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康復、矯正支架的製作方法
2023-05-30 04:09:51 1
手部康復、矯正支架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手部康復、矯正支架和使用方法,包括支架部分、動力部分、輔助部分,支架部分包括剛性或半剛性部分,動力部分包括彈性金屬材料和彈性織物材料,輔助材料包括襯裡、緊固件、緊固帶、鉤、環和搭扣,動力部分通過緊固件設置在支架部分上,輔助部分設置在支架內外兩側和動力部分上,使用時將動力部分定位連接到支架部分上的預定位置,並使用緊固件或緊固帶緊固,將矯正支架佩戴到使用者前臂,手指放在皮革材料內,將彈性織物的拉力作用於手指、指蹼和手掌。本實用新型簡單實用,能夠方便手部患者矯正手部缺陷,並能幫助患者快速恢復手部功能,結構簡單,益於操作和維護,不僅適合住院病人使用,還適合出院病人的家庭使用,同時還具有手部美容的功效。
【專利說明】手部康復、矯正支架
[0001]【技術領域】:
[0002]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康復、矯正支架,特別是涉及一種手部康復、矯正支架和使用方法。
[0003]【背景技術】:
[0004]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人體外部的美觀,特別是手部缺陷問題,雖然手部缺陷可以通過手術治療矯正,但由於手術治療周期長、花費大,很多患者放棄手術治療,選擇日後進行矯正治療,另外,手部的損傷是臨床較常見的創傷之一,傷後致殘率較高,嚴重影響病人的生活質量和患者原有的勞動能力,傷愈後,病人需要進行康復治療以恢復手部功能,目前,病人手部康復治療通常需要去康復中心使用專門的康復機械進行恢復訓練,訓練時間有限,價格昂貴,增加病人的經濟負擔,且康復機械結構複雜,體積龐大,十分不便。
[0005]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簡單實用,能夠方便手部患者矯正手部缺陷,並能幫助患者快速恢復手部功能的手部康復、矯正支架。
[0007]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手部康復、矯正支架,包括支架部分、動力部分、輔助部分,其特徵是:所述支架部分包括剛性或半剛性部分,所述動力部分包括彈性金屬材料、彈性織物材料和皮革材料,所述輔助材料包括襯裡、緊固件、緊固帶、鉤、環和搭扣,所述動力部分通過緊固件設置在支架部分上,所述輔助部分設置在支架內外兩側和動力部分上。
[0008]所述支架部分根據使用者上肢的結構製造,包括手指部分、手背部分、拇指部分,且手背部分與手指部分連接,且連接處設置有開口,所述手指部分低於手背部分,所述拇指部分根據實際情況可選擇側方成型,與手背部分連接,所述支架採用熱塑成形材料或聚合材料或輕質金屬合金材料,且至少限制一個部分的運動。
[0009]所述彈性金屬材料由鋼絲、彈簧和皮革構成,所述鋼絲的一端為圓形結構,另一端為馬蹄形結構,所述馬蹄形的一端與支架部分連接,所述圓形的一端與彈簧的一端連接,所述彈簧的另一端設置有皮革材料。
[0010]所述鋼絲與支架具有夾角,所述皮革材料為U型結構,上部開口端與彈簧連接,下部弧形結構高於支架部分上的開口水平位置,所述皮革材料為具有一定強度和柔韌度的材料。
[0011]所述彈性織物材料為一帶狀結構,一端與支架手指部分、支架側方位置連接,另一端可移除活動連接於支架手背後方、側方及拇指位置。
[0012]所述緊固件、緊固帶、鉤、環、和搭扣均經過安全處理,在金屬的端頭部位設置尼龍護套。
[00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實用新型簡單實用,能夠方便手部患者矯正手部缺陷,並能幫助患者快速恢復手部功能,結構簡單,益於操作和維護,不僅適合住院病人使用,還適合出院病人的家庭使用,同時還具有手部美容的功效。
[0015]2、本實用新型彈簧及鋼絲的差異設計,可方便患者對某一根手指或多根手指同時進行康復訓練,並且可根據手指的康復情況選擇不同型號的鋼絲或不同強度的彈簧進行訓練,同時鋼絲還可以調節長短及與支架的角度,自主選擇訓練強度,可操作性強,成本低廉,適合患者在家中隨時隨地進行康復訓練,本實用新型的彈性織物設計,可方便患者對某一個或多個指蹼、手指及手掌進行康復訓練,並可根據手部健康情況選擇不同彈性的材料進行訓練。
[0016]3、本實用新型的動力部分和支架部分都設置有輔助部分,使患者在使用時感覺更加舒適,支架的外部設置有緊固帶、鉤、環和搭扣等工具,方便患者的固定,可選擇性將緊固帶作用於彎曲後的上臂,以限制支架受力前移,緊固帶和搭扣可以調節鬆緊,操作簡單,患者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節,增加使用的舒適度。
[0017]4、本實用新型可以預防因手部皮膚或者骨骼損傷修復時可能出現的並指或者關節攣縮併發症。這些併發症可以由某些先天疾病(如遺傳性大皰表皮鬆解症),意外損傷、或是不當生活方式引起的手部疾病,使用矯正(矯形)裝置的動力部分來防止可能發展成為更嚴重的畸形或殘疾,還可以將使用者的手部保持在有利的位置,發展特定肌肉控制或增進肌肉張力,以改善這些肢體功能並且防止畸形。
