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磨煤機熱風調門門軸密封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10 11:34:41 2

本實用新型屬於磨煤機門軸密封裝置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磨煤機熱風調門門軸密封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磨煤機熱風入口調門門軸密封採用耐高溫盤根及石棉盤根相結合的方式,且有密封風在此作用。更換完後約能用1-2月,主要原因為:磨煤機啟停次數多,盤根在忽冷忽熱的環境下工作,硬化很快。盤根不可能隨門軸的冷熱變化而變化,更換盤根費事費力,工作環境惡劣,6道盤根必須一點一點掏,有時存在掏不乾淨現象。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磨煤機熱風調門門軸密封裝置,目的是用來減少門軸的磨損,防漏調節更加容易。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新型磨煤機熱風調門門軸密封裝置,包括錐形壓蓋、橡膠密封圈、底環板、鎖緊螺栓和鎖緊螺母,所述橡膠密封圈設在錐形壓蓋和底環板之間,且橡膠密封圈一端嵌入錐形壓蓋中,所述鎖緊螺栓將錐形壓蓋與底環板連接在一起,所述鎖緊螺母擰在鎖緊螺栓上。
優選的,所述錐形壓蓋由左半蓋和右半蓋組成,其中在左半蓋和右半蓋上設有通孔,通過螺栓穿過通孔將左半蓋和右半蓋鎖緊在一起。
優選的,所述左半蓋和右半蓋內設有錐面一。
優選的,所述橡膠密封圈上設有錐面二。
優選的,所述橡膠密封圈採用氟橡膠。
採用以上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該新型磨煤機熱風調門門軸密封裝置,包括錐形壓蓋、橡膠密封圈、底環板、鎖緊螺栓和鎖緊螺母,所述橡膠密封圈設在錐形壓蓋和底環板之間,且橡膠密封圈一端嵌入錐形壓蓋中,所述鎖緊螺栓將錐形壓蓋與底環板連接在一起,所述鎖緊螺母擰在鎖緊螺栓上,通過鎖緊螺栓的擰緊程度,調節錐形壓蓋對橡膠密封圈的作用力,再用鎖緊螺母鎖緊,使防漏調節更加的容易;所述錐形壓蓋由左半蓋和右半蓋組成,其中在左半蓋和右半蓋上設有通孔,通過螺栓穿過通孔將左半蓋和右半蓋鎖緊在一起,在不將門軸拆卸下來就可以進行更換操作,操作檢修方便;所述左半蓋和右半蓋內設有錐面一,所述橡膠密封圈上設有錐面二,通過壓緊後錐面一和錐面二緊密配合,提高了防漏效果;所述橡膠密封圈採用氟橡膠,能適應高溫工作環境。
附圖說明
圖1是該熱風調門門軸密封裝置裝配結構示意圖;
圖2是該熱風調門門軸密封裝置爆炸結構示意圖;
圖3是左半蓋結構示意圖;
其中:
1、錐形壓蓋;2、橡膠密封圈;3、底環板;4、鎖緊螺栓;5、鎖緊螺母;10、左半蓋;11、右半蓋;12、通孔;13、錐面一;20、錐面二。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實施例的描述,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目的是幫助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技術方案有更完整、準確和深入的理解,並有助於其實施。
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新型磨煤機熱風調門門軸密封裝置,是用來減少門軸的磨損,防漏調節更加容易。
具體的說,如圖1至圖3所示,包括錐形壓蓋1、橡膠密封圈2、底環板3、鎖緊螺栓4和鎖緊螺母5,如圖1所示,所述橡膠密封圈2設在錐形壓蓋1和底環板3之間,且橡膠密封圈2一端嵌入錐形壓蓋1中,所述鎖緊螺栓4將錐形壓蓋1與底環板3連接在一起,所述鎖緊螺母5擰在鎖緊螺栓4上。
如圖2所示,所述錐形壓蓋1由左半蓋10和右半蓋11組成,其中在左半蓋10和右半蓋11上設有通孔12,通過螺栓穿過通孔12將左半蓋10和右半蓋11鎖緊在一起。
如圖3所示,所述左半蓋10和右半蓋11內設有錐面一13。
如圖2所示,所述橡膠密封圈2上設有錐面二20。所述橡膠密封圈採用氟橡膠。
以下用具體實施例對具體工作方式進行闡述:
該新型磨煤機熱風調門門軸密封裝置,在使用過程中,只有耐高溫橡膠密封圈2與門軸接觸,橡膠密封圈2對門軸幾乎沒有磨損,有效避免了門軸的磨損;另外在使用過程中,一旦密封處有洩露,只需將錐形壓蓋1上的4個鎖緊螺栓4再擰緊一些,然後用鎖緊螺母5鎖緊即可;耐高溫橡膠密封圈2在使用較長的時間後,如密封失效,且調節餘量也已用完畢時,需更換耐高溫橡膠密封圈2,更換時,只需將錐形壓蓋1上的4個鎖緊螺母5、鎖緊螺栓4鬆開後,將錐形壓蓋1後移3釐米左右,取出原橡膠密封圈,換上新橡膠密封圈,最後將鎖緊螺栓4、擰緊螺母5擰好,跟傳統的盤根密封相比較,更換更加容易。
通過鎖緊螺栓4的擰緊程度,調節錐形壓蓋1對橡膠密封圈2的作用力,再用鎖緊螺母5鎖緊,使防漏調節更加的容易;所述錐形壓蓋1由左半蓋10和右半蓋11組成,其中在左半蓋10和右半蓋11上設有通孔12,通過螺栓穿過通孔12將左半蓋10和右半蓋11鎖緊在一起,在不將門軸拆卸下來就可以進行更換操作,操作檢修方便;所述左半蓋10和右半蓋11內設有錐面一13,所述橡膠密封圈2上設有錐面二20,通過壓緊後錐面一13和錐面二20緊密配合,提高了防漏效果;所述橡膠密封圈2採用氟橡膠,能適應高溫工作環境。
以上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實用新型具體實現並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採用了本實用新型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於其它場合的,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