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裝置用混合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10 18:47:51 2
專利名稱:丙烯酸裝置用混合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丙烯酸製備用設備。
背景技術:
丙烯兩步加氧法制丙烯酸,主要是以丙烯、空氣為原料,在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產 生化學反應,第一步是丙烯氧化生成丙烯醛,第二步是丙烯醛進一步氧化生成丙烯酸,其反 應方程式如下 CH2 = CH-CH3+02 — CH2 = CH_CH0+H20 CH2 = CH_CH0+l/202 — CH2 = CHC00H 上述反應在丙烯酸裝置的氧化單元中進行,新鮮空氣、蒸汽、循環尾氣進預混合器 M-l,再與過熱的丙烯氣一起進入混合器M-2,進行充分混合,作為第一反應器R-l的進料, 在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在第一反應器R-l內,丙烯與空氣中的氧氣進行化學反應,生成丙 烯醛和少量丙烯酸,第一反應器R-1出口氣體與補充新鮮空氣在混合器M-3內混合,進入第 二反應器R_2,繼續進行化學反應,使丙烯醛氧化,生成丙烯酸;第二反應器R-2出口氣體冷 卻後進洗滌塔,繼續進行丙烯酸的吸收精製過程。 混合器設備和工藝設計十分重要,如何限制介質流速,防止爆炸事故發生,又能混 合均勻,使其反應安全,提高轉化率,降低副反應,減少雜質生成,提高收率,保證產品質量, 這些是必須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能夠設計出滿足上述要求的設備,丙烯兩步加氧法制丙烯 酸的混合器。 本實用新型所涉及的混合器有預混合器M-l,第一反應器進料混合器M-2,第二反 應器進料混合器M_3。 預混合器M-1進料介質有蒸汽、新鮮空氣和丙烯酸裝置產生的循環尾氣,循環尾 氣的主要成分有水蒸氣、氮氣、氧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及微量的丙烯、丙烷、丙烯酸和甲 醛等,循環尾氣進口溫度150 185t:,進口壓力200 250kPa(A),進口流速20 25m/s ; 蒸汽進口溫度180 200°C ,操作壓力為220 250kPa(A),進口流速5 8m/s ;新鮮空氣進 口溫度90 14(TC,操作壓力為150 250kPa(A),進口流速10 15m/s ;停留時間0. 2 0. 3秒;第一反應器進料混合器M-2的進料介質為預混合器M-1來溼混合氣和經過過熱後 的丙烯氣,其工藝參數丙烯進口溫度40 5(TC,壓力220 270kPa(A),進口流速14 17m/s ;溼混合氣進口溫度120 150。C,進口壓力180 240kPa(A),進口流速15 19m/s ; 停留時間O. 15 0.2秒;第二反應器進料混合器M-3,接受第一反應器R-1底部出來的反應 生成物和新鮮空氣,第一反應器R-l的反應生成物主要成分有丙烯醛、水蒸氣和少量的丙 烯、丙烯酸、甲醛等,第一反應器R-1反應生成物進口溫度240 25(TC,進口壓力為160 175kPa(A),進口流速為13 16m/s ;新鮮空氣的進口溫度90 140。C,進口壓力為150 250kPa(A),進口流速為12 15m/s ;停留時間0. 2 0. 3秒。 預混合器M-l中工藝流體混合過程為循環尾氣由M-l頂部&進料,蒸汽由M-l 的N2導入管P引進,有蒸汽流束混於循環尾氣流束之中,蒸汽從管徑小的管中流到較大的 管徑的管中,而膨脹、擴散,與循環尾氣混合,此兩股物料再經米字形管單元、又經井字形管 單元初混後,與進入M-l左腔的另一股物料新鮮空氣混合,為了增強混合效果,在M-1右腔 設有米字形管單元和井字形管單元,經混合後形成溼混合氣;第一反應器進料混合器M-2 中工藝流體混合過程為丙烯由Ne進入殼程,溼混合氣由Ns進入管程,其列管上均勻分布 有氣孔Fl,在壓差作用下丙烯從氣孔Fl進入列管中與溼混合氣混合,混合後的氣體進入第 一反應器R-l ;由於丙烯與氧氣混合氣體的爆炸極限範圍較寬,即丙烯在空氣中的爆炸極 限為ll. 1 2.0% (v),因此M-2安全穩定運行至關重要。