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莘莊有哪些發展規劃(影像中的莘莊變遷)
2023-07-02 08:54:48 1
澎湃新聞記者 朱喆
坊間有個說法,如果將上海地圖對摺後再對摺,打開後的中心點就是閔行區莘莊鎮,所以,莘莊也有地理位置上「上海的中心」的美稱。
很多市區居民和遊客對莘莊的認識可能僅僅是地鐵一號線的站名,但事實上,在城市變遷的過程中,莘莊承載了許多動人的故事,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近日,一場「影像中的莘莊變遷錄」的分享會為人們打開了一條時光通道,帶人們看了看莘莊昔日的重要時刻和值得期待的未來新貌。
昨日莘莊,影像裡的大事件
如今已退休的前閔行電視臺副臺長張志華一開場就拿出了甄選出的老新聞資料,帶著歲月痕跡、粗質顆粒感的影像畫面一下子就讓人們回到了歷史現場。
前閔行電視臺副臺長張志華講述莘莊歷史 本文圖片除標註外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朱喆 圖
視頻裡的人們歡聚一堂觀看歌舞表演,字幕裡寫著「上海縣建縣700周年聯歡晚會」,見臺下許多人茫然的表情,張志華解釋說:「1292年,上海縣正式設立,到了明朝,上海縣分出青浦縣、南匯縣和川沙縣,後來上海縣縣治幾經變遷,1960年搬到莘莊鎮,1992年9月,上海縣與原閔行區『撤二建一』合併成為了新的閔行區。這場聯歡會也是上海縣歷史,莘莊歷史上的珍貴瞬間」。
上海縣電視試播 閔行電視臺視頻檔案資料截圖
上海縣建縣700周年聯歡會新聞 閔行電視臺視頻檔案資料截圖
如果說「上海縣」是一段太遠太模糊的歷史,那麼1999年4月15日大韓航空貨機空難可能是讓很多莘莊人清晰的疼痛記憶。幾段記錄當時搜救的現場視頻和報紙檔案哪怕隔著屏幕仍然讓人觸目驚心。
新聞報紙報導1999年4月15日大韓航空貨機空難 張志華 圖
當時大韓航空6316號貨機從上海虹橋機場起飛,目的地是韓國首爾。起飛3分鐘後就在莘莊鎮莘西南路西側的建築工地附近墜地爆炸,3名韓國機組人員當場身亡,現場居民5人死亡、42人受傷,近千戶居民房屋受損。
「當時我們都在電視臺裡,起初以為是地震,後來沒多久知道是飛機失事,大家扛著攝影機趕快到現場,那種慘烈的場景,哎,真是太難過了」,張志華回憶起奔赴事發地時說,「事情發生時下午4點1分左右,如果再遲一丁點時間,就是大批學生放學的尖峰時段,那地面傷亡情況就不堪設想了。經過中韓兩國兩年的調查,後來公布事故原因是大韓航空公司的飛行員看錯了高度表,一次本該順利的航行變成沉痛的悲劇。」
張志華報導的地鐵一號線全新聯通直達莘莊新聞 閔行電視臺視頻檔案資料截圖
視頻畫面出現了「上海地鐵一號線開通」的字樣,鏡頭裡的人們各個喜笑顏開,讓觀眾一下子從剛才災難片的凝重氣氛緩了口氣。
1993年,上海市民萬千期盼的1號線南段開通試運行,1995年莘莊站開工建設,並於次年12月28日投入使用,1997年7月,上海地鐵一號線南延伸段(錦江樂園—莘莊)正式通車,實現了從莘莊至徐家匯、人民廣場和上海火車站等重要地標和樞紐的直達。
756公交車舊影,該公交路線已經於2012年8月11日撤銷,原756路區間於2011年1月29日更名為莘莊3路(莘莊地鐵站(北廣場)-疏影路公交站) 閔行電視臺視頻檔案資料截圖
張志華回憶說,地鐵一號線通車是標誌性的歷史時刻,莘莊從此開啟了新時代的發展大幕,人們也曾用「地鐵一響,黃金萬兩」描繪這次極速騰飛,足見此事意義之大。
現場列舉的雖說只是莘莊歷史上幾個片段,但都是刻在莘莊人心中的大事件,觀眾時不時拿出相機翻拍那些影像,感懷歲月。
"莘"未來,從TOD城市綜合體說開去
地鐵軌道交通為莘莊帶來的翻天覆地之變已在人們眼前,而近期在X SPACE未來主題館舉辦「彼此/TRANSITION」展覽則以跨媒介的藝術手段呈現了一群本地文化觀察者對城市空間擴張、變化的觀察和思考,藝術策展人施翰濤聯同btr、厲致謙、蓆子、殷漪等7位活躍於當今上海的文學、電影、字體和書記、攝影和老建築研究、聲音藝術等各領域的藝術家帶來了各自的創意作品,分享他們的經驗和感受。
「彼此/TRANSITION」展覽,btr創作《正宗夫妻》(照片拼貼)2021
btr此次主要運用了日常在莘莊漫步時拍攝的文字素材進行創意整合,用照片拼貼和錄像的形式講述了《莘莊一日》《正宗夫妻》《莘莊地壇》等生活小故事,延續了他幽默、灑脫的創作和敘事風格,令人覺得趣味盎然。採訪時他表示,他覺得更有意思的是展覽空間本身就帶著一種「未來正在到來」的感覺。
