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面壓塑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30 07:19:41 1

本發明涉及一種壓塑機,具體涉及一種雙面壓塑機。
背景技術:
現代工業中壓塑機應用較為廣泛,根據產品的不同,機型、功能各有差異。
而現有的壓塑機都是一次壓塑一次成型,對壓塑機的利用率較低。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雙面壓塑的壓塑機。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本發明採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雙面壓塑機,包括控制裝置、基座、模壓塊、頂部連接軸壓柱的活動塊;所述基座頂部的兩端分別縱向設有內側面帶滑軌的支架,所述活動塊和模壓塊在支架內沿滑軌縱向滑動;所述活動塊的底部設有動模一,模壓塊的頂部設有定模一,模壓塊的底部設有動模二,基座的頂部設有定模二;所述控制裝置通過軸壓柱驅動活動塊合模定模一與動模一、定模二與動模二。
上述模壓塊的兩端設有相互對稱的支撐耳,所述支撐耳的底部設有與控制裝置連接的液壓泵。
上述模壓塊內設有與控制裝置連接的加熱裝置,為定模一和動模二預熱。
上述定模一與動模一的兩側設有輥軸一組,所述定模二與動模二的兩側設有輥軸二組。鑄料同時由輥軸一組和輥軸二組並行運行。
上述輥軸一組和輥軸二組串聯成輥軸三組。鑄料依次經輥軸一組、輥軸二組運行。
上述模壓塊的兩外側端設有分別設有隔熱層。防止加熱裝置熱傳遞給液壓泵,影響液壓泵的工作狀態;同時防止熱傳遞給滑軌,導致滑軌熱脹冷縮,影響活動塊和模壓塊的滑動。
本發明的有益之處在於: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雙面壓塑機,通過在模壓塊的頂面和底面分別設置模塊一和模塊二,通過活動塊重力壓塑,同時合模兩個模塊,充分利用重力壓塑,提高壓塑的效率;通過輥軸一組和輥軸二組分別提供兩組模具的鑄料,可分別同時進行壓塑;另可通過串聯輥軸一組和輥軸二組形成輥軸三組,可在同一壓塑機內進行鑄料的雙面壓塑;通過模壓塊內設的加熱裝置,可將模塊預熱到一定溫度,在壓塑過程中,同時進行熱壓塑。本發明的一種雙面壓塑機,結構簡單,建造和維護成本低,使用範圍廣,壓塑熱塑效率高,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一種雙面壓塑機的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一種雙面壓塑機的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標記的含義如下:1、軸壓柱,2、活動塊,3、動模一,4、定模一,5、模壓塊,6、液壓泵,7、支架,8、定模二,9、加熱裝置,10、輥軸二組,11、輥軸一組,12、輥軸三組,13、動模二,14、基座。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具體的介紹。
一種雙面壓塑機,包括控制裝置、基座14、模壓塊5、頂部連接軸壓柱1的活動塊2;基座14頂部的兩端分別縱向設有內側面帶滑軌的支架7,活動塊2和模壓塊5在支架7內沿滑軌縱向滑動;活動塊2的底部設有動模一3,模壓塊5的頂部設有定模一4,模壓塊5的底部設有動模二13,基座14的頂部設有定模二8;控制裝置通過軸壓柱1驅動活動塊2合模定模一4與動模一3、定模二8與動模二13。
模壓塊5的兩端設有相互對稱的支撐耳,支撐耳的底部設有與控制裝置連接的液壓泵6。
模壓塊5的內部設有與控制裝置連接的加熱裝置9,兩外側端設有分別設有隔熱層。
定模一4與動模一3的兩側設有輥軸一組11,定模二8與動模二13的兩側設有輥軸二組10。
實施例1:
輥軸一組11和輥軸二組10並行運行。
上面鑄料由輥軸一組11運送至定模一4與動模一3之間,同時,下面鑄料由輥軸二組10同步運送至定模二8與動模二13之間;控制裝置通過軸壓柱1驅動活動塊2下壓,合模定模一4與動模一3的同時,驅動模壓塊5下壓合模定模二8與動模二13,實現上下兩組模具利用一次重力同時合模,完成兩次兩次壓鑄。
模壓塊5在下壓過程中,液壓泵6起緩衝作用;壓塑完成後,控制裝置通過軸壓柱1提成活動塊2,同時通過液壓泵6提升模壓塊5,完成上下兩組模具的分模。
壓塑過程中,根據鑄料的性質,可選擇開啟模壓塊5內的加熱裝置9,加熱定模一4和動模二13,完成熱壓塑。
實施例2:
輥軸一組11和輥軸二組10串聯成輥軸三組12運行。
鑄料由輥軸一組11運送至定模一4與動模一3之間,完成正面一次壓塑,壓塑過程同上;再經輥軸運送至定模二8與動模二13,形成鑄料面的翻轉,完成鑄料反面的二次壓塑,壓塑過程同上。
鑄料由輥軸一組11運送至輥軸二組10,過程中完成鑄料的自然冷卻、定型,方便二次壓塑。
由同一臺壓塑機,利用一次重力完成鑄料的正反面的同時壓塑。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徵和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上述實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發明,凡採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的方式所獲得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