為保證安全,在M-2右腔內設有 阻火器Z,避免爆炸事故的發生;第二反應器進料混合器M-3中工藝流體混合過程為新鮮 空氣由M-3頂部N8進入,先進米字形管單元,其列管上設有均勻分布的出氣孔F2,新鮮空氣 由列管上的出氣孔F2放出,進行充分地分散後,與M-3左側N9進入的第一反應器R-l反應 生成物混合,再經M-3右腔的井字形管單元混流後,進第二反應器R-2,繼續進行化學反應, 使丙烯醛進一步氧化為丙烯酸;其特徵在於,在預混合器M-1頂部設有循環尾氣進料口 K, 在^的擴大管內設有蒸汽進口 K、蒸汽導入管P,在^的擴大管內設有米字形管單元、井字 形管單元,在預混合器M-1左側設有新鮮空氣入口 A,在預混合器M-1右腔設有米字形管單 元、井字形管單元,其右端設有混合後的物料出口 &,新鮮空氣與循環尾氣、蒸汽在預混合 器內,形成溼混合氣;在第一反應器進料混合器M-2頂部設有丙烯進料口 Ne,在第一反應器 進料混合器M-2左側設有溼混合氣入口 A,其進入M-1的管程,其管程的管壁設有氣孔Fp 在第一反應器進料混合器M-l的右腔設有阻火器Z,設有格柵形管單元,在其右端部設有物 料出口 N7 ;在第二反應器進料混合器M-3頂部設有新鮮空氣入口 N8, N8下部連有米字形管 單元,其列管上設有均勻分布的氣孔&,在第二反應器進料混合器M-3左側設有第一反應器 R-l反應生成物入口 N9,在第二反應器進料混合器M-3右腔設有井字形管單元,在右側末端 設有混合後的混合物出口 N1Q。本文件裡kPa(A)中的(A)表示絕對壓力;% (V)中的(V)表示體積百分數。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混合器M-1、 M-2、 M-3設備結構合理,介質混合效果 好,在實際生產裝置運行中已經得到驗證,為氧化第一反應器R-l、第二反應器R-2操作提 供了良好條件,使裝置的丙烯轉化率達98%,生成產品中雜質含量低,提高了丙烯酸的收率 和產品的質量;混合器的工藝控制系統先進,從而保證了裝置的安全、穩定運行。
圖1為本實用新型簡化工藝流程圖。 圖2為預混合器M-l結構示意圖。 圖3為混合器M-2結構示意圖。 圖4為混合器M-3結構示意圖。 圖5為A-A剖面米字形管單元結構示意圖。 圖6為B-B剖面井字形管單元結構示意圖。 圖7為C-C剖面格柵形管單元結構示意圖。[0020] 圖8為D-D剖面米字形帶出氣孔管單元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8萬噸/年丙烯酸裝置混合器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出進一步描 述。 如圖所示,新鮮空氣、蒸汽、循環尾氣進預混合器M-1,再與過熱的丙烯氣一起進入 混合器M_2,進行充分混合,作為第一反應器R-l的進料,在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在第一 反應器R-l內,丙烯與空氣中的氧氣進行化學反應,生成丙烯醛和少量丙烯酸,第一反應器 R-l出口氣體與補充新鮮空氣在混合器M-3內混合,進入第二反應器R-2,繼續進行化學反 應,使丙烯醛氧化,生成丙烯酸;第二反應器R-2出口氣體冷卻後進洗滌塔,繼續進行丙烯 酸的吸收精製過程。 圖中N4為預混合器M-l介質出口 , N7為第一反應器R-l進料混合器M_2介質出 口 ;NIO為第二反應器R-2進料混合器M-3介質出口 。 —、預混合器M-1 循環尾氣由M-l頂部Nl進料,蒸汽由M-l的N2導入管P引進,有蒸汽流束混於循 環尾氣流束之中,蒸汽從管徑小的管中流到較大的管徑的管中,而膨脹、擴散,與循環尾氣 混合,此兩股物料再經米字形管單元、又經井字形管單元初混後,與進入M-1左腔的另一股 物料新鮮空氣混合,為了增強混合效果,在M-l右腔設有米字形管單元和井字形管單元,經 混合後形成溼混合氣; 進料預混合器M-l在Nl管口中和M-l右腔中分別設置米字形、井字形管單元,以
保證不同氣速的氣體在混合器中均勻分配。 二、第一反應器R-l進料混合器M-2 第一反應器進料混合器M-2的進料介質為預混合器M-l來溼混合氣和經過過熱後 的丙烯氣,丙烯由N6進入殼程,溼混合氣由N5進入管程,其列管上均勻分布有氣孔Fl ,在壓 差作用下丙烯從氣孔F1進入列管中與溼混合氣混合,混合後的氣體進入第一反應器R-1 ; 由於丙烯與氧氣混合氣體的爆炸極限範圍較寬,即丙烯在空氣中的爆炸極限為11. 1 2.0% (v),因此M-2安全穩定運行至關重要。為保證安全,在M-2右腔內設有阻火器Z,避
免爆炸事故的發生。 由M-l來的溼混合氣進入混合器M-2的管程,管程由均勻分布有氣孔F工的列管組
成,溼混合氣被均勻地分散;丙烯氣進入混合器的殼程後由氣孔巳進入列管,兩種氣體在列
管中混合,每根列管相當一個小混合器,混合後氣體進入帶有阻火器Z的混合腔中。 為保證混合充分及安全,將管程列管上開有多個氣孔F"穿過氣孔^的丙烯的流
