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一座美麗的大城市嗎(遠東第一大城市)
2023-07-02 12:33:00 1
上海,簡稱「滬」或「申」,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中國的經濟、交通、科技、工業、金融、貿易、會展和航運中心,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上海地處長江入海口,是長江經濟帶的龍頭城市,隔東中國海與日本九州島相望,南瀕杭州灣,北、西與江蘇、浙江兩省相接。
上海是一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擁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蘊和眾多歷史古蹟。江南傳統吳越文化與西方傳統的工業文化相融合形成上海特有的海派文化, 上海人多屬江浙民系使用吳語。早在宋代就有了「上海」之名,1843年後上海成為對外開放的商埠並迅速發展成為遠東第一大城市,今日的上海已經成功舉辦了2010年世界博覽會、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上海國際電影節等大型國際活動。
上海轄16個市轄區,總面積6340平方公裡,屬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上海氣候溫和溼潤,春秋較短,冬暖夏涼。1月份最冷,平均氣溫約4℃,通常7月份最熱,平均氣溫約28℃。上海地區,春秋屬吳。戰國先後屬吳、越、楚。秦漢以後分屬海鹽、由拳、婁縣諸縣。
上海是中國重要的的經濟、交通、科技、工業、金融、會展和航運中心,是世界上規模和面積最大的都會區之一。上海港貨物吞吐量和貨櫃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是一個良好的濱江濱海國際性港口。上海也是中國大陸首個自貿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所在地。上海與江蘇、浙江、安徽共同構成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為國際6大世界級城市群之一。
唐天寶十載(751年),吳郡太守奏準設立華亭縣,上海地區始有相對獨立的行政區劃。北宋時期,上海大陸地區分屬華亭縣和崑山縣,崇明地區屬海門縣。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初九(1218年1月7日)立嘉定縣,上海地區始有兩個獨立行政區劃。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華亭縣升府,次年改稱松江府,仍置華亭縣隸之。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上海縣立,也轄於松江府。元代後期,上海地區有松江府和嘉定、崇明2州及華亭、上海2縣。
明末,有松江府及所屬華亭、上海、青浦3縣,蘇州府所屬嘉定、崇明2縣,金山衛。清雍正四年(1726年),有松江府華亭、上海、青浦、婁、奉賢、福泉、金山、南匯8縣,太倉州嘉定、寶山2縣。到嘉慶十年(1805年),上海地區基本形成10縣1廳的格局,有松江府華亭、上海、青浦、婁、奉賢、金山、南匯7縣及川沙撫民廳,太倉州嘉定、崇明、寶山3縣。1912年1月,中華民國成立。裁松江府、太倉州,上海地區屬江蘇省,有上海、華亭(後改名松江)、嘉定、寶山、川沙、南匯、奉賢、金山、青浦、崇明等10縣。
1914年,江蘇省劃分為滬海等5道,其中滬海道駐上海縣,轄今屬上海市的上海、松江、南匯、青浦、奉賢、金山、川沙、嘉定、寶山、崇明等縣以及今屬江蘇省的海門縣。1925年,北洋政府允準上海改為淞滬市。1927年7月7日,上海特別市成立,直轄於中央政府,上海市有直轄市一級建置。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上海仍為中央直轄市。上海市劃分為20個市區和10個郊區。1956年6月,上海市轄15個市區和3個郊區。1958年1月、11~12月江蘇省上海、寶山、嘉定、松江、川沙、南匯、奉賢、金山、青浦、崇明等10縣先後劃入上海市,上海市有14個區、11個縣。
上海市地處東經120°52′至122°12′,北緯30°40′至31°53′之間,位於太平洋西岸,亞洲大陸東沿,中國南北海岸中心點,長江和黃浦江入海匯合處。北界長江,東瀕東海,南臨杭州灣,西接江蘇和浙江兩省。是長江三角洲衝積平原的一部分,平均高度為海拔4米左右。西部有天馬山、薛山、鳳凰山等殘丘,天馬山為上海陸上最高點,海拔高度99.8米,立有石碑「佘山之巔」。
海域上有大金山、小金山、浮山(烏龜山)、佘山島、小洋山島等巖島。在上海北面的長江入海處,有崇明島、長興島、橫沙島3個島嶼。崇明島為中國第三大島,由長江挾帶下來的泥沙衝積而成,面積為1041.21平方公裡,海拔3.5米~4.5米。長興島面積88.54平方公裡,橫沙島面積55.74平方公裡。
上海市地處長江入海口、太湖流域東緣。境內河道(湖泊)面積約500多平方公裡,;上海市河道長度2萬餘公裡,河網密度平均每平方公裡3公裡~4公裡。境內江、河、湖、塘相間,水網交織,主要水域和河道有長江口,黃浦江及其支流吳淞江(蘇州河)、薀藻浜、川楊河、澱浦河、大治河、斜塘、圓洩涇、大泖港、太浦河、攔路港,以及金匯港、油墩港等。其中黃浦江幹流全長80餘公裡,河寬大都在300米~700米之間,貫穿上海至吳淞口匯入長江口。吳淞江發源於太湖瓜涇口,在市區外白渡橋附近匯入黃浦江,其中上海境內約54公裡,俗稱蘇州河,為黃浦江主要支流。上海的湖泊集中在滬蘇、浙交界的西部窪地,最大的湖泊為澱山湖。
