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串聯-串並聯雙三效吸收式熱泵的製作方法
2023-05-30 03:44:21 4
一種新型串聯-串並聯雙三效吸收式熱泵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新型串聯-串並聯雙三效吸收式熱泵,屬吸收式熱泵【技術領域】。第一吸收器與第一發生器和第三發生器連通,第一發生器與第二發生器連通。第二發生器、第三發生器分別有冷劑蒸汽通道與外部連通,第二吸收器與第四發生器連通,第四發生器與第五發生器連通,第五發生器與第二吸收器連通,第一發生器、第四發生器有驅動熱介質管路、冷劑蒸汽通道與外部連通,第五發生器、第六發生器有冷劑蒸汽通道與外部連通,冷凝器與第一蒸發器和第二蒸發器連通,第一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和冷凝器有被加熱介質管路與外部連通,第一蒸發器、第二蒸發器有冷劑蒸汽通道與第一吸收器和第二吸收器連通。第一蒸發器和第二蒸發器有餘熱介質管路與外部連通。
【專利說明】一種新型串聯-串並聯雙三效吸收式熱泵
[0001]【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低溫餘熱利用熱泵【技術領域】。
[0002]【背景技術】:
吸收式熱泵技術是一種利用低品位熱源,實現將熱量從低溫熱源向高溫熱源傳送的循環系統,是回收利用低品位熱能的有效裝置,具有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的雙重作用。利用傳統吸收式熱泵技術回收餘熱資源滿足用戶的需求時,隨著對供熱溫度要求是升高,對應機組的性能指數也會隨著降低,對餘熱資源的利用效率隨著降低。
[0003]本發明結合三效第一類吸收式熱泵機組,採用巧妙的流程,其溶液在實現三效流程時分別採用串聯和串並聯的形式,得到了一種新型串聯-串並聯雙三效吸收式熱泵,機組通過不同的溶液循環可分別完成被加熱介質不同段的加熱,且該機組可根據需要採用兩種不同溶液作為的工質,溶液分別完成各自循環流程互不影響,同時具有多個不同溫度段的供熱端等優點,可滿足用戶不同熱需求,豐富了第一類吸收式熱泵機組的類型,對高效利用餘熱資源具有重大意義。
[0004]
【發明內容】
: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串聯-串並聯雙三效吸收式熱泵,具體
【發明內容】
分項闡述如下:
一種新型串聯-串並聯雙三效吸收式熱泵,主要由第一發生器、第二發生器、第三發生器、第四發生器、第五發生器、第六發生器、第一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冷凝器、第一蒸發器、第二蒸發器、第一溶液熱交換器、第二溶液熱交換器、第三溶液熱交換器、第四溶液熱交換器、第五溶液熱交換器、第六溶液熱交換器、第一節流閥、第二節流閥、第三節流閥、第四節流閥、第五節流閥、第六節流閥、第一溶液泵和第二溶液泵組成。第一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經第一溶液泵後分為兩路:一路流經第一溶液熱交換器與第一發生器連通,第一發生器有濃溶液管路經第一溶液熱交換器與第二溶液熱交換器與第二發生器連通;另一路流經第三溶液熱交換器與第三發生器連通。第三發生器有濃溶液管路經第三溶液熱交換器後與第二發生器有濃溶液管路經第二溶液熱交換器後的管路匯合再與第一吸收器連通。第一發生器有冷劑蒸汽通道經第二發生器和第一節流閥與冷凝器連通。