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建築施工用攪拌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11 05:00:06 1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建築施工用攪拌裝置。
背景技術:
在建築施工過程中,建築攪拌裝置是經常使用的設備之一,其能夠對建築骨料進行充分而有效的攪拌,不僅大大節省了人力,而且還有效保證了攪拌混合的質量。但與此同時所存在的問題是,在對很多建築骨料進行攪拌時,這些骨料常常會遇水而產生很大的熱量,這些熱量的產生會對整個攪拌裝置的性能和質量造成較大影響,尤其會使得攪拌機構始終處於高溫狀態,該高溫狀態相應地便會降低攪拌機構的強度,從而縮短攪拌機構的使用壽命,這些都大大降低了現有建築攪拌裝置的使用性能和適用範圍。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以上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在攪拌過程中對攪拌機構進行有效的散熱冷卻,從而大大提升了自身使用性能的新型建築施工用攪拌裝置。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建築施工用攪拌裝置,包括支架和設於所述支架上的筒體,在所述筒體的左側頂部設有進料口,在所述筒體的右側底部設有出料口,在所述筒體的頂端設有頂部冷卻腔,在所述頂部冷卻腔的外部頂端分別設有電機和與所述電機的輸出軸端連接的減速機,所述減速機的輸出軸豎直向下設置並伸至所述頂部冷卻腔的內部,在所述減速機的輸出軸的底端還通過聯軸器連接有豎向設置的豎管,並且所述豎管向下依次穿過所述筒體的頂壁及底壁;在位於所述頂部冷卻腔內部的所述豎管上均勻開設有多個通水孔,在位於所述筒體內部的所述豎管上均勻設有多個攪拌杆,在所述筒體的下方還設有儲水箱,且所述豎管的底端伸至所述儲水箱的內部,同時在所述筒體的頂端還設有泵體,並且所述儲水箱的出水口通過第一管道與所述泵體的進水口連通,所述泵體的出水口通過第二管道與所述頂部冷卻腔連通。
上述新型建築施工用攪拌裝置,其中在位於所述筒體內部的所述豎管上還均勻設有多個錐形凸起。
上述新型建築施工用攪拌裝置,其中在位於所述筒體內部的所述豎管上還套設有加強軸承,並且所述加強軸承的外圈通過加強杆與所述筒體的豎向內側壁固定連接。
上述新型建築施工用攪拌裝置,其中在所述支架的底端還設有行走輪,在所述行走輪處還設有用於制動所述行走輪的鎖止件。
上述新型建築施工用攪拌裝置,其中在所述儲水箱內還分別設有製冷器和溫度傳感器,在所述筒體的豎向外側壁上還分別設有微控制器和lcd顯示器,並且所述溫度傳感器的輸出端連接至所述微控制器的輸入端,所述微控制器的輸出端連接至所述lcd顯示器的輸入端。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採用上述結構,本發明能夠在攪拌過程中對攪拌機構進行有效的散熱冷卻,從而大大提升了自身的使用性能。
附圖說明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新型建築施工用攪拌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支架1,筒體2,進料口3,出料口4,頂部冷卻腔5,電機6,減速機7,聯軸器8,豎管9,攪拌杆10,儲水箱11,泵體12,錐形凸起13,加強軸承14,加強杆15,製冷器16,溫度傳感器17,lcd顯示器18。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新型建築施工用攪拌裝置,包括支架1和設於支架1上的筒體2,在筒體2的左側頂部設有進料口3,在筒體2的右側底部設有出料口4,在筒體2的頂端設有頂部冷卻腔5,在頂部冷卻腔5的外部頂端分別設有電機6和與電機6的輸出軸端連接的減速機7,減速機7的輸出軸豎直向下設置並伸至頂部冷卻腔5的內部,在減速機7的輸出軸的底端還通過聯軸器8連接有豎向設置的豎管9,並且豎管9向下依次穿過筒體2的頂壁及底壁;在位於頂部冷卻腔5內部的豎管9上均勻開設有多個通水孔(圖中未示出),在位於筒體2內部的豎管9上均勻設有多個攪拌杆10,在筒體2的下方還設有儲水箱11,且豎管9的底端伸至儲水箱11的內部,同時在筒體2的頂端還設有泵體12,並且儲水箱11的出水口通過第一管道與泵體12的進水口連通,泵體12的出水口通過第二管道與頂部冷卻腔5連通。
在上述結構下,當電機6帶動豎管9轉動時,攪拌杆10便隨之轉動,對建築骨料進行充分的攪拌,隨著攪拌過程的進行,豎管9也會承受越來越高的溫度,此時通過設有儲水箱11和泵體12,循環的冷卻水便可以從儲水箱11流出,再依次流經頂部冷卻腔5及豎管9,最後再回流至儲水箱11,這樣可對豎管9進行充分而有效的冷卻作用,這大大避免了因溫度過高而導致豎管9的結構強度降低,從而有效保證了豎管9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壽命。
作為優選,對於上述新型建築施工用攪拌裝置,其中在位於筒體2內部的豎管9上還均勻設有多個錐形凸起13。這樣,便可進一步提升豎管9的結構強度,並且還進一步增強了豎管9在轉動過程中的攪拌混合作用。
作為進一步的優選,對於上述新型建築施工用攪拌裝置,其中在位於筒體2內部的豎管9上還套設有加強軸承14,並且加強軸承14的外圈通過加強杆15與筒體2的豎向內側壁固定連接。這樣,便可進一步提升了豎管9的結構強度,從而有效保證了豎管9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壽命。
作為更進一步的優選,對於上述新型建築施工用攪拌裝置,其中在支架1的底端還設有行走輪,在行走輪處還設有用於制動行走輪的鎖止件。
作為再進一步的優選,對於上述新型建築施工用攪拌裝置,其中在儲水箱11內還分別設有製冷器16和溫度傳感器17,在筒體2的豎向外側壁上還分別設有微控制器和lcd顯示器18,並且溫度傳感器17的輸出端連接至微控制器的輸入端,微控制器的輸出端連接至lcd顯示器18的輸入端。這樣,通過設有製冷器16,便可對循環的冷卻水進行製冷處理,從而有效提升了散熱冷卻效果,而通過設有溫度傳感器17和lcd顯示器18,便可對冷卻水的溫度實時進行檢測和顯示。
綜上所述,通過採用上述結構,本發明能夠在攪拌過程中對攪拌機構進行有效的散熱冷卻,從而大大提升了自身的使用性能。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優選的具體實施方式和實施例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發明並不限於上述實施方式和實施例,在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範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建築施工用攪拌裝置,包括支架和筒體,筒體左側頂部設有進料口,右側底部設有出料口,筒體頂端設有頂部冷卻腔,頂部冷卻腔外部頂端分別設有電機和減速機,減速機輸出軸的底端連接有豎管,豎管向下依次穿過筒體的頂壁及底壁,在位於頂部冷卻腔內部的豎管上均勻開設有多個通水孔,在位於筒體內部的豎管上均勻設有多個攪拌杆,筒體下方還設有儲水箱,且豎管底端伸至儲水箱內部,在筒體頂端設有泵體,儲水箱出水口通過第一管道與泵體進水口連通,泵體出水口通過第二管道與頂部冷卻腔連通,通過上述結構,本發明能夠在攪拌過程中對攪拌機構進行有效的散熱冷卻,從而大大提升了自身的使用性能。
技術研發人員:劉進生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成都啟立辰智科技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7.01.17
技術公布日:2017.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