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異構網絡中的協作傳輸方法及裝置製造方法
2023-06-10 12:51:01 2
一種異構網絡中的協作傳輸方法及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實施例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異構網絡中的協作傳輸方法及裝置。在該方法中,本發明實施例利用了CoMP-JP傳輸模式和CoMP-CB傳輸模式進行聯合協作傳輸,以服務於宏基站用戶和微基站用戶。由於CoMP-JP傳輸模式具有更高頻譜效率以及CoMP-CB傳輸模式具有更大的功率利用空間的優勢,因此,實施本發明實施例可以提高異構網絡的系統能效。
【專利說明】一種異構網絡中的協作傳輸方法及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異構網絡中的協作傳輸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0002]近些年來,無線通信業務逐漸呈現業務量大且分布時間和分布區域不平衡的趨勢。例如,球場、博物館等區域在某些時段通常會出現短期的業務高峰,而傳統的宏蜂窩同構網絡已不能滿足這類業務的需求,於是各種小型低功率的基站(也稱為微基站)被安置這些區域以分擔宏基站的網絡負載。這種由宏基站和微基站共同構成的網絡被稱作異構網絡(Heterogeneous Network)。
[0003]在異構網絡中,宏基站一般提供大範圍的覆蓋,用於服務成百上千用戶;而微基站一般只能提供小範圍的覆蓋,用於服務少量的用戶。在實踐中,由於異構網絡中的小區間幹擾十分複雜,並且幹擾受限區域也比較密集,因此嚴重製約了異構網絡的系統能效(Energyefficiency)。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異構網絡中的協作傳輸方法及裝置,能夠提高異構網絡的系統能效。
[0005]本發明實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種異構網絡中的協作傳輸方法,包括:
[0006]在獲取宏基站、微基站的輸入參數信息之後,利用所述輸入參數信息估計出在CoMP-JP傳輸模式、CoMP-CB傳輸模式下的所述宏基站、所述微基站的發射功率和用戶的數據率;
[0007]計算在所述CoMP-JP傳輸模式、所述CoMP-CB傳輸模式下的所述宏基站與所述微基站的總電路功耗;
[0008]優化在所述CoMP-JP傳輸模式、所述CoMP-CB傳輸模式下的所述宏基站、所述微基站所佔用的時頻和功率資源,以最小化所述宏基站和所述微基站的發射功率以及所述宏基站與所述微基站的總電路功耗構成的總功率消耗;
[0009]根據優化結果計算出在所述CoMP-JP傳輸模式、所述CoMP-CB傳輸模式下的所述宏基站、所述微基站要傳輸的數據量;
[0010]根據優化結果設置在所述CoMP-JP傳輸模式、所述CoMP-CB傳輸模式下的所述宏基站、所述微基站的發射功率;
[0011]根據優化結果設置在所述CoMP-JP傳輸模式、CoMP-CB傳輸模式下的所述宏基站、所述微基站的傳輸時間或頻率資源。
[0012]在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輸入參數信息至少包括所述宏基站與所述宏基站用戶之間的信道信息,所述宏基站與所述微基站用戶之間的信道信息,所述宏基站在所述CoMP-JP傳輸模式和所述CoMP-CB傳輸模式下的預編碼信息,所述宏基站的最大發射功率,所述宏基站用戶的數據率需求,所述微基站與所述微基站用戶之間的信道信息,所述微基站與所述宏基站用戶之間的信道信息,所述微基站在所述CoMP-JP傳輸模式和所述CoMP-CB傳輸模式下的預編碼信息,所述微基站的最大發射功率,所述微基站用戶的數據率需求。
[0013]結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利用所述輸入參數信息估計出在CoMP-JP傳輸模式、CoMP-CB傳輸模式下的所述宏基站、所述微基站的發射功率和用戶的數據率,包括:
[0014]按照公式
【權利要求】
