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接入伺服器的選擇性計費方法
2023-05-30 02:30:21 2
專利名稱:網際網路接入伺服器的選擇性計費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網際網路領域,更具體地說,是一種網際網路接入伺服器的計費方法。
用戶對網絡的訪問量一般包括時長和流量。流量包括輸入流量和輸出流量。輸入流量是指接入伺服器接收的數據包的流量;輸出流量是指接入伺服器發出的數據包的流量,如圖1所示。當前,用戶上網通常是通過時長來計費的,但隨著網際網路的不斷發展,時長計費已經不能滿足實際運營的需求,根據用戶流量進行計費是今後計費的趨勢。
現有技術中也有按照流量計費的,其步驟為
(1)當接入伺服器從用戶側接收一個數據包,或者向用戶側發送一個數據包時,接入伺服器就將該流量(比如字節數)計入用戶發生的實際流量中;(2)在用戶結束對網絡的訪問時,接入伺服器向計費伺服器發送上述實際流量,計費伺服器進行計費。
但這種方法在實際運用中出現了這種問題有時運營商想為用戶提供一些免費的服務,或者提供一些內部用戶的互相訪問,這種服務運營商是不想收費的,但用戶的數據包通常還是要經過接入伺服器;或者對於有些流量大的業務一般都有自己的專用計費系統,也不希望經過接入伺服器然後進行計費。我們需要一種能夠對免費業務和計費業務加以區分,有選擇地進行計費的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解決方案是一種網際網路接入伺服器的選擇性計費方法,它包括a、定義一個訪問列表,該訪問列表由多個(用戶範圍,免收費範圍)組合構成,其中用戶範圍代表用戶,免收費範圍在接入伺服器從用戶側接收數據包時代表數據包目的地,在接入伺服器向用戶側發送數據包時代表數據包的源頭,將哪些範圍的用戶訪問哪些範圍的服務屬於免收費的範圍的信息事先存到該列表中;
b、定義用戶的計費依據流量的存儲單元,用於記錄用戶發生的實際流量中需要計費的那一部分流量;c、當接入伺服器從用戶側接收一個數據包時,查詢訪問列表,判斷發出該數據包的用戶、數據包的目的地組成的對是否落在其中一個(用戶範圍,免收費範圍)組合中,如是則不將該流量計入上述計費依據流量中,如不是則將該流量計入上述計費依據流量中;當接入伺服器向用戶側發送一個數據包時,判斷接收該數據包的用戶、數據包的源頭組成的對是否落在其中一個(用戶範圍,免收費範圍)組合中,如是則不將該流量計入上述計費依據流量中,如不是則將該流量計入上述計費依據流量中;d、在用戶結束對網絡的訪問時,接入伺服器向計費伺服器發送上述計費依據流量,計費伺服器進行計費。
在步驟a中,可以通過定義用戶地址和掩碼來定義所述的用戶範圍,掩碼表示上述用戶地址中哪些位是有效的;在步驟c中,在判斷用戶、數據包的目的地/源頭組成的對是否落在其中一個(用戶範圍,免收費範圍)組合中時,要判斷發出/接收數據包的用戶是否落在了該掩碼限制了有效位的用戶地址上。
在步驟a中,也可以將用戶範圍定義為所有用戶;在步驟c中,在判斷用戶、數據包的目的地/源頭組成的對是否落在其中一個(用戶範圍,免收費範圍)組合中時,不進行用戶範圍的判斷。
在步驟a中,也可以將接入伺服器的埠進行編號,使用接入伺服器的埠編號來定義所述的用戶範圍;在步驟c中,在判斷用戶、數據包的目的地/源頭組成的對是否落在其中一個(用戶範圍,免收費範圍)組合中時,要判斷發出/接收數據包的用戶是否落在了接入伺服器的埠編號上。
在步驟a中,可以通過定義免收費地址、掩碼、傳輸層的協議號和埠範圍來定義所述的免收費範圍,免收費地址表示免費訪問的IP網段/主機,掩碼表示免收費地址中哪些位是有效的,協議號和埠範圍表示具體的傳輸層的免費訪問用的協議號和埠號的範圍;在步驟c中,在判斷用戶、數據包的目的地/源頭組成的對是否落在其中一個(用戶範圍,免收費範圍)組合中時,要判斷該數據包的目的地/源頭是否落在了該掩碼限制了有效位的免收費地址的特定協議號的特定埠範圍上。
