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深層培養菌絲體製作蘑菇栽培種的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06-23 22:46:11
專利名稱:一種用深層培養菌絲體製作蘑菇栽培種的工藝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屬於農業園藝的蘑菇制種技術領域:
。
現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蘑菇菌種都採用穀粒菌種,也有少數國家採用糞草菌種。但穀粒菌種的使用無論在裝瓶、挖瓶和播種上都比糞草菌種方便。同時穀粒菌種能混播在栽培料中,菌種發育點多,菌絲癒合快,產量也高。但穀粒菌種和糞草菌種一樣,也是依靠接種點菌絲的不斷蔓延而繁殖,培養時間長達42天至45天,菌齡不一,上部菌絲易衰老,染菌率較高。與本技術有關的有1932年美國1869517專利、1936年美國2044861專利、1940年美國2189303專利、1950年美國2520318專利及S.C.Jong著的《蘑菇工業的菌種生產和管理》。
從1949年起,先後發明了各種深層培養菌絲體的蘑菇液體菌種。液體菌種用振蕩或通氣培養,在培養過程中得到充足的氧氣,及時排除代謝廢氣,菌絲體代謝旺盛,培養時間可縮短至5至6天。1966年美國萊尼斯取得了3289399專利,將Agaricus horensis液體菌種在廄肥上發育,但此菌株系非生產性菌種,不能應用於生產。1970年日本橋本揚之助申請的昭45-37047專利,能使蘑菇液體菌種在無菌的幹培養料上栽培蘑菇。但由於目前蘑菇生產所用的栽培料都是非無菌的,同時栽培料經二次發酵後的含水量已高達65%,不宜再拌入液體菌種。另外,液體菌種不耐貯藏,不便運輸,因此蘑菇液體菌種至今未能在生產上得到實際應用。
本發明的一種用深層培養菌絲體製作蘑菇栽培種的工藝,其特徵是綜合了液體菌種和穀粒菌種的雙重優點。即用液體菌種作原種,以顆粒菌種作栽培種的菌種生產新工藝。
本發明的工藝路線分三個步驟一是蘑菇液體菌種的培養,二是合成顆粒培養基的製作,三是液體-顆粒栽培種的培養。
蘑菇液體菌種的培養,以糖和油脂為碳源,以含多種胺基酸的原料為氮源,用深層培養的菌絲體作原種。培養時間只要3至4天,菌絲濃度達到每100毫升醪液含菌絲體24克。
合成顆粒的製作,以交聯型聚丙烯酸鈉、幹糞、粘土、澱粉凝結劑等原料配成,並以此製作成小型顆粒或用穀粒代用,作栽培種的培養基。
把蘑菇液體菌種作原料,直接接入滅菌後的顆粒培養基,使液體菌種與顆粒培養基混和均勻,培養7至10天,就製作成蘑菇液體-顆粒栽培種,可直接混播於培養料中生產蘑菇。
本發明的用深層培養菌絲體製備蘑菇栽培種的工藝,是一種蘑菇菌種的快速製作方法。用此工藝製備蘑菇液體-顆粒栽培菌種,整個制種時間只需要10至14天,比常規的蘑菇制種方法快5倍以上。用此工藝製備的蘑菇栽培種,吸水保水性強,能適應直接混播於二次發酵後的培養料中,菌種發育點多,菌絲萌發力強,菌絲癒合早,產量比常規菌種提高16%,適用於大面積栽培蘑菇的制種需要。本發明的一種用蘑菇深層培養菌絲體的製作栽培種的工藝;主要用於雙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四孢蘑菇(Agar-icus compestris)、大肥菇(Agaricus bitoquis)的菌種製作。亦可適用於香菇(Lentinus edodes)、平菇(Pl-euretus ostreatus)的菌種製作。
實施例1.
