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溢流槽預曝氣的氧化溝汙水處理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5-29 19:51:51 1
專利名稱:高位溢流槽預曝氣的氧化溝汙水處理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汙水處理系統,特別是一種以氧化溝為主的汙水處理系統,以到達較 高的淨化程度,並實現一定程度的脫鱗脫氮,屬於環境保護領域。
背景技術:
人類自1804年英國人最早應用沉澱、過濾工藝作為集中式水處理廠,1884年美國人 發明了混凝、沉澱、過濾、氯消毒工藝,沿用至今已有120年的歷史,雖然人類在淨水處 理方面不斷有新的發現和提高,但是生活用水的處理工藝卻基本上依然如故,本質上沒有 更新和突破。然而處理對象的水源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百年前的水源由於工業、農業不 發達,水體不受汙染。而幾十年來,現代工業的發展,尤其是化工工業突發猛進,工業廢 水排放,農業化肥、農藥的流失,生活汙水的汙染等,對水源水受汙染程度日益嚴重,使
得傳統水處理工藝難以保證優良水質。
基於對成本和費用的考慮,主要利用微生物的各種生化法及其組合一直是處理有機汙
染廢水的一種首選方法,根據水中氧含量以及由此帶來的微生物群和反應機理的不同,可 以大致分為厭氧法、好氧法以及介於兩者之間的缺氧法, 一般而言,厭氧法適應於高濃度 的有機汙水,主要是將大分子有機物分解為小分子有機物,因此還需要進一步的處理,而 好氧法則適應於濃度相對交低的有機汙水,通過微生物將水中的有機物氧化分解為無機物, 因此出水淨化程度較高。
氧化溝又名連續循環,是活性汙泥法的一種變形。氧化溝汙水處理工藝是在20世紀 50年代由荷蘭衛生工程研究所研製成功的,自從1954年在荷蘭的首次投入使用以來。由 於其出水水質好、運行穩定、管理方便等技術特點,己經在國內外廣泛的應用於生活汙水和工業汙水的治理。早期氧化溝只是一單溝道的"循環",主要用於去除汙水中的BOD及 進行硝化反應,現已形成各種不同的類型,包括卡魯塞爾型、奧貝爾型、二溝或三溝交替 工作型, 一體化氧化溝等等。由於氧化溝中汙水的含氧量DO周期性變化,經歷由好氧到缺
氧再到好氧的不斷變化過程,並且水流停留時間比較長,汙泥齡長到足以維持足夠數量的 硝化菌,可以在好氧區進行硝化,在缺氧區進行反硝化,由此起到脫氮作用,同時,固磷 菌也可以保持在一定濃度下,吸收汙水中的磷,最終形成汙泥從水中除去。但是,氧化溝 適應的汙水濃度相對比較低,不適應於較高濃度汙水的淨化。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高位溢流槽預曝氣的氧化溝汙水處理 系統,該系統的預曝氣效果,成本低,淨化效果好,並具有較好的脫氮除磷效果。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高位溢流槽預曝氣的氧化溝汙水處理系統,包括依次連接 的格柵、集水沉澱池和氧化溝,所述氧化溝的進出端設有高位溢流槽,所述集水沉澱池的 出水通過汙水泵打入所述的高位溢流槽,所述高位溢流槽的溢流口位於所述的人工溼地進 水端上方,所述高於人工溼地水表面500毫米以上,其溢流堰為水平的堰,延伸寬度小於 等於位於其下方的人工溼地進水端寬度。
發明採用簡單的格柵和沉澱方式,實現了集水、沉澱和均化的功能,消除了汙水中的
可沉澱物,減少了進入氧化溝的汙染物,同時,利用由沉澱池向氧化溝輸送汙水的汙水泵, 在不需要增加汙水泵功率和壓頭的情況下,將水打入位於高處的高位溢流槽,汙水從高位 溢流槽中通過溢流的方式向下流,形成類似於瀑布的水流,同周圍的空氣充分接觸,使空 氣中的氧溶解入水中,當水流落入氧化溝水面時,更是形成對水面的衝擊,帶動空氣進入 水中,並通過濺起的水也同空氣進行接觸,由此實現了對汙水的一定程度上的曝氣,改善 了氧化溝的運行環境和淨化效果,減小了漂浮汙泥和異味的出現,提高了淨化效果,經過 氧化溝長時間的好氧和缺氧交替變換,實現了對濃度較高的有機汙水以及汙水中的氮、磷的分解或去除,達到汙水淨化的目的。。另外,該系統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在現有技術 的基礎上基本上不增加成本,其中的高位溢流槽通過適當的造型還可以作為一個景觀。
圖1為本發明的系統結構示意圖2是本發明涉及氧化溝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參見圖l,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高位溢流槽預曝氣的氧化溝汙水處理系統,包括依次連 接的格柵l、集水沉澱池2和氧化溝6,所述氧化溝的進水端設有高位溢流槽5,所述集水 沉澱池的出水通過出水管道3上的汙水泵4打入所述的高位溢流槽,所述高位溢流槽的溢 流口位於所述的人工溼地進水端上方,所述高於人工溼地水表面500毫米以上,其溢流堰 為水平的堰,延伸寬度小於等於位於其下方的人工溼地進水端寬度。
