桶裝水灌裝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5-30 04:59:3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桶裝水生產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桶裝水灌裝設備。
背景技術:
桶裝飲用水是飲用水行業中發展最為迅速的一種飲用水,是現代很多市民重要的生活飲水來源,桶裝水的安全衛生與廣大消費者生活密切相關。現有的桶裝水在灌裝過程中,進行清洗前需要通過拔蓋機將桶蓋拔下,但這些拔蓋機由於結構設計不合理,拔蓋效率很低,耗氣量很大。此外桶裝飲用水的空桶桶外只是用清水和毛刷衝洗一下,桶外的細菌還殘留在桶的表面,並有可能會汙染整個桶內的衛生情況。通過在一些水廠的檢測,外桶培養菌落總數達到2000個以上,遠遠超過國家飲用水菌落50個/ml的要求。因此需要一種桶裝水灌裝設備解決現有技術中拔蓋效率低,耗氣量很大和外筒清洗不乾淨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合理的桶裝水灌裝設備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拔蓋效率低,耗氣量很大和不能高效進行外筒消毒的問題,且能使桶裝水達到國家飲用標準。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桶裝水灌裝設備包括依次連接的自動拔蓋機、外洗毛刷機、自動上瓶機、洗瓶灌裝機、燈檢箱、蒸汽收膜機、提桶套袋機和成品輸送機,其特徵在於,所述自動拔蓋機包括安裝在支座上的升降氣缸、拔蓋氣缸固定板、若干拔蓋氣缸、壓桶杆和與所述拔蓋氣缸相對應的拔蓋頭,所述拔蓋氣缸固定板安裝於所述升降氣缸的氣缸軸上,所述拔蓋頭相對應設置於該拔蓋氣缸的氣缸軸上,所述壓桶杆固定於所述拔蓋氣缸固定板的下方;所述的外洗毛刷機包括傳動組件、中心毛刷、底毛刷,所述傳動組件與所述中心毛刷、底毛刷傳動連接,所述中心毛刷的外輪廓與桶的外輪廓形狀相匹配,底毛刷與桶底部輪廓相匹配。
較優的,所述自動拔蓋機還包括輸送鏈和與所述若干拔蓋氣缸相對應的堵桶氣缸,該輸送鏈設置於所述拔蓋頭下方,所述堵桶氣缸相對應所述拔蓋氣缸設置於該輸送鏈的兩側。
較優的所述的外洗毛刷機還包括設置在中心毛刷、底毛刷下方的中心毛刷安裝座和底毛刷安裝座,所述中心毛刷安裝座和底毛刷安裝座與傳動組件連接。
較優的,所述傳動組件包括與減速電機連接的主轉動軸、第一齒輪盤、第二齒輪盤,所述第二齒輪盤、中心毛刷分別套接在所述主轉動軸上,所述第一齒輪盤與第二齒輪盤相嚙合,所述第一齒輪盤設置有第一轉動軸,所述底毛刷套接在第一轉動軸上。
所述的成品輸送機包括輸送電機驅動的輸送帶和不鏽鋼鏈板。
本實用新型解決了背景技術中存在的缺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桶裝水灌裝設備結構合理,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合理的桶裝水灌裝設備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拔蓋效率低,耗氣量很大和不能高效進行外筒消毒的問題,且能使桶裝水達到國家飲用標準。通過自動拔蓋機的壓桶杆、拔蓋頭和拔蓋氣缸的配合,能夠同時針對多個桶裝水水桶進行拔蓋,而且由於拔蓋氣缸安裝板能夠根據需要升降,從而能夠對多種尺寸的桶裝水水桶進行拔蓋,有很好的互換性,其拔蓋效率高,耗氣量小。外洗毛刷機通過主轉動軸帶動中心毛刷的旋轉同時,第二齒輪盤與第一齒輪盤嚙合,能夠實現底毛刷自轉。底毛刷能夠清洗掉桶底髒汙,同時底毛刷能夠在主轉動軸作用下轉動,即可帶動桶在公轉過程中實現自轉,其能夠提高桶的清洗效果,實現桶全方位清洗。
附圖說明
圖1為桶裝水灌裝設備的組成框圖;