速為30 35m/s。該設計的優點為降低了靜電產生的可能性;降低了設備的噪聲及振動;
減輕了小孔的磨損,保證反應氣長期穩定、均勻的分配;減小了丙烯氣對列管壁的衝刷磨
損,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保證進入列管內的丙烯氣分配效果。 在M-2混合腔右腔設置阻火器Z,其後設置格柵形管單元,以保證氣體在混合器中 進一步均勻分配。 由於M-2中為丙烯與空氣直接混合,為保證生產運行更加安全可靠,在工藝控制 系統設計上又採取如下措施[0033] 在M-2的丙烯氣體進料管線上和M-2混合器上設有自動控制系統PDIA-1001,裝有 差壓變送器PDT-lOOl,控制丙烯氣體進料壓力高於混合器內壓力,並在DCS上設有差壓低 位報警,在ESD中設有差壓低位聯鎖緊急停車按鈕,防止空氣倒流入丙烯管線,避免造成爆 炸的嚴重後果。 三、第二反應器進料混合器M-3 第二反應器進料混合器M-3,接受第一反應器R-l底部出來的反應生成物和新鮮 空氣,第一反應器R-1的反應產生的生成物主要成分有丙烯醛、水蒸氣和少量的丙烯、丙烯 酸、甲醛等,新鮮空氣由M-3頂部N8進入,先進米字形管單元,其列管上設有均勻分布的出 氣孔F2,新鮮空氣由列管上的出氣孔F2放出,進行充分地分散後,與M-3左側N9進入的第 一反應器R-1反應生成物混合,再經M-3右腔的井字形管單元混流後,進第二反應器R-2,繼 續進行化學反應,使丙烯醛進一步氧化為丙烯酸。 混合器M3的N8管口為新鮮空氣進料,設有米字形管單元,其列管上設有均勻分布 的小出氣孔&,從而提高氣體均勻分配的效果。同時在混合腔中分別設置米字形、井字形管 單元,以保證氣體在混合器中均勻分配。
權利要求丙烯酸裝置用混合器,含有預混合器(M-1),第一反應器進料混合器(M-2),第二反應器進料混合器(M-3),第一反應器進料混合器(M-2)的進料介質為預混合器(M-1)來溼混合氣和經過過熱後的丙烯氣,第二反應器進料混合器(M-3),接受第一反應器(R-1)底部出來的反應生成物和新鮮空氣,第一反應器(R-1)的反應生成物主要成分有丙烯醛、水蒸氣和少量的丙烯、丙烯酸、甲醛,其特徵在於,在預混合器(M-1)頂部設有循環尾氣進料口(N1),在(N1)的擴大管上設有蒸汽進口(N2),擴大管內設有蒸汽導入管(P),在(N1)的擴大管內設有米字形管單元、井字形管單元,在預混合器(M-1)左側設有新鮮空氣入口(N3),在預混合器(M-1)右腔設有米字形管單元、井字形管單元,其右端設有混合後的物料出口(N4),在第一反應器進料混合器(M-2)頂部設有丙烯進料口(N6),丙烯進入殼程,在第一反應器進料混合器(M-2)左側設有溼混合氣入口(N5),其進入(M-1)的管程,其管程的管壁設有氣孔(F1),在第一反應器進料混合器(M-1)的右腔設有阻火器(Z),設有格柵形管單元,在其右端部設有物料出口(N7);在第二反應器進料混合器(M-3)頂部設有新鮮空氣入口(N8),(N8)下部連有米字形管單元,其列管上設有均勻分布的氣孔(F2),在第二反應器進料混合器(M-3)左側設有第一反應器(R-1)反應生成物入口(N9),在第二反應器進料混合器(M-3)右腔設有井字形管單元,在右側末端設有混合後的混合物出(N10)。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丙烯酸裝置用混合器,其特徵在於,在預混合器M-1頂部設循環尾氣進料口N1,在N1的擴大管上設蒸汽進口N2,擴大管內設蒸汽導入管P,設米字形管單元、井字形管單元,在預混合器M-1右腔設米字形管單元、井字形管單元,在第一反應器進料混合器M-2頂部設丙烯進料口N6,丙烯進入殼程,溼混合氣進管程,管程的管壁設氣孔F1,在第一反應器進料混合器M-1右腔設阻火器Z,設格柵形管單元,在第二反應器進料混合器M-3頂部設新鮮空氣入口N8,N8下部連有米字形管單元,其列管上設氣孔F2,M-3右腔設井字形管單元;有益效果是結構合理、混合效果好,使丙烯轉化率達98%,提高了丙烯酸的收率和產品的質量。
文檔編號C07C51/25GK201534825SQ20092009389
公開日2010年7月28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23日 優先權日2009年6月23日
發明者喬士洪, 劉麗娟, 劉利, 劉學線, 周江沛, 孫文生, 鞏傳志, 張軍, 李響, 李志遠, 李欣平, 楊莉, 王宏, 王巍, 王革, 郭曉宇, 陸洋, 馬慶剛, 魏立林 申請人:中石油東北煉化工程有限公司吉林設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