汙水先經過格柵進入集水沉澱池,將集水和一次沉澱合而為一,可以簡化設備的總體 結構,節省投資。
所述格柵設置了集水沉澱池的進口處。
所述格柵優選機械格柵,設有篩除物出口,以便將水中的大塊物料分離後另行處理, 避免對後續工藝的妨礙。
所述集水沉澱池下部呈倒錐臺狀,底部設有汙泥排放口,連接有汙泥泵,所述汙泥泵 的汙泥排放管道連接於汙泥池。
所述高位溢流槽應高於人工溼地水表面500毫米以上,溢流堰為水平的堰,延伸寬度 小於等於位於其下方的人工溼地進水端寬度。溢流水形成瀑布狀,以同空氣的有效接觸, 同時落入人工溼地水面時產生衝擊和氣泡,進一步提高空氣和氧的溶解程度。
所述氧化溝內設有若干平行折流板62,將溝內空間分割為若干首尾連接的平行溝渠 61,這些溝渠構成了氧化溝的水流通道,在首尾連接的平行溝渠內,間隔設置若干曝氣轉刷63,以便進行曝氣,由此汙水在各曝氣轉刷處獲得溶解氧,形成好氧區,經過一定的好 氧生化反應後,水中的溶解氧逐漸減少,形成缺氧區,在好氧區和缺氧區分別有不同微生 物群,進行不同的生化反應,其中好氧區主要是氧化和硝化反應,缺氧區主要是水解和反 硝化反應。
氧化溝後面依次連接有二沉池9和貯水池10,所述二沉池下部呈倒錐臺狀,底部設有 汙泥排放口,連接有二沉池汙泥泵,所述二沉池汙泥泵的汙泥排放管道ll分為兩路, 一路 連接於汙泥池12,形成汙泥排放, 一路連接於氧化溝的進水端,形成汙泥回流。通過汙泥 排放管道上的閥門可以調節汙泥的排放流向和回流比例。
權利要求
1.一種高位溢流槽預曝氣的氧化溝汙水處理系統,其特徵是括依次連接的格柵、集水沉澱池和氧化溝,所述氧化溝的進出端設有高位溢流槽,所述集水沉澱池的出水通過汙水泵打入所述的高位溢流槽,所述高位溢流槽的溢流口位於所述的人工溼地進水端上方。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位溢流槽預曝氣的氧化溝汙水處理系統,其特徵是所述格柵 設置在集水沉澱池的進口處。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位溢流槽預曝氣的氧化溝汙水處理系統,其特徵是所述集水 沉澱池下部呈倒錐臺狀,底部設有汙泥排放口,連接有汙泥泵。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高位溢流槽預曝氣的氧化溝汙水處理系統,其特徵是所述集水 沉澱池底部汙泥泵的汙泥排放管道連接於汙泥池。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位溢流槽預曝氣的氧化溝汙水處理系統,其特徵是所述高於 人工溼地水表面500毫米以上。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位溢流槽預曝氣的氧化溝汙水處理系統,其特徵是所述溢流 槽的溢流堰為水平的堰,延伸寬度小於等於位於其下方的人工溼地進水端寬度。
7. 如權利要求l、 2、 3、 4、 5或6所述的高位溢流槽預曝氣的氧化溝汙水處理系統, 其特徵是所述氧化溝內設有若干平行折流板,將溝內空間分割為若干首尾連接的平行溝渠, 在這些首尾連接的平行溝渠內,間隔設置若干曝氣轉刷。
8. 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高位溢流槽預曝氣的氧化溝汙水處理系統,其特徵是所述氧化 溝後面依次連接有二沉池。
9. 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高位溢流槽預曝氣的氧化溝汙水處理系統,其特徵是所述二沉 池後面連接貯水池。
10. 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高位溢流槽預曝氣的氧化溝汙水處理系統,其特徵是所述二沉池下部呈倒錐臺狀,底部設有汙泥排放口,連接有二沉池汙泥泵,所述二沉池汙泥泵的汙 泥排放管道分為兩路, 一路連接於汙泥池, 一路連接於氧化溝的進水端。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位溢流槽預曝氣的氧化溝汙水處理系統,包括依次連接的格柵、集水沉澱池和氧化溝,所述氧化溝的進出端設有高位溢流槽,所述集水沉澱池的出水通過汙水泵打入所述的高位溢流槽,所述高位溢流槽的溢流口位於所述的人工溼地進水端上方,所述高於人工溼地水表面500毫米以上,其溢流堰為水平的堰,延伸寬度小於等於位於其下方的人工溼地進水端寬度。氧化溝內設有若干平行折流板,將溝內空間分割為若干首尾連接的平行溝渠,溝渠內間隔設置若干曝氣轉刷,其好氧區主要是氧化和硝化反應,其缺氧區主要是水解和反硝化反應。本發明的曝氣效果好,可以消除有機汙染,並具有一定的脫氮除磷作用,主要適應於生活汙水和其他類似的有機汙水。
文檔編號C02F9/14GK101591092SQ200810112930
公開日2009年12月2日 申請日期2008年5月26日 優先權日2008年5月26日
發明者陳光亮 申請人:海斯博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