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煙淨化裝置及燒烤車的製作方法
2023-06-11 02:11:26

本實用新型涉及油煙淨化裝置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油煙淨化裝置及燒烤車。
背景技術:
現有的油煙淨化器,通常只有電離一個單元,除油煙效果不夠理想,很難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
傳統的油煙淨化器,油煙淨化效率低,吸附在淨化極板上的油汙難以清理,且不具備除味功能。
目前,亟需一種淨化效率高,淨化程度高,且能夠自動清理的油煙淨化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油煙淨化裝置及燒烤車,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油煙淨化裝置的油煙淨化程度低,油汙難以清理,且不具備除味作用的技術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油煙淨化裝置,包括除油煙裝置及除味裝置;
所述除油煙裝置包括陰極線、集油管路、集油槽及用於加熱所述集油管路的加熱裝置;
所述集油管路豎向設置,所述陰極線設置在所述集油管路內,所述陰極線與所述集油管路的軸線平行,所述集油槽設置在所述集油管路的下方;
所述除味裝置包括降溫管路及用於對所述降溫管路進行降溫的降溫裝置。
進一步地,還包括集油殼體;
所述集油管路設置在所述集油殼體上,所述集油管路貫穿所述集油殼體。
進一步地,所述集油管路的數量為多個;
多個所述集油管路成排設置在所述集油殼體上。
進一步地,所述集油槽的數量與所述集油管路的數量相同;
所述集油槽一一對應設置在所述集油管路的下方。
進一步地,還包括集油盆;
所述集油盆設置在所述集油槽的下方;
多個所述集油槽均與所述集油盆連通。
進一步地,所述加熱裝置設置在所述集油殼體內。
進一步地,所述加熱裝置為加熱電阻絲。
進一步地,所述集油殼體的上下兩端設置有絕緣支柱。
進一步地,所述絕緣支柱上設置有防護套。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燒烤車,包括車體以及如前述的油煙淨化裝置;
所述除油煙裝置設置在所述車體的一側;
所述除味裝置設置在所述車體的另一側;
所述除油煙裝置的底部與所述除味裝置的底部通過煙道連通。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油煙淨化裝置及燒烤車,油煙由集油管路內流過,集油管路接地,陰極線通電,形成電場,油煙被推向集油管路,附著在集油管路的管壁上,加熱裝置對集油管路進行加熱,使集油管路管壁上收集的油煙中的油汙不凝結,而是以液體形態沿集油管路的管壁流下,流入集油槽中,由此對油煙進行淨化,除油除煙,淨化程度高,油汙自動清理;油煙繼續由降溫管路流過,降溫裝置對降溫管路進行降溫,使油煙由氣態轉化為液態,附著在降溫管路的管壁上,阻止油煙的擴散,由此達到除味的目的,淨化程度高,提高了淨化效率,解決了油煙淨化程度低,油汙難以清理,及不具備除味功能的問題,適於進行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油煙淨化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油煙淨化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油煙淨化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油煙淨化裝置中除油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四提供的一種燒烤車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
1-除油煙裝置; 2-除味裝置; 3-車體;
4-煙道; 5-引風機; 6-頂罩;
11-集油管路; 12-陰極線; 13-集油殼體;
