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減振器的輕量化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29 16:58:3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減振器的輕量化結構,屬於車輛減振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汽車的輕量化,就是在保證汽車的強度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儘可能地降低汽車的整備質量,從而提高汽車的動力性,減少燃料消耗,降低排氣汙染。實驗證明,若汽車整車重量降低10%,燃油效率可提高6%—8%;汽車整備質量每減少100公斤,百公裡油耗可降低0.3—0.6升;汽車重量降低1%,油耗可降低0.7%。當前,由於環保和節能的需要,汽車的輕量化已經成為世界汽車發展的潮流。目前市場中減振器都是有金屬材料製作而成,作為汽車的重要構件,減振器的輕量化設計變的越來越重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用於減振器的輕量化結構,採用輕量化式設計,貯油筒多道收徑,採用塑料託盤,在滿足強度需求的前提下減輕了自身的重量。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用於減振器的輕量化結構,包括貯油筒、工作缸筒、導向器、連杆和託盤,導向器安裝在貯油筒的一端,工作缸筒位於貯油筒內,連杆位於工作缸筒內,連杆安裝在導向器上,託盤安裝在貯油筒上,貯油筒由相連的第一管段、過渡段和第二管段組成,第一管段的直徑小於過渡段,過渡段的直徑小於第二管段,所述託盤的製作材料是塑料,所述託盤套設在第一管段和過渡段的連接處。由於第二管段外部還要連接、安裝穩定杆支架,所以第二管段的直徑略大。在滿足強度需求的前提下採用了塑料結構的託盤,為了進一步減輕減振器的重量,所述連杆為中空結構。
前述的一種用於減振器的輕量化結構中,所述託盤包括相連的套管和收口段,套管套設在所述過渡段,收口段位於過渡段和第二管段的連接處。常規的減振器的託盤為金屬構件,焊接在貯油筒上,由於本實用新型中託盤採用塑料構件,不能採用焊接的固定方式,所以採用套設固定的方式,具有環形的受力面,能夠使整體更加牢固。
前述的一種用於減振器的輕量化結構中,所述第二管段的中部設有加厚段,所述加厚段的外徑和第二管段兩端的外徑相等,加厚段的內經小於第二管段兩端的內經。加厚段厚度較大,主要是因為加厚段外部還要固定穩定杆支架,並且穩定杆支架是焊接在加厚段上的,採用氬弧焊焊接,一方面提高了強度,另一方面能夠防止出現焊穿的現象。
作為其中一種可實施方式,第一管段的外徑等於45.95毫米,第一管段的厚度等於1.6毫米。較佳的,第二管段的外徑等於53.05毫米,第二管段的厚度等於1.6毫米,所述加厚段的厚度等於2.5毫米。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減振器採用輕量化設計,貯油筒多道收徑,將強度需求最小的第一管段收縮至直徑最小,在管壁厚度不變的前提下直徑減小,所以貯油筒的重量減輕了,為了進一步減輕減振器的重量,本實用新型採用塑料材質的託盤,並且更改了託盤的固定方式,提高了託盤的固定強度。同時,採用了中空結構的連杆,進一步減輕了減振器的重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導向器,2-貯油筒,3-託盤,4-工作缸筒,5-連杆,6-第一管段,7-過渡段,8-第二管段,9-加厚段,10-套管,11-收口段。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如圖1所示,一種用於減振器的輕量化結構,包括貯油筒2、工作缸筒4、導向器1、連杆5和託盤3,導向器1安裝在貯油筒2的一端,工作缸筒4位於貯油筒2內,連杆5位於工作缸筒4內,連杆5安裝在導向器1上,託盤3安裝在貯油筒2上,貯油筒2由相連的第一管段6、過渡段7和第二管段8組成,第一管段6的直徑小於過渡段7,過渡段7的直徑小於第二管段8,所述託盤3的製作材料是塑料,所述託盤3套設在第一管段6和過渡段7的連接處。
所述託盤3包括相連的套管10和收口段11,套管10套設在所述過渡段7,收口段11位於過渡段7和第二管段8的連接處。所述第二管段8的中部設有加厚段9,所述加厚段9的外徑和第二管段8兩端的外徑相等,加厚段9的內經小於第二管段8兩端的內經。第一管段6的外徑等於45.95毫米,第一管段6的厚度等於1.6毫米。第二管段8的外徑等於53.05毫米,第二管段8的厚度等於1.6毫米,所述加厚段9的厚度等於2.5毫米。
實施例2:如圖1所示,一種用於減振器的輕量化結構,包括貯油筒2、工作缸筒4、導向器1、連杆5和託盤3,導向器1安裝在貯油筒2的一端,工作缸筒4位於貯油筒2內,連杆5位於工作缸筒4內,連杆5安裝在導向器1上,託盤3安裝在貯油筒2上,貯油筒2由相連的第一管段6、過渡段7和第二管段8組成,第一管段6的直徑小於過渡段7,過渡段7的直徑小於第二管段8,所述託盤3的製作材料是塑料,所述託盤3套設在第一管段6和過渡段7的連接處。所述連杆5為中空結構。
所述託盤3包括相連的套管10和收口段11,套管10套設在所述過渡段7,收口段11位於過渡段7和第二管段8的連接處。所述第二管段8的中部設有加厚段9,所述加厚段9的外徑和第二管段8兩端的外徑相等,加厚段9的內經小於第二管段8兩端的內經。第一管段6的外徑等於45.95毫米,第一管段6的厚度等於1.6毫米。第二管段8的外徑等於53.05毫米,第二管段8的厚度等於1.6毫米,所述加厚段9的厚度等於2.5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