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槳聲讀書筆記摘抄及句子賞析(文藝評論王歡)
2023-06-10 14:45:47 1
巴山夜雨漲秋池
——長篇小說《人是活的》讀後
王歡
我很慶幸,自己能夠活到31歲。
這樣的念想,是我讀完吳丹33萬字的長篇小說《人是活的》之後。相較於直截了當談讀後感,我更願意囉嗦一點,講一講這本書同我的奇妙緣分。
畢竟,這是我今年讀完的第一本小說,更是近幾年讀完的第一本書。
前輩吳丹,我不甚了解,亦未見過本人。最開始知曉吳丹,是在「重晚副刊群英薈」微信群裡,看到「了人.吳丹」這個微信名。我很奇怪這個暱稱,想「了人」不是應作「鳥人」別名,那意味更為直爽。當然,這僅是我的猜想。但,我又不得不妄想,想來了人,應當是有燕趙遊俠之意,持劍走天下,了卻千古事。或許,這源於前輩吳丹對生活的些許態度。
吳丹在這個微信群裡特別活躍。我細統了一下,一年多時間他在群內發言3750條,而我說話的次數約摸只有他的零頭。我之所以極少在群內發言說話,乃至於群內下起紅包雨,我都不敢冒然點開搶。一是自覺文學創作上離群內文學大咖差距甚遠,自己刊發文章極少;二是群裡人大多不熟絡,怕說錯了話,造成些衝突誤會。
陌生也造就了新奇。今年6月底,吳丹便在這微信群內為自己的新書發啟事、打廣告。吸引我更好奇的是,他不售書,而是出借。借書時繳納保證金100元,讀完後能說出個所以然,則保證金全退;或用煙或書佐(換)對價也可。我很好奇這則新奇啟示的文字下,潛藏著作者怎樣一套思維模式。因為文字清苦,熬出的長篇小說定是九代單傳的獨子,護於手心,容不得他人半點閒言白眼,哪有出借的道理。或者,往世俗上說,再貧瘠難堪的文字,只要正式刊印,也要賺些稿費,即便是剛夠回本。
6月25日。再次出於好奇,我私底下添加了吳丹先生的微信,支付借書押金。四日之後,便收到他快遞寄來的新書,內附一收訖保證金憑證。糙黃毛邊紙上,毛筆豎寫從右至左,「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今收到江南兄弟人是活的借書押金100元。吳丹二零二二年六月。」草書黑濃,字跡蒼勁,遊龍飛走,又加蓋了三枚紅色印章。稍隔遠一些望去,不像是押金憑條,倒像難以求得的名人題字。一細算郵寄快遞費用,再加筆墨本錢,貌似了哥反是貼了一小筆。
我粗略翻看了幾頁小說,覺著重慶方言濃厚,似乎文字都溢出來紅油火鍋的辛辣嗆鼻和嘉陵江畔的鳴笛濃霧,行走於碼頭的漢子喘息。接下來一段時間,因一些事情未能展開讀,就將書擱置一旁。趁著上周雙休空閒,便拿起書緊趕慢趕讀完一遍。
讀完後,我忍住眼淚滾出,卻是在心裡大哭一場。
小說中的人物——張老么、陳五妹、蘇佳、榮兒.....似乎每個角色的一些細節,都曾在我周邊生活遊蕩,我見過太多類似的、不相關聯的小小片段。可這些人都是單一的某方面不幸或時運不濟,但絕無累積連續、壓抑不斷的苦痛。吳丹此本小說筆下的人物,卻偏攢積了世間所有苦難。全篇小說十九個章節,每個章節都貫穿了張老么的疼痛,乃至於在新婚之夜,都覺著五妹兒嫁給他如同夢幻,像極夜幕下一輪遙不可及的彎月。而後,張老么第一次車禍撞死了個路邊蹲坑的老頭,而他被留置期間陳五妹遭蘇佳要挾強暴,隨後張老么又意外撞見蘇佳和陳五妹車上醜事,誤會之下張老么同五妹兒離婚,接下來張老么母親意外跌落身故,獨生子偉偉被意外飛出去銼刀砸中頭部死亡,陳五妹精神奔潰離家出走......張老么最終踏上了遙遙無期的尋人路途。很多章節文字,將我從盛夏酷暑冰峰至寒冬冰窟,心底生出的悲涼,淚腺不斷洶湧衝擊我的心間,又被無名堵住憋得慌。幾次,我都想丟開書逃之夭夭,不願看文字中的大悲大苦。
