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全斷面式輸送帶安全抓捕器的製作方法
2023-07-02 15:10:52 2

本實用新型屬於礦用式大傾角輸送機斷帶安全保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全斷面式輸送帶安全抓捕器。
背景技術:
帶式運輸機是一種連續運輸設備,可以進行長時間的連續運行,在煤礦行業運用尤為廣泛,可用於水平和傾斜運輸。但是在使用的過程中皮帶的受力不均,滾筒的滾動不靈敏等原因,皮帶容易發生打滑,跑偏和斷帶的現象,一旦斷帶事故發生,由於帶的重力和物料的重量,皮帶將會和物料一同下落到輸送機的機頭處,而前方高速運轉的皮帶和物料將會砸到其他設施和人員,帶來不可預估的經濟損失。
目前,解決斷帶保護方面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最近在國內出現了一種全線柔性摩擦制動,通過阻尼板餘下膠帶之間的摩擦來防止下滑,並且利用單行託輥的單向性這一特性,遇上皮帶產生摩擦來實現控制斷帶下滑。但是不管哪種方式都存在著抓捕面小,抓捕力小,動作同步性差等抓捕不牢靠的問題存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全斷面式輸送帶安全抓捕器,解決了現有斷帶抓捕器抓捕面小,抓捕力小,動作同步性差等抓捕不牢靠的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全斷面式輸送帶安全抓捕器,包括上支架、下支架、上帶抓捕裝置、下帶抓捕裝置和曲柄機構,其中,所述輸送帶的上帶安裝在上帶抓捕裝置上,所述上帶抓捕裝置安裝在上支架上;所述輸送帶的下帶安裝在下帶抓捕裝置上,所述下帶抓捕裝置安裝在下支架上,所述上帶抓捕裝置與下帶抓捕裝置通過曲柄機構連接。
優選地,所述上帶抓捕裝置包括第一主軸、第二主軸、上帶下翻轉架和上帶上翻轉架,其中,所述第一主軸安裝在上支架的上端,所述第二主軸安裝在上支架的下端,且第一主軸和第二主軸置於同一豎直線上;所述上帶下翻轉架安裝在第一主軸上,同時,所述第一主軸的兩端均套裝有彈簧,所述彈簧的一端卡置在上帶下翻轉架上;所述上帶上翻轉架安裝在第二主軸上;所述上帶下翻轉架與上帶上翻轉架相接觸,且所述輸送帶的上帶置於上帶下翻轉架和上帶上翻轉架之間。
優選地,所述上帶下翻轉架的接觸面上設置有第一摩擦塊,所述第一摩擦塊的接觸面為斜面;所述上帶上翻轉架的接觸面上設置有第二摩擦塊,所述第二摩擦塊的接觸面為圓弧面。
優選地,所述第一摩擦塊的接觸面大於第二摩擦塊的接觸面。
優選地,所述第一摩擦塊和第二摩擦塊的接觸面上均設置有第一橡膠膜。
優選地,所述下帶抓捕裝置包括第三主軸、下帶下翻轉架和下橫梁,其中,所述第三主軸安裝在上支架上,所述下帶下翻轉架安裝在第三主軸上,所述下橫梁安裝在下支架上,所述下帶下翻轉架和下橫梁相接觸。
優選地,所述下帶下翻轉架上設置有第三摩擦塊,所述第三摩擦塊的接觸面為斜面,且在第三摩擦塊的接觸面上設置有第二橡膠膜。
優選地,所述曲柄機構包括第一曲柄機構、第二曲柄機構和第三曲柄機構,其中,所述第一曲柄機構設置在上支架的左側,且用於第一主軸和第二主軸的左端連接;所述第二曲柄機構和第三曲柄機構設置在上支架的右側,所述第二曲柄機構用於第一主軸和第二主軸的右端連接,所述第三曲柄機構用於第二主軸和第三主軸的右端連接。
優選地,所述下支架的左側還設置有液壓缸,所述液壓缸上的活塞杆與第二主軸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全斷面式輸送帶安全抓捕器,包括上支架、下支架、上帶抓捕裝置、下帶抓捕裝置和曲柄機構,其中,所述輸送帶的上帶安裝在上帶抓捕裝置上,所述上帶抓捕裝置安裝在上支架上;所述輸送帶的下帶安裝在下帶抓捕裝置上,所述下帶抓捕裝置安裝在下支架上,所述上帶抓捕裝置與下帶抓捕裝置通過曲柄機構連接。當輸送帶斷裂時,通過上帶抓捕裝置開始對輸送帶的上帶進行抓捕,同時通過曲柄機構帶動下帶抓捕裝置運動,使得下帶抓捕裝置對下帶進行抓捕,實現了輸送帶的上、下帶同步抓捕。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是純機械的抓捕器,成本低、抓捕靈敏、可靠度較高!
