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靠背角度可調節軟椅的製作方法
2023-07-02 05:32:06
一種靠背角度可調節軟椅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家居用品領域,一種靠背角度可調節軟椅,包括處於下方的底座,以及設置在底座上的椅座,以及設置椅座兩側的扶手,以及設置在椅座上的椅背。椅背通過角度調節器鉸接在椅座上,使用時可以通過角度調節器調整椅背角度,用於不同角度的乘坐或睡臥,適應性好;椅座兩側的扶手則作為乘坐時的手託部,使用舒適度高;底座內部的底座骨架包括圓形底杆及其上設置的兩條U形底杆構成,U形底杆的兩自由端均固定連接在圓形底杆上;圓形底杆作增加了底盤的支持面積,從而提升底座支持強度;U形底杆提升了底盤的支持高度,從而使得椅座不會直接與地面接觸,底座上端的椅座、椅背和扶手不易弄髒,且椅座底部不易破損,適合室內外使用。
【專利說明】一種靠背角度可調節軟椅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家居用品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靠背角度可調節軟椅。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家用軟體家具中有一種無腿式軟椅,包括內部的固定骨架,以及包覆在骨架外側的填充芯體,以及包覆在填充芯體外側的外套,通過填充芯體提升軟椅的柔軟性和舒適度。然而,無腿式軟椅的不足之處在於:1,軟椅的內部採用固定骨架,只具有固定的使用狀態,不能調節椅背角度,適應性不高;2,軟椅沒有配備扶手,使用時較為不便,使用舒適性不高;3,當軟椅被使用時,其椅座底部是直接放置在地面上的,不僅很容易被弄髒,更關鍵的是這種使用方式所需要的地面較為平整,否則椅座底部容易破損,因此該軟椅一般只能用在室內,適用環境單一。
【發明內容】
[0003]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舒適性高,適合戶內外使用的靠背角度可調節軟椅。
[0004]為了實現上述的目的,本發明採用了以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靠背角度可調節軟椅,包括處於下方的底座,以及設置在底座上的椅座,以及設置椅座兩側的扶手,以及設置在椅座上的椅背;
所述底座包括底座骨架,以及包覆在底座骨架外側的底座套;底座骨架由圓形底杆及其上設置的兩條U形底杆構成,U形底杆的U形開口朝下,U形底杆的兩自由端均固定連接在圓形底杆上,兩條U形底杆沿圓形底杆的前後方向中心線相互對稱;
所述椅座包括椅座骨架,以及包覆在椅座骨架外側的椅座填充芯體,以及包覆在椅座填充芯體外側的椅座套;所述椅座骨架包括U形座杆和兩根加強連接杆,U形座杆的U形開口朝後,加強連接杆處於U形座杆的U形開口內,加強連接杆的兩端部分別固定連接在U形座杆的兩條U形臂上;兩根加強連接杆相互平行設置,兩根加強連接杆通過螺栓分別與兩根U形底杆連接固定;
所述扶手包括扶手杆,以及包覆在扶手杆外側的扶手填充芯體,以及包覆在扶手填充芯體外側的扶手套;扶手杆的上下投影和左右投影均呈U形形狀;兩側的扶手杆相向設置,扶手杆內側的自由端固定連接在U形座杆的U形臂外側面上,扶手杆的外端部向上彎曲;所述椅背包括U形背杆,以及包覆在U形背杆外側的椅背填充芯體,以及包覆在椅背填充芯體外側的椅背套;所述U形背杆的U形開口與U型座杆的U形開口大小相匹配,U形背杆的兩自由端通過角度調節器分別鉸接在U形座杆的兩自由端上,兩個角度調節器之間設置有聯杆,聯杆的兩端部分別固定兩側的角度調節器上;
所述角度調節器包括第一連接體和第二連接體,第一連接體通過銷軸a與第二連接體相互鉸接;第一連接體包括用於套接在U形座杆的自由端上的第一套接部以及與第一套接部一體連接的第一卡接部;第一卡接部上通過銷軸b鉸接有棘爪,棘爪上設有用於用於放置扭簧的扭簧槽,扭簧槽內設置有扭簧,扭簧的中部套設在銷軸b上,扭簧的兩自由端部分別卡在第一套接部的內端部上;
第二連接體包括用於套接在U形背杆自由端上的第二套接部以及與第二套接部一體連接的第二卡接部;第二卡接部上設有與其連為一體的擋塊和多個單向輪齒,多個單向輪齒沿第二卡接部的內端部邊緣規則設置,且相互之間構成輪齒面,棘爪的內端部與單向輪齒所構成的輪齒面相抵構成棘輪定位機構;第二卡接部上沿銷軸a還同軸設置有定位片,所述定位片包括外側弧面直徑大於輪齒面的復位部以及外側弧面直徑小於輪齒面的定位部,定位部上設有定位開口,擋塊處於定位開口內;當定位片沿銷軸a轉動時,復位部與棘爪相抵、轉動配合,定位開口與擋塊轉動配合。
