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智能體位固定手術臺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5-29 20:12:17 1

本發明涉及醫療衛生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智能體位固定手術臺系統。
背景技術:
手術床或稱手術臺是手術過程中提供麻醉和手術的設備平臺。目前手術床按照技術分主要分為電動手術床和液壓手術床;按用途分為婦科手術床、骨科手術床、綜合手術床。婦科手術床和骨科手術床為特定手術用床,用途單一,容易造成資源浪費和空間不足的問題;綜合手術床規範不足以及難以實現個性化調整。現有手術床在使用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一、每個科室因不同部位手術體位需要手動調整;手術體位墊是一款用在手術室放置在手術床上的醫用器具,其材質為海綿材質、充氣式、矽膠材質等可以根據不同手術體位及患者部位,可使用不同的體位墊,但這種方式規範不夠、靈活度不夠。二、手術床放置固定手術間:根據各專科手術開展情況以及手術床實際性能將手術床固定放置專科手術間,耳、鼻、喉、眼科手術間放置其專用手術床,骨科、胸外科、泌尿科、肛腸科等放置其專用手術床造成資源浪費。三、操作醫師擺放手術體位操作水平差:由於各型手術床功能結構複雜,手動調節體位無法得到保證,難以重現患者CT檢測體位,增加了手術難度,造成手術延誤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通過提供一種智能體位固定手術臺系統,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手術床難以實現不同科室手術體位的變換,難以重現患者CT檢測體位的技術問題,實現了不同科室手術體位的靈活變換,可應用於不同科室的手術,避免造成資源的浪費;此外,可重現患者CT檢測體位的重現或者根據設定的不同科室手術的體位信息直接變換得到相應的體位,降低了手術難度,避免造成手術延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智能體位固定手術臺系統,包括:底座、升降機構、控制設備、平臺支撐以及可進行體位變換的手術平臺;
所述升降機構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升降機構的活動端與所述手術平臺連接;
所述控制設備固定在所述升降機構上,所述控制設備通過所述平臺支撐與所述手術平臺連接;
所述控制設備用於根據CT檢測體位信息或設定的科室手術的體位信息控制所述升降結構的升降,以及控制所述手術平臺和所述平臺支撐的形變。
進一步地,所述手術平臺包括:平臺面板、操控魚骨架、多個壓縮彈簧軸以及多個電子吸盤軟質球;
所述升降機構的活動端與所述平臺面板連接;
所述控制設備通過所述平臺支撐與所述平臺面板連接;
所述操控魚骨架設置在所述平臺面板上,所述操控魚骨架能夠整體伸縮、旋轉或形變,所述操控魚骨架的下端設置有多個所述壓縮彈簧軸,所述壓縮彈簧軸與所述控制設備連接;
所述操控魚骨架的上方排列有多個電子吸盤軟質球,所述電子吸盤軟質球與所述控制設備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手術平臺還包括:平臺連接墊;
所述平臺連接墊設置在所述電子吸盤軟質球與所述平臺面板之間。
進一步地,所述控制設備包括殼體及處理單元;
所述處理單元設置在所述殼體內部;
所述殼體上設置有卡槽,所述卡槽與所述處理單元連接,所述卡槽用於插裝數據存儲卡;
所述殼體上設置有操作界面顯示屏,所述操作界面顯示屏與所述處理單元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控制單元包括:
數據獲取模塊,與所述卡槽連接,獲取所述數據存儲卡存儲的人體CT檢測體位信息;
位置分析模塊,從所述數據處理模塊獲得人體CT檢測體位信息,根據人體CT檢測體位信息進行3D建模,模擬人體CT檢測體位;
