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環保餐盒及其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3-06-24 02:29:46 1

本發明涉及餐盒領域,尤其是一種環保餐盒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餐盒作為食品打包常用的包裝容器,其不僅被廣泛應用在餐館的菜品外帶和外賣包裝中,並且一些家庭也會購置餐盒進行攜帶食品,然而目前廣泛應用的餐盒多為塑料材質,由於塑料熱成型效率高而被廣泛推廣,但是由於經過容置食品後的餐盒裡經常會有油或其他調料的沾染,使得餐盒在丟棄後,難以進行二次回收利用,主要是由於其回收成本極高,往往超出了重新製造一個餐盒的成本,因此在一次性塑料餐盒的回收利用方面,一直是困擾城市垃圾處理人員的重要技術問題,隨著當前餐館的外賣服務升級,外賣越來越受到許多人的親睞,其不僅訂購簡單方便,並且不會遇到餐館客人過多而需要長時間等待的問題,然而也是因為這種情況,一次性餐盒的使用量也日益劇增,使得當前急需一種能夠兼具餐盒功能又能夠降解處理容易的新材料餐盒。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性能穩定可靠,降解處理方便且成本低廉的環保餐盒及其製備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的技術方案,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環保餐盒,其包括具有內凹容置腔的餐盒主體和設置在餐盒主體內凹容置腔底面和側壁上的米紙。
一種環保餐盒,所述餐盒主體的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組分:
秸稈20~35份;
蔗渣15~30份;
澱粉25~45份;
植物油2~4份;
膠粘劑3~7份;
抗氧化劑1~3份。
進一步,所述的抗氧化劑為叔丁基對苯二酚或檸檬酸。
進一步,所述的秸稈為玉米秸稈、小麥秸稈、水稻秸稈中的至少一種混合而成。
進一步,所述的澱粉為木薯澱粉、玉米澱粉、馬鈴薯澱粉、番薯澱粉中的至少一種混合而成。
進一步,所述的膠粘劑為糯米膠。
優選的,所述餐盒主體的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組分:
秸稈32份;
蔗渣24份;
澱粉34份
植物油3份;
膠粘劑5份;
抗氧化劑2份。
一種環保餐盒的製備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
(1)將秸稈和蔗渣混合後,加入至粉碎機中粉碎至長度為1~8mm,然後再按5~15ml/g的料液比將粉碎後的物料加入到質量分數為1~3%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攪拌浸泡15~30min,攪拌完成後,將物料濾出再加入到60~80℃的水中浸泡15~25min,浸泡完成後將物料濾出,再利用蒸餾水對濾出的物料進行洗滌至洗滌後的洗滌液ph呈中性為止,然後再將洗滌後的物料進行烘乾;
(2)將上述烘乾後的物料與澱粉、植物油進行攪拌混合均勻後,再依序加入膠粘劑和抗氧化劑進行繼續混合20~30min,在混合過程中按10~15g/ml的固液比加入水將混合物料混合成糊狀物料;
(3)將上述糊狀物料加入到熱壓成型設備中進行熱壓成型成所需的餐盒主體形狀,其中熱壓溫度為100~115℃,熱壓時間為20~30min,熱壓結束後,將餐盒主體自然冷卻至室溫再進行脫模;
(4)往上述製得的餐盒主體內凹容置腔底面和側面均勻塗覆一層糯米膠,然後將米紙貼附在餐盒主體內凹容置腔的底面和側面,然後進行自然風乾,即可製得所需的環保餐盒。
進一步,所述的步驟(2)中,加入的水的溫度為50~70℃。
