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身搭鐵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30 07:35:26 3
專利名稱:車身搭鐵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車身結構,特別是涉及一種車身搭鐵結構。
背景技術:
如今,隨著汽車電子產品種類的日益豐富,汽車電器線路日益複雜,發生故障的頻率也隨之升高。據調查,有70%的故障為車身搭鐵不良造成的。搭鐵不良時,會出現無法啟動、儀表不顯示、車燈不亮等問題。現有的搭鐵結構是由螺母和螺栓連接組成,螺栓的頭部焊接於車身上,螺母螺接於螺栓的螺杆上。車身外表面需要塗漆,該搭鐵結構一併需要塗漆。但是在塗漆過程中,由於螺杆高度大於螺母高度,螺杆超出螺母的部分的外表面容易被塗上漆,並且螺栓的頭部與螺母之間存在縫隙,漆容易從縫隙滲入螺杆,由此螺栓與搭鐵線束之間的導電性能受到很大影響,更嚴重的是,在以後的使用中,螺栓表面也很容易被雨水或其它液體淋溼,這些都會嚴重影響螺栓與搭鐵線束之間的導電性能,使汽車極易發生故障。·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以保證漆、雨水及其它液體不會鏽蝕到螺栓的螺杆表面的,保證螺栓與搭鐵線束之間良好的導電性能的車身搭鐵結構。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為一種車身搭鐵結構,包括焊接於車身上的螺栓與保護套螺母,所述保護套螺母的螺紋孔為盲螺孔,所述螺栓的螺杆螺接於盲螺孔內,所述盲螺孔的深度大於所述螺杆的長度,所述螺杆全部被罩在所述盲螺孔的內腔中。本實用新型的車身搭鐵結構,其中,所述保護套螺母的下端設置有沿周向延伸一圈的第一凸緣,所述螺栓的螺杆的下端設置有沿周向延伸一圈的第二凸緣,所述第一凸緣與第二凸緣緊密貼合。本實用新型的車身搭鐵結構,其中,所述第一凸緣的外表面到保護套螺母軸線的距離大於第二凸緣的外表面到螺栓軸線的距離。本實用新型的車身搭鐵結構,其中,所述第二凸緣的外表面到螺栓軸線的距離大於搭鐵線束的連接環外半徑。本實用新型的車身搭鐵結構,其中,所述第一、二凸緣為圓環狀或多邊形柱狀。採用上述方案後,本實用新型的車身搭鐵結構通過用保護套螺母與螺杆螺接固定,保護套螺母的盲螺孔深度大於螺杆高度,使螺杆全部被罩在保護套螺母的盲螺孔內腔,同時,在保護套螺母擰緊時,保護套螺母凸緣端面與螺栓凸緣端面緊密貼合,有效保證漆、雨水及其它液體不會鏽蝕到螺栓的螺杆表面及凸緣端面,當安裝搭鐵線束後,保證螺栓與搭鐵線束之間良好的導電性能。本實用新型的車身搭鐵結構,在螺杆下端增設第二凸緣,在保護套螺母下端設置第一凸緣,保證螺栓與保護套螺母螺接後,第一、二凸緣密封貼合在一起,第一凸緣的外表面到保護套螺母軸線的距離大於第二凸緣的外表面到螺栓軸線的距離,當進行噴漆作業或被雨水澆淋時,第一凸緣起到遮擋作用,進一步保證漆、雨水及其它液體不會由第一、二凸緣之間的縫隙鏽蝕到螺栓的螺杆表面及凸緣端面。本發明更進一步的效果是通過將第二凸緣的外表面到螺栓軸線的距離設計為大於搭鐵線束的連接環外半徑,這樣可以保證當搭鐵線束安裝於本實用新型搭鐵結構的螺柱與保護套螺母之間,並且位於第一、二凸緣之間時,搭鐵線束在使用過程中不被雨水或其它液體鏽蝕,保證了搭鐵線束的導電性能,進一步降低了整車故障率。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車身搭鐵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的A-A向剖視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車身搭鐵結構與搭鐵線束配合的立體分解連接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車身搭鐵結構與搭鐵線束配合的連接示意圖。