在步驟a中,也可以通過定義免收費地址、掩碼、傳輸層的協議號來定義所述的免收費範圍,免收費地址表示免費訪問的IP網段/主機,掩碼表示免收費地址中哪些位是有效的,協議號表示具體的傳輸層的免費訪問用的協議號,埠範圍為任意埠;在步驟c中,在判斷用戶、數據包的目的地/源頭組成的對是否落在其中一個(用戶範圍,免收費範圍)組合中時,要判斷該數據包的目的地/源頭是否落在了該掩碼限制了有效位的免收費地址的特定協議號的任意埠號上。
在步驟a中,也可以通過定義免收費地址、掩碼來定義所述的免收費範圍,免收費地址表示免費訪問的IP網段/主機,掩碼表示免收費地址中哪些位是有效的;在步驟c中,在判斷用戶、數據包的目的地/源頭組成的對是否落在其中一個(用戶範圍,免收費範圍)組合中時,要判斷該數據包的目的地/源頭是否落在了該掩碼限制了有效位的免收費地址上。
在步驟a中,也可以通過定義免收費地址來定義所述的免收費範圍,免收費地址表示免費訪問的IP網段/主機,掩碼的作用範圍是從其二進位表示法最高位到低位的最後一個1的範圍,表示免收費地址中從最高位到低位的最後一個1的範圍是有效的;在步驟c中,在判斷用戶、數據包的目的地/源頭組成的對是否落在其中一個(用戶範圍,免收費範圍)組合中時,要判斷該數據包的目的地/源頭是否落在了該掩碼限制了有效位的免收費地址上。
在步驟a中,也可以通過定義免收費地址來定義所述的免收費範圍,免收費地址表示免費訪問的IP網段/主機;在步驟c中,在判斷用戶、數據包的目的地/源頭組成的對是否落在其中一個(用戶範圍,免收費範圍)組合中時,要判斷該數據包的目的地/源頭是否落在了該免收費地址上。
由於本發明定義了一個由一至多個(用戶範圍,免收費範圍)組合構成的訪問列表,將哪些範圍的用戶訪問哪些範圍的服務屬於免收費的範圍的信息事先存到該列表中,當接入伺服器從用戶側接收數據包或者向用戶側發送數據包時,通過將用戶、數據包的目的地/源頭與訪問列表中的信息進行比較,就可以達到對免費業務和計費業務加以區分、有選擇地進行計費的效果。
圖1是接入伺服器接收和發送數據包的一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方法流程圖。
圖3是訪問列表的一個結構圖。
圖2是本發明的方法流程圖,從圖2中可以清楚看到本發明的具體實現步驟,該步驟與我們下面的小標題大體對應。
(1)定義一個訪問列表,該訪問列表由多個(用戶範圍,免收費範圍)組合構成,其中用戶範圍代表用戶,免收費範圍在接入伺服器從用戶側接收數據包時代表數據包目的地,在接入伺服器向用戶側發送數據包時代表數據包的源頭,將哪些範圍的用戶訪問哪些範圍的服務屬於免收費的範圍的信息事先存到該列表中。其中,該用戶的範圍和訪問服務免費的範圍組成一「對」,分別存入到用戶範圍和免收費範圍中去。一到多個這樣的「對」就組成了整個的訪問列表。
上述的用戶側是指由於接入伺服器是連接用戶和外部IP網的,連接用戶的埠方向稱為用戶側,連接網絡的埠方向稱為網絡側,如圖1所示。由於本發明討論的接入伺服器所記錄的流量是每個用戶的流量,所以本發明中的流量統計是用戶側的流量統計。
上述的用戶範圍我們可以採用「網段定義法」來進行定義,上述的免收費範圍我們可以採取「網絡/傳輸層定義法」來進行定義。「網段定義法」是通過指定網絡層的範圍來定義一個範圍,「網絡/傳輸層定義法」是通過指定網絡層和傳輸層兩層的範圍來定義一個訪問範圍,其中網絡層範圍通過網段來定義,傳輸層範圍通過協議號加埠範圍來定義。對不存在埠號的傳輸層協議,埠範圍可以為任意值。下面就如何定義用戶範圍和免收費範圍我們分別加以論述。
首先,我們看如何定義用戶範圍的方法。
第一種方法是通過定義用戶地址和掩碼來定義所述的用戶範圍,掩碼表示上述用戶地址中哪些位是有效的。
例如,用戶地址為(10.1.1.0),換算成二進位為(00001010 00000001 0000000100000000),如掩碼是(255.255.0.0),(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00000000),前16位是有效的,也就是說,我們定義的用戶範圍是(10.1.0.0)到(10.1.255.255)中的任何地址,只要前16位是0000101000000001就可以了。
第二種方法是將用戶範圍定義為所有用戶。在這種情況下,無論什麼用戶訪問後面所述的免收費範圍的服務,後可以免收費。
第三種方法是將接入伺服器的埠編號,如1、2、3……,使用接入伺服器的埠編號來定義所述的用戶範圍,如1-10表示前10個編號的用戶。
