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生態文化旅遊(讓大灣區變成大景區)
2023-06-10 17:33:22 2
大灣區生態文化旅遊?日前發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積極拓展區域內教育、文化、旅遊、社會保障等領域的合作,共同打造公共服務優質、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作為起步於深圳的大型央企,華僑城集團總經理姚軍表示,集團將以自身優勢和實際行動,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持續賦能,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於大灣區生態文化旅遊?以下內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大灣區生態文化旅遊
日前發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積極拓展區域內教育、文化、旅遊、社會保障等領域的合作,共同打造公共服務優質、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作為起步於深圳的大型央企,華僑城集團總經理姚軍表示,集團將以自身優勢和實際行動,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持續賦能。
營造綠色低碳生活
「從大灣區的空間發展格局來看,未來的灣區中軸是黃金髮展地帶,大灣區最重要的發展機遇也集中在這。」中國城市經濟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宋丁說。
目前,華僑城在大灣區中軸線上已布局了三大重點項目:位於寶安中心區、擬投資100億元的歡樂海岸升級版項目寶安濱海文化公園;位於深圳鳳凰古村的鳳凰文化小鎮項目;位於寶安沙井的全球最大會展業項目深圳國際會展中心。
此外,華僑城還響應「東進戰略」和「前海整體發展戰略」,布局了龍崗甘坑新鎮、坪山國際低碳示範城、大鵬所城、東部坪山文化旅遊帶、光明小鎮、西麗水源三村、龍華紅山文化商業項目等重點項目。這些項目不僅著力於產業發展,還致力於用藝術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用生態連接自然,用公益回饋社會,傳承和保護民族文化,構建充滿人文關懷的綠色低碳生活環境。
保護傳承傳統文化
華僑城在推進文化旅遊融合中,把保護和傳承傳統文化作為立足點,通過基於土地倫理的產業導入以及城鎮綜合治理,推動區域產業優化升級和城市價值提升。
佔地面積達11平方公裡的深圳光明小鎮,有超過3平方公裡是需要保護的基本農田。華僑城秉承「文化 旅遊 新型城鎮化」的發展理念,立足於當地資源稟賦、產業發展基礎,打造「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留得住鄉愁、留得住文脈、城鄉居民共同富裕」的田園綜合項目。今年春節期間,「光明小鎮歡樂農業年」系列節慶活動,每天吸引5萬多名遊客。
據華僑城光明集團董事長倪明濤介紹,光明小鎮一方面挖掘當地的國營農場文化、華僑文化、嶺南文化,另一方面因地制宜開發符合消費需求的文化旅遊產品。小鎮計劃建一個新型農業主題公園,既有精緻的農業景觀,又有深度的農業文化體驗,滿足「體驗經濟」的需求,還將打造具有農場特色的IP主題形象和娛樂活動。
擦亮旅遊度假品牌
華僑城還全面布局大灣區的廣州、珠海、惠州、中山、肇慶、江門、佛山等城市,推進大灣區文旅產業發展。
在廣州、珠海,華僑城集團探索央地合作模式,與黃埔文化發展集團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合作建設香雪項目、文化基地項目、長洲島項目等;與珠海港集團、珠海九洲港集團等分別籤訂戰略框架協議,深化發展文化旅遊、建設特色小鎮等方面的合作,實現優勢資源的共享互補。
在佛山順德,都市文化旅遊綜合體「歡樂海岸PLUS」正式落地;在肇慶,與新區合作建設產城融合、城景相輔的文化旅遊科技產業小鎮;在江門,將推進鶴山古勞水鄉、谷埠新區及濱江休閒區等項目,打造粵港澳生態休閒文化旅遊標杆;在深汕特別合作區,推進建設小漠文化旅遊創意小鎮項目。
「我們希望通過彰顯大灣區區域性文化旅遊特色,擦亮旅遊度假品牌,帶給更多人獨特的旅遊體驗、文化感受。」華僑城華南集團副總經理笪雲平說。
《 人民日報 》( 2019年04月03日 11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