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割禾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30 07:41:26 2
專利名稱:一種割禾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割禾器,尤其是由推桿、刀具、落地輪、從動齒輪和上、下層支杆組成的人力推動割禾器。
目前廣大農民們仍普遍使用的是原始的鐮刀割禾,也有用手推的人字形刀口的刀具的割禾器和機械馬達帶動的聯合收割機。鐮刀割禾,過於原始落後。人字形刀口的刀具因直接用手推割禾,雖比鐮刀省力,但仍較費力,禾杆倒向不一,不好操作,聯合收割機適用於大平原地帶、大面積操作,而且投資大,體積大,不適用於山區丘陵地帶。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即可用手推,省時、省力、禾杆倒向一致,投資小、又適宜於山區丘陵地帶小塊田地操作的,製作方便,造價低廉的割禾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案是由推柄1,主杆2,落地輪3,從動輪4,接頭5,上層支杆6,萬向節7,園環形刀具8,倒向杆9和下層支杆10,支撐杆11,拉線孔12,拉線13和落地滑片14組成的割禾器,其推柄1以丁字形裝在主杆2上,與前方所設的上層支杆6相向,並與地面有一定角度,主杆2的左側頂端為軸心,在軸心上外設落地輪3,內設後從動輪4(1),後從動輪4(1)的前面有前從動輪4(2),前後兩個從動輪互相嚙合,前從動輪4(2)的軸心設置在上層支杆6上,上層支杆6一端固定在主杆2上,成水平方向向前,另一端彎曲,在彎曲部份內安裝一個萬向節7,由兩個接頭5將其固定在上層支杆6的彎曲部分上,萬向節7的一端通過上層支杆6與前從動輪4(2)的軸心連接,另一端通過上層支杆6的未端與園環形刀具8的軸心連接,萬向節7呈水平方向向前扭轉15°左右,使園環形刀具8的園平面與推柄1的中心延長線成15°左右的斜角,在園環形刀具8的右側,設有倒向杆9,倒向杆9的左側有支撐杆11固定,倒向杆9與上層支杆6在同一平面內,倒向杆9上設有拉線孔12,下層支杆10一端固定在主杆2的右側,另一端從主杆2向下彎曲後與上層支杆6平行方向向前伸,下層支杆10的左右中間均設有支撐杆11,組成禾架,將靠近刀具一側的支撐杆11前端製成有15°左右的斜角的斜口,與固環形刀具8組成有30°左右的進料口,下層支杆10底部設有落地滑片14。
在下層支杆10的前端上固定有御禾拉線13,拉線13穿過上層倒向杆9上的拉線孔12一直牽引至推柄1。
園環形刀具8像筒蓋狀,邊緣垂直起撓,在起撓的邊緣口上設鋸齒口。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完全不對稱的實用農具,結構簡單,重量輕,禾杆自然向右倒向一致,體型小,操作方便,可適用於丘陵、山區小塊田地的操作,製作簡單,成本低廉。
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割禾器側視骨架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割禾器的上層部份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割禾器的下層部份俯視結構示意圖。
由
圖1可知,本實用新型的割禾器的結構是在主杆2上裝接推柄1、上、下層支杆5、10,並安裝落地輪3和從動輪4(1)、4(2)而組成,由圖2可知在主杆2的左側頂端上裡裝後從動輪4(1),外裝落地輪3,在後從動輪4(1)前方有前從動輪4(2),前後從動輪4互相嚙合,前從動輪4(2)固定在通過上層支杆6的萬向節7上,上層支杆6呈倒J形,與地平面成水平平行,彎弧內設萬向節7,萬向節7沿水平向向前扭轉15°左右,由兩個接頭5將萬向節7固定在上層支杆6的彎弧內,萬向節7的一端與前從輪4(2)連接,即為前從動輪4(2)的軸心,另一端與園筒蓋狀的園環形刀具8連接,即為園環形刀具8的軸心,萬向節7按水平方向向前扭轉15°,因此園環形刀具8的園平面與推柄1的中心線延長線成15°角,上層支杆6設在推柄1左側的前方,園環形刀具8的中心軸點在推柄1中心線的延長線上,園環形刀具8的直徑與主動輪3直徑相對應,使園環形刀具8接近地面,在園環形刀具8右側的主杆2上安裝倒向杆9,倒向杆9的前部是彎弧形,割禾時彎弧形倒向杆9將禾杆齊腰推向右側,倒向杆9的左側和中間部位設有支撐杆11加以固定,沿倒向杆9的內側中間部位設一拉線孔12,在倒向杆9的下層部位,設有下層支杆10,由
