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三部新片(出一部我看一部)
2023-06-10 11:22:42 2
如火如荼的八月檔眼瞅著就要過去。全面開花的類型片在這個夏天盡情地吸引著觀眾,一次又一次地走進影院為電影買單。燃嗨之後,好希望有部好萊塢劇情片來將整個暑期檔充實圓滿。結果,它就來了。8月26日,《騾子》全國藝聯專線上映。
《騾子》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國內愛稱東木老爺子),是好萊塢傳奇人物。90歲的高齡,絕絕對對的耄耋之年,依然活躍在影壇。不光如此,還超人般完成一年兩部電影的拍攝,兼其中一部主演。別說好萊塢,放眼世界影壇能跟東木老爺子PK的——真找不到第二位。
高產之下,再看作品。老爺子一生演戲六十多部,導演近四十部。遠的不說,《不可饒恕》《神秘河》《百萬美元寶貝》《父輩的旗幟》《換子疑雲》《老爺車》《美國狙擊手》《薩利機長》……哪部不是頒獎季的座上賓。奧斯卡5次獲獎,7個提名。兩奪最佳導演同時獲得當年奧斯卡的最佳影片。以至於東木老爺子的作品已經給觀眾心裡打下「殿堂級保證」的深深烙印。
所以《騾子》未映,光印象分就已經及格。更何況,片中的主人公厄爾,角色屬性跟東木老爺子本人。總有些絲絲縷縷地相似。讓人有種,看場電影能聯想一位傳奇電影人一生的過癮感。
硬核老炮兒文藝腔
閱盡滄桑這個略帶時間感的詞兒,小孩子用不起。而在真正閱盡滄桑的人面前,絕大多數人,都是小孩子。《騾子》的主人公厄爾便是這麼一位閱盡滄桑的硬漢。
電影取材於現實當中的真人真事,厄爾原是一位二戰老兵,編劇為了貼合時代,把他改成了參加過韓戰,不變的,是一樣飽受戰爭洗禮。提到戰爭對人的改變,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獵鹿人》裡,被戰爭折磨過的美國大兵,內心崩潰的樣子。亦或者《阿甘正傳》裡被炸斷雙腿的可憐長官更令你記憶猶新。
總之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自帶一種硬核老炮兒的屬性。而退伍之後的厄爾,覺得萬般皆下品,唯獨熱愛種植黃花菜——把這種名為忘憂草的植物照顧得井井有條。轉眼間農貿產品大會上鶴立雞群,成為貴婦太太們爭相調笑的種植園屆的風流人物。
東木老爺子最早看上厄爾這個角色,跟他豐富的人生經歷不無關係。被譽為「好萊塢活化石」的老爺子,人生閱歷方面太有發言權。他跟厄爾同樣見證著國家一步步長成至今。作為演員,東木學表演的時候,有偉大的「教父」馬龍·白蘭度為他傳授過演技方法論。剛出道沒多久,就跟賽爾喬·萊昂內大導演合作「鏢客三部曲」又重新定義了西部片。
這位頭戴牛仔帽,身披大鬥篷,叼著雪茄從後槽牙裡「擠」臺詞的東木,從西部片之父約翰·韋恩手中得到了接力棒,成為新時代美國牛仔的代言人,一直持續到今天。再之後轉型導演,不論執導電影類型如何,體育電影《百萬美元寶貝》還是劇情片《老爺車》;不論造型如何,是駝背了還是喜歡眯眼皺眉;骨子裡,你仍然能感覺到老爺子強烈的個人色彩和硬核作風。
出於英雄相惜,所以要對自己愛徒痛下殺手(《百萬美元寶貝》);心有古道俠腸,單挑街區混子幫派……每一個角色的身上,仔細品品,其實都繼承了那麼一點點東木老爺子的個人意志。這點在厄爾身上,也沒有意外。
俠義與家兩不忘
一輩子受美國西部片影響,承接約翰·韋恩之後的東木老爺子,對男主角的設定,都有種獨行的俠氣:他們不走普羅大眾的套路,也有時會被時代拋棄(厄爾因為不會用網際網路而最終破產),唯獨不忘行駛英雄主義,哪怕最後深藏功與名。
從當年的《不可饒恕》到《騾子》都是一個人單挑全世界,哪怕《換子疑雲》裡的主角母親,也是一人單挑男權主流社會。而唯一能系住他們的,只有家人。這幾乎是老爺子執導電影裡的恆定主題。