btr在X SPACE未來主題館分享莘莊見聞
誠如其言,在莘莊地鐵站南廣場X SPACE未來主題館38樓,觀眾透過敞亮的落地窗可以看到正在建設中的工地,車流不息的高架,莘莊的變化仍在繼續。
展覽現場,展廳展示的是蓆子創作的《忒修斯之「城」》(2007-2018)
建設中的莘莊
根據《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莘莊的戰略定位為上海「城市副中心」之一。(編註:城市副中心(Sub-CBD)是大都市多中心發展的普遍性規律,指與城市商務中心區在空間上相呼應,功能上相補充,同時又有相對獨立性的城市次級商務中心,是城市人口和生產要素在向外擴散的過程中形成的新的節點。)在具體的發展規劃中,莘莊樞紐片區、友東路工業區、七莘路北橫涇沿線、莘莊老街片區和停保場片區等5大片區將有華麗脫變,其中,莘莊樞紐核心區是規模最大的片區,而目前正逐步完善中的TODTOWN天薈更是該片區最重要的標誌點位之一,它的出現也為上海城市更新提供了又一個鮮活案例。
莘莊鎮招商服務中心副主任陳曉俊在分享會上介紹莘莊未來城市副中心戰略
早在2014年,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就承接了TODTOWN天薈整體設計。分享會當日,該事務所的總監、行政總監(上海)陳子聰與觀眾分享了多年來團隊在莘莊的實踐,以及在城市更新話題上的探索。
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總監、行政總監(上海)陳子聰分享TODTOWN天薈建設思路
他以香港PMQ元創方、上海街、利東街為例,解釋了從一個點位、一條街道為切入的更新模式,而莘莊的TODTOWN天薈則可以說是從更大的「面」上來進行的一場綜合更新。
他指出,早期的莘莊地區功能較為單一,主要以住宅、小區滿足居住,缺乏配套商業、酒店及辦公等多元格局。同時,早期莘莊站的交通設施與其站點周邊的開發也不緊密。「在城市建設中,基於公共運輸為導向的發展模式有一個專有名詞——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它不僅是交通樞紐,也把商業、酒店、辦公、公共空間和住宅等業態聚合一體,重塑城市空間格局,被廣泛運用在各國際大都市的建設和改造上,東京涉谷、紐約新世貿中心、香港環球貿易廣場等城市綜合體地標就是依照這種模式發展出來的經典案例」,陳子聰說。
TOD發展模式經典案例——日本東京涉谷站,JR涉谷站官網 圖
根據TODTOWN天薈的規劃,其總建築面積近70萬平方米,可實現地鐵1、5號線,20餘條公交線路,2條機場巴士線、鐵路金山支線、鐵路滬杭客運專線全天候無縫換乘,結合項目周邊滬金、滬昆、外環、滬閔高架路等快速路網,組成了立體交通網絡,同時,辦公樓、大型購物中心、豪華精選酒店、高端住宅社區以及公共文化設施等一應俱全,是一個多功能、綠色、時尚的地鐵上蓋綜合體。今年6月的「2021澎湃城市更新大會」上,TODTOWN天薈榮獲「最佳地標綜合體獎」,評價它「堪稱上海TOD時代的首開之作」,重塑了莘莊的區位價值。
TODTOWN天薈項目效果圖 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官網 圖
2020年,隸屬於TODTOWN天薈項目的新建莘莊南廣場公交樞紐正式啟用,實現了各式交通分流疏導,由TODTOWN天薈與閔行區文旅局打造的TODTIME時間廊文化空間還通過文藝演出、多媒體藝術展覽等形式為往來市民帶來公共文化服務,不僅成為一個網紅地標,也榮膺「長三角公共文化空間獎」和上海市民「家門口的好去處」稱號。
TODTIME時間廊實景圖 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官網 圖
陳子聰也向觀眾介紹了未來TODTOWN天薈大平臺對於空間二次利用、綠化空間提升等方面的設計思路,據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官方信息,TODTOWN天薈已進入第二期工程,計劃將於2022年竣工,2024年完成第三期建設。
責任編輯:徐穎
校對:欒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