1.一種異構網絡中的協作傳輸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 在獲取宏基站、微基站的輸入參數信息之後,利用所述輸入參數信息估計出在CoMP-JP傳輸模式、CoMP-CB傳輸模式下的所述宏基站、所述微基站的發射功率和用戶的數據率;計算在所述CoMP-JP傳輸模式、所述CoMP-CB傳輸模式下的所述宏基站與所述微基站的總電路功耗; 優化在所述CoMP-JP傳輸模式、所述CoMP-CB傳輸模式下的所述宏基站、所述微基站所佔用的時頻和功率資源,以最小化所述宏基站和所述微基站的發射功率以及所述宏基站與所述微基站的總電路功耗構成的總功率消耗; 根據優化結果計算出在所述CoMP-JP傳輸模式、所述CoMP-CB傳輸模式下的所述宏基站、所述微基站要傳輸的數據量; 根據優化結果設置在所述CoMP-JP傳輸模式、所述CoMP-CB傳輸模式下的所述宏基站、所述微基站的發射功率; 根據優化結果設置在所述CoMP-JP傳輸模式、CoMP-CB傳輸模式下的所述宏基站、所述微基站的傳輸時間或頻率資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協作傳輸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輸入參數信息至少包括所述宏基站與所述宏基站用戶之間的信道信息,所述宏基站與所述微基站用戶之間的信道信息,所述宏基站在所述CoMP-JP傳輸模式和所述CoMP-CB傳輸模式下的預編碼信息,所述宏基站的最大發射功率,所述宏基站用戶的數據率需求,所述微基站與所述微基站用戶之間的信道信息,所述微基站與所述宏基站用戶之間的信道信息,所述微基站在所述CoMP-JP傳輸模式和所述CoMP-CB傳輸模式下的預編碼信息,所述微基站的最大發射功率,所述微基站用戶的數據率需求。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協作傳輸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利用所述輸入參數信息估計出在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協作傳輸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計算在所述CoMP-JP傳輸模式、所述CoMP-CB傳輸模式下的所述宏基站與所述微基站的總電路功耗,包括: 按照公式
5.根據權利要求2~4任一項所述的協作傳輸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優化在所述CoMP-JP傳輸模式、所述CoMP-CB傳輸模式下的所述宏基站、所述微基站所佔用的時頻和功率資源,包括: 判斷在所述CoMP-JP傳輸模式下所述宏基站、所述微基站能夠傳輸的數據率是否滿足所述宏基站用戶、所述微基站用戶的數據率需求,如果否,則設定在所述CoMP-JP傳輸模式下的所述宏基站用戶、所述微基站用戶的功耗,以及在所述CoMP-JP傳輸模式下的所述宏基站、所述微基站傳輸時在信道相關時間內所佔的時頻資源比例; 以及,設定在所述CoMP-CB傳輸模式下的所述宏基站用戶、所述微基站用戶的功耗,以及在所述CoMP-CB傳輸模式下的所述宏基站、所述微基站傳輸時在所述信道相關時間內所佔的時頻資源比例。
6.一種異構網絡中的協作傳輸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 第一單元,用於在獲取宏基站、微基站的輸入參數信息之後,利用所述輸入參數信息估計出在CoMP-JP傳輸模式、CoMP-CB傳輸模式下的所述宏基站、所述微基站的發射功率和用戶的數據率; 第二單兀,用於計算在所述CoMP-JP傳輸模式、所述CoMP-CB傳輸模式下的所述宏基站與所述微基站的總電路功耗; 第三單兀,用於優化在所述CoMP-JP傳輸模式、所述CoMP-CB傳輸模式下的所述宏基站、所述微基站所佔用的時頻和功率資源,以最小化所述宏基站和所述微基站的發射功率以及所述宏基站與所述微基站的總電路功耗構成的總功率消耗; 第四單元,用於根據所述第三單元的優化結果計算出在所述CoMP-JP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協作傳輸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輸入參數信息至少包括所述宏基站與所述宏基站用戶之間的信道信息,所述宏基站與所述微基站用戶之間的信道信息,所述宏基站在所述CoMP-JP傳輸模式和所述CoMP-CB傳輸模式下的預編碼信息,所述宏基站的最大發射功率,所述宏基站用戶的數據率需求,所述微基站與所述微基站用戶之間的信道信息,所述微基站與所述宏基站用戶之間的信道信息,所述微基站在所述CoMP-JP傳輸模式和所述CoMP-CB傳輸模式下的預編碼信息,所述微基站的最大發射功率,所述微基站用戶的數據率需求。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協作傳輸 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單元具體用於在獲取宏基站、微基站的輸入參數信息之後,按照公式計算在CoMP-JP傳輸模式下的所述宏基站的發射功率/<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協作傳輸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單元具體用於按照公式
