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明溝防開裂建築物散水及散水組件的製作方法
2023-05-29 19:45:16 3
一種帶明溝防開裂建築物散水及散水組件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帶明溝防開裂建築物散水及散水組件。該帶明溝防開裂建築物散水包括:碎石墊層,包括分別獨立且位於不同層面上的第一、第二碎石墊層;位於碎石墊層之上且連接第一、第二碎石墊層的料石混泥土層,且一端開設有斷面呈倒置梯形的明溝;混凝土保護層,一端朝遠離第二碎石墊層的方向延伸並與料石混泥土層齊平,另一端朝靠近第二碎石墊層的方向延伸並與第二碎石墊層的底部齊平;位於該料石混泥土層之上的細石混泥土層,且鋪設於料石混泥土層表面並延伸至混凝土保護層上;位於混凝土保護層上且與細石混泥土層相鄰的聚苯保溫板;蓋合在明溝上的蓋板。本實用新型還公開包括多個帶明溝防開裂建築物散水的散水組件。
【專利說明】一種帶明溝防開裂建築物散水及散水組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民用建築結構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帶明溝防開裂建築物散水、及包括若干該帶明溝防開裂建築物散水的散水組件。
【背景技術】
[0002]散水是指在建築周圍鋪的用以防止雨水及生產、生活用水滲入的保護層。散水通常用磚石或混凝土鋪成,寬度多在一米左右。設置散水的目的是為了使建築物外牆勒腳附近的地面積水能夠迅速排走,並能防止屋簷的滴水衝刷外牆四周地面的土壤,減少牆身與基礎受水浸泡的可能,保護牆身和基礎,可以延長建築物的壽命。
[0003]目前建築物室外散水施工沒有一個統一、規範且具體的施工方法可遵循,因而實際施工時不可避免地存在施工操作比較隨意、不規範、施工質量較差等諸多問題,所施工成型的建築物室外散水存在易開裂、排水效果較差、觀感質量較差等缺陷和不足,並且建築物室外散水上所設置分格縫存在嵌縫厚度不統一、膠面質量難以控制且易開裂、防水效果較差等冋題。
[0004]因此,建築物室外散水存在易開裂,一旦開裂,防水效果變差,達不到預期的保護基礎的作用;除了易開裂導致的防水效果變差,自由式的散水排水易從邊緣土體滲入基礎,對地基基礎造成衝刷和腐蝕。
實用新型內容
[0005]為解決易開裂、防水效果較差、室外有效排水同時保證室外明溝不滲漏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帶明溝防開裂建築物散水、及包括若干該帶明溝防開裂建築物散水的散水組件。
[0006]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帶明溝防開裂建築物散水,其用於對建築物疏水,該帶明溝防開裂建築物散水包括:碎石墊層,其包括分別獨立且位於不同層面上的第一碎石墊層與第二碎石墊層;料石混泥土層,其位於該碎石墊層之上且連接該第一碎石墊層與該第二碎石墊層,該料石混泥土層的一端開設有斷面呈倒置梯形的明溝;混凝土保護層,其設置在該料石混泥土層另一端的端面上,該混凝土保護層的一端朝遠離該第二碎石墊層的方向延伸並與該料石混泥土層齊平,該混凝土保護層的另一端朝靠近該第二碎石墊層的方向延伸並與該第二碎石墊層的底部齊平;細石混泥土層,其位於該料石混泥土層之上,鋪設於該料石混泥土層的表面並延伸至該混凝土保護層上;聚苯保溫板,其位於該混凝土保護層上與該細石混泥土層相鄰;蓋板,其蓋合在該明溝上。
[0007]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該蓋板為混泥土蓋板。
[0008]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該細石混泥土層位於該第二碎石墊層上空的部分為傾斜於該明溝的坡面。優選地,該坡面的坡度為I到5度。再優選地,該坡面的坡度為3度。
[0009]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該料石混泥土層位於該第二碎石墊層上的部分平行於該坡面。
[0010]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該細石混泥土層兩端的厚度不同,該坡面的最小厚度大於該細石混泥土層位於該明溝部分的厚度。