就文字情節設計而言,或者吳丹先生整部小說的思想脈絡和架構,我多少覺得有些為苦言苦,為張老么打抱不平。甚至產生憤慨,怨這命運對張老么不公。但冷靜下來,聯想到最近火爆的譚談交通,在一期視頻中遇見的福貴大爺。他的爸爸、媽媽、哥哥、老婆、子女都死了,只有不會說話的傻弟弟和一條養了十多年的老狗。所以,也釋然了吳丹先生 小說情節的發展趨勢。一部好的小說,能夠讓讀者產生共鳴,連接於現實生活,感嘆於世間萬事,陷入悲哀,引發共鳴,或許這就是小說當有的意義所在。如同福樓拜筆下的包法利夫人死去,福樓拜痛哭流涕底叫著「包法利法人死了!」朋友勸他,作為作者完全能可以改過來,包法利夫人不用死。可福樓拜卻說,包法利夫人必須死。畢竟,小說塑造出來的人物角色,最終服務鋪墊於小說主題,以及作者所想表達的終極思想。
這一點上,吳丹先生又是善良的,至少埋下了張老么生活向好的伏筆。「太陽升起,心底一天又開始了,人永遠不會知道這一天將要發生什麼。老么說,人是活的,就有希望。」最後的張老么,一人踽踽獨行,內心滿懷希望,無非要突出的主旨即——人是活的,就有未來。正如若干年後,譚喬再次遇上往前看的福貴大爺,他又結婚生了個女兒。
便是印證了小說封面一句總括:「一路追尋,一路重生」。
興許是,我與吳丹同系藏藍同行的緣故。也在基層一線見過太多悲情故事、生離死別、慘烈悲劇。譬如,我數年前辦結的一個案子,嫌疑人被刑事拘留期間,我反覆提醒他的妻子,不要去找任何人處理,絕對要信任我們。而這個嬌小女人,卻昏頭昏腦自己找了一個中間人,以付出自己身體為代價,去找所謂的關係為他丈夫開脫。刑事拘留期限屆滿後,涉案嫌疑人被依法取保候審,她還傻傻地以為是自己身體付出換得。再後來,嫌疑人知曉了這個事情,他很真誠的同我講起,我聽了心裡特別難受,問是否需要我們介入處理。但嫌疑人說,這個事情沒法處理,他已諮詢了律師,不怨妻子,是她太傻了。我再問一些具體情況,他不願再多說。後來,嫌疑人被判刑六年,又和妻子離婚,兩個孩子歸男方父母。再隔了一段時間,這個女人遠走外地同另一個男人結了婚。我一直在掐指算,監獄內的男人應該快刑滿釋放了。我不知道,他今後的命運會是怎樣,更不知道他是否怨恨我。
我在個人微信公眾號裡,記錄了身邊些許悲事。諸如,我的么舅公兩次跳入山間荒水塘,第一次被救起,第二次再次自殺;還如我那苦難的朋友,頭回坐飛機,便是去見他在外地突遭車禍身亡的母親......出於工作關係,我亦見過太多具意外高墜、江邊溺水、燒炭自殺、醉酒身亡等等遺體。我想起我的父親,為了生活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當保安、倒賣死豬瘟豬、進廠做屠夫、幹剃頭匠......還有我的母親,從代課英語教師辭掉工作養育我,待我稍長大後,母親便一個人背著貨物,走很遠很長的山路去賣貨,挎包裡揣了一把刀尖鋒刃、凹出血槽的匕首......很多我感慨的故事,在這一刻成為哽咽。終究概括明白,在生命終結時候,一切希冀都變得絕對不可能。唯有朝著苦難前行,只要人立得起倒不下,活著便是希望,即可破釜沉舟、向死而生。
我想,我是童年點過煤油燈的孩子,自然知曉今日光明的可貴。
今夜,巴渝大地一場暴雨,想來已是漲滿了秋池。
明日,定會日出晴川。
(作者單位:涪陵區公安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