下面我們來看如何定義免收費範圍。
第一種方法是通過定義免收費地址、掩碼、傳輸層的協議號和埠範圍來定義所述的免收費範圍,如圖3的右邊所示。免收費地址表示免費訪問的IP網段/主機,掩碼表示免收費地址中哪些位是有效的,協議號和埠號表示具體的傳輸層的免費訪問用的協議號和埠號,其中埠號可以是一個範圍,有一個埠上限和埠下限。在這種方法中,可以通過特殊值來表示任意的範圍,比如,協議號為0時表示任意的協議都免費。
下面的幾種方法都屬於簡化處理方法。第二種方法是通過定義免收費地址、掩碼、傳輸層的協議號來定義所述的免收費範圍,免收費地址表示免費訪問的IP網段/主機,掩碼表示免收費地址中哪些位是有效的,協議號表示具體的傳輸層的免費訪問用的協議號,埠範圍為任意埠。與上一種方法相比,它省略了埠範圍。
第三種方法是通過定義免收費地址、掩碼來定義所述的免收費範圍,免收費地址表示免費訪問的IP網段/主機,掩碼表示免收費地址中哪些位是有效的。它省略了協議號和埠範圍,即協議號不限,埠範圍為任意範圍。
第四種方法是通過定義免收費地址來定義所述的免收費範圍,免收費地址表示免費訪問的IP網段/主機(掩碼的定義實際是隱含到了免收費地址中,因此被省略了),隱含的掩碼的作用範圍是從免收費地址二進位表示法最高位到低位的最後一個1的範圍,表示免收費地址中從最高位到低位的最後一個1的範圍是有效的。比如,免收費地址為(10.1.1.0),換算成二進位為(00001010 00000001 0000000100000000),那麼其省略的掩碼的作用範圍為(11111111 1111111111111111 00000000),即(255.255.255.0),所以,該定義類似於正常定義下免收費地址為(10.1.1.0)而掩碼為(255.255.255.0)。最後表示的是從(10.1.1.0)到(10.1.1.255)都屬於免收費範圍。
第五種方法是通過定義免收費地址來定義所述的免收費範圍,免收費地址表示免費訪問的IP網段/主機,相當於省略的掩碼為(255.255.255.255),即免收費範圍為一個特定IP位址的主機上的所有服務。
(2)定義用戶計費依據流量的存儲單元,記錄用戶發生的實際流量中需要計費的那一部分流量。這一部分是現有技術所沒有的,現有技術是根據實際流量進行收費的。
(3)當接入伺服器從用戶側接收一個數據包時,查詢訪問列表,判斷發出該數據包的用戶、數據包的目的地組成的對是否落在其中一個(用戶範圍,免收費範圍)組合中,如是則不將該流量計入上述計費依據流量中,如不是則將該流量計入上述計費依據流量中;當接入伺服器向用戶側發送一個數據包時,判斷接收該數據包的用戶、數據包的源頭組成的對是否落在其中一個(用戶範圍,免收費範圍)組合中,如是則不將該流量計入上述計費依據流量中,如不是則將該流量計入上述計費依據流量中。
當我們採取上述第一種定義用戶範圍的方法時,在判斷用戶、數據包的目的地/源頭組成的對是否落在其中一個(用戶範圍,免收費範圍)組合中時,要判斷發出/接收數據包的用戶是否落在了該掩碼限制了有效位的用戶地址上。
當我們採取上述第二種定義用戶範圍的方法時,在判斷用戶、數據包的目的地/源頭組成的對是否落在其中一個(用戶範圍,免收費範圍)組合中時,不進行用戶範圍的判斷。
當我們採取上述第三種定義用戶範圍的方法時,在判斷用戶、數據包的目的地/源頭組成的對是否落在其中一個(用戶範圍,免收費範圍)組合中時,要判斷發出/接收數據包的用戶是否落在了接入伺服器的埠編號上。
當我們採取上述第一種定義免收費範圍的方法時,在判斷用戶、數據包的目的地/源頭組成的對是否落在其中一個(用戶範圍,免收費範圍)組合中時,要判斷該數據包的目的地/源頭是否落在了該掩碼限制了有效位的免收費地址的特定協議號的特定埠範圍上。
當我們採取上述第二種定義免收費範圍的方法時,在判斷用戶、數據包的目的地/源頭組成的對是否落在其中一個(用戶範圍,免收費範圍)組合中時,要判斷該數據包的目的地/源頭是否落在了該掩碼限制了有效位的免收費地址的特定協議號的任意埠號上。
當我們採取上述第三種定義免收費範圍的方法時,在判斷用戶、數據包的目的地/源頭組成的對是否落在其中一個(用戶範圍,免收費範圍)組合中時,要判斷該數據包的目的地/源頭是否落在了該掩碼限制了有效位的免收費地址上。