[0011]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該料石混泥土層兩端的厚度不同,該料石混泥土層位於該坡面下的厚度大於該料石混泥土層位於該明溝處的厚度。
[0012]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該第二碎石墊層面向該料石混泥土層的側面為傾斜面,該第二碎石墊層背向該料石混泥土層的側面為水平面。
[0013]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散水組件,其包括上述任意設置的帶明溝防開裂建築物散水,這些帶明溝防開裂建築物散水環繞在建築物的周邊,使得該建築物的四周都被帶明溝防開裂建築物散水包圍,每個帶明溝防開裂建築物散水的聚苯保溫板與混凝土保護層與該建築物相貼設置;相鄰兩個帶明溝防開裂建築物散水之間設置有變形縫。
[0014]本實用新型的帶明溝防開裂建築物散水既防開裂,又解決了自由排水對地基周圍土體的衝刷,且選用的材料價格低廉。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方式提供的散水組件的應用示意圖。
[0016]圖2為沿圖1中剖線I1-1I處剖開的結構剖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0018]請一併參閱圖1及圖2,其中,圖2為沿圖1中剖線I1-1I處剖開的結構剖視示意圖。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方式提供的散水組件(如圖1所示)包括多個帶明溝防開裂建築物散水9 (如圖2所示)。該帶明溝防開裂建築物散水9用於對建築物8疏水,可以理解,由多個帶明溝防開裂建築物散水9組成的散水組件實現對建築物8的全方位疏水。
[0019]該帶明溝防開裂建築物散水9包括碎石墊層4、料石混泥土層3、混凝土保護層7、細石混泥土層5、聚苯保溫板6、蓋板2。
[0020]碎石墊層4包括分別獨立且位於不同層面上的第一碎石墊層41與第二碎石墊層42?第二碎石墊層42位於靠近建築物8的一側。
[0021]料石混泥土層3位於該碎石墊層4之上且連接該第一碎石墊層41與該第二碎石墊層42,該料石混泥土層3的一端開設有斷面呈倒置梯形的明溝11。該帶明溝防開裂建築物散水9在安裝時,明溝11位於料石混泥土層3遠離建築物8的一端。
[0022]混凝土保護層7設置在該料石混泥土層3另一端的端面上,該混凝土保護層7的一端朝遠離該第二碎石墊層42的方向延伸並與該料石混泥土層3齊平,該混凝土保護層7的另一端朝靠近該第二碎石墊層42的方向延伸並與該第二碎石墊層42的底部齊平。料石混泥土層3與第二碎石墊層42並不是直接與建築物8接觸,而是通過混凝土保護層7與建築物8間接接觸。
[0023]細石混泥土層5位於該料石混泥土層3之上,鋪設於該料石混泥土層3的表面並延伸至該混凝土保護層7上。該細石混泥土層5位於該第二碎石墊層42上空的部分優選為傾斜於該明溝11的坡面。該坡面的坡度優選為I到5度,這樣既方便了散水也方便了地面車輛行人。
[0024]在保證該帶明溝防開裂建築物散水9的結構強度下,本實用新型做以下設計以最優化的節省材料成本。料石混泥土層3位於該第二碎石墊層42上的部分優選平行於該坡面。該細石混泥土層5兩端的厚度優選不同,該坡面的最小厚度大於該細石混泥土層5位於該明溝11部分的厚度。該料石混泥土層兩端的厚度不同,該料石混泥土層3位於該坡面下的厚度優選地大於該料石混泥土層3位於該明溝11處的厚度。該第二碎石墊層42面向該料石混泥土層3的側面為傾斜面,該第二碎石墊層42背向該料石混泥土層3的側面為水平面。該第一碎石墊層41的厚度優選地大於該第二碎石墊層42的厚度。
[0025]聚苯保溫板6位於該混凝土保護層7上與該細石混泥土層5相鄰,細石混泥土層5與建築物8通過聚苯保溫板6間接相鄰。蓋板2蓋合在該明溝11上,該蓋板2可為混泥土蓋板。
[0026]安裝的時候,這些帶明溝防開裂建築物散水9環繞在建築物8的周邊,使得該建築物8的四周都被帶明溝防開裂建築物散水9包圍,這些帶明溝防開裂建築物散水9的蓋板2與室外平地I儘量位於同一水平面上,這樣方便車輛行人。每個帶明溝防開裂建築物散水9的聚苯保溫板6與混凝土保護層7與該建築物8相貼設置;相鄰兩個帶明溝防開裂建築物散水9之間設置有變形縫10。