圖1可知下層支杆10一端固定在主杆2上,另一端自主杆2下部彎曲後與上層支杆6的平面平行向前,由圖3可知,下層支杆10的左右中間均有支撐杆11組成禾架,最左邊靠近刀具8的支撐杆11的前面部份偏斜15°,與刀具組成30°的進料口,進料口的支撐杆11基部與刀具8近地點稍後處相切,使刀具8便於割斷禾根,當推柄1推動主杆2向前,主動輪3帶動後從動輪4(1)和前從動輪4(2),前從動輪4(2)帶動萬向節7,萬向節7帶動園環形刀具8,使園環形刀具8迅速而省力地旋轉進行割禾,倒向杆9下面的下層支杆10的前端處系上一根拉線13,拉線13穿過上層的拉線孔12一直牽引到推柄1,當禾架內堆滿了割下的禾時,禾將拉線13壓在底下,此時將推柄1處的拉線13輕輕一拉,割下來的禾杆由於上層的倒向杆已攔腰將禾杆向右推倒,因此隨即整齊地向右倒下,在下層支杆10的底部安裝落地滑片14,使割禾器能穩當地向前行走,落地滑片14的高度不能高於落地輪3的輪徑,使落地輪3,後從動輪4(1)能順暢、穩當地轉動。園環形刀具8的邊沿垂直起撓,在起撓的沿口設鋸齒口。
權利要求1.一種割禾器,包括推柄1、主杆2、落地輪3、從動輪4、接頭5、上層支杆6、萬向節7、園環形刀具8、倒向杆9和下層支杆10、支撐杆11、拉線孔12、拉線13、落地滑片14,其特徵是推柄1按丁字形裝在主杆2上,推柄1與前方所設的上層支杆6相向,並與地面有一定的角度,主杆2的左側未端為軸心,在軸心上外設落地輪3,內設後從動輪4(1),後從動輪4(1)的前面有前從動輪4(2),前後兩個從動輪互相嚙合,前從動輪4(2)的軸心固定在右側的上層支杆6上,上層支杆6一端固定在後從動輪4(1)右側的主杆2上,成水平方向向前,另一端彎曲,在彎曲部份內安裝一個萬向節7,由兩個接頭5將其固定在上層支杆6的彎曲部分上,萬向節7的一端通過上層支杆6與前從動輪4(2)的軸心連接,另一端通過上層支杆6的未端與園環形刀具8的軸心連接,萬向節7呈水平方向向前扭轉15°左右,使園環形刀具8的園平面與推柄1的中心延長線成15°左右的斜角,在園環形刀具8的右側,設有倒向杆9,倒向杆9的左側有支撐杆11固定,倒向杆9與上層支杆6在同一水平的平面內,倒向杆9上設有拉線孔12,倒杆9的下面設下層支杆10,下層支杆10一端固定在主杆2的右側,另一端自主杆2向下彎曲後與上層支杆6平行向前伸,下層支杆10的左右中間均設有支撐杆11,加以固定,並組成禾架,將靠近園環形刀具一側的支撐杆11前端製成有15°左右的斜角的斜口,與園環形刀具8組成有30°左右的進料口,下層支杆10和支撐杆11組成的禾架底部設有落地滑片1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割禾器,其特徵是在下層支杆10前端上固定有御禾拉線13,拉線13穿過上層倒向杆9上的拉線孔12,一直牽引達推柄1。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割禾器,其特徵是園環形刀具8像筒蓋狀,邊緣垂直起撓,在起撓的邊緣口上設鋸齒口。
專利摘要一種手推式割禾器,它由推柄、主杆、落地輪、從動輪和上、下層支杆組成,在上層支杆上設有萬向節、萬向節上固定圓環形刀具,手握推柄向前推,落地輪轉動,帶動從動輪、萬向節和刀具、圓環形刀具隨即旋轉、割禾;刀具的右側設有倒向杆,倒向杆底下有下層支杆、支撐杆組成的禾架,使割下的禾整齊地倒向右側。該割禾器體型小、重量輕、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製作容易。
文檔編號A01D34/01GK2250630SQ95221349
公開日1997年4月2日 申請日期1995年9月5日 優先權日1995年9月5日
發明者湯世誥 申請人:湯世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