進一步的,當皮帶斷裂時,皮帶失去了張力,上帶的兩個翻轉架在彈簧的預緊力下迅速閉合,並將上皮帶夾住。使得該抓捕器不需要獨立的斷帶檢測系統,利用其自身的機械結構,可以自動的感知斷帶的發生。
進一步的,上帶抓捕裝置中的接觸面為斜面的第一摩擦塊與接觸面為圓弧面的第二摩擦塊相配合,增大了上帶抓捕裝置的抓捕面積。
進一步的,由於第一摩擦塊的接觸面大於第二摩擦塊的接觸面,增大了上帶翻轉架的抓捕力。
附圖說明
圖1是本抓捕器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抓捕器主視圖;
圖3是本抓捕器後視圖;
圖4是本抓捕器左視圖;
圖5是本抓捕器右視圖;
圖6是彈簧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上支架 2、下支架 3、上帶下翻轉架 4、上帶上翻轉架 5、下帶下翻轉架 6、第一摩擦塊 7、第二摩擦塊 8、第一曲柄機構 9、第二曲柄機構 10、第三曲柄機構 11、液壓缸 12、下橫梁 13、第一託輥 14、第二託輥 15、第三摩擦塊 16、彈簧 17、上固定座 18、支撐杆 19、下固定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說明。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全斷面式輸送帶安全抓捕器,包括上支架1和下支架2,所述上支架1與下支架2焊接連接。
其中,所述上支架1為三角形結構,在其上端開設有第一安裝孔,所述第一安裝孔中安裝有第一主軸,所述第一主軸上焊接有上帶下翻轉架3;在上支架1的下端開設有第二安裝孔和第三安裝孔,所述第二安裝孔內安裝有第二主軸,所述第二主軸上焊接有上帶上翻轉架4,所述上帶下翻轉架3與上帶上翻轉架4相接觸;所述第三安裝孔內安裝有第三主軸,所述第三主軸上焊接有下帶下翻轉架5。同時,所述第一安裝孔與第二安裝孔置於同一豎直線上,所述第二安裝孔與第三安裝孔置於同一水平線上。
所述上帶下翻轉架3、上帶上翻轉架4和下帶下翻轉架5的接觸面上分別設置有第一摩擦塊6、第二摩擦塊7和第三摩擦塊15,且所述摩擦塊上設置有橡膠膜。
所述第一摩擦塊6和第三摩擦塊15的接觸面均為斜面,所述第二摩擦塊7的接觸面為圓弧面;同時,所述第一摩擦塊6的接觸面大於第二摩擦塊7的接觸面。
在第一主軸的左右兩端均套裝有彈簧16,所述彈簧16的一端卡置在上帶下翻轉架3的外側。
所述上支架1的外側左邊設置有第一曲柄機構8,其右邊設置有第二曲柄機構9和第三曲柄機構10。其中,所述第一主軸和第二主軸的左端通過第一曲柄機構8連接,所述第一主軸和第二主軸的右端通過第二曲柄機構9連接,所述第二主軸和第三主軸的右端通過第三曲柄機構10連接。
所述下支架2的外側左邊設置有液壓缸11,所述液壓缸11上的活塞杆通過連接板與第二主軸的左端連接。
所述下支架2上還設置有下橫梁12,所述下橫梁12與下帶下翻轉架5相接觸。
初始狀態下,上帶的兩個翻轉架之間相接觸,下帶的翻轉架與下橫梁之間相接觸,當輸送帶運輸機工作時,上皮帶穿過兩個上帶的翻轉架之間,由上帶上翻轉架4的後端安裝的第一託輥13支撐和拉緊上皮帶,此時,通過上皮帶的張力將上帶的兩個翻轉架撐開,同時,使得第一主軸上套裝的彈簧具有一定的預緊力;下皮帶穿過下帶下翻轉架5與下橫梁12之間,下皮帶由下帶下翻轉架上設置的第二託輥14進行支撐和拉緊。
當皮帶發生斷帶時,上皮帶由於承載著物料,會迅速沿著相反的方向移動,而此時由於皮帶失去了張力,上帶的兩個翻轉架在彈簧的預緊力下迅速閉合,並將上皮帶夾住。由於翻轉架上均設置有摩擦塊,使得抓捕面積大;由於上帶下翻轉架3的接觸面大於上帶上翻轉架4上的接觸面,使得上帶翻轉架的抓捕力大,同時,由於上帶的兩個翻轉架之間具有自鎖性,使得皮帶在向後收縮的時候,被抓捕的越來越緊。
對於下皮帶而言就比較安全了,下皮帶上無物料,而且比較鬆弛,當皮帶斷帶時,第二曲柄機構9帶動第三曲柄機構10運動,第三曲柄機構10帶動第三主軸轉動,使得下皮帶被下帶下翻轉架5和下橫梁12夾緊。此時,整個皮帶都被斷帶抓捕機抓穩,減少了危險。
當皮帶上物料被清理完後,可通過給液壓缸11施加液壓力,使得液壓缸11帶動第二主軸轉動,第二主軸通過第一曲柄機構8和第二曲柄機構9帶動第一主軸轉動,使得上帶下翻轉架3與上帶上翻轉架4分開;同時,第二主軸通過第三曲柄機構10帶動第三主軸轉動,使得下帶上翻轉架5與下橫梁12分開,以此完成皮帶的卸載,進行維修。
該抓捕器具體是利用皮帶的張力,使得皮帶自身的剛度保持的很大,並且夾上皮帶上的物料的重量,可平衡翻轉架上的重力所產生的轉矩,從而實現輸送機正常的運轉。所以該抓捕器不需要獨立的斷帶檢測系統,利用其自身的機械結構,可以自動的感知斷帶的發生。當皮帶發生斷帶時,上皮帶的張力瞬間縮小,發生鬆弛的現象,此時,已不足以平衡翻轉架的預緊力,翻轉架在彈簧的作用下會迅速的收縮,從而將皮帶夾緊。在輸送機正常運轉的情況下,皮帶會出現波動的現象,皮帶上的張力也會出現波動,使得翻轉架也會出現微小的波動,但是整體的平衡不會被打破,抓捕器也不會出現誤動作。
所述上支架1上還包括有上固定座17。所述上固定座17通過支撐杆18與下固定座19連接,下固定座19固定安裝在地表面上,對整個抓捕器進行支撐作用。同時,下支架2通過地腳螺釘固定在地表面上,實現整個裝置的固定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