當我們採取上述第四種定義免收費範圍的方法時,在判斷用戶、數據包的目的地/源頭組成的對是否落在其中一個(用戶範圍,免收費範圍)組合中時,要判斷該數據包的目的地/源頭是否落在了隱含在免收費地址中的掩碼限制了有效位的免收費地址上。
當我們採取上述第五種定義免收費範圍的方法時,在判斷用戶、數據包的目的地/源頭組成的對是否落在其中一個(用戶範圍,免收費範圍)組合中時,要判斷該數據包的目的地/源頭是否落在了該免收費地址上。
(4)在用戶結束對網絡的訪問時,接入伺服器向計費伺服器發送上述計費依據流量,比如,如果計費協議使用RADIUS協議,計費依據流量可以使用輸入字節數、輸出字節數、輸入包數、輸出包數屬性來承載。
另外,如果有需要,接入伺服器在向計費伺服器發送計費報文時,除了發送計費依據流量外,仍然可以附帶用戶上網的實際流量。比如,通過RADIUS協議,使用輸入字節數、輸出字節數、輸入包數、輸出包數屬性來承載了用戶的計費依據流量的同時,可以定義四個新的屬性來承載用戶的實際流量實際輸入字節數、實際輸出字節數、實際輸入包數、實際輸出包數。
然後,計費伺服器進行計費。關於這一過程是一個公知的過程,我們不作詳細討論。
權利要求
1.一種網際網路接入伺服器的選擇性計費方法,它包括a、定義一個訪問列表,該訪問列表由多個(用戶範圍,免收費範圍)組合構成,其中用戶範圍代表用戶,免收費範圍在接入伺服器從用戶側接收數據包時代表數據包目的地,在接入伺服器向用戶側發送數據包時代表數據包的源頭,將哪些範圍的用戶訪問哪些範圍的服務屬於免收費的範圍的信息事先存到該列表中;b、定義用戶的計費依據流量的存儲單元,用於記錄用戶發生的實際流量中需要計費的那一部分流量;c、當接入伺服器從用戶側接收一個數據包時,查詢訪問列表,判斷發出該數據包的用戶、數據包的目的地組成的對是否落在其中一個(用戶範圍,免收費範圍)組合中,如是則不將該流量計入上述計費依據流量中,如不是則將該流量計入上述計費依據流量中;當接入伺服器向用戶側發送一個數據包時,判斷接收該數據包的用戶、數據包的源頭組成的對是否落在其中一個(用戶範圍,免收費範圍)組合中,如是則不將該流量計入上述計費依據流量中,如不是則將該流量計入上述計費依據流量中;d、在用戶結束對網絡的訪問時,接入伺服器向計費伺服器發送上述計費依據流量,計費伺服器進行計費。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網際網路接入伺服器的選擇性計費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步驟a中,通過定義用戶地址和掩碼來定義所述的用戶範圍,掩碼表示上述用戶地址中哪些位是有效的;在步驟c中,在判斷用戶、數據包的目的地/源頭組成的對是否落在其中一個(用戶範圍,免收費範圍)組合中時,要判斷發出/接收數據包的用戶是否落在了該掩碼限制了有效位的用戶地址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網際網路接入伺服器的選擇性計費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步驟a中,將用戶範圍定義為所有用戶;在步驟c中,在判斷用戶、數據包的目的地/源頭組成的對是否落在其中一個(用戶範圍,免收費範圍)組合中時,不進行用戶範圍的判斷。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網際網路接入伺服器的選擇性計費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步驟a中,將接入伺服器的埠編號,用接入伺服器的埠編號來定義所述的用戶範圍;在步驟c中,在判斷用戶、數據包的目的地/源頭組成的對是否落在其中一個(用戶範圍,免收費範圍)組合中時,要判斷發出/接收數據包的用戶是否落在了接入伺服器的埠編號上。
5.根據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網際網路接入伺服器的選擇性計費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步驟a中,通過定義免收費地址、掩碼、傳輸層的協議號和埠範圍來定義所述的免收費範圍,免收費地址表示免費訪問的IP網段/主機,掩碼表示免收費地址中哪些位是有效的,協議號和埠範圍表示具體的傳輸層的免費訪問用的協議號和埠號的範圍;在步驟c中,在判斷用戶、數據包的目的地/源頭組成的對是否落在其中一個(用戶範圍,免收費範圍)組合中時,要判斷該數據包的目的地/源頭是否落在了該掩碼限制了有效位的免收費地址的特定協議號的特定埠範圍上。