第二發生器有冷劑蒸汽通道經第三發生器和第二節流閥與冷凝器連通。第三發生器有冷劑蒸汽通道與冷凝器連通。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經第二溶液泵和第四溶液熱交換器與第四發生器連通。第四發生器有濃溶液管路經第四溶液熱交換器與第五溶液熱交換器與第五發生器連通。第五發生器有濃溶液管路經第五溶液熱交換器和第六溶液熱交換器與第六發生器連通。第六發生器有濃溶液管路經第六溶液熱交換器與第二吸收器連通。第四發生器有冷劑蒸汽通道經第五發生器和第五節流閥與冷凝器連通,第五發生器有冷劑蒸汽通道經第六發生器和第六節流閥與冷凝器連通。第六發生器有冷劑蒸汽通道與冷凝器連通。冷凝器有冷劑液管路分別經第三節流閥與第一蒸發器連通和經第四節流閥與第二蒸發器連通。第一蒸發器有冷劑蒸汽通道與第一吸收器連通。第二蒸發器有冷劑蒸汽通道與第二吸收器連通。第一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和冷凝器分別有被加熱介質管路與外部連通。第一蒸發器和第二蒸發器還分別有餘熱介質管路與外部連通。第一發生器和第四發生器還分別有驅動熱介質管路與外部連通,形成一種新型串聯_串並聯雙二效吸收式熱泵。
[0005]【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新型串聯-串並聯雙三效吸收式熱泵的結構和流程示意圖。
[0006]圖中,I一第一發生器,2—第二發生器,3—第三發生器,4一第四發生器,5—第五發生器,6—第六發生器,7—第一吸收器,8—第二吸收器,9一冷凝器,10—第一蒸發器,
11一第二蒸發器,12—第一溶液熱交換器,13—第二溶液熱交換器,14 一第三溶液熱交換器,15—第四溶液熱交換器,16—第五溶液熱交換器,17—第六溶液熱交換器,18—第一節流閥,19一第二節流閥,20一第二節流閥,21 一第四節流閥,22一第五節流閥,23一第六節流閥,24—第一溶液泵,25—第二溶液泵。
[0007]【具體實施方式】:
圖1所示的一種新型串聯-串並聯雙三效吸收式熱泵是這樣實現的:
(I)結構上,它主要由第一發生器、第二發生器、第三發生器、第四發生器、第五發生器、第六發生器、第一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冷凝器、第一蒸發器、第二蒸發器、第一溶液熱交換器、第二溶液熱交換器、第三溶液熱交換器、第四溶液熱交換器、第五溶液熱交換器、第六溶液熱交換器、第一節流閥、第二節流閥、第三節流閥、第四節流閥、第五節流閥、第六節流閥、第一溶液泵和第二溶液泵組成。第一吸收器7有稀溶液管路經第一溶液泵24後分為兩路:一路流經第一溶液熱交換器12與第一發生器I連通,第一發生器I有濃溶液管路經第一溶液熱交換器12與第二溶液熱交換器13與第二發生器2連通;另一路流經第三溶液熱交換器14與第三發生器3連通。第三發生器3有濃溶液管路經第三溶液熱交換器14後與第二發生器2有濃溶液管路經第二溶液熱交換器13後的管路匯合再與第一吸收器7連通。第一發生器I有冷劑蒸汽通道經第二發生器2和第一節流閥18與冷凝器9連通。第二發生器2有冷劑蒸汽通道經第三發生器3和第二節流閥19與冷凝器9連通。第三發生器3有冷劑蒸汽通道與冷凝器9連通。第二吸收器8有稀溶液管路經第二溶液泵25和第四溶液熱交換器15與第四發生器4連通。第四發生器4有濃溶液管路經第四溶液熱交換器15與第五溶液熱交換器16與第五發生器5連通。第五發生器5有濃溶液管路經第五溶液熱交換器16和第六溶液熱交換器17與第六發生器6連通。第六發生器6有濃溶液管路經第六溶液熱交換器17與第二吸收器8連通。