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濾光片切換驅動電路的製作方法
2023-06-10 18:32:21
專利名稱:移動濾光片切換驅動電路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移動濾光片切換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移動濾光片切換驅動電路。
背景技術:
目前,攝像機上所用的移動濾光片切換電路,大多採用BTL推挽電路加單片機或使用專用的驅動晶片來控制,不但電路結構複雜、調試繁瑣、電子元件多、成本較高,而且燒錄、調試程序要消耗很多人力、物力。
發明內容
基於此,針對現有移動濾光片切換電路的上述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新型的移動濾光片切換電路,不僅結構簡單、調試簡單、所用電子元件極少、成本較低,而且控制靈敏,電源功耗小,切換完後基本不消耗電。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移動濾光片切換驅動電路,包括第一 NPN型三極體、第二 NPN型三極體、PNP型三極體、第一分流電阻、第二分流電阻、第三分流電阻、偏置電阻、第一電容、第一插座和第二插座;第一插座的一端接地,另一端經第三分流電阻連接第二 NPN型三極體的基極,第二 NPN型三極體的發射極接地,第二 NPN型三極體的集電極分別與第一NPN型三極體的基極、PNP型三極體的基極連接,第一 NPN型三極體的基極和PNP型三極體的基極連接;第一 NPN型三極體的集電極經第一分流電阻連接正極電源,第一 NPN型三極體的發射極分別連接PNP型三極體的發射極和第二插座的第一埠,第二插座的第一埠連接移動濾光片切換器的ICR+端,第二插座具有與移動濾光片切換器的ICR-端連接的第二埠,第二插座的第二埠經第一電容接地;PNP型三極體的發射極連接第二插座的第一埠,PNP型三極體的集電極經第二電阻接地;偏置電阻的一端分別連接第一 NPN型三極體的基極、第二 NPN型三極體的集電極和PNP型三極體的基極,偏置電阻的另一端經第一分流電阻連接正極電源。當第一插座的「C0NT」端輸入低電平時,低電平經電阻第三分流電阻分流輸入到第二 NPN型三極體的基極,經第二 NPN型三極體反向,第二 NPN型三極體的集電極輸出高電平,第一 NPN型三極體導通,PNP型三極體截止,正極電源的電壓經第一分流電阻、第一 NPN型三極體、第二插座外接的移動濾光片切換器給第一電容充電,移動濾光片切換器有電流通過,移動濾光片切換器對濾光片進行切換,當第一電容充滿,電路斷開,完成切換。當第一插座「C0NT」端輸入高電平,高電平經電阻第三分流電阻分流輸入到第二 NPN型三極體的基極,經第二 NPN型三極體反向,第二 NPN型三極體的集電極輸出低電平,PNP型三極體導通,第一 NPN型三極體截止,電容經第二插座外接的移動濾光片切換器、PNP型三極體、第二分流電阻放電,移動濾光片切換器有電流通過,移動濾光片切換器對濾光片進行反向切換,當第一電容放完電,電路又重新處於斷開狀態,完成切換。在優選的實施例中,該移動濾光片切換驅動電路還包括濾波電路,該濾波電路串聯於正極電源與第一分流電阻之間。濾波電路的加入,目的是儘可能減小脈動的直流電壓中的交流成分,保留其直流成分,使輸出電壓紋波係數降低,波形變得比較平滑。在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濾波電路包括相併聯的第二電容和第三電容,第二電容和第三電容的負極接地。目的是儘量減小脈動的直流電壓中的交流成分,保留其直流成分。在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正極電源的電壓為12V。目的是保證使用效果最佳。在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分流電阻、第二分流電阻、第三分流電阻和偏置電阻均為可調電阻。目的是在實際運用中通過調整電阻適應不同的使用情況。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I)電路結構簡單,性能穩定,能滿足大多數攝像機移動濾光片切換的使用,比採用BTL推挽電路加單片機或使用專用的驅動晶片驅動方式成本低;(2)所用電子元件少,只需要幾個常規的電阻、電容和三極體,不需要額外的單片機和驅動1C,能最大限度的減少布板、布線空間,並能很好的把電路規劃好,加裝在鏡頭板或燈板驅動板上,而不需要額外設計移動濾光片切換器驅動板;能使設計的產品更輕巧、更穩定,並節約開發、生產、售後、維修的材料和人力投入成本;(3)在靜態工作時幾乎不耗電,使產品更省電、更節能、使用壽命更長;(4)電路調試簡單,適應性強。