6.根據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網際網路接入伺服器的選擇性計費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步驟a中,通過定義免收費地址、掩碼、傳輸層的協議號來定義所述的免收費範圍,免收費地址表示免費訪問的IP網段/主機,掩碼表示免收費地址中哪些位是有效的,協議號表示具體的傳輸層的免費訪問用的協議號,埠範圍為任意埠;在步驟c中,在判斷用戶、數據包的目的地/源頭組成的對是否落在其中一個(用戶範圍,免收費範圍)組合中時,要判斷該數據包的目的地/源頭是否落在了該掩碼限制了有效位的免收費地址的特定協議號的任意埠號上。
7.根據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網際網路接入伺服器的選擇性計費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步驟a中,通過定義免收費地址、掩碼來定義所述的免收費範圍,免收費地址表示免費訪問的IP網段/主機,掩碼表示免收費地址中哪些位是有效的;在步驟c中,在判斷用戶、數據包的目的地/源頭組成的對是否落在其中一個(用戶範圍,免收費範圍)組合中時,要判斷該數據包的目的地/源頭是否落在了該掩碼限制了有效位的免收費地址上。
8.根據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網際網路接入伺服器的選擇性計費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步驟a中,通過定義免收費地址來定義所述的免收費範圍,免收費地址表示免費訪問的IP網段/主機,免收費地址中隱含的掩碼的作用範圍是從免收費地址的二進位表示法的最高位到低位的最後一個1的範圍,表示免收費地址中從最高位到低位的最後一個1的範圍是有效的;在步驟c中,在判斷用戶、數據包的目的地/源頭組成的對是否落在其中一個(用戶範圍,免收費範圍)組合中時,要判斷該數據包的目的地/源頭是否落在了該掩碼限制了有效位的免收費地址上。
9.根據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網際網路接入伺服器的選擇性計費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步驟a中,通過定義免收費地址來定義所述的免收費範圍,免收費地址表示免費訪問的IP網段/主機;在步驟c中,在判斷用戶、數據包的目的地/源頭組成的對是否落在其中一個(用戶範圍,免收費範圍)組合中時,要判斷該數據包的目的地/源頭是否落在了該免收費地址上。
全文摘要
一種網際網路接入伺服器的選擇性計費方法,它包括定義一個訪問列表,該訪問列表由多個(用戶範圍,免收費範圍)組合構成,將哪些範圍的用戶訪問哪些範圍的服務屬於免收費的範圍的信息事先存到該列表中;定義一個計費依據流量;當接入伺服器從用戶側接收數據包時,查詢訪問列表,判斷發出該數據包的用戶、數據包的目的地組成的對是否落在其中一個(用戶範圍,免收費範圍)組合中,如是則不將該流量計入上述計費依據流量中,如不是則將該流量計入上述計費依據流量中;當接入伺服器向用戶側發送一個數據包時同理;在用戶結束對網絡的訪問後向計費伺服器發送計費依據流量。它能夠對免費業務和計費業務加以區分,有選擇地進行計費。
文檔編號H04L12/14GK1402468SQ0112511
公開日2003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01年8月13日 優先權日2001年8月13日
發明者王建 申請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