一種環保餐盒的應用,將所述的環保餐盒應用於油炸食品或清蒸食品的包裝。
採用上述的技術方案,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通過利用秸稈和蔗渣的纖維豐富的特性來將其纖維進行提取出並與澱粉混合來得到可以作為餐盒的原料,利用澱粉與水混合後能夠形成具有較強粘連性的麵團並通過壓制模具可以方便進行壓製成餐盒主體,混入的秸稈和蔗渣的纖維能夠為壓製成型的餐盒主體帶來更高的整體強度,還可以通過在原料中混合入植物油來進一步提高原料壓制過程中的原料流動性,並且加入膠粘劑來進一步提高各物料的粘連穩定性,另外加入抗氧化劑可以提高成型後的餐盒主體的抗氧化能力,使餐盒能耐用,通過在餐盒主體的內凹容置腔底面和側壁上貼附米紙,一方面能夠使餐盒在裝入食品時能夠避免食品與餐盒主體接觸,使食品出現串味的情況,另一方面還可以對加入的油炸食品所揮發的熱蒸汽行初步吸收,使油炸食品裝入後能夠在一定時間內不回潮變軟而保持鬆脆的口感,且採用上述方案製備出的環保餐盒在使用丟棄後,可以直接進行破碎作為肥料的原料,即使遺棄在野外也能夠被微生物快速降解,避免了環境汙染問題的發生。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闡述:
圖1為發明實施方式之一的結構示意簡圖;
圖2為圖1中a-a處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2之一所示,本發明包括具有內凹容置腔的餐盒主體1和設置在餐盒主體1內凹容置腔底面和側壁上的米紙2。
一種環保餐盒,所述餐盒主體的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組分:
秸稈20~35份;
蔗渣15~30份;
澱粉25~45份;
植物油2~4份;
膠粘劑3~7份;
抗氧化劑1~3份。
進一步,所述的抗氧化劑為叔丁基對苯二酚或檸檬酸。
進一步,所述的秸稈為玉米秸稈、小麥秸稈、水稻秸稈中的至少一種混合而成。
進一步,所述的澱粉為木薯澱粉、玉米澱粉、馬鈴薯澱粉、番薯澱粉中的至少一種混合而成。
進一步,所述的膠粘劑為糯米膠。
優選的,所述餐盒主體的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組分:
秸稈32份;
蔗渣24份;
澱粉34份
植物油3份;
膠粘劑5份;
抗氧化劑2份。
一種環保餐盒的製備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
(1)將秸稈和蔗渣混合後,加入至粉碎機中粉碎至長度為1~8mm,然後再按5~15ml/g的料液比將粉碎後的物料加入到質量分數為1~3%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攪拌浸泡15~30min,攪拌完成後,將物料濾出再加入到60~80℃的水中浸泡15~25min,浸泡完成後將物料濾出,再利用蒸餾水對濾出的物料進行洗滌至洗滌後的洗滌液ph呈中性為止,然後再將洗滌後的物料進行烘乾;
(2)將上述烘乾後的物料與澱粉、植物油進行攪拌混合均勻後,再依序加入膠粘劑和抗氧化劑進行繼續混合20~30min,在混合過程中按10~15g/ml的固液比加入水將混合物料混合成糊狀物料;
(3)將上述糊狀物料加入到熱壓成型設備中進行熱壓成型成所需的餐盒主體形狀,其中熱壓溫度為100~115℃,熱壓時間為20~30min,熱壓結束後,將餐盒主體自然冷卻至室溫再進行脫模;
(4)往上述製得的餐盒主體內凹容置腔底面和側面均勻塗覆一層糯米膠,然後將米紙貼附在餐盒主體內凹容置腔的底面和側面,然後進行自然風乾,即可製得所需的環保餐盒。
進一步,所述的步驟(2)中,加入的水的溫度為50~70℃。
一種環保餐盒的應用,將所述的環保餐盒應用於油炸食品或清蒸食品的包裝。
實施例1