體位控制模塊,根據所述位置分析模塊模擬的人體CT檢測體位控制所述壓縮彈簧軸及所述平臺支撐形變,形成人體CT檢測體位;
信息交互模塊,與所述操作界面顯示屏進行數據交互,在所述操作界面顯示屏上顯示模擬的人體CT檢測體位,以及輸入數據對所述模擬的人體CT檢測體位進行修改。
進一步地,所述控制單元還包括:
資料庫模塊,用於存儲不同科室手術的體位信息;
所述資料庫模塊與所述操作界面顯示屏連接,所述操作界面顯示屏上設置有不同科室手術體位的按鍵,觸發所述按鍵發送指令獲取對應的科室手術體位信息,並發送對應的科室手術體位信息至所述體位控制模塊;控制所述壓縮彈簧軸及所述平臺支撐形變,形成對應的科室手術體位。
進一步地,所述升降機構為壓縮升降機。
進一步地,還包括:機械操控腳踏;所述機械操控腳踏設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機械操控腳踏與所述壓縮升降機連接。
進一步地,還包括:車輪;所述車輪設置在所述底座下方。
進一步地,還包括:接地橡膠墊;所述接地橡膠墊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下方。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或多種技術方案,至少具備以下有益效果或優點:
本發明提供的智能體位固定手術臺系統,控制設備根據CT檢測體位信息或設定的科室手術的體位信息控制升降結構的升降,以及控制手術平臺和平臺支撐的形變,實現了不同科室手術體位的靈活變換,可應用於不同科室的手術,避免造成資源的浪費。同時,可重現患者CT檢測體位的重現或者根據設定的科室手術的體位信息直接變換得到相應的體位,降低了手術難度,避免造成手術延誤。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智能體位固定手術臺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又一智能體位固定手術臺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實施例通過提供一種智能體位固定手術臺系統,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手術床難以實現不同科室手術體位的變換,難以重現患者CT檢測體位的技術問題,實現了不同科室手術體位的靈活變換,可應用於不同科室的手術,避免造成資源的浪費;此外,可重現患者CT檢測體位的重現或者根據設定的不同科室手術的體位信息直接變換得到相應的體位,降低了手術難度,避免造成手術延誤。
參見圖1及圖2,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智能體位固定手術臺系統,包括:底座、升降機構6、控制設備1、平臺支撐10以及可進行體位變換的手術平臺;升降機構6固定在底座上;升降機構6的活動端與手術平臺連接;控制設備1固定在升降機構6上,控制設備1通過平臺支撐10與手術平臺連接,控制設備1與升降機構6連接;控制設備1用於根據CT檢測體位信息或設定的科室手術的體位信息控制升降結構的升降,以及控制手術平臺和平臺支撐10的形變。
進一步,手術平臺包括:平臺面板11、操控魚骨架15、多個壓縮彈簧軸14以及多個電子吸盤軟質球13;升降機構6的活動端與平臺面板11連接;控制設備1通過平臺支撐10與所述平臺面板11連接;操控魚骨架15設置在所述平臺面板11上,操控魚骨架15能夠整體伸縮、旋轉或形變,操控魚骨架15的下端設置有多個壓縮彈簧軸14,壓縮彈簧軸14與控制設備1連接;操控魚骨架15的上方排列有多個電子吸盤軟質球13,電子吸盤軟質球13與控制設備1連接。
進一步,手術平臺還包括:平臺連接墊12;平臺連接墊12設置在電子吸盤軟質球13與平臺面板11之間。
進一步,控制設備1包括殼體5及處理單元;處理單元設置在殼體5內部;殼體5上設置有卡槽2,卡槽2與處理單元連接,卡槽2用於插裝數據存儲卡;殼體5上設置有操作界面顯示屏4,操作界面顯示屏4與處理單元連接。
進一步,控制單元包括:
數據獲取模塊,與卡槽2連接,獲取數據存儲卡存儲的人體CT檢測體位信息;
位置分析模塊,從數據處理模塊獲得人體CT檢測體位信息,根據人體CT檢測體位信息進行3D建模,模擬人體CT檢測體位;
體位控制模塊,根據位置分析模塊模擬的人體CT檢測體位控制壓縮彈簧軸14及平臺支撐10形變,形成人體CT檢測體位;
信息交互模塊,與操作界面顯示屏4進行數據交互,在操作界面顯示屏4上顯示模擬的人體CT檢測體位,以及輸入數據對模擬的人體CT檢測體位進行修改。
進一步,控制單元還包括:
資料庫模塊,用於存儲不同科室手術的體位信息;
資料庫模塊與所述操作界面顯示屏4連接,操作界面顯示屏4上設置有不同科室手術體位的按鍵3,觸發按鍵3發送指令獲取對應的科室手術體位信息,並發送對應的科室手術體位信息至體位控制模塊;控制壓縮彈簧軸14及平臺支撐10形變,形成對應的科室手術體位。
進一步,升降機構6為壓縮升降機。
進一步,本發明提供的智能體位固定手術臺系統還包括:機械操控腳踏7;機械操控腳踏7設置在底座上,機械操控腳踏7與壓縮升降機連接。
進一步,本發明提供的智能體位固定手術臺系統還包括:車輪8,車輪8設置在底座下方。
進一步,本發明提供的智能體位固定手術臺系統還包括:接地橡膠墊9,接地橡膠墊9固定在底座的下方。
下面結合具體的實施例對本發明提供的智能體位固定手術臺系統進行說明:
參見圖1及圖2,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智能體位固定手術臺系統,包括:底座、升降機構6、控制設備1、平臺支撐10、可進行體位變換的手術平臺、機械操控腳踏7、車輪8及接地橡膠墊9。手術平臺包括:平臺面板11、操控魚骨架15、多個壓縮彈簧軸14、平臺連接墊12以及多個電子吸盤軟質球13;控制設備1包括殼體5及處理單元。
參見圖1及圖2,底座為整個智能體位固定手術臺系統的稱重平臺,壓縮升降機固定在底座上;壓縮升降機的活動端(即上端)與手術平臺連接。處理單元設置在殼體5內部;殼體5上設置有卡槽2(如IC卡記憶卡槽2),IC卡記憶卡槽2與處理單元連接,IC卡記憶卡槽2用於插裝數據存儲卡(如IC卡記憶晶片);殼體5上設置有操作界面顯示屏4,操作界面顯示屏4與處理單元連接。殼體5固定在壓縮升降機上,控制設備1的殼體5通過平臺支撐10與手術平臺連接。壓縮升降機的活動端與平臺面板11的下端連接;控制設備1通過平臺支撐10與平臺面板11連接,控制設備1能夠控制平臺支撐10發生形變。操控魚骨架15設置在平臺面板11上,操控魚骨架15能夠整體伸縮、旋轉或形變,操控魚骨架15的下端設置有多個壓縮彈簧軸14,壓縮彈簧軸14與控制設備1連接;操控魚骨架15的上方排列有多個電子吸盤軟質球13,電子吸盤軟質球13通過導線與控制設備1連接,電子吸盤軟質球13分布於平臺連接墊12之上,每個電子吸盤軟質球13作為一個活動的單元和人體接觸,360度旋轉無死角受控於操控魚骨架15的調控做出相應的旋轉角度,以貼合人體。
參見圖1及圖2,控制單元包括:數據獲取模塊、位置分析模塊、體位控制模塊、信息交互模塊及資料庫模塊。數據獲取模塊與卡槽2連接,獲取數據存儲卡存儲的人體CT檢測體位信息。位置分析模塊從數據處理模塊獲得人體CT檢測體位信息,根據人體CT檢測體位信息進行3D建模,模擬人體CT檢測體位。體位控制模塊根據位置分析模塊模擬的人體CT檢測體位控制壓縮彈簧軸14及平臺支撐10形變,形成人體CT檢測體位。信息交互模塊,與操作界面顯示屏4進行數據交互,在操作界面顯示屏4上顯示模擬的人體CT檢測體位,以及輸入數據對模擬的人體CT檢測體位進行修改。資料庫模塊用於存儲不同科室手術的體位信息;資料庫模塊與操作界面顯示屏4連接,操作界面顯示屏4上設置有不同科室手術體位的按鍵3(如CT檢測體位按鍵、肛腸外科手術按鍵、一般外科手術按鍵、眼科及美容手術按鍵、胸腔外科手術按鍵、婦科手術及檢查按鍵、泌尿科手術按鍵、心臟血管手術按鍵、頭部及頸部手術按鍵、腎臟手術按鍵、脊柱手術按鍵、腦神經科手術按鍵等),觸發按鍵3發送指令獲取對應的科室手術體位信息,並發送對應的科室手術體位信息至體位控制模塊;控制壓縮彈簧軸14及平臺支撐10形變,形成對應的科室手術體位。