圖2為圖1中自動拔蓋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中外洗毛刷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1-支座,12-升降氣缸,13-拔蓋氣缸固定板,14-拔蓋氣缸,15-壓桶杆,16-拔蓋頭,17-輸送鏈,18-堵桶氣缸,21-主轉動軸,22-第二齒輪盤,23-第一轉動軸,24-底毛刷,25-減速電機,26-中心毛刷安裝座,27-中心毛刷,28-底毛刷安裝座,29-第一齒輪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如圖1所示的一種桶裝水灌裝設備,包括依次連接的自動拔蓋機、外洗毛刷機、自動上瓶機、洗瓶灌裝機、燈檢箱、蒸汽收膜機、提桶套袋機和成品輸送機。如圖2所示,自動拔蓋機包括安裝在支座11上的升降氣缸12、拔蓋氣缸固定板13、若干拔蓋氣缸14、壓桶杆15和與拔蓋氣缸14相對應的拔蓋頭16,拔蓋氣缸固定板13安裝於所述升降氣缸12的氣缸軸上,拔蓋頭16相對應設置於該拔蓋氣缸14的氣缸軸上,壓桶杆15固定於所述拔蓋氣缸固定板13的下方。自動拔蓋機還包括輸送鏈和與所述若干拔蓋氣缸14相對應的堵桶氣缸18,該輸送鏈設置於所述拔蓋頭16下方,堵桶氣缸18相對應所述拔蓋氣缸14設置於該輸送鏈的兩側。如圖3所示,外洗毛刷機包括傳動組件、中心毛刷27、底毛刷24,傳動組件與中心毛刷27、底毛刷24傳動連接,中心毛刷27的外輪廓與桶的外輪廓形狀相匹配,底毛刷24與桶底部輪廓相匹配。外洗毛刷機還包括設置在中心毛刷27、底毛刷24下方的中心毛刷安裝座26和底毛刷安裝座28,中心毛刷安裝座26和底毛刷安裝座28與傳動組件連接。傳動組件包括減速電機25,該減速電機25通過傳動帶連接的主轉動軸21、第一齒輪盤29、第二齒輪盤22,所述第二齒輪盤22、中心毛刷27分別套接在所述主轉動軸21上,第一齒輪盤29與第二齒輪盤22相嚙合,第一齒輪盤29設置有第一轉動軸23,底毛刷24套接在第一轉動軸23上。成品輸送機包括輸送電機驅動的輸送帶和不鏽鋼鏈板。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是:輸送鏈17將水桶運過來並處於拔蓋頭16的正下方,堵瓶氣缸18的氣缸軸伸出依次將3個桶擋住,拔蓋氣缸14驅動拔蓋頭16移動到拔蓋的工位,擺頭式拔蓋頭16將水桶上的桶蓋夾緊,然後拔蓋氣缸14驅動拔蓋頭6向上移動,水桶隨擺頭式拔蓋頭16向上運動,當移動到一定位置時桶身被壓桶杆15擋住,桶身不能再上移,而拔蓋頭16夾著桶蓋在拔蓋氣缸14的驅動下繼續移動,當移動到一定位置桶蓋與桶身分離,當拔蓋頭16移動到最高點後,拔蓋頭16擺頭將蓋子放入接蓋盤中,然後拔蓋頭16擺回復位。當拔五加侖水桶的桶蓋時升降氣缸12驅動拔蓋氣缸固定板13上升至最高位,當拔三加侖水桶的桶蓋時,升降氣缸12驅動拔蓋氣缸安裝板13下降至最低點。該自動拔蓋機能夠同時針對多個桶裝水水桶進行拔蓋,而且由於拔蓋氣缸安裝板3能夠根據需要升降,從而能夠對多種尺寸的桶裝水水桶進行拔蓋,有很好的互換性,其拔蓋效率高,耗氣量小。空桶經過外洗毛刷機刷洗時,啟動減速電機25帶動主轉動軸21轉動,主轉動軸21帶動中心毛刷27的旋轉同時,第二齒輪盤22與第一齒輪盤29嚙合,能夠實現底毛刷24自轉。底毛刷24能夠清洗掉桶底髒汙,同時,由於底毛刷24能夠在主轉動軸21作用下轉動,即可帶動桶在公轉過程中實現自轉,其能夠提高桶的清洗效果,實現桶全方位清洗。外洗毛刷機的傳動方式合理、能夠實現同步轉動、且結構簡單。中心毛刷27的外輪廓形狀與加侖桶的外輪廓形狀相匹配,底毛刷24與桶底部輪廓相匹配能夠提高清洗效率與清洗效果。刷洗過的空桶進行上瓶、洗瓶自動灌裝,經燈檢箱檢驗後經蒸汽收膜機封口。經提桶套袋機套袋時,進入套袋工位,套袋完畢進入成品輸送機輸送,整個過程如此反覆。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