屬傳動帶的溫度。弧形部9的中央開有槽11,槽11內有一組金屬彈簧10,這樣可以減少由於外部負載力變化時,對金屬傳動帶的短時衝擊作用。金屬塊1的側邊開有交錯設置的指狀凹槽13,這樣可以有效增大金屬傳動帶與錐盤的接觸面積,結合弧形部9的中央開槽11內的金屬彈簧10對外部負載力突變情況下的緩衝作用,可以有效的減少相對運動帶來的摩擦損失,提高金屬傳動帶的使用壽命,並有效的減少摩擦產生的熱量,同時交錯設置的指狀凹槽13結合圓形通孔7對氣流的擾流作用,還可以將金屬傳動帶傳動過程中產生的熱量迅速導出。
另外,本實施例中金屬塊1兩側最外部金屬鏈片4的外側,設置有第二平面散熱翅片12,第二平面散熱翅片12末端與金屬鏈片4採用焊接連接,第二平面散熱翅片12與金屬鏈片4的夾角為20°。第二平面散熱翅片12在金屬傳動帶傳動過程中不僅加速了熱量的向外傳導,而且起到了對周圍空氣的導流,有效的降低了金屬傳動帶溫度和傳動阻力。
其中,本實用新型中使用的軸承、散熱翅片和金屬彈簧等器件屬於成熟的現有技術,在此不再詳述其具體結構。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縱向」、「橫向」、「上」、「下」、「前」、「後」、「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實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徵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範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