以下結合附圖,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車身搭鐵結構,包括焊接於車身上的螺栓I和保護套螺母2。螺栓I的頭部與車身鈑金焊接。保護套螺母2的下端設有螺紋孔。保護套螺母2的螺紋孔為盲螺孔3。螺栓I上部的螺杆螺接於盲螺孔3內。其中,盲螺孔3的深度大於螺杆的長度,這樣使螺杆全部被罩在保護套螺母2的盲螺孔3的內腔中。本實用新型的車身搭鐵結構通過用保護套螺母與螺杆螺接固定,保護套螺母的盲螺孔深度大於螺杆高度,使螺栓的螺杆全部被罩在保護套螺母的盲螺孔內腔中,同時,在保護套螺母擰緊時,保護套螺母凸緣端面與螺栓凸緣端面緊密貼合,有效保證漆、雨水及其它液體不會鏽蝕到螺栓的螺杆表面及凸緣端面,當安裝搭鐵線束後,保證螺栓與搭鐵線束之間良好的導電性能。本實用新型的車身搭鐵結構,其中,保護套螺母2的下端加工有沿周向延伸一圈的第一凸緣4。本實施例中,第一凸緣4為圓環狀結構。在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凸緣4也可以為其它多邊形柱體結構,此處不再贅述。本實用新型的車身搭鐵結構,其中,螺栓I的螺杆的下端加工有沿周向延伸一圈的第二凸緣5。本實用新型的車身搭鐵結構,其中,第二凸緣5也可以為圓環狀結構或多邊形柱體結構,此處不再贅述。第一凸緣4的外表面到保護套螺母2軸線的距離大於第二凸緣5的外半徑。這就是說,第一凸緣4的外半徑大於第二凸緣5的外半徑。在保護套螺母2擰緊時,第一凸緣4與第二凸緣5密封貼合在一起。結合圖3和圖4所示,當本實用新型的車身搭鐵結構在使用時,將保護套螺母2從螺栓I的螺杆上旋下來,將搭鐵線束6 —端的連接環7旋入螺栓I的螺杆上,使連接環7貼合於第二凸緣5的上表面,接著將保護套螺母2旋入螺栓I的螺杆上,使其上的第一凸緣4與連接環7的上表面緊密貼合即可。本實用新型的車身搭鐵結構保證漆、雨水及其它液體不會鏽蝕到螺栓I的螺杆表面及凸緣端面,保證螺栓I與搭鐵線束6良好的導電性能。第二凸緣5的外半徑大於搭鐵線束6的連接環7的外半徑。這樣可以保證將搭鐵線束6安裝於第一凸緣4和第二凸緣5之間,可以保證搭鐵線束6在使用過程中不被雨水或其它液體鏽蝕,保證了螺栓I與搭鐵線束6之間的導電性能,進一步降低了整車故障率。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車身搭鐵結構,包括焊接於車身上的螺栓(I)與保護套螺母(2),其特徵在於所述保護套螺母(2 )的螺紋孔為盲螺孔(3 ),所述螺栓(I)的螺杆螺接於盲螺孔(3 )內,所述盲螺孔(3)的深度大於所述螺杆的長度,所述螺杆全部被罩在所述盲螺孔(3)的內腔中。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車身搭鐵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保護套螺母(2)的下端設置有沿周向延伸一圈的第一凸緣(4),所述螺栓(I)的螺杆的下端設置有沿周向延伸一圈的第二凸緣(5),所述第一凸緣(4)與第二凸緣(5)緊密貼合。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車身搭鐵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凸緣(4)的外表面到保護套螺母(2)軸線的距離大於第二凸緣(5)的外表面到螺栓(I)軸線的距離。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車身搭鐵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凸緣(5)的外表面到螺栓(I)軸線的距離大於搭鐵線束(6)的連接環(7)外半徑。
5.如權利要求2-4任一項所述的車身搭鐵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二凸緣(4,5)為圓環狀或多邊形柱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車身搭鐵結構,包括焊接於車身上的螺栓與保護套螺母,保護套螺母的螺紋孔為盲螺孔,螺栓的螺杆螺接於盲螺孔內,盲螺孔的深度大於螺杆的長度,螺杆全部被罩在盲螺孔的內腔中,同時,保護套螺母凸緣端面與螺栓凸緣端面緊密貼合。本實用新型的車身搭鐵結構使螺杆全部被罩在保護套螺母的盲螺孔內腔,同時,保護套螺母凸緣端面與螺栓凸緣端面緊密貼合,有效保證漆、雨水及其它液體不會鏽蝕到螺栓的螺杆表面及凸緣端面,保證螺栓與搭鐵線束之間良好的導電性能。
文檔編號H01R4/28GK202716825SQ20122036349
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5日
發明者白佔彪, 於子秋, 劉衛紅 申請人: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