第四發生器4有冷劑蒸汽通道經第五發生器5和第五節流閥22與冷凝器9連通。第五發生器5有冷劑蒸汽通道經第六發生器6和第六節流閥23與冷凝器9連通。第六發生器6有冷劑蒸汽通道與冷凝器9連通。冷凝器9有冷劑液管路分別經第三節流閥20與第一蒸發器10連通和經第四節流閥21與第二蒸發器11連通。第一蒸發器10有冷劑蒸汽通道與第一吸收器7連通。第二蒸發器11有冷劑蒸汽通道與第二吸收器8連通。第一吸收器7、第二吸收器8和冷凝器9分別有被加熱介質管路與外部連通。第一蒸發器10和第二蒸發器11還分別有餘熱介質管路與外部連通。第一發生器I和第四發生器4還分別有驅動熱介質管路與外部連通,形成一種新型串聯-串並聯雙三效吸收式熱泵。
[0008](2)流程上,第一吸收器7的稀溶液流經第一溶液泵24後分為兩路,一路流經第一溶液熱交換器12進入第一發生器I,第一發生器I的濃溶液流經第一溶液熱交換器12和第二溶液熱交換器13與第二發生器2連通。另一路稀溶液流經第三溶液熱交換器14與第三發生器3連通。第二發生器2的濃溶液流經第二溶液熱交換器13後與第三發生器3的濃溶液流經第三溶液熱交換器14後相匯合再進入第一吸收器7、吸收來自蒸發器的冷劑蒸汽並放熱於流經第一吸收器7的被加熱介質。第一發生器I的濃溶液在來自外部的驅動熱介質的加熱下產生冷劑蒸汽。來自第一發生器I的冷劑蒸汽流經第二發生器2作為第二發生器2的驅動熱介質、加熱流經其內的濃溶液並釋放冷劑蒸汽向冷凝器9提供。第二發生器2的濃溶液被來自第一發生器I的冷劑蒸汽加熱釋放冷劑蒸汽經第三發生器3和第二節流閥19進入冷凝器9。第三發生器3的濃溶液被來自第二發生器2的冷劑蒸汽加熱釋放冷劑蒸汽進入冷凝器9。第二吸收器8的稀溶液流經第二溶液泵25和第四溶液熱交換器15進入第四發生器4。第四發生器4的濃溶液流經第四溶液熱交換器15和第五溶液熱交換器16與第五發生器5連通。第五發生器5的濃溶液流經第五溶液熱交換器16和第六溶液熱交換器17與第六發生器6連通。第六發生器6的濃溶液流經第六溶液熱交換器17進入第二吸收器8、吸收來自蒸發器的冷劑蒸汽並放熱於流經第二吸收器7的被加熱介質。第四發生器I的濃溶液在來自外部的驅動熱介質的加熱下產生冷劑蒸汽。來自第四發生器I的冷劑蒸汽流經第五發生器5作為第五發生器5的驅動熱介質、加熱流經其內的濃溶液並釋放冷劑蒸汽經第五節流閥22向冷凝器9提供。第五發生器5的濃溶液被來自第四發生器4的冷劑蒸汽加熱釋放冷劑蒸汽經第六發生器6和第六節流閥23進入冷凝器9。第六發生器6的濃溶液被來自第五發生器5的冷劑蒸汽加熱釋放冷劑蒸汽進入冷凝器9。進入冷凝器9的冷劑蒸汽放熱於來自外部的被加熱介質變成冷劑液。冷劑液再分別經第三節流閥20進入第一蒸發器10和經第四節流閥21進入第二蒸發器11。第一蒸發器10內的冷劑液被來自外部的餘熱介質加熱變成冷劑蒸汽向第一吸收器7。第二蒸發器11內的冷劑液被來自外部的餘熱介質加熱變成冷劑蒸汽向第二吸收器8提供,形成一種新型串聯-串並聯雙三效吸收式熱泵。
[0009]本發明技術可以實現的效果一本發明所提出的一種新型串聯-串並聯雙三效吸收式熱泵,具有如下的效果和優勢:
1、在被加熱介質溫度範圍較寬時,利用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新型串聯-串並聯雙三效吸收式熱泵,能夠克服三效第一類吸收式熱泵和經典兩級第一類吸收式熱泵的缺陷,可對餘熱資源進行更深度的利用。
[0010]2、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新型串聯-串並聯雙三效吸收式熱泵,在利用餘熱資源時,具有較合理的性能指數。
