烴類加工過程中的溶劑回收方法
2023-07-02 10:35:51 1
專利名稱:烴類加工過程中的溶劑回收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於用溶劑處理石油烴類過程中的溶劑回收方法,涉及溶劑精製潤滑油過程,溶劑脫蠟過程中溶劑回收方法的改進。
用溶劑處理潤滑油是一種石油煉製過程,此過程在溶劑處理潤滑油後,生成含溶劑和油的混合液,需要從此混合物中回收溶劑。溶劑回收採用多塔回收系統,也稱多效蒸發系統,各塔壓力不同,可以充分回收能量,節約能耗。
在已有技術中,如US4,214,975和US4,422,923。該技術回收溶劑各蒸發塔壓力依次為低壓、高壓和中壓。
另一技術是US4,390,418,US4,419,227和EP98,359。該技術回收溶劑的各蒸發塔壓力依次升高。
以上5個技術中都沒有採用將中壓塔頂蒸汽用於加熱中壓塔自身進料,也沒有對第一蒸發塔進料在恰當的位置分流與不同的熱流換熱,即沒有恰當的並聯換熱。
另一技術是J58-122,002,此技術採用三塔並聯的換熱流程,即將第一塔進料分為三股,分別與熱流換熱,並分別進入三個同樣壓力的蒸發塔。此技術沒有考慮用單一的第一蒸發塔,也沒有考慮在恰當的位置並聯換熱。同樣也沒有用中壓塔頂溶劑蒸汽加熱自身進料。
另一技術是US4,830,711,此技術考慮用壓縮機提高回收熱量。其壓力順序採用先高壓和後低壓。此技術對於易冷凝或易結焦的溶劑不適用。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術的缺點,提出一種按照多效蒸發可變冷、熱流原理,改進溶劑回收多塔系統的換熱流程和操作條件的方法,以減少加熱爐燃料油用量和使換熱器傳熱面積最合理。
本發明對換熱網絡的理論進行研究後得出,在多效蒸發可變冷、熱流系統中,當達到多窄點(也稱狹點,夾點,pinch point)時,回收的熱量最多,而且傳熱面積也是經濟上合理的。在多窄點的情況下,只有採用並聯換熱才能克服換熱網絡溫差小的困難,同時也表明,用中壓塔頂的溶劑蒸汽加熱中壓塔自身進料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本發明用第二蒸發塔(即中壓塔)塔頂的溶劑蒸汽加熱第二蒸發塔自身進料。並同時採用第一蒸發塔進料換熱順序為先平分為三股分別與第一、第二和第三蒸發塔頂回收溶劑的冷凝液並聯換熱;再與第一蒸發塔頂蒸汽換熱;再平分為二股,與第二和第三蒸發塔回收溶劑的冷凝液並聯換熱;再與第二蒸發塔回收的溶劑部分冷凝的蒸汽換熱。此流程不是經驗的和任意的,是嚴格按照發明人提出的理論進行的。對於三塔蒸發在第三蒸發塔進料與該塔蒸發量之比大於60至80%,採用第三蒸發塔頂蒸汽加熱第三蒸發塔自身進料是不經濟的。對於三塔以上回收溶劑過程,哪個塔要採用蒸發塔頂蒸汽加熱自身進料,要根據該塔進料含油量多少來決定。
因此,本發明的特徵是至少採用三個蒸發塔回收溶劑,三個塔的壓力順次為低壓、中壓和高壓,在本發明中採用第二蒸發塔(中壓塔)頂溶劑蒸汽加熱第二蒸發塔自身進料,並在第一蒸發塔進料預熱過程中,先將含溶劑的物料平分為三股分別與第一蒸發塔、第二蒸發塔和第三蒸發塔頂回收的溶劑冷凝液並聯換熱,再與第一蒸發塔頂溶劑蒸汽換熱,再平分為兩股分別與第二、第三蒸發塔回收溶劑的冷凝液並聯換熱,再與第二蒸發塔頂溶劑部分冷凝的蒸汽換熱。
附