北宋,上海地區設立專門機構徵收酒稅。南宋景定、鹹淳年間,上海地區的稻棉種植、漁鹽蠶絲、棉紡織業日益發達,商賈雲集,上海鎮設立市舶提舉司及榷貨場。元代,上海縣「歲計糧十有二萬餘石,酒醋課稅統鈔一千九百餘錠」。元初,烏泥涇人黃道婆改革紡織技術,推動棉花種植和棉織手工業發展。明清時期,上海地區的棉布暢銷全國各地,有「木棉、文綾,衣被天下」之稱。
在解放之前,上海曾是遠東第一金融中心,無論股票,黃金,外匯等金融市場規模全部雄踞亞洲第一。上海是全球第二大期貨交易中心,僅次於芝加哥;全球最大黃金現貨交易中心;全球第二大鑽石現貨交易中心,全球三大有色金屬定價中心之一。但是,在1956年公私合營後,所有資本市場也被關閉。以1987年交通銀行恢復營業以及1990年上海證券交易所再度成立為標誌,金融市場開始恢復。中國人民銀行於2005年設立上海副總部。2009年,上海啟動人民幣國際結算試點。
上海是中國金融中心,上海幾乎囊括了全中國所有的金融市場要素:上海證券交易所、期貨交易所、中國金融交易所、上海鑽石交易所、黃金交易所、金融衍生品交易所、銀行間債券市場、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中國資金拆借市場、國家黃金儲備運營中心、國家外匯儲備運營中心、上海清算所(中國人民銀行清算總中心)、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央行徵信系統中心、支票節流數據處理中心)、中國四大銀行(農行、中行、工行、建行)上海總部、各大外資銀行大中華總部、中國反洗錢資金監控中心、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中國保險交易所。
上海是全國的財源大戶,地方財政收入在全國佔有比較重要的地位。上海市財政支出佔全國的比重較小,上海地方財政收入上解中央的數額在全國名列前茅,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經濟、社會事業和城市建設的發展,為實現上海「一個龍頭,三個中心」的戰略目標作貢獻。
上海是國際體育名城,世界最高級別的單項常駐賽事幾乎都落戶在上海。上海每年舉辦的常規賽事有F1(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ATP1000網球大師賽,國際田聯鑽石聯賽,世界高爾夫錦標賽-滙豐冠軍賽,上海斯諾克大師賽等。上海是首屆東亞運動會的舉辦地。上海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協辦城市之一。2007年女足世界盃決賽和2011年世界遊泳錦標賽。上海主要體育場館有上海體育場、上海體育館、虹口足球場、上海國際賽車場、源深體育中心、旗忠網球中心、上海東方體育中心等。
至1973年橫濱成為第一個與上海發展友好關係的城市,隨後逐漸遍布五大洲。至2013年10月,上海已與世界上53個國家的75個市(省、州、大區、道、府、縣或區)結成友好城市或建立友好交流關係。在上海設立領事機構的國家已達62個。大多為總領事館,並服務於華東地區。
1996年4月26日,中國、俄羅斯聯邦、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國元首在上海舉行首次會晤。自此,「上海五國」會晤機制正式建立。2001年6月14日至15日,「上海五國」元首在上海舉行第六次會晤,烏茲別克斯坦以完全平等的身份加入「上海五國」。2001年6月15日,6國的元首舉行首次會晤並籤署《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上海合作組織正式成立。
上海在《2011年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位列第二,《2013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中位列第三(次於香港,深圳)。在2013全球城市排行榜中香港第五、北京第十四、上海第二十一。上海在2013年全球十大金融中心城市排名第六。2013年上海GDP總量位居亞洲第三(次於東京,大阪),世界第九。全球城市分級中中國兩個Alpha 城市之一(另一個為香港)。
上海是中國第二批低碳試點城市。上海2012年總部經濟發展能力綜合得分為83.73分,排名第2位。上海獲得2012中國特色魅力城市稱號。上海擁有多座知名大學院校,包括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第二軍醫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大學,東華大學,上海師範大學,上海理工大學,華東政法大學,上海海事大學,上海對外經貿大學,上海海洋大學,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等。
上海已形成由鐵路、水路、公路、航空、軌道等5種運輸方式組成的,具有超大規模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上海港是中國最大的樞紐港之一,共有35個客運站,長途班線1611條,可抵達全國14個省市的660個地方。上海市已形成了由地面道路、高架道路、越江隧道和大橋以及地鐵、高架式軌道交通組成的立體型市內交通網絡。