14-集油盆; 15-絕緣支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實施例一:
在本實施例的可選方案中,如圖1至圖4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油煙淨化裝置,包括除油煙裝置1及除味裝置2;除油煙裝置1包括陰極線12、集油管路11、集油槽及用於加熱集油管路11的加熱裝置;集油管路11豎向設置,陰極線12設置在集油管路11內,陰極線12與集油管路11的軸線平行,集油槽設置在集油管路11的下方;除味裝置2包括降溫管路及用於對降溫管路進行降溫的降溫裝置。
在本實施例中,油煙由集油管路11內流過,集油管路11接地,陰極線12通電,形成電場,對油煙進行電離,油煙被推向集油管路11,吸附在集油管路11的管壁上,加熱裝置對集油管路11進行加熱,使油煙中的油汙不凝結在集油管路11的內壁上,而是以液體形態收集並沿集油管路11的內壁流下,流入集油槽中,由此對油煙進行淨化,除油、除煙,淨化程度高,油煙中的油汙不會凝結,免去了清理的過程。
油煙繼續由降溫管路內流過,降溫裝置對降溫管路進行降溫,使油煙由氣態轉化為液態,從而使油煙中有味道的氣體分子附著在降溫管路的內壁上,由此達到除味的目的,進一步提高了淨化程度,提高了淨化效率。
降溫裝置採用半導體製冷器,冷端與降溫管路的外壁接觸,使降溫管路的溫度降低。
油煙由集油管路11的頂端流入集油管路11內,由集油管路11的底端流出並由降溫管路的底端流入降溫管路內,最終由降溫管路的頂端流出,排放到外界。
在本實施例的可選方案中,還包括集油殼體13;集油管路11設置在集油殼體13上,集油管路11貫穿集油殼體13。
在本實施例中,集油殼體13為長方體狀,集油管路11沿集油殼體13的高度方向設置,貫穿集油殼體13的上下兩端,集油管路11的上下兩端與集油殼體13的上下兩面對齊,即集油管路11的長度與集油殼體13的長度相同;集油殼體13為空心長方體,集油管路11與集油殼體13可為一體成型,也可為集油管路11焊接在集油殼體13上。
在本實施例的可選方案中,集油管路11的數量為多個;多個集油管路11成排設置在集油殼體13上。
在本實施例中,多個集油管路11分成兩排,並排對齊設置在集油殼體13上,兩排中的集油管路11兩兩沿集油殼體13的寬度方向對齊。
陰極線12的數量與集油管路11的數量相同,各個陰極線12的軸線與對應的各個集油管路11的軸線位於同一條直線上。
在本實施例的可選方案中,集油槽的數量與集油管路11的數量相同;集油槽一一對應設置在集油管路11的下方。
在本實施例中,集油槽設置在集油殼體13下方,對應集油管路11的位置,集油槽接收由集油管路11滴下的油滴,起收集作用,使油滴不直接滴落到外界。
在本實施例的可選方案中,還包括集油盆14;集油盆14設置在集油槽的下方;多個集油槽均與集油盆14連通。
在本實施例中,集油盆14收集集油槽內的油滴,使油滴不分散,收集後還可以進行廢物利用,在保護環境的同時還實現了對資源的充分利用。
在本實施例的可選方案中,加熱裝置設置在集油殼體13內。
在本實施例中,加熱裝置設置在集油殼體13內壁與集油管路11外壁構成的密閉空間內,加熱裝置放熱,對集油管路11進行加熱,使其具備一定的溫度,從而使油煙中的油脂不凝結在集油管路11的內壁上。
在本實施例的可選方案中,加熱裝置為加熱電阻絲。
在本實施例中,加熱電阻絲放熱,通過集油殼體13內空氣將熱量傳遞到集油管路11,使集油管路11升溫。
在本實施例的可選方案中,集油殼體13的上下兩端設置有絕緣支柱15;絕緣支柱15上設置有防護套。
在本實施例中,絕緣支柱15支撐集油殼體13及集油管路11,使其保持豎立;防護套,一方面防止絕緣支柱15的瓷瓶結構結露而導電,保證集油殼體13正常工作,另一方面還防止絕緣支柱15受潮而導電。
實施例二:
在本實施例的可選方案中,如圖1至圖4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油煙淨化裝置,包括除油煙裝置1及除味裝置2;除油煙裝置1包括陰極線12、集油管路11、集油槽及用於加熱集油管路11的加熱裝置;集油管路11豎向設置,陰極線12設置在集油管路11內,陰極線12與集油管路11的軸線平行,集油槽設置在集油管路11的下方;除味裝置2包括降溫管路及用於對降溫管路進行降溫的降溫裝置。