圖1是本發明的溶劑回收方法流程圖,圖中1-溶劑與油混合物2-換熱器32冷流進料3-換熱器33冷流進料4-換熱器34冷流進料5-換熱器32冷流出料6-換熱器33冷流出料7-換熱器34冷流出料8-換熱器32,33,34出料集合管9-換熱器35冷流出料10-換熱器36冷流進料11-換熱器37冷流進料12-換熱器36冷流出料13-換熱器37冷流出料14-換熱器36,37出料集合管15-冷凝器38冷流出料16-冷凝器39冷流進料17-第一蒸發塔43塔頂蒸汽18-冷凝器35熱流出料
19-換熱器34熱流出料節流伐20-冷凝器39冷流出料21-冷凝器40冷流出料22-第二蒸發塔44塔頂蒸汽23-冷凝器39熱流出料24-冷凝器38熱流出料25-換熱器36熱流出料26-加熱爐41冷流進料27-加熱爐41冷流出料28-第三蒸發塔45塔頂蒸汽29-冷凝器40熱流出料30-換熱器37熱流出料31-換熱器32熱流出料節流伐32,33,34-換熱器35-冷凝器36,37-換熱器38,39,40-冷凝器41-加熱爐42-第三蒸發塔45出料43-第一蒸發塔44-第二蒸發塔45-第三蒸發塔46-冷凝器38跨線
47-冷凝器39跨線48-換熱器33熱流出口節流伐下面結合附圖1具體說明本發明用於含糠醛和抽出油的溶劑回收流程圖。溶劑和抽出油混合後(溶劑約佔90~95%質)由1平分為三股2,3,4,分別進入換熱器32,33和34。出口分別為5,6,7,合併為一股8,進入冷凝器35,出口為9,平分為兩股10,11。分別進入換熱器36,37,出口為12,13,合併為14,進入冷凝器38,出口為15,此處有跨線43,用於控制溫度,進入第一蒸發塔43。第一蒸發塔43壓力為0.1至0.18MPa(絕壓),溫度165~180℃。第一蒸發塔43底部為含溶劑液體,經16進入冷凝器39,出口為20,此處有跨線44,用於控制溫度。進入冷凝器40,出口為21,進入第二蒸發塔44。第二蒸發塔壓力為0.15至0.21MPa(絕壓),溫度175~190℃。
第二蒸發塔44底部為含溶劑液體,經26進入加熱爐41,出口為27,進入第三蒸發塔45。第三蒸發塔45的壓力為0.2至0.25MPa(絕壓),溫度195~220℃。第三蒸發塔45底部為含溶劑10~35%(質)液體。
第一蒸發塔頂溶劑蒸汽由17進入冷凝器35,全部冷凝為液體,出口為18,進入換熱器34,出口為19。換熱器34的溫度自165~175℃降到155~160℃。
第二蒸發塔44,塔頂溶劑蒸汽自22進入冷凝器39,部分冷凝後,由23進入冷凝器38,全部冷凝為液體,出口為24,進入換熱器36,出口為25,進入換熱器33,出口為48,有伐門控制第三蒸發塔44的壓力。換熱器36的溫度自175~190℃降為165~175℃,換熱器33的溫度自165~175℃降為155~160℃。
第三蒸發塔45,塔頂溶劑蒸汽自28進入冷凝器40,全部冷凝為液體,出口為29,進入換熱器37,出口為30,進入換熱器32,出口為31,有伐門控制第三蒸發塔45的壓力。換熱器37的溫度自175~190℃降為165~175℃,換熱器32的溫度自165~175℃降為155~160℃。
以上所提出的溶劑回收系統也可適用於糠醛,N-甲基吡咯烷酮等其他溶劑的回收。或溶劑脫蠟過程中的甲乙基酮-甲苯,甲乙基酮-甲苯-苯,甲異丁基酮-甲苯,甲異丁基酮-甲苯-苯的溶劑回收。
對工業裝置32萬噸/年的潤滑油糠醛精製,採用本發明後,與雙塔回收糠醛相比,可節約20至35%的能耗,折合118萬元/年。對於三塔蒸發已有技術,採用本發明後,可節約10至30%的傳熱面積和10至20%的能耗。
下面進一步用實例說明本發明的特點。
實施例1在處理中質潤滑油時產生的含糠醛93.64%(質)的抽出液99.1噸/時,換熱到168℃,在第一蒸發塔中蒸發,壓力為0.155MPa(絕壓);再換熱到188℃,在第二蒸發塔中蒸發,壓力為0.187MPa(絕壓);最後加熱到214℃,在第三蒸發塔中蒸發,壓力為0.218MPa(絕壓)。最後塔底抽出油含糠醛25%(質)。比二效蒸發節能20%。
