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串行通信自恢復方法
2023-06-11 04:42:11
一種串行通信自恢復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串行通信自恢復方法,包括如下步驟:S1:在數據傳輸程序的頭文件中增加發送端和接收端的辨識位;S2:通過辨識位判斷所述發送端和接收端的狀態;S3:若發送端和接收端均處於「穩定通信」狀態,則正常通信;若發送端和接收端均處於「建立通信」狀態,則將辨識位都改成「穩定通信」狀態,並正常通信;若發送端處於「建立通信」狀態,而接收端處於「穩定通信」狀態,則用接收端的數據覆蓋發送端的數據;若發送端處於「穩定通信」狀態,而接收端處於「建立通信」狀態,則用發送端的數據覆蓋接收端的數據;S4:重複S2步驟至S3步驟,直至數據傳送完畢。本發明通過上述方法,實現數據傳送的自恢復功能,避免惡劣電磁環境對數據傳送的幹擾。
【專利說明】一種串行通信自恢復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數據傳輸【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串行通信自恢復方法。
【背景技術】
[0002]串行通信是指使用一條數據線,將數據一位一位地依次傳輸,每一位數據佔據一個固定的時間長度。其只需要少數幾條線就可以在系統間交換信息,成本低,特別適用於計算機與計算機、計算機與外設之間的遠距離通信。但是,在惡劣電磁環境下,則無法保證數據的穩定傳輸,並且在極端惡劣的情況下,發送端與接收端都有可能因為各種情況而重啟,例如晶振源受幹擾,導致晶振失鎖,或者晶片的rest埠直接受到幹擾,從而導致傳送的數據不穩定。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提供一種串行通信自恢復方法,在惡劣的電磁環境下確保數據穩定傳輸。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串行通信自恢復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05]S1:在數據傳輸程序的頭文件中增加發送端和接收端的辨識位;
[0006]S2:通過辨識位判斷所述發送端和接收端的狀態;
[0007]S3:若發送端和接收端均處於「穩定通信」狀態,則正常通信;若發送端和接收端均處於「建立通信」狀態,則將辨識位都改成「穩定通信」狀態,並正常通信;若發送端處於「建立通信」狀態,而接收端處於「穩定通信」狀態,則用接收端的數據覆蓋發送端的數據;若發送端處於「穩定通信」狀態,而接收端處於「建立通信」狀態,則用發送端的數據覆蓋接收端的數據;
[0008]S4:重複S2步驟至S3步驟,直至數據傳送完畢。
[0009]較佳地,在S3步驟中,若發送端和接收端均處於「建立通信」狀態,則發送端與接收端先經歷一次握手程序,再將發送端和接收端的辨識位都改成「穩定通信」狀態。
[0010]較佳地,所述的數據覆蓋限於數據單元中的數據位。
[001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供的一種串行通信自恢復方法,能夠在發送端或接收端受到幹擾復位後,自動用未受幹擾的一側的數據將受到幹擾的一側的數據覆蓋,以確保數據的穩定傳輸。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發明一【具體實施方式】的串行通信自恢復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為了更詳盡的表述上述發明的技術方案,以下列舉出具體的實施例來證明技術效果;需要強調的是,這些實施例用於說明本發明而不限於限制本發明的範圍。
[0014]本發明提供的一種串行通信自恢復方法,如圖1所示,包括如下步驟:
[0015]S1:在數據傳輸程序的頭文件中增加發送端和接收端的辨識位;
[0016]S2:通過辨識位判斷所述發送端和接收端的狀態;
[0017]S3:若發送端和接收端均處於「穩定通信」狀態,則正常通信;若發送端和接收端均處於「建立通信」狀態,則將辨識位都改成「穩定通信」狀態,並正常通信;若發送端處於「建立通信」狀態,而接收端處於「穩定通信」狀態,則用接收端的數據覆蓋發送端的數據;若發送端處於「穩定通信」狀態,而接收端處於「建立通信」狀態,則用發送端的數據覆蓋接收端的數據;
[0018]S4:重複S2步驟至S3步驟,直至數據傳送完畢。通過上述方法,能夠在發送端或接收端受到幹擾復位後,自動用未受幹擾的一側的數據將受到幹擾的一側的數據覆蓋,以確保數據的穩定傳輸。
[0019]較佳地,在S3步驟中,若發送端和接收端均處於「建立通信」狀態,則發送端與接收端先經歷一次握手程序,再將發送端和接收端的辨識位都改成「穩定通信」狀態,用以達成參數,如信息傳輸率,字母表,奇偶校驗,中斷過程,和其他協議特性。
[0020]較佳地,所述的數據覆蓋限於數據單元中的數據位,也就是說,這種覆蓋的方式只能用於對數據位的處理,對於起始位、奇偶位、停止位等功能位的處理則需要其他程序或人為調節完成,避免造成數據傳輸錯誤。
[0021]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的一種串行通信自恢復方法,包括如下步驟:S1:在數據傳輸程序的頭文件中增加發送端和接收端的辨識位;S2:通過辨識位判斷所述發送端和接收端的狀態;S3:若發送端和接收端均處於「穩定通信」狀態,則正常通信;若發送端和接收端均處於「建立通信」狀態,則將辨識位都改成「穩定通信」狀態,並正常通信;若發送端處於「建立通信」狀態,而接收端處於「穩定通信」狀態,則用接收端的數據覆蓋發送端的數據;若發送端處於「穩定通信」狀態,而接收端處於「建立通信」狀態,則用發送端的數據覆蓋接收端的數據;S4:重複S2步驟至S3步驟,直至數據傳送完畢。本發明通過上述方法,實現數據傳送的自恢復功能,避免惡劣電磁環境對數據傳送的幹擾。
[0022]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發明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這樣,倘若本發明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於本發明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範圍之內,則本發明也意圖包括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
【權利要求】
1.一種串行通信自恢復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 S1:在數據傳輸程序的頭文件中增加發送端和接收端的辨識位; 52:通過辨識位判斷所述發送端和接收端的狀態; 53:若發送端和接收端均處於「穩定通信」狀態,則正常通信;若發送端和接收端均處於「建立通信」狀態,則將辨識位都改成「穩定通信」狀態,並正常通信;若發送端處於「建立通信」狀態,而接收端處於「穩定通信」狀態,則用接收端的數據覆蓋發送端的數據;若發送端處於「穩定通信」狀態,而接收端處於「建立通信」狀態,則用發送端的數據覆蓋接收端的數據; 54:重複S2步驟至S3步驟,直至數據傳送完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串行通信自恢復方法,其特徵在於,在S3步驟中,若發送端和接收端均處於「建立通信」狀態,則發送端與接收端先經歷一次握手程序,再將發送端和接收端的辨識位都改成「穩定通信」狀態。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串行通信自恢復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數據覆蓋限於數據單元中的數據位。
【文檔編號】G06F13/38GK104360975SQ201410605636
【公開日】2015年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31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31日
【發明者】徐志豪, 艾陳 申請人:上海德科電子儀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