[0005]本發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該軟椅的優勢在於:1,該軟椅的椅背通過角度調節器鉸接在椅座上,使用時可以通過角度調節器調整椅背角度,用於不同角度的乘坐或睡臥,適應性好;2,椅座兩側設有扶手,兩側的扶手則作為乘坐時的手託部,使用舒適度高;3,軟椅的下端設有底座,底座內部的底座骨架包括圓形底杆及其上設置的兩條U形底杆構成,U形底杆的兩自由端均固定連接在圓形底杆上,椅座通過螺栓固定在底座的兩條U形底杆上;圓形底杆作增加了底盤的支持面積,從而提升底座支持強度;U形底杆提升了底盤的支持高度,從而使得椅座不會直接與地面接觸,底座上端的椅座、椅背和扶手不易弄髒,且椅座底部不易破損,適合室內外使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07]圖2為本發明的骨架示意圖。
[0008]圖3為角度調節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案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0]如圖1、圖2所示的一種靠背角度可調節軟椅,包括處於下方的底座1,以及設置在底座I上的椅座2,以及設置椅座2兩側的扶手5,以及設置在椅座2上的椅背4。
[0011]底座I包括底座骨架,以及包覆在底座骨架外側的底座套。底座骨架由圓形底杆12及其上設置的兩條U形底杆13構成,U形底杆13的U形開口朝下,U形底杆13的兩自由端均固定連接在圓形底杆12上,兩條U形底杆13沿圓形底杆12的前後方向中心線相互對稱。
[0012]椅座2包括椅座骨架,以及包覆在椅座骨架外側的椅座填充芯體21,以及包覆在椅座填充芯體21外側的椅座套。所述椅座骨架包括U形座杆23和兩根加強連接杆24,U形座杆23的U形開口朝後,加強連接杆24處於U形座杆23的U形開口內,加強連接杆24的兩端部分別固定連接在U形座杆23的兩條U形臂上。兩根加強連接杆24相互平行設置,兩根加強連接杆24通過螺栓分別與兩根U形底杆13連接固定。
[0013]扶手5包括扶手杆51,以及包覆在扶手杆51外側的扶手填充芯體52,以及包覆在扶手填充芯體52外側的扶手套。扶手杆51的上下投影和左右投影均呈U形形狀。兩側的扶手杆51相向設置,扶手杆51內側的自由端固定連接在U形座杆23的U形臂外側面上,扶手杆51的外端部向上彎曲。
[0014]椅背4包括U形背杆41,以及包覆在U形背杆41外側的椅背填充芯體42,以及包覆在椅背填充芯體42外側的椅背套。所述U形背杆41的U形開口與U型座杆的U形開口大小相匹配,U形背杆41的兩自由端通過角度調節器3分別鉸接在U形座杆23的兩自由端上,兩個角度調節器3之間設置有聯杆6,聯杆6的兩端部分別固定兩側的角度調節器3上。
[0015]如圖3所示,角度調節器3包括第一連接體31和第二連接體32,第一連接體31通過銷軸a與第二連接體32相互鉸接。第一連接體31包括第一套接部311以及與第一套接部311 —體連接的第一^^接部312。第一^^接部312上通過銷軸b鉸接有棘爪33,棘爪33上設有用於用於放置扭簧的扭簧槽331,扭簧槽內設置有扭簧34,扭簧34的中部套設在銷軸b上,扭簧34的兩自由端部分別卡在第一套接部311的內端部上。第二連接體32包括第二套接部321以及與第二套接部321 —體連接的第二卡接部322。第二卡接部322上設有與其連為一體的擋塊35和多個單向輪齒36,多個單向輪齒36沿第二卡接部322的內端部邊緣規則設置,且相互之間構成輪齒面,棘爪33的內端部與單向輪齒36所構成的輪齒面相抵構成棘輪定位機構。第二卡接部322上沿銷軸a還同軸設置有定位片37,所述定位片37包括外側弧面直徑大於輪齒面的復位部371以及外側弧面直徑小於輪齒面的定位部,定位部上設有定位開口 372,擋塊35處於定位開口 372內。當定位片37沿銷軸a轉動時,復位部371與棘爪33相抵、轉動配合,定位開口 372與擋塊35轉動配合。