實施例2在處理重質潤滑油時產生的含糠醛93.89%(質)的抽出液151.5噸/時,換熱到179℃,在第一蒸發塔中蒸發,壓力為0.175MPa(絕壓);再換熱到190℃,在第二蒸發塔中蒸發,壓力為0.207MPa(絕壓);最後加熱到217℃,在第三蒸發塔中蒸發,壓力為0.244(絕壓)。最後塔底抽出油含糖醛24.9%(質)。比二效蒸發節能30%。
權利要求
1.一種關於烴類加工過程中的溶劑回收方法,其特徵是至少採用三個蒸發塔回收溶劑,三個塔的壓力順次為低壓,中壓和高壓,在本發明中採用第二蒸發塔(中壓塔)頂溶劑蒸汽加熱第二蒸發塔自身進料,並在第一蒸發塔進料預熱過程中,先將含溶劑的物料平分為三股分別與第一蒸發塔、第二蒸發塔和第三蒸發塔頂回收的溶劑冷凝液並聯換熱,再與第一蒸發塔頂溶劑蒸汽換熱,再平分為兩股,分別與第二、第三蒸發塔回收溶劑的冷凝液並聯換熱,再與第二蒸發塔頂溶劑部分冷凝的蒸汽換熱,具體說,對三塔蒸發回收糠醛進料預熱過程中,先將進料平等分為三股,與第一、第二和第三蒸發塔頂溶劑冷凝液換熱,使溫度自165至175℃冷卻到155至160℃,接著與第一蒸發塔頂溶劑蒸汽換熱,再將物料分為二股分別與第二、第三蒸發塔回收溶劑的冷凝液換熱,使溫度自175至190℃降為165至175℃,在第二蒸發塔進料預熱過程中,用第二蒸發塔頂溶劑蒸汽部分冷凝加熱第二蒸發塔自身進料,再用第三蒸發塔頂蒸汽充分冷凝至175至190℃進行加熱,所述的第一和第二蒸發塔進料的預熱必須同時實施,才能得到最大節能和減少傳熱面積,所述的第一蒸發塔壓力為0.1至0.18MPa絕壓,溫度165至180℃,塔頂溶劑蒸汽依次經過兩次換熱,第一次是冷凝器,第二次為換熱器,所述的第二蒸發塔壓力為0.15至0.21MPa絕壓,溫度175至190℃,塔頂溶劑蒸汽依次經過四次換熱,第一、二次是冷凝器,第三、四次是換熱器,所述的第三蒸發塔壓力為0.2至0.25MPa絕壓,溫度195至220℃,塔頂溶劑蒸汽依次經過三次換熱,第一次是冷凝器,第二、三次是換熱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溶劑可以是糠醛,N-甲基吡咯烷酮,甲乙基酮-甲苯,甲乙基酮-甲苯-苯,甲基異丁基酮-甲苯,甲基異丁基酮-甲苯-苯等與石油烴類混合物中溶劑的回收。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烴類加工過程中的溶劑回收方法,是對換熱網絡理論進行研究後得出來的。在多效蒸發可變冷、熱流系統中,當達到多窄點時,回收的熱量最多,而且傳熱面積在經濟上也是合理的。在工業裝置32萬噸/年的潤滑油糠醛精製裝置採用本發明後,與雙塔回收糠醛方法相比,可節約20~35%的能耗,折合118萬元/年。對於現有的三塔回收技術改造,可節約10~20%的能耗和10~30%的傳熱面積。
文檔編號C10G21/28GK1059851SQ9111045
公開日1992年4月1日 申請日期1991年11月8日 優先權日1991年11月8日
發明者徐亦方, 馬福祥, 李忠澤, 呂魏洪, 萬昌源, 錢曉峰, 孫康, 胡秀敏, 呂翠英, 李曉鷗 申請人: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 石油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