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1所述移動濾光片切換驅動電路的電路原理圖;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2所述移動濾光片切換驅動電路的電路原理圖;附圖標記說明Ql-第一 NPN型三極體,Q2-PNP型三極體,Q3-第二 NPN型三極體,Rl-第一分流電阻,R2-第二分流電阻,R3-第三分流電阻,R4-偏置電阻,Cl-第一電容,C2-第二電容,C3-第三電容,Jl-第一插座,J2-第二插座。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實施例1 :如圖1所示,一種移動濾光片切換驅動電路,包括第一 NPN型三極體Q1、第二 NPN型三極體Q3、PNP型三極體Q2、第一分流電阻R1、第二分流電阻R2、第三分流電阻R3、偏置電阻R4、第一電容Cl、第一插座Jl和第二插座J2。第一插座Jl的一端接地,另一端經第三分流電阻R3連接第二 NPN型三極體Q3的基極,第二 NPN型三極體Q3的發射極接地,第二 NPN型三極體Q3的集電極分別與第一 NPN型三極體Ql的基極、PNP型三極體Q2的基極連接,第一 NPN型三極體Ql的基極和PNP型三極體Q2的基極連接。第一 NPN型三極體Ql的集電極經第一分流電阻Rl連接正極電源,第一 NPN型三極體Ql的發射極分別連接PNP型三極體Q2的發射極和第二插座J2的第一埠,第二插座J2的第一埠連接移動濾光片切換器的ICR+端,第二插座J2具有與移動濾光片切換器的ICR-端連接的第二埠,第二插座J2的第二埠經第一電容Cl接地。
PNP型三極體Q2的發射極連接第二插座J2的第一埠,PNP型三極體Q2的集電極經第二電阻接地;偏置電阻R4的一端分別連接第一 NPN型三極體Ql的基極、第二 NPN型三極體Q3的集電極和PNP型三極體Q2的基極,偏置電阻R4的另一端經第一分流電阻Rl連接正極電源。所述正極電源的電壓為12V。所述第一分流電阻R1、第二分流電阻R2、第三分流電阻R3和偏置電阻R4均為可調電阻。第一分流電阻Rl的電阻可以設置為150 Q、第二分流電阻R2的電阻可以設置為150 Q、第三分流電阻R3的電阻可以設置為IKQ,偏置電阻R4的電阻可以設置為IOKQ。第一 NPN型三極體Ql和第二 NPN型三極體Q3可以選用2SC8050三極體,PNP型三極體Q2可以選用2SA8550三極體。本實施例所述移動濾光片切換驅動電路的工作原理如下如圖1所示,當第一插座Jl的「C0NT」端輸入低電平時,低電平經電阻第三分流電阻R3分流輸入到第二 NPN型三極體Q3的基極,經第二 NPN型三極體Q 3反向,第二 NPN型三極體Q3的集電極輸出高電平,第一 NPN型三極體Ql導通,PNP型三極體Q2截止,正極電源的電壓經第一分流電阻R1、第一 NPN型三極體Q1、第二插座J2外接的移動濾光片切換器給第一電容Cl充電,移動濾光片切換器有電流通過,移動濾光片切換器對濾光片進行切換,當第一電容Cl充滿,電路斷開,完成切換。當第一插座Jl「CONT」端輸入高電平,高電平經電阻第三分流電阻R3分流輸入到第二 NPN型三極體Q3的基極,經第二 NPN型三極體Q3反向,第二 NPN型三極體Q 3的集電極輸出低電平,PNP型三極體Q2導通,第一 NPN型三極體Ql截止,電容經第二插座J2外接的移動濾光片切換器、PNP型三極體Q2、第二分流電阻R2放電,移動濾光片切換器有電流通過,移動濾光片切換器對濾光片進行反向切換,當第一電容Cl放完電,電路又重新處於斷開狀態,完成切換。實施例2 如圖2所示,一種移動濾光片切換驅動電路,包括第一 NPN型三極體Q1、第二 NPN型三極體Q3、PNP型三極體Q2、第一分流電阻R1、第二分流電阻R2、第三分流電阻R3、偏置電阻R4、第一電容Cl、第一插座J1、第二插座J2和濾波電路。第一插座Jl的一端接地,另一端經第三分流電阻R3連接第二 NPN型三極體Q3的基極,第二 NPN型三極體Q3的發射極接地,第二 NPN型三極體Q3的集電極分別與第一 NPN型三極體Ql的基極、PNP型三極體Q2的基極連接,第一 NPN型三極體Ql的基極和PNP型三極體Q2的基極連接。第一 NPN型三極體Ql的集電極經第一分流電阻Rl連接正極電源,第一 NPN型三極體Ql的發射極分別連接PNP型三極體Q2的發射極和第二插座J2的第一埠,第二插座J2的第一埠連接移動濾光片切換器的ICR+端,第二插座J2具有與移動濾光片切換器的ICR-端連接的第二埠,第二插座J2的第二埠經第一電容Cl接地。PNP型三極體Q2的發射極連接第二插座J2的第一埠,PNP型三極體Q2的集電極經第二電阻接地;偏置電阻R4的一端分別連接第一 NPN型三極體Ql的基極、第二 NPN型三極體Q3的集電極和PNP型三極體Q2的基極,偏置電阻R4的另一端經第一分流電阻Rl連接正極電源。濾波電路串聯於正極電源與第一分流電阻Rl之間,濾波電路包括相併聯的第二電容C2和第三電容C3,第二電容C2和第三電容C3的負極接地。