最後一部純粹的西部片《不可饒恕》,鰥夫威廉為了讓孩子過得更好,因此答應出山做賞金獵人。《百萬美元寶貝》的教練,借帶徒弟的機會學習如何處理子女關係問題。《騾子》中落魄的厄爾,也想起了自己幾十年來對家人照顧不周的愧疚。這成為他做出改變的直接因素。年輕時的人生意義是追逐金錢,成為浪子。然而老了以後浪子回頭,家人是否還願意接納他?融入了東木老爺子對美國夢跟家庭兩者孰輕孰重的重新思考。
片中的厄爾,一開始還錯誤地以為錢能夠換回感情,最起碼是一點點虛榮的東西。
直到前妻出現「意外」事件,徹底使他懂得唯有陪伴才能換回真情。而這場意外,同樣發生在東木老爺子的現實生活裡。不知這兩者之間有多少正相關,只是每每聯想起老爺子的年紀跟過往,總有種慨嘆時間匆匆流逝的悵惘。
《騾子》關於描繪家人親情的筆觸,比老爺子以往任何作品都要重、要多。厄爾不光「自救」,還額外教育了正處於中年危機,跟家人漸漸疏離的警官(布萊德利·庫珀飾)。你可以將其視為英雄主義變相地二次施展,與老爺子之前的風格相比「軟著陸」了很多。但也是硬漢最濃情的一次。
纏鬥時間保鮮方
十年前,好萊塢就在預測東木老爺子何時推出他的封鏡退休計劃。只可惜,他讓好萊塢失望了。論對抗時間,東木老爺子就是個戰士。他潛移默化地把戰士精神也融進電影裡。厄爾高齡不退休,一生開車沒吃過罰單,更有辦法對付警犬和公路警察的盤問。完成自己「使命」的同時,他還能幫助路邊拋錨只會上網找教程的手機族。你可以說我老,但是你不可以認為我沒有用。這也是東木老爺子借厄爾想要告訴世人的話。
他年過半百才從大牌演員轉做導演,為11位演員帶來奧斯卡表演獎項提名,有用。他出任加州卡梅爾鎮鎮長,每年年薪300美元幹得兢兢業業,為家鄉拉動旅遊收入,有用。他醉心爵士,為大小電影做配樂,拍出《澤西男孩》音樂傳記電影,有用。他多年前就精通汽車維修和飛機駕駛,拳擊理論也懂那麼一些,為的是日後在電影中能把拳擊教練演得有模有樣,能把厄爾給車修毛病更加真實可信……這些,簡直不要太有用。
有時會讓人覺得伊斯特伍德這樣的電影人,就是好萊塢傳說中的無腳鳥,停不下來。
擁有名望金錢之後也不會位列仙班,成為歷史。相反,他還在向世人展示自己的「有用」,就像討厭網際網路的厄爾,用僵硬的手指頭在小鍵盤上發簡訊一般——努力適應新世界。
很多時候,影迷會說好萊塢之所以強,在於總是有源源不斷的新故事,新的講故事的方法。那種旺盛的生命力跟創作原力,背後藏著的,就是伊斯特伍德這樣的電影人。以及一票讓人醉心的老頭兒們:史蒂芬·史匹柏,喬治·盧卡斯,詹姆斯·卡梅隆,雷德利·斯科特,馬丁·西科塞斯還有伍迪·艾倫。
他們曾是《關山飛渡》、《埃及豔后》傳統好萊塢之後,新好萊塢電影的奠基人。從窮街陋巷裡走出,開闢了延續半世紀的電影法則跟模式類型。締造了今日好萊塢在世界影壇無法撼動的母艦地位。象徵著工業技術、商業化跟藝術化嫁接最完美的標準。甚至是一種信念,能玩轉《火星救援》《頭號玩家》這樣的新商業。
也堅守《騾子》《愛爾蘭人》和《紐約的一個雨天》式的「舊」文藝。可以說,有他們在,好萊塢電影就永遠讓影迷在商業視效大片之外,懷揣一份期待。才不管哪部電影是他們的封鏡之作。因為他們的全新力作永遠值得期待。只要有機會,便不錯過能夠在影院領略他們導演、表演的機會。
在這個八月的尾巴,為與同檔期其他影片相比觀影體驗明顯不同的《騾子》,真實地叫好、鼓掌、流淚、感動。安靜地享受東木的銀幕魅力。而這些熱愛的電影,恰擁有偉大的魔法,會在定格的瞬間影下他們的樣子。十年,二十年,半個世紀後再回顧時,厄爾侍弄花草的樣子,依然鮮活。那到底誰還要糾結於年齡?畢竟有作品被銘記的電影人,永遠不會老去。
文章來源自微信公眾號——吐槽電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