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於基板雙面的雙頻天線的製作方法
2023-05-30 02:51:06

本發明是有關一種建構於基板雙面的雙頻天線,尤指一種建構於基板雙面的雙頻天線,其主要目的為提供一種易於調整設計的雙頻天線,於基板上設置輻射體的原則為沿著板邊走線,以爭取較大天線長度,可依產品需求做簡易的調整與修正來達到要求的頻段,且可適用於一般無線傳輸規格。
背景技術:
於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現今時代中,通信電子產品是改變人們生活的一環,而通信電子產品的天線設計水平,關乎信號的收發質量,因此應多種不同類型的通信電子產品,開發不同種類或材料的天線是必要的,可應用在各種尺寸日益輕巧的手持式電子裝置中(例如行動電話或筆記本電腦)或無線傳輸裝置(例如AP、無線網卡Card Bus)中。
上述應用於手持式電子裝置的天線種類多半採用平面倒F形天線(Planar lnverse-F Antenna,PIFA)或單極天線(Monopole Antenna)。於現有技術中,其多半將同軸纜線的內層導體層與外圍導體層分別焊接於PIFA的信號饋入點與信號接地點,再由平面倒F形天線進行無線信號傳輸。
技術實現要素:
基於解決以上所述現有技術的缺失,本發明為一種建構於基板雙面的雙頻天線,其主要目的為提供一種易於調整設計的雙頻天線,於基板上設置輻射體的原則為沿著板邊走線,以爭取較大天線長度,可依產品需求做簡易的調整與修正來達到要求的頻段,且可適用於一般無線傳輸規格,例如:802.11a(5150~5850MHz)、802.11b(2400~2500MHz)、802.11g(2400~2500MHz)、802.11n(2400MHz or 5000MHz)的系統頻帶需求。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為一種為建構於基板雙面的雙頻天線,其包括有:
一基板,其具有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該第一面的一第一邊緣設置有一饋 電點,該饋電點具有一貫穿導孔,使該第一面與該第二面具有電性連接;
一第一輻射部,於該饋電點的一第一方向沿該基板的該第一邊線延伸,至一第一板角處做一彎折,繼續沿著該基板的一第二邊緣延伸,至一第二板角處再做另一彎折,又沿著該基板的一第三邊緣向一第三板角延伸,其中該第一輻射部可以與該第三板角有一距離、該第一輻射部可以剛好至該第三角板為止、或者該第一輻射部可以至該第三板角處又做再一彎折後沿著該基板的一第四邊緣向一第四板角延伸一長度;以及
一第二輻射部,自該第二面的該饋電點以一第二方向延伸一直線,且該第二方向投影至該第一面後,為垂直該第一方向,即該第二輻射部自該饋電點向鄰設於該第三邊緣的該第一輻射部延伸,該第二輻射部的投影不與第一輻射部重疊。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為一種建構於基板雙面的雙頻天線,其包括有:
一基板,其具有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該第一面的一第一邊緣設置有一饋電點,該饋電點具有一貫穿導孔,使該第一面與該第二面具有電性連接;
一第一輻射部,位於該第一面,於該饋電點的一第一方向沿該基板的該第一邊線延伸,至一第一板角處做一彎折,繼續沿著該基板的一第二邊緣延伸,至一第二板角處再做另一彎折,又沿著該基板一第三邊緣向一第三板角延伸,其中該第一輻射部可以與該第三板角有一距離、該第一輻射部可以剛好至該第三角板為止、或者該第一輻射部可以至該第三板角處又做再一彎折後沿著該基板的一第四邊緣向一第四板角延伸一長度;
一第二輻射部,位於該第二面,自該第二面的該饋電點以一第二方向延伸一直線,且該第二方向投影至該第一面後,為垂直該第一方向,即該第二輻射部自該饋電點向鄰設於該第三邊緣的該第一輻射部延伸,該第二輻射部的投影不與第一輻射部重疊;
一第一匹配部,位於該第一面,由該饋電點向一第三方向延伸,經由一第一彎折後沿該第一方向的反方向延伸至該基板的該第四邊緣處,再經由一第二彎折沿該第四邊緣延伸至一第四板角,該第三方向垂直於該第一方向;以及
一第二匹配部,位於該第一面,由該第二彎折向該第三方向延伸,經由一第三彎折向該第一方向延伸,即該第二匹配部向該第一方向的延伸為該第二匹配部向鄰設於該第二邊緣的該第一輻射部延伸,且該第二匹配部沿該第一方向 延伸的投影與該第二輻射部呈交錯。
為進一步對本發明有更深入的說明,乃藉由以下圖示、圖號說明及新型詳細說明,冀能對貴審查委員於審查工作有所幫助。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建構於基板雙面的雙頻天線於基板第一面的天線布局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建構於基板雙面的雙頻天線於基板第二面的天線布局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建構於基板雙面的雙頻天線於基板第一面的天線布局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建構於基板雙面的雙頻天線於基板第二面的天線布局示意圖。
其中,附圖標記:
1、5~基板
11、51~第一板角
12、52~第二板角
13、53~第三板角
14、54~第四板角
2、6~饋電點
21、61、831~貫穿導孔