所述正極電源的電壓為12V。所述第一分流電阻R1、第二分流電阻R2、第三分流電阻R3和偏置電阻R4均為可調電阻。第一分流電阻Rl的電阻可以設置為150 Q、第二分流電阻R2的電阻可以設置為150 Q、第三分流電阻R3的電阻可以設置為IKQ,偏置電阻R4的電阻可以設置為IOKQ。第一 NPN型三極體Ql和第二 NPN型三極體Q3可以選用2SC8050三極體,PNP型三極體Q2可以選用2SA8550三極體。本實施例所述移動濾光片切換驅動電路的工作原理如下如圖2所示,當第一插座Jl的「C0NT」端輸入低電平時,低電平經電阻第三分流電阻R3分流輸入到第二 NPN型三極體Q3的基極,經第二 NPN型三極體Q3反向,第二 NPN型三極體Q3的集電極輸出高電平,第一 NPN型三極體Ql導通,PNP型三極體Q2截止,+12V正極電源的電壓經第二電容C2、第三電容C3、第一分流電阻R1、第一 NPN型三極體Q1、第二插座J 2外接的移動濾光片切換器給第一電容Cl充電,移動濾光片切換器有電流通過,移動濾光片切換器對濾光片進行切換,當第一電容Cl充滿,電路斷開,完成切換。當第一插座Jl 「C0NT」端輸入高電平,高電平經電阻第三分流電阻R3分流輸入到第二 NPN型三極體Q3的基極,經第二 NPN型三極體Q3反向,第二 NPN型三極體Q3的集電極輸出低電平,PNP型三極體Q2導通,第一 NPN型三極體Ql截止,電容經第二插座J2外接的移動濾光片切換器、PNP型三極體Q2、第二分流電阻R2放電,移動濾光片切換器有電流通過,移動濾光片切換器對濾光片進行反向切換,當第一電容Cl放完電,電路又重新處於斷開狀態,完成切換。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並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明專利範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移動濾光片切換驅動電路,其特徵在於,包括第一 NPN型三極體、第二 NPN型三極體、PNP型三極體、第一分流電阻、第二分流電阻、第三分流電阻、偏置電阻、第一電容、第一插座和第二插座; 第一插座的一端接地,另一端經第三分流電阻連接第二 NPN型三極體的基極,第二 NPN型三極體的發射極接地,第二 NPN型三極體的集電極分別與第一 NPN型三極體的基極、PNP型三極體的基極連接,第一 NPN型三極體的基極和PNP型三極體的基極連接; 第一 NPN型三極體的集電極經第一分流電阻連接正極電源,第一 NPN型三極體的發射極分別連接PNP型三極體的發射極和第二插座的第一埠,第二插座的第一埠連接移動濾光片切換器的I CR+端,第二插座具有與移動濾光片切換器的ICR-端連接的第二埠,第二插座的第二埠經第一電容接地; PNP型三極體的發射極連接第二插座的第一埠,PNP型三極體的集電極經第二電阻接地;偏置電阻的一端分別連接第一 NPN型三極體的基極、第二 NPN型三極體的集電極和PNP型三極體的基極,偏置電阻的另一端經第一分流電阻連接正極電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濾光片切換驅動電路,其特徵在於,該移動濾光片切換驅動電路還包括濾波電路,該濾波電路串聯於正極電源與第一分流電阻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移動濾光片切換驅動電路,其特徵在於,所述濾波電路包括相併聯的第二電容和第三電容,第二電容和第三電容的負極接地。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濾光片切換驅動電路,其特徵在於,所述正極電源的電壓為12V。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移動濾光片切換驅動電路,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分流電阻、第二分流電阻、第三分流電阻和偏置電阻均為可調電阻。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移動濾光片切換驅動電路,包括第一NPN型三極體、第二NPN型三極體、PNP型三極體、第一分流電阻、第二分流電阻、第三分流電阻、偏置電阻、第一電容、第一插座和第二插座;第一插座的一端接地,另一端經第三分流電阻連接第二NPN型三極體的基極,第二NPN型三極體的發射極接地,第二NPN型三極體的集電極分別與第一NPN型三極體的基極、PNP型三極體的基極連接,第一NPN型三極體的基極和PNP型三極體的基極連接;偏置電阻的一端分別連接第一NPN型三極體的基極、第二NPN型三極體的集電極和PNP型三極體的基極,偏置電阻的另一端經第一分流電阻連接正極電源。
文檔編號G03B17/14GK103048852SQ20121054597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4日
發明者曾凡裕, 張瑞斌, 高靜遲 申請人:廣東安居寶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