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塑膠原料的吸料除塵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30 00:43:46

本實用新型涉及薄膜生產設備領域,尤其是一種塑膠原料的吸料除塵機構。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常常使用PE保護膜保護產品在生產加工、運輸、貯存和使用過程中不受汙染,腐蝕及劃傷,保護產品原有的光潔亮澤的表面。現有的PE保護膜包括有靜電膜、防靜電膜及高粘靜電膜。現有在製備PE保護膜的過程中需要依次經過原料混合、除塵、擠出、成型、交叉摺疊、電暈、收卷及分卷等工藝步驟。
而現有中製備PE保護膜時,在將塑膠原料混合完成後送入擠出機前,需要將混合原料中所含有的以及在混合過程中引入的粉塵及雜質去除掉。因此,需要用到除塵裝置。而現有的PE保護膜的擠出生產線中,常常是通過自動吸料機的除塵功能來滿足相應的要求。但是,現有的自動吸料機只能滿足其自動吸料的需求,對於除塵而言,其存在的不足之處在於:除塵效率低、且效果差,並且因為引入除塵功能還影響其吸料的使用。而與之同時,現有技術中的用於塑膠原料除塵的機構存在使用效果不好、過濾效果不佳且使用壽命短的缺陷。
因此,本習作之創作者結合自身生產需求,並藉助現有日常生活中的吸塵器的作用原理設計了一種塑膠原料的吸料除塵機構。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過濾效果好、能耗低、使用方便,除塵後的塑膠原料純度高的塑膠原料除塵機構。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取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塑膠原料的吸料除塵機構,包括底板、支架、高壓風機組件及吸料除塵組件,所述支架和所述高壓風機組件安設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吸料除塵組件安設在所述支架上,且在位置上置於所述高壓風機組件的上端;其中,所述高壓風機組件包括驅動電機和離心風機,所述離心風機配設有吸風口和排風口;所述吸料除塵組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設置的除塵桶、料鬥及支撐板;所述支撐板與所述支架固接,所述料鬥安設在所述支撐板上,所述料鬥對接所述除塵桶,所述料鬥能收集經所述除塵桶除塵且回落的塑膠原料,所述除塵桶的底部設吸料口,該吸料口通過料管連接吸料頭,所述除塵桶內部開制除塵通道,所述除塵通道內設有除塵濾芯,所述除塵桶的頂端設有抽風口,該抽風口通過風管與所述吸風口連通。
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闡述: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 所述高壓風機組件還包括洩壓閥,該洩壓閥與所述離心風機連通。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驅動電機為三相渦輪電機。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除塵濾芯為過濾棒或布袋過濾器。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風管與所述抽風口和/或吸風口連接位置處還設有活動的過濾網篩,所述過濾網篩用於去除從除塵桶抽出的風所包含的粉塵。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風管和料管均為塑料波紋管。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本新型的吸料除塵機構,通過高壓風機組產生負壓吸力,將塑膠原料從料桶中吸入除塵桶中,吸入除塵桶內的塑膠原料隨著風流自下朝上移動過程中,經過除塵濾芯過濾,塑膠原料中還有的粉塵等雜質被除塵濾芯吸收,而本除塵的塑膠原料則自上朝下落入料鬥內;落入料鬥內的塑膠原料被送至PE保護膜擠出成型設備中;本新型的吸料除塵機構的過濾效果好、能耗低、使用方便且使用壽命長,除塵後的塑膠原料純度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吸料除塵機構的立體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吸料除塵機構裝配洩壓閥的立體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攪拌機吸料除塵組件的立體圖;
圖4是圖3的分解示意圖。
圖中,1.支架,2.上攪拌桶組件,21.桶體,22.桶底,3.下攪拌桶組件,31.下桶體,32.料鬥,33.出料艙門,4.攪拌裝置,41.攪拌軸,42.攪拌槳葉,421.瓢形槳葉,422.圓餅狀槳葉,5.驅動裝置,51.驅動電機,52.主動輪,53.皮帶,54.從動輪,6.控制裝置,7.進料艙門,8.視窗,9.下料閥門,10.出料閥門。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於解釋本申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申請的限制。在本申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後」、「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順時針」、「逆時針」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申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申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徵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徵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徵。在本申請的描述中,「若干個」、「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在本申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申請中的具體含義。在本申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徵直接接觸,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徵不是直接接觸而是通過它們之間的另外的特徵接觸。而且,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正上方和斜上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徵水平高度高於第二特徵。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正上方和斜上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徵水平高度小於第二特徵。
附圖1-4實例本新型的一種具體實施例,一種塑膠原料的吸料除塵機構,該吸料除塵機構用於PE保護膜生產線,它包括底板1、支架2、高壓風機組件3及吸料除塵組件4,所述支架2和所述高壓風機組件3安設在所述底板1上,所述吸料除塵組件4安設在所述支架2上,所述吸料除塵組件4在位置上置於所述高壓風機組件3的上端;其中,所述高壓風機組件3包括驅動電機31和離心風機32,所述驅動電機31優選三相渦輪電機,所述離心風機32配設有吸風口33和排風口34;參考附圖3-4,所述吸料除塵組件4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設置的除塵桶41、料鬥42及支撐板43;所述支撐板43與所述支架2固接,該支撐板43為整個吸料除塵組件4的底託板,所述料鬥42安設在所述支撐板43上,而所述料鬥42對接所述除塵桶41,所述料鬥42能收集經所述除塵桶41除塵且回落的塑膠原料,在實際中,所述除塵桶41的底部設有一錐狀的落料料口,該落料料口正對所述料鬥42的入料口,所述除塵桶41的底部設吸料口44,該吸料口44通過料管5連接吸料頭6,所述料管5優選塑膠波紋管;所述除塵桶41內部開制除塵通道,所述除塵通道內設有除塵濾芯45,該除塵濾芯45為過濾棒和布袋過濾器其中的一種,而在本實施例中,除塵濾芯45為中空圓柱狀的除塵棒,該圓柱狀的除塵棒上陣列有若干過濾孔,同時,該除塵棒的中空部分為風道,所述除塵桶41的頂端設有抽風口46,該抽風口46通過風管7與所述吸風口33連通,所述風管7優選塑膠波紋管;離心風機32工作時,離心風機32的葉輪轉動,擾動空氣螺旋流動,從而在離心風機32內形成吸力,使的在離心風機32外部的空氣經風管7及吸風口33流入離心風機32,然後進排風口34流出,而用於風管7的另一端是連接在吸料除塵組件4的抽風孔46上的,離心風機32的吸力使得除塵桶41的空氣自下朝上流動,從而使吸料頭6能將塑膠原料吸入除塵桶31,當然,在塑膠原料被吸入除塵桶41後,由於原料自身重力、除塵桶41的阻擋及離心風機32的停止工作,使得塑膠原料在除塵完成後回落至料鬥42內。
參考附圖2,為了延長吸料除塵機構的使用壽命,所述高壓風機組件3的離心風機32還連接了洩壓閥35,當離心風機32內部壓力過大時,通過洩壓閥35洩壓,使離心風機32工作在匹配的壓力狀態上;而同時為了避免離心風機32吸入的、流過除塵桶41的風除塵不徹底,而造成離心風機32繞軸,所述風管7與所述抽風口46和/或吸風口33連接位置處還設有活動的過濾網篩(圖中未顯示),通過過濾網篩去除從除塵桶41抽出的風所包含的粉塵。
以上並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範圍作任何限制,凡依據本實用新型技術實質對以上的實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