在本實施例中,油煙由集油管路11內流過,集油管路11接地,陰極線12通電,形成電場,油煙被推向集油管路11,吸附在集油管路11的管壁上,加熱裝置對集油管路11進行加熱,使油煙中的油汙不凝結在集油管路11的內壁上,而是以液體形態收集並沿集油管路11的內壁流下,流入集油槽中,由此對油煙進行淨化,除油、除煙,淨化程度高,油煙中的油汙不會凝結,免去了清理的過程。
油煙繼續由降溫管路內流過,降溫裝置對降溫管路進行降溫,使油煙由氣態轉化為液態,從而使油煙中有味道的分子附著在降溫管路的內壁上,由此達到除味的目的,進一步提高了淨化程度,提高了淨化效率。
降溫裝置採用氟管,盤附在降溫管路的外壁上,使降溫管路的溫度降低。
油煙由集油管路11的頂端流入集油管路11內,由集油管路11的底端流出並由降溫管路的底端流入降溫管路內,最終由降溫管路的頂端流出,排放到外界。
在本實施例的可選方案中,還包括集油殼體13;集油管路11設置在集油殼體13上,集油管路11貫穿集油殼體13。
在本實施例中,集油殼體13為長方體狀,集油管路11沿集油殼體13的高度方向設置,貫穿集油殼體13的上下兩端,集油管路11的上下兩端與集油殼體13的上下兩面對齊,即集油管路11的長度與集油殼體13的長度相同;集油殼體13為空心長方體,集油管路11與集油殼體13可為一體成型,也可為集油管路11焊接在集油殼體13上。
在本實施例的可選方案中,集油管路11的數量為多個;多個集油管路11成排設置在集油殼體13上。
在本實施例中,多個集油管路11分成多排,並排對齊設置在集油殼體13上,多排中的集油管路11一一對應,沿集油殼體13的寬度方向對齊。
陰極線12的數量與集油管路11的數量相同,陰極線12的軸線與集油管路11的軸線位於同一條直線上。
在本實施例的可選方案中,集油槽的數量與集油管路11的數量相同;集油槽一一對應設置在集油管路11的下方。
在本實施例中,集油槽設置在集油殼體13下方,對應集油管路11的位置,集油槽接收由集油管路11滴下的油滴,起收集作用,使油滴不直接滴落到外界。
在本實施例的可選方案中,還包括集油盆14;集油盆14設置在集油槽的下方;多個集油槽均與集油盆14連通。
在本實施例中,集油盆14收集集油槽內的油滴,使油滴不分散,收集後還可以進行廢物利用,在保護環境的同時還實現了對資源的充分利用。
在本實施例的可選方案中,加熱裝置設置在集油殼體13內。
在本實施例的可選方案中,加熱裝置為加熱電阻絲。
在本實施例中,集油殼體13與集油管路11連接,構成內部中空的密閉殼體,內部填充水或其他熱導性好的液體介質,加熱裝置放熱,通過介質將熱量傳遞到集油管路11的管壁上,使集油管路11的管壁具備較高的溫度。
在本實施例的可選方案中,集油殼體13的上下兩端設置有絕緣支柱15;絕緣支柱15上設置有防護套。
實施例三:
在本實施例的可選方案中,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燒烤車,包括車體3以及如實施例一或實施例二所述的油煙淨化裝置;除油煙裝置1設置在車體3的一側;除味裝置2設置在車體3的另一側;除油煙裝置1的底部與除味裝置2的底部通過煙道4連通。
在本實施例中,燒烤車的頂部設置有頂罩6,防止油煙外逸,煙道4內設置有引風機5。
油煙在引風機5的作用下,由頂罩6進入除油煙裝置1的頂部,流經除油煙裝置1,由除油煙裝置1的底部進入煙道4,再由煙道4進入除味裝置2的底部,流經除味裝置2,由除味裝置2的頂部排放,由此除油、除煙,且除味,完成對油煙的淨化。
實施例四:
在本實施例的可選方案中,如圖5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燒烤車,包括車體3以及如實施例一或實施例二所述的除油煙裝置1,除油煙裝置1的數量為2個,分別設置在車體3的兩側。
在本實施例中,燒烤車的頂部設置有頂罩6,防止油煙外逸,煙道4內設置有引風機5。
油煙在引風機5的作用下,由頂罩6進入一側的除油煙裝置1的頂部,進入煙道4,再由煙道4進入另一側的除油煙裝置1的底部並由頂部排放,由此除油、除煙,完成油煙的淨化。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儘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並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