機械操控腳踏7設置在底座上,機械操控腳踏7與壓縮升降機連接。車輪8設置在所述底座下方。接地橡膠墊9固定在底座的下方,用於將整個系統鎖定。
參見圖1及圖2,本實施例提供的智能體位固定手術臺系統的工作過程如下:
當需要採用患者的CT檢測體位進行手術時,在操作界面顯示屏4上觸發CT檢測體位按鍵,數據獲取模塊獲取數據存儲卡存儲的人體CT檢測體位信息;位置分析模塊從數據處理模塊獲得人體CT檢測體位信息,根據人體CT檢測體位信息進行3D建模,模擬人體CT檢測體位;體位控制模塊根據位置分析模塊模擬的人體CT檢測體位控制壓縮彈簧軸14及平臺支撐10形變,形成人體CT檢測體位。當需要採用設定的科室手術體位進行手術時,直接在操作界面顯示屏4上觸發相應的科室手術體位按鍵3,觸發按鍵3發送指令獲取對應的科室手術體位信息,並發送對應的科室手術體位信息至體位控制模塊;控制壓縮彈簧軸14及平臺支撐10形變,形成對應的科室手術體位。當需要對模擬的人體CT檢測體位進行修改時,在操作界面顯示屏4上操作,通過數據交互模塊對模擬的人體CT檢測體位進行修改,同時還可以在操作界面顯示屏4上操作,通過數據交互模塊對資料庫模塊內的數據進行修改。其中,控制壓縮彈簧軸14及平臺支撐10形變,形成對應的科室手術體位的過程為:體位控制模塊控制分布的壓縮彈簧軸14形變;操控魚骨架15和壓縮彈簧軸14連接為一體,每個分支的魚骨架結構可以整體或局部伸縮、旋轉、形變,實現它可以對圓周範圍內的區域的形態操控,均勻分布的壓縮彈簧軸14可以控制平臺的各個範圍,即實現了對整體平面平臺連接墊12的每個位置分布的升降及彎曲變形,進而操控魚骨架15以壓縮彈簧軸14為Z軸,以4個分支為X軸和Y軸,每個分支的魚骨架結構可以以軸旋轉、伸縮、彎曲以控制設備1平臺連接墊12的細節變動。
參見圖1及圖2,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或多種技術方案,至少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智能體位固定手術臺系統,控制設備1根據CT檢測體位信息或設定的科室手術的體位信息控制升降結構的升降,以及控制手術平臺和平臺支撐10的形變,實現了不同科室手術體位的靈活變換,可應用於不同科室的手術,避免造成資源的浪費。同時,可重現患者CT檢測體位的重現或者根據設定的科室手術的體位信息直接變換得到相應的體位,降低了手術難度,避免造成手術延誤。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智能體位固定手術臺系統,可以將各科室的手術體位整合成大數據信息,在大數據的支持下設定各科室最佳的手術體位,可以將手術平臺可調整至各科室的標準手術體位,經過大數據積累集成各科室手術體位、提供各部位標準化的手術體位。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智能體位固定手術臺系統,可針對不同手術體位實現了個性化調節。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智能體位固定手術臺系統,表面物理分布電子吸盤軟質球13,按坐標等距離排列,手術平臺物理分布的電子吸盤軟質球13作為和人體接觸的單元,360度旋轉無死角,在手術體位範圍內可以操作變形任意高度和角度、局部和整體,數值操控快速精確。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智能體位固定手術臺系統,物理分布的電子吸盤軟質球13內置電子集成系統,結合中醫穴位研究,具備一定的數據採集以及後期治療延續性的功能。
最後所應說明的是,以上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儘管參照實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精神和範圍,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範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