湘桂高鐵、貴廣高速鐵路通車後,上海的高鐵將直接連通到桂林、貴陽、廣州、南寧。上海三大火車站:上海南站、上海火車站、上海虹橋火車站。上海虹橋火車站是上海最大、最現代化的鐵路客運站。上海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全球範圍首開高鐵與機場融合之先河,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綜合交通樞紐。
上海的城市交通系統非常發達。公共汽車線路數量1000多條,營運車輛1.8萬多輛,日均客運量約780萬人次,承擔著65%的市域公共客運量,是世界上線路最多的城市之一。上海擁有上海虹橋國際機場和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兩座國際機場。上海空港是東方航空、中國國際貨運航空、中國貨運航空和中國最大的兩家民營航空春秋和吉祥的主要基地。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IATA代碼PVG,ICAO代碼ZSPD)是中國(包括港、澳、臺)三大國際機場之一,與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香港國際機場並稱中國三大國際航空港。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位於上海浦東長江入海口南岸的濱海地帶,距市中心約30公裡。距虹橋機場約52公裡。浦東機場的航班量佔到整個上海機場的六成左右,國際旅客吞吐量位居國內機場首位,貨郵吞吐量位居世界機場第三位。通航浦東機場的中外航空公司已達48家,航線覆蓋90餘個國際(地區)城市、62個國內城市。虹橋機場一直是上海空港的代名詞。
上海擁有軌道交通系統共十三條,包括地鐵、高架輕軌和磁懸浮線等,營業裡程400餘公裡,居全國前列,已形成初步的網絡格局。上海地鐵於20世紀90年代初正式營運,是中國大陸地區繼北京、天津地鐵建成通車後建造的第三個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截止至2013年12月29日,上海軌道交通總裡程達567公裡,車站共計331座(均含磁浮在內),工作日日均客流約670萬人次,運營規模列世界第一。是世界上地鐵最繁忙的城市之一。地鐵線路將中心城區密集覆蓋,並連接了大多數區縣。
上海還建有磁懸浮項目——上海浦東機場線,全長30.5公裡,連接地鐵龍陽路站和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這也是世界上第一條投入商業運作的磁懸浮鐵路。上海浦東機場和虹橋樞紐之間的磁懸浮專線正在逐步推進中,尚在技術方案制定的階段。此外,用於連接郊區金山和上海南站的市郊通勤鐵路——上海金山城市市郊快速鐵路已於2012年9月28日建成通車,這是中國大陸地區首條利用鐵路網開行通勤列車的線路。上海的軌道交通還有一種形式——有軌電車。上海共建有1條有軌電車線路,即張江有軌電車。
上海擁有10所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其中4所為985工程高校。上海市現有100多所科研機構,10萬科研人員,及100多所專業技術培訓機構。上海話一般是指上海市區話,也就是現在被廣泛使用和認同的上海主流通用方言。松江方言是上海話的基礎。上海話是上海開埠以後吳語區各地移民口音在松江方言基礎上自然融合而成的新型城市吳語,成為吳語區的代表和共通語言。語音受移民中佔優勢的寧波和蘇州兩地影響巨大。吳語上海話是上海文化及氣質的載體,是海派文化的重要根基。上海話也和老洋房、弄堂、石庫門、旗袍等一樣,成為了上海風情的代表性符號。
廣義的上海話還包括上海郊區各大方言,上海郊區各鄉鎮屬於典型的江南文化。上海舊屬松江府,上海本地話包括松江話、嘉定話、浦東話、崇明話、金山話、青浦話等各區縣方言。上海話是在上海悠久歷史中形成的方言,有深厚文化積澱,語音、詞語和語法現象反映江東文化信息。上海話融合了北部吳語的主流特徵,是吳語太湖片的強勢方言,上海話曾經在80年代前成為吳越地區通用語。新世紀以來,由於普通話的推廣,上海話在吳語區的影響力有所降低。上海少年一代對於上海話的掌握能力開始下降,社會上也出現了一些保護上海話的行動。如今上海話仍然在日常生活中佔有主要地位。上海話的使用和發展一直是上海社會討論的話題。
上海人稱的本幫菜指的是上海本地風味的菜餚,特色可有用濃油赤醬(油多味濃、糖重、色豔)概括。常用的烹調方法以紅燒、煨、糖為主,品味鹹中帶甜,油而不膩。本幫炒菜中,葷菜中特色菜有響油鱔糊、油爆河蝦、油醬毛蟹、鍋燒河鰻、紅燒圈子、佛手肚膛、紅燒回魚、黃燜慄子雞等,真正體現本幫菜濃油赤醬的特點。上海的蔬菜按季節不同有各種時令菜。馬蘭頭、薺菜、雞毛菜、上海小油菜等都非常清爽。市民早點——四大金剛:大餅、油條、粢飯、豆腐漿。
和中國內地其他地方一樣,上海有5種宗教是得到中國政府承認的合法宗教:道教、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新教。有宗教信仰群眾88.76萬人,已登記開放的宗教活動場所有394個,有宗教團體85個、在滬宗教院校4所、宗教出版機構2個。宗教界全年捐贈慈善公益事業共3825萬元。歷史上上海還曾經存在過許多其他宗教,例如猶太教、東正教、錫克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