[0011]3、一種新型串聯-串並聯雙三效吸收式熱泵,可採用一種或者兩種溶液作為工質分別完成各自循環,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選取不同溶液作為工作介質,能更好的滿足用戶需求。
[0012]4、提出的一種新型串聯-串並聯雙三效吸收式熱泵,豐富了第一類吸收式熱泵的類型,可更好地實現熱泵供熱與用戶用熱間的相互匹配。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串聯-串並聯雙三效吸收式熱泵,主要由第一發生器、第二發生器、第三發生器、第四發生器、第五發生器、第六發生器、第一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冷凝器、第一蒸發器、第二蒸發器、第一溶液熱交換器、第二溶液熱交換器、第三溶液熱交換器、第四溶液熱交換器、第五溶液熱交換器、第六溶液熱交換器、第一節流閥、第二節流閥、第三節流閥、第四節流閥、第五節流閥、第六節流閥、第一溶液泵和第二溶液泵組成,第一吸收器(7)有稀溶液管路經第一溶液泵(24)後分為兩路,一路流經第一溶液熱交換器(12 )與第一發生器(I)連通,第一發生器(I)有濃溶液管路經第一溶液熱交換器(12)與第二溶液熱交換器(13)與第二發生器(2 )連通,另一路流經第三溶液熱交換器(14 )與第三發生器(3 )連通,第三發生器(3 )有濃溶液管路經第三溶液熱交換器(14 )後與第二發生器(2 )有濃溶液管路經第二溶液熱交換器(13)後的管路匯合再與第一吸收器(7)連通,第一發生器(I)有冷劑蒸汽通道經第二發生器(2)和第一節流閥(18)與冷凝器(9)連通,第二發生器(2)有冷劑蒸汽通道經第三發生器(3)和第二節流閥(19)與冷凝器(9)連通,第三發生器(3)有冷劑蒸汽通道與冷凝器(9)連通,第二吸收器(8)有稀溶液管路經第二溶液泵(25)和第四溶液熱交換器(15)與第四發生器(4)連通,第四發生器(4)有濃溶液管路經第四溶液熱交換器(15)與第五溶液熱交換器(16)與第五發生器(5)連通,第五發生器(5 )有濃溶液管路經第五溶液熱交換器(16)和第六溶液熱交換器(17)與第六發生器(6)連通,第六發生器(6)有濃溶液管路經第六溶液熱交換器(17)與第二吸收器(8)連通,第四發生器(4)有冷劑蒸汽通道經第五發生器(5)和第五節流閥(22)與冷凝器(9)連通,第五發生器(5)有冷劑蒸汽通道經第六發生器(6)和第六節流閥(23)與冷凝器(9)連通,第六發生器(6)有冷劑蒸汽通道與冷凝器(9 )連通,冷凝器(9 )有冷劑液管路分別經第三節流閥(20 )與第一蒸發器(10 )連通和經第四節流閥(21)與第二蒸發器(11)連通,第一蒸發器(10)有冷劑蒸汽通道與第一吸收器(7)連通,第二蒸發器(11)有冷劑蒸汽通道與第二吸收器(8)連通,第一吸收器(7)、第二吸收器(8)和冷凝器(9)分別有被加熱介質管路與外部連通,第一蒸發器(10)和第二蒸發器(11)還分別有餘熱介質管路與外部連通,第一發生器(I)和第四發生器(4)還分別有驅動熱介質管路與外部連通,形成一種新型串聯-串並聯雙三效吸收式熱泵。
【文檔編號】F25B41/06GK103499161SQ201310394244
【公開日】2014年1月8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3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3日
【發明者】章瑩瑩 申請人:章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