[0016]該軟椅的椅背角度調節方式:第一連接體31上的第一套接部311套接在U形座杆的自由端上,第二連接體32上的第二套接部321套接在U形背杆自由端上;椅座和椅背通過銷軸a處同軸轉動。由於棘爪33的內端部與單向輪齒36所構成的棘輪定位機構只能椅背順時針單向轉動,因此當椅座和椅背之間的角度調小,可以根據單向輪齒36逐級進行調節,一般在180°轉至90°的範圍內是用於為了調節椅背角度用於給使用者坐或者躺;而當椅座和椅背之間的角度小於90°時,第二連接體32上的擋塊35推動定位片37的定位開口 372右側壁,使得定位片37沿銷軸a順時針轉動,定位片37的復位部371與棘爪33的內端部相抵、擠壓,由於復位部371的外側弧面直徑大於輪齒面,因此復位部371與棘爪33相抵的同時,解除棘爪33與單向輪齒36之間的嚙合,此時,椅背可疊放在椅座上,方便收納;而如果需要將椅座和椅背之間的角度調大,一般由90°轉至180°的範圍內時,此時需要先將第二連接體32與第一連接體31之間所成角度調節至小於90°,正如上面所述小於90°時,復位部371與棘爪33相抵的同時,解除棘爪33與單向輪齒36之間的嚙合;此時第二連接體32及其上固定擋塊35逆時針轉動,定位片37則與棘爪33相抵因而不轉動,直到擋塊35與定位片37上的左側壁相抵後,擋塊35推動定位片37逆時針轉動直至定位片37脫離棘爪33,此時棘爪33內端重新與單向輪齒36嚙合,椅背展開角度最大,一般為180°。
[0017]綜上所述,該軟椅的優勢在於:1,該軟椅的椅背通過角度調節器鉸接在椅座上,使用時可以通過角度調節器調整椅背角度,用於不同角度的乘坐或睡臥,適應性好;2,椅座兩側設有扶手,兩側的扶手則作為乘坐時的手託部,使用舒適度高;3,軟椅的下端設有底座,底座內部的底座骨架包括圓形底杆及其上設置的兩條U形底杆構成,U形底杆的兩自由端均固定連接在圓形底杆上,椅座通過螺栓固定在底座的兩條U形底杆上;圓形底杆作增加了底盤的支持面積,從而提升底座支持強度山形底杆提升了底盤的支持高度,從而使得椅座不會直接與地面接觸,底座上端的椅座、椅背和扶手不易弄髒,且椅座底部不易破損,適合室內外使用。
【權利要求】
1.一種靠背角度可調節軟椅,其特徵在於:包括處於下方的底座,以及設置在底座上的椅座,以及設置椅座兩側的扶手,以及設置在椅座上的椅背; 所述底座包括底座骨架,以及包覆在底座骨架外側的底座套;底座骨架由圓形底杆及其上設置的兩條U形底杆構成,U形底杆的U形開口朝下,U形底杆的兩自由端均固定連接在圓形底杆上,兩條U形底杆沿圓形底杆的前後方向中心線相互對稱; 所述椅座包括椅座骨架,以及包覆在椅座骨架外側的椅座填充芯體,以及包覆在椅座填充芯體外側的椅座套;所述椅座骨架包括U形座杆和兩根加強連接杆,U形座杆的U形開口朝後,加強連接杆處於U形座杆的U形開口內,加強連接杆的兩端部分別固定連接在U形座杆的兩條U形臂上;兩根加強連接杆相互平行設置,兩根加強連接杆通過螺栓分別與兩根U形底杆連接固定; 所述扶手包括扶手杆,以及包覆在扶手杆外側的扶手填充芯體,以及包覆在扶手填充芯體外側的扶手套;扶手杆的上下投影和左右投影均呈U形形狀;兩側的扶手杆相向設置,扶手杆內側的自由端固定連接在U形座杆的U形臂外側面上,扶手杆的外端部向上彎曲;所述椅背包括U形背杆,以及包覆在U形背杆外側的椅背填充芯體,以及包覆在椅背填充芯體外側的椅背套;所述U形背杆的U形開口與U型座杆的U形開口大小相匹配,U形背杆的兩自由端通過角度調節器分別鉸接在U形座杆的兩自由端上,兩個角度調節器之間設置有聯杆,聯杆的兩端部分別固定兩側的角度調節器上; 所述角度調節器包括第一連接體和第二連接體,第一連接體通過銷軸a與第二連接體相互鉸接;第一連接體包括用於套接在U形座杆的自由端上的第一套接部以及與第一套接部一體連接的第一卡接部;第一卡接部上通過銷軸b鉸接有棘爪,棘爪上設有用於用於放置扭簧的扭簧槽,扭簧槽內設置有扭簧,扭簧的中部套設在銷軸b上,扭簧的兩自由端部分別卡在第一套接部的內端部上; 第二連接體包括用於套接在U形背杆自由端上的第二套接部以及與第二套接部一體連接的第二卡接部;第二卡接部上設有與其連為一體的擋塊和多個單向輪齒,多個單向輪齒沿第二卡接部的內端部邊緣規則設置,且相互之間構成輪齒面,棘爪的內端部與單向輪齒所構成的輪齒面相抵構成棘輪定位機構;第二卡接部上沿銷軸a還同軸設置有定位片,所述定位片包括外側弧面直徑大於輪齒面的復位部以及外側弧面直徑小於輪齒面的定位部,定位部上設有定位開口,擋塊處於定位開口內;當定位片沿銷軸a轉動時,復位部與棘爪相抵、轉動配合,定位開口與擋塊轉動配合。
【文檔編號】A47C7/00GK104172768SQ201410431527
【公開日】2014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28日
【發明者】吳志康 申請人:浙江凱帝家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