一種環保餐盒的製備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
(1)將20份小麥秸稈和30蔗渣混合後,加入至粉碎機中粉碎至長度為1~8mm,然後再按5ml/g的料液比將粉碎後的物料加入到質量分數為1%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攪拌浸泡30min,攪拌完成後,將物料濾出再加入到80℃的水中浸泡15min,浸泡完成後將物料濾出,再利用蒸餾水對濾出的物料進行洗滌至洗滌後的洗滌液ph呈中性為止,然後再將洗滌後的物料進行烘乾;
(2)將上述烘乾後的物料與25份馬鈴薯澱粉、2份植物油進行攪拌混合均勻後,再依序加入3份糯米膠和1份叔丁基對苯二酚進行繼續混合20min,在混合過程中按10g/ml的固液比加入溫度為50℃的水將混合物料混合成糊狀物料;
(3)將上述糊狀物料加入到熱壓成型設備中進行熱壓成型成所需的餐盒主體形狀,其中熱壓溫度為100℃,熱壓時間為20min,熱壓結束後,將餐盒主體自然冷卻至室溫再進行脫模;
(4)往上述製得的餐盒主體內凹容置腔底面和側面均勻塗覆一層糯米膠,然後將米紙貼附在餐盒主體內凹容置腔的底面和側面,然後進行自然風乾,即可製得所需的環保餐盒。
性能測試
取10個本實施例製得的餐盒在未裝入食品的情況下進行中部連續彎折15次,進行測試其抗彎折斷裂能力,經測試所得:8個餐盒在彎折15次後,除表面有摺痕外,均未發生破裂情況,另外2個餐盒分別在彎折9次和12次時出現裂痕。
取10個本實施例製得的餐盒在未裝入食品的情況下倒入溫度在30~40℃的溫水進行保持5min觀察其滲漏情況,其中水位位於餐盒內凹容置腔深度的1/2,經測試所得:8個餐盒經過5min裝水後,除其內表面有潮溼發軟情況外,均未出現底部水滴滲漏的情況,另外2個餐盒底部溼潤,但未出現滴水情況。
實施例2
一種環保餐盒的製備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
(1)將25份小麥秸稈和25蔗渣混合後,加入至粉碎機中粉碎至長度為1~8mm,然後再按8ml/g的料液比將粉碎後的物料加入到質量分數為2%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攪拌浸泡25min,攪拌完成後,將物料濾出再加入到70℃的水中浸泡20min,浸泡完成後將物料濾出,再利用蒸餾水對濾出的物料進行洗滌至洗滌後的洗滌液ph呈中性為止,然後再將洗滌後的物料進行烘乾;
(2)將上述烘乾後的物料與30份番薯澱粉、3份植物油進行攪拌混合均勻後,再依序加入5份糯米膠和2份叔檸檬酸進行繼續混合25min,在混合過程中按13g/ml的固液比加入溫度為60℃的水將混合物料混合成糊狀物料;
(3)將上述糊狀物料加入到熱壓成型設備中進行熱壓成型成所需的餐盒主體形狀,其中熱壓溫度為110℃,熱壓時間為25min,熱壓結束後,將餐盒主體自然冷卻至室溫再進行脫模;
(4)往上述製得的餐盒主體內凹容置腔底面和側面均勻塗覆一層糯米膠,然後將米紙貼附在餐盒主體內凹容置腔的底面和側面,然後進行自然風乾,即可製得所需的環保餐盒。
性能測試
取10個本實施例製得的餐盒在未裝入食品的情況下進行中部連續彎折15次,進行測試其抗彎折斷裂能力,經測試所得:9個餐盒在彎折15次後,除表面有摺痕外,均未發生破裂情況,另外1個餐盒在彎折11次時出現裂痕。
取10個本實施例製得的餐盒在未裝入食品的情況下倒入溫度在30~40℃的溫水進行保持5min觀察其滲漏情況,其中水位位於餐盒內凹容置腔深度的1/2,經測試所得:9個餐盒經過5min裝水後,除其內表面有潮溼發軟情況外,均未出現底部水滴滲漏的情況,另外1個餐盒底部溼潤,但未出現滴水情況。
實施例3
一種環保餐盒的製備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