10.根據權利要求7、任一項所述的協作傳輸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三單元具體用於判斷在所述CoMP-JP傳輸模式下所述宏基站、所述微基站能夠傳輸的數據率是否滿足所述宏基站用戶、所述微基站用戶的數據率需求,如果否,則設定在所述CoMP-JP傳輸模式下的所述宏基站用戶、所述微基站用戶的功耗,以及在所述CoMP-JP傳輸模式下的所述宏基站、所述微基站傳輸時在信道相關時間內所佔的時頻資源比例;以及,設定在所述CoMP-CB傳輸模式下的所述宏基站用戶、所述微基站用戶的功耗,以及在所述CoMP-CB傳輸模式下的所述宏基站、所述微基站傳輸時在所述信道相關時間內所佔的時頻資源比例。
11.一種異構網絡中的網元設備,其特徵在於,包括:輸入裝置、輸出裝置和處理器;其中,所述處理器執行如下步驟: 在獲取宏基站、微基站的輸入參數信息之後,利用所述輸入參數信息估計出在CoMP-JP傳輸模式、CoMP-CB傳輸模式下的所述宏基站、所述微基站的發射功率和用戶的數據率;計算在所述CoMP-JP傳輸模式、所述CoMP-CB傳輸模式下的所述宏基站與所述微基站的總電路功耗; 優化在所述CoMP-JP傳輸模式、所述CoMP-CB傳輸模式下的所述宏基站、所述微基站所佔用的時頻和功率資源,以最小化所述宏基站和所述微基站的發射功率以及所述宏基站與所述微基站的總電路功耗構成的總功率消耗; 根據優化結果計算出在所述CoMP-JP傳輸模式、所述CoMP-CB傳輸模式下的所述宏基站、所述微基站要傳輸的數據量; 根據優化結果設置在所述CoMP-JP傳輸模式、所述CoMP-CB傳輸模式下的所述宏基站、所述微基站的發射功率; 根據優化結果設置在所述CoMP-JP傳輸模式、CoMP-CB傳輸模式下的所述宏基站、所述微基站的傳輸時間或頻率資源。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網元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輸入參數信息至少包括所述宏基站與所述宏基站用戶之間的信道信息,所述宏基站與所述微基站用戶之間的信道信息,所述宏基站在所述CoMP-JP傳輸模式和所述CoMP-CB傳輸模式下的預編碼信息,所述宏基站的最大發射功率,所述宏基站用戶的數據率需求,所述微基站與所述微基站用戶之間的信道信息,所述微基站與所述宏基站用戶之間的信道信息,所述微基站在所述CoMP-JP傳輸模式和所述CoMP-CB傳輸模式下的預編碼信息,所述微基站的最大發射功率,所述微基站用戶的數據率需求。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網元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處理器利用所述輸入參數信息估計出在CoMP-JP傳輸模式、CoMP-CB傳輸模式下的所述宏基站、所述微基站的發射功率和用戶的數據率,具體為: 按照公式
14.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網元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處理器計算在所述CoMP-JP傳輸模式、所述CoMP-CB傳輸模式下的所述宏基站與所述微基站的總電路功耗,具體為: 按照公式
15.根據權利要求12~14任一項所述的網元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處理器優化在所述CoMP-JP傳輸模式、所述CoMP-CB傳輸模式下的所述宏基站、所述微基站所佔用的時頻和功率資源,具體為: 判斷在所述CoMP-JP傳輸模式下所述宏基站、所述微基站能夠傳輸的數據率是否滿足所述宏基站用戶、所述微基站用戶的數據率需求,如果否,則設定在所述CoMP-JP傳輸模式下的所述宏基站用戶、所述微基站用戶的功耗,以及在所述CoMP-JP傳輸模式下的所述宏基站、所述微基站傳輸時在信道相關時間內所佔的時頻資源比例; 以及,設定在所述CoMP-CB傳輸模式下的所述宏基站用戶、所述微基站的用戶功耗,以及在所述CoMP-CB傳輸模式下的所述宏基站、所述微基站傳輸時在所述信道相關時間內所佔的時頻資源比例。
【文檔編號】H04W52/04GK103581913SQ201210263977
【公開日】2014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7日
【發明者】劉亞林, 徐志昆, 陳雁, 張偉 申請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