[0018]5、本實用新型能夠改善肢體功能,每天佩戴本實用新型時間越長,治療及康復效果越佳,如使用者每天佩戴時間不足I小時,會影響治療、康復效果。
[0019]【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圖1為手部康復、矯正支架結構圖。
[0021]圖2為手部康復、矯正支架側視圖。
[0022]圖3為鋼絲與支架部分連接圖。
[0023]圖4為鋼絲、彈簧和皮革材料連接圖。
[0024]圖5為手掌部分與手指部分連接圖。
[0025]【具體實施方式】:
[0026]實施例:參見圖1、圖2、圖3、圖4和圖5,圖中,1-緊固帶、2-手背部分、3-拇指部分、4-手指部分、5-開口、6_彈性織物材料、7-緊固件、8-鋼絲、9-彈簧、10-皮革材料。
[0027]手部康復、矯正支架和使用方法:一種手部康復、矯正支架,包括支架部分、動力部分、輔助部分,其特徵是:支架部分包括剛性或半剛性部分,動力部分包括彈性金屬材料和彈性織物材料,輔助材料包括襯裡、緊固件7、緊固帶1、鉤、環和搭扣,動力部分通過緊固件7設置在支架部分上,輔助部分設置在支架內外兩側和動力部分上。
[0028]支架部分根據使用者上肢的結構製造,包括手指部分4、手背部分2、拇指部分3,且手背部分2與手指部分4連接,且連接處設置有開口 5,手指部分低於手背部分,可選擇成型拇指部分3,位於支架側方,與手背部分2連接,支架採用熱塑成形材料或聚合材料或輕質金屬合金材料,且至少限制一個部分的運動。
[0029]彈性金屬材料由鋼絲8和彈簧9構成,鋼絲8的一端為圓形結構,另一端為馬蹄形結構,馬蹄形的一端與支架部分連接,圓形的一端與彈簧8的一端連接,彈簧9的另一端設置有皮革材料10。
[0030]鋼絲8與支架具有夾角,皮革材料10為U型結構,上部開口端與彈簧9連接,下部弧形結構高於支架部分上的開口 5水平位置,皮革材料10為具有一定強度和柔韌性材料。
[0031]彈性織物材料6產生反相拉力,下端與支架手指部分4、支架側方連接,另一端可移除活動連接於支架手背後方、側方及拇指位置,彈性織物材料6具有很好的伸縮性能並具有透氣吸汗性。
[0032]緊固件7、緊固帶1、鉤、環、和搭扣均經過安全處理,在金屬的端頭部位設置尼龍護套。
[0033]手部康復、矯正支架的使用方法:先將動力部分定位連接到支架部分上的預定位置,並使用緊固件7緊固,將矯正支架佩戴到使用者上臂,並使用緊固帶I緊固,手指放在皮革材料10內,彈性金屬材料8、9和皮革材料10形成的動力部分施加張力作用於手指、彈性織物材料6形成的動力部分施加壓力、拉力作用於拇指、指縫和手掌,動力部分、支架部分和輔助部分可以組合的方式佩戴,也可在移除部分動力的情況下,單獨佩戴。
[0034]支架部分可糾正使用者的腕部異常彎曲,動力部分構成沿一個或多個預定方向施加力,以輔助或限制手部運動,可治療使用者的指間關節攣縮,抑制指蹼上移,還可以治療手掌內翻。
[0035]在移除部分動力裝置佩戴時,不會引起原有功能的完全消失,佩戴者可以移除彈性金屬動力裝置,以便提供一些特定的舒適性治療方法。
[0036]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手部康復、矯正支架,包括支架部分、動力部分、輔助部分,其特徵是:所述支架部分包括剛性或半剛性部分,所述動力部分包括彈性金屬材料、彈性織物材料和皮革材料,所述輔助材料包括襯裡、緊固件、緊固帶、鉤、環和搭扣,所述動力部分通過緊固件設置在支架部分上,所述輔助部分設置在支架內外兩側和動力部分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部康復、矯正支架,其特徵是:所述支架部分根據使用者上肢的結構製造,包括手指部分、手背部分、拇指部分,且手背部分與手指部分連接,且連接處設置有開口,所述手指部分低於手背部分,且拇指部分可選擇側方成型,與手背部分連接,所述支架採用熱塑成形材料或聚合材料或輕質金屬合金材料,且至少限制一個部分的運動。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部康復、矯正支架,其特徵是:所述彈性金屬材料由鋼絲和彈簧構成,所述鋼絲的一端為圓形結構,另一端為馬蹄形結構,所述馬蹄形的一端與支架部分連接,所述圓形的一端與彈簧的一端連接,所述彈簧的另一端設置有皮革材料,所述彈性織物下部與支架手指部分、支架側方連接,上部與支架手背後方、側方及拇指位置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手部康復、矯正支架,其特徵是:所述鋼絲與支架具有夾角,所述皮革材料為U型結構,上部開口端與彈簧連接,下部弧形結構高於支架部分上的開口水平位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部康復、矯正支架,其特徵是:所述緊固件、緊固帶、鉤、環、和搭扣均經過安全處理,在金屬的端頭部位設置尼龍護套。
【文檔編號】A61F5/01GK203829106SQ201420267373
【公開日】2014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23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23日
【發明者】林志淼, 任文莉 申請人:任文莉, 林志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