[0027]綜上所述,帶明溝防開裂建築物散水9可包括兩大部分:一是混凝土明溝11 ; 二是混凝土散水坡道。具體布置方式:設置碎石墊層4厚度為50-70mm,碎石墊層4上面依次設置料石混泥土層3、細石混泥土層5,細石混泥土層5厚度為50-70mm,細石混泥土層5上面設置混凝土明溝11,混凝土明溝11斷面呈倒置的梯形,混凝土明溝11上面設置混凝土蓋板,混凝土蓋板厚50mm ;混凝土明溝11和建築物8牆體之間設置混凝土散水坡道,坡道的坡度為3%,混凝土坡道及明溝11每隔3-5m設置一道變形縫10,變形縫10兩邊布置普通粘土磚隔開,混凝土坡道和建築物8牆體之間保持10-20mm的空隙,空隙內填塞聚苯保溫板
6ο
[0028]本實用新型的帶明溝防開裂建築物散水既防開裂,又解決了自由排水對地基周圍土體的衝刷,且選用的材料價格低廉。
[0029]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帶明溝防開裂建築物散水,其用於對建築物疏水,其特徵在於:該帶明溝防開裂建築物散水包括: 碎石墊層,其包括分別獨立且位於不同層面上的第一碎石墊層與第二碎石墊層; 料石混泥土層,其位於該碎石墊層之上且連接該第一碎石墊層與該第二碎石墊層,該料石混泥土層的一端開設有斷面呈倒置梯形的明溝; 混凝土保護層,其設置在該料石混泥土層另一端的端面上,該混凝土保護層的一端朝遠離該第二碎石墊層的方向延伸並與該料石混泥土層齊平,該混凝土保護層的另一端朝靠近該第二碎石墊層的方向延伸並與該第二碎石墊層的底部齊平; 細石混泥土層,其位於該料石混泥土層之上,鋪設於該料石混泥土層的表面並延伸至該混凝土保護層上; 聚苯保溫板,其位於該混凝土保護層上與該細石混泥土層相鄰; 蓋板,其蓋合在該明溝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明溝防開裂建築物散水,其特徵在於:該蓋板為混泥土蓋板。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明溝防開裂建築物散水,其特徵在於:該細石混泥土層位於該第二碎石墊層上空的部分為傾斜於該明溝的坡面。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帶明溝防開裂建築物散水,其特徵在於:該坡面的坡度為I到5度。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帶明溝防開裂建築物散水,其特徵在於:該坡面的坡度為3度。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帶明溝防開裂建築物散水,其特徵在於:該料石混泥土層位於該第二碎石墊層上的部分平行於該坡面。
7.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帶明溝防開裂建築物散水,其特徵在於:該細石混泥土層兩端的厚度不同,該坡面的最小厚度大於該細石混泥土層位於該明溝部分的厚度。
8.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帶明溝防開裂建築物散水,其特徵在於:該料石混泥土層兩端的厚度不同,該料石混泥土層位於該坡面下的厚度大於該料石混泥土層位於該明溝處的厚度。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明溝防開裂建築物散水,其特徵在於:該第二碎石墊層面向該料石混泥土層的側面為傾斜面,該第二碎石墊層背向該料石混泥土層的側面為水平面。
10.一種散水組件,其包括多個如權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帶明溝防開裂建築物散水,這些帶明溝防開裂建築物散水環繞在建築物的周邊,使得該建築物的四周都被帶明溝防開裂建築物散水包圍,其特徵在於:每個帶明溝防開裂建築物散水的聚苯保溫板與混凝土保護層與該建築物相貼設置;相鄰兩個帶明溝防開裂建築物散水之間設置有變形縫。
【文檔編號】E02D31/00GK204225253SQ201420684342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14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14日
【發明者】鄧福康, 陳小芳 申請人:宿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