(1)將32份小麥秸稈和24蔗渣混合後,加入至粉碎機中粉碎至長度為1~8mm,然後再按15ml/g的料液比將粉碎後的物料加入到質量分數為3%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攪拌浸泡30min,攪拌完成後,將物料濾出再加入到80℃的水中浸泡25min,浸泡完成後將物料濾出,再利用蒸餾水對濾出的物料進行洗滌至洗滌後的洗滌液ph呈中性為止,然後再將洗滌後的物料進行烘乾;
(2)將上述烘乾後的物料與34份玉米澱粉、3份植物油進行攪拌混合均勻後,再依序加入5份糯米膠和2份叔檸檬酸進行繼續混合30min,在混合過程中按15g/ml的固液比加入溫度為70℃的水將混合物料混合成糊狀物料;
(3)將上述糊狀物料加入到熱壓成型設備中進行熱壓成型成所需的餐盒主體形狀,其中熱壓溫度為115℃,熱壓時間為30min,熱壓結束後,將餐盒主體自然冷卻至室溫再進行脫模;
(4)往上述製得的餐盒主體內凹容置腔底面和側面均勻塗覆一層糯米膠,然後將米紙貼附在餐盒主體內凹容置腔的底面和側面,然後進行自然風乾,即可製得所需的環保餐盒。
性能測試
取10個本實施例製得的餐盒在未裝入食品的情況下進行中部連續彎折15次,進行測試其抗彎折斷裂能力,經測試所得:10個餐盒在彎折15次後,除表面有摺痕外,均未發生破裂情況。
取10個本實施例製得的餐盒在未裝入食品的情況下倒入溫度在30~40℃的溫水進行保持5min觀察其滲漏情況,其中水位位於餐盒內凹容置腔深度的1/2,經測試所得:10個餐盒經過5min裝水後,除其內表面有潮溼發軟情況外,均未出現底部水滴滲漏的情況。
實施例4
一種環保餐盒的製備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
(1)將35份小麥秸稈和15蔗渣混合後,加入至粉碎機中粉碎至長度為1~8mm,然後再按10ml/g的料液比將粉碎後的物料加入到質量分數為2%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攪拌浸泡15min,攪拌完成後,將物料濾出再加入到60℃的水中浸泡25min,浸泡完成後將物料濾出,再利用蒸餾水對濾出的物料進行洗滌至洗滌後的洗滌液ph呈中性為止,然後再將洗滌後的物料進行烘乾;
(2)將上述烘乾後的物料與45份番薯澱粉、4份植物油進行攪拌混合均勻後,再依序加入7份糯米膠和3份叔檸檬酸進行繼續混合25min,在混合過程中按12g/ml的固液比加入溫度為65℃的水將混合物料混合成糊狀物料;
(3)將上述糊狀物料加入到熱壓成型設備中進行熱壓成型成所需的餐盒主體形狀,其中熱壓溫度為110℃,熱壓時間為25min,熱壓結束後,將餐盒主體自然冷卻至室溫再進行脫模;
(4)往上述製得的餐盒主體內凹容置腔底面和側面均勻塗覆一層糯米膠,然後將米紙貼附在餐盒主體內凹容置腔的底面和側面,然後進行自然風乾,即可製得所需的環保餐盒。
性能測試
取10個本實施例製得的餐盒在未裝入食品的情況下進行中部連續彎折15次,進行測試其抗彎折斷裂能力,經測試所得:8個餐盒在彎折15次後,除表面有摺痕外,均未發生破裂情況,另外2個餐盒在彎折11次時出現裂痕。
取10個本實施例製得的餐盒在未裝入食品的情況下倒入溫度在30~40℃的溫水進行保持5min觀察其滲漏情況,其中水位位於餐盒內凹容置腔深度的1/2,經測試所得:7個餐盒經過5min裝水後,除其內表面有潮溼發軟情況外,均未出現底部水滴滲漏的情況,另外3個餐盒底部溼潤,但未出現滴水情況。
以上所述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根據本發明的教導,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的均等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皆應屬本發明的涵蓋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