3、7~第一輻射部
4、9~第二輻射部
81~第一匹配部
82~第二匹配部
83~接地點
具體實施方式
茲配合下列的圖式說明本發明的詳細結構,及其連結關係,以利於貴審委做一了解。
請參閱圖1、2所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建構於基板雙面的雙頻天線於基板第一面及第二面的天線布局示意圖,其包括有:一基板1,該基板1指一印刷電路板,其具有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該第一面的一邊緣設置有一饋電點2,本實施例該饋電點2設置於接近該邊緣中心點的位置,該饋電點2具有一貫穿導孔21,使該第一面與該第二面具有電性連接,該饋電點2可以與一50Ω傳輸線或一線纜做一電性連接;一第一輻射部3,於該饋電點2的一第一方向沿該基板1的邊線延伸,至一第一板角11處做一彎折,繼續沿著該基板1的邊緣延伸,至一第二板角處12再做另一彎折,又沿著該基板1邊緣延伸,直至一第三板角13為止,該第一輻射部3至該第三板角13處續做一彎折,並朝著一第四板角14延伸一長度,該長度不超過該基板1邊緣1/2長度;一第二輻射部4,自該第二面的該饋電點2以一第二方向延伸一直線,該第二輻射部4的該直線長度超過該基板1的中心點,且該第二方向投影至該第一面後,為垂直該第一方向,即該第二輻射部自該饋電點向設置於該第二板角與該第三板角之間的第一輻射部延伸,該第二輻射部的投影不與第一輻射部重疊。
請參閱圖3、4所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建構於基板雙面的雙頻天線於基板第一面及第二面的天線布局示意圖,其包括有:一基板5,該基板5指一印刷電路板,其具有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該第一面的一邊緣設置有一饋電點6,該饋電點6具有一貫穿導孔61,使該第一面與該第二面具有電性連接,該饋電點6可以與一50Ω傳輸線或一線纜做一電性連接;一第一輻射部7,位於該第一面,於該饋電點6的一第一方向沿該基板1的邊線延伸,至一第一板角51處做一彎折,繼續沿著該基板1的邊緣延伸,至一第二板角52處再做一彎折,又沿著該基板1邊緣延伸至一第三板角53前為末端;一第二輻射部9,位於該第二面,自該第二面的該饋電點6以一第二方向延伸一直線,且該第二方向投影至該第一面後,為垂直該第一方向,即該第二輻射部9自該饋電點6向設置於該第二板角52與該第三板角53之間的第一輻射部7延伸,該第二輻射部9的投影不與第一輻射部7重疊;一第一匹配部81,位於該第一面,由該饋電點6的向一第三方向延伸,經由一第一彎折後沿該第一方向的反方向延伸至該基板1的邊緣處,再經由一第二彎折延伸至一第四板角54,該第三方向垂直於該第一方向,該第一匹配部81延伸至該第四板角54的末端處,設置有一接地區83,該接地區83中心處設置有一貫穿導孔831,該接地區83可連接至一電子產品的系統接地,通常可 以是一金屬殼體;一第二匹配部82,位於該第一面,由該第二彎折向該第三方向延伸,經由一第三彎折向該第一方向延伸,即該第二匹配部82向該第一方向的延伸為該第二匹配部82向設置於該第一板角51與該第二板角52之間的第一輻射部7延伸,且該第二匹配部82沿該第一方向延伸的投影與該第二輻射部9呈垂直交錯。
本發明的該基板例如為一四邊形,該第一板角、該第二板角、該第三板角與該第四板角形成該四邊形的四個角,其中該第一板角與該第四板角之間形成一第一邊緣,該第二板角與該第三板角之間形成一第三邊緣,該第一邊緣與該第三邊緣彼此平行的直線,該第一板角與該第二板角之間形成一第二邊緣,該第三板角與該第四板角之間形成一第四邊緣,該第二邊緣與該第四邊緣可以彼此是平行或對稱的直線;該基板又例如為一多邊形,該第一板角、該第二板角、該第三板角與該第四板角形成該多邊形的其中四個角,其中該第一板角與該第四板角之間形成一第一邊緣,該第二板角與該第三板角之間形成一第三邊緣,該第一邊緣與該第三邊緣彼此平行的直線,該第一板角與該第二板角之間形成一第二邊緣,該第三板角與該第四板角之間形成一第四邊緣,該第二邊緣與該第四邊緣可以彼此是對稱或不對稱的曲線或折線。
藉由上述圖1至圖4的揭露,即可了解本發明為一種建構於基板雙面的雙頻天線,其主要目的為提供一種易於調整設計的雙頻天線,於基板上設置輻射體的原則為沿著板邊走線,以爭取較大天線長度,可依產品需求做簡易的調整與修正來達到要求的頻段,且可適用於一般無線傳輸規格,例如:802.11a(5150~5850MHz)、802.11b(2400~2500MHz)、802.11g(2400~2500MHz)、802.11n(2400MHz or 5000MHz)的系統頻帶需求。於無線通訊領域中具有極大的商業價值,故提出發明申請以尋求發明的保護。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結構特徵及各實施例皆已詳細揭示,而可充分顯示出本發明案在目的及功效上均深賦實施的進步性,極具產業的利用價值,且為目前市面上前所未見的運用,依專利法的精神所述,本發明案完全符合發明專利的要件。
唯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的限定本發明所實施的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於本發明權利要求保護涵蓋的範圍內,謹請貴審查委員明鑑,並祈惠準,是所至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