把馴化後的雙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Somycel-11菌株接入蘑菇液體培養基A,在25℃下深層培養3至4天,即可培養成蘑菇液體菌種。將蘑菇液體菌種直接接入滅菌後的顆粒培養基A中,在23℃下培養7至10天就製成蘑菇液體-顆粒栽培菌種。
蘑菇液體培養基A的配方為醬油5克、酵母浸出粉1克、蛋白腖1克、麥芽糖20克、葡萄糖10克、菜油3克、玉米粉10克、CaCo32克、加水至1000毫升、PH為7.0。
顆粒培養基A的配方為幹糞45克、幹粘土45克、麵粉10克、CaCo31克、CaSo41克、交聯型聚丙烯酸鈉0.5克、水45毫升。
實施例2把馴化後的雙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8222菌株接入蘑菇液體培養基B,在24℃下深層培養3至4天。即培養成蘑菇液體菌種。將蘑菇液體菌種直接接入滅菌後的顆粒培養基B中,置22℃下培養7至10天就製成蘑菇液體-顆粒栽培菌種。
蘑菇液體培養基B的配方為蛋白腖2克、酵母膏1克、麥芽糖5克、硫胺素100毫克、KH2PO40.5克、MgSO40.5克、以5%的麥麩煮汁加至1000毫升,PH為7.0。
顆粒培養基B的配方為幹牛糞45克、幹泥土45克、麵粉5克、玉米粉5克、石膏12克、交聯型聚丙烯酸鈉0.5克、CaCo30.2克、水40毫升。
實施例3.
把馴化後的雙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z-176菌株接入蘑菇液體培養基C,在23℃下深層培養3至4天,即可培養成蘑菇液體菌種。將蘑菇液體菌種直接接入滅菌後的顆粒培養基C中,在21℃下培養7-10天,就製成蘑菇液體-顆粒栽培菌種。
蘑菇液體培養基C的配方為菜油4克、醬油10克、麥芽糖20克、葡萄糖10克、硫胺素100毫克、KH2PO40.5克、MgSO40.5克、加水至1000毫升、PH為7.0。
顆粒培養基C的配方為幹牛糞45克、幹泥土45克、玉米粉10克、交聯型聚丙烯酸鈉0.5克、CaCo30.3克、CaSo41.2克、水45毫升。
實施例4.
把馴化後的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Po-33菌株接入液體培養基D,在25℃下深層培養36-48小時,即培養成平菇液體菌種。將平菇液體菌種直接接入滅菌後的顆粒培養基D中,在25-28℃下培養3-5天,就製成平菇液體-顆粒栽培菌種。
平菇液體培養基D的配方為麥芽糖30克、葡萄糖10克、醬油20克、KH2PO40.5克、MgSo40.5克、硫胺素100毫克,加水至1000毫升、PH為6.5。
顆粒培養基D的配方為幹糞45克、幹泥土45克、麵粉10克、CaCo31克、CaSo41克、交聯型聚丙烯酸鈉0.4克、水40毫升。
實施例5.
把馴化後的香菇(Lentinus edodes)L-6菌株接入香菇液體培養基E中,在25℃下深層培養60-72小時,即成香菇液體菌種。將香菇液體菌種直接接入滅菌後的顆粒培養基E中,在25℃下培養3至5天,就製成香菇液體-顆粒菌種。
香菇的液體培養基E的配方為麥麩20克、工業葡萄糖20克、玉米漿5克、黃豆餅粉5克、MgSO4、7H2O0.5克、PH為6.5。
顆粒培養基E的配方為小麥500克、CaCo31.5克、CaSO46.0克、水375克、PH為6.5。
以上諸實施例中,蘑菇液體-顆粒菌種的製作工藝,用液體培養基A配方,在溫度為24-26℃時,深層培養3天後製成的液體菌種,直接接入顆粒培養基B配方製成的顆粒培養基中,在25℃下培養10天後製成的菌種為最好,並為本發明的最佳實施條件。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深層培養菌絲體製作蘑菇栽培種的工藝,其特徵是以蘑菇液體菌種為原種,直接接入滅菌後的顆粒培養基中培養成蘑菇液體-顆粒菌種。整個制種周期為10至14天。
2.一種按照權利要求
1所述的用深層培養菌絲體製作蘑菇栽培種的工藝,其特徵是顆粒培養基由交聯型聚丙烯酸鈉、幹糞、泥土、澱粉凝結劑等組成。適宜於接受液體菌種。
3.一種按照權利要求
1所述的用深層培養菌絲體製作蘑菇栽培種的工藝,其特徵是蘑菇液體菌種的深層培養時間為3至4天。蘑菇液體菌種直接接入滅菌後的顆粒培養基後的培養時間為7至10天。
專利摘要
本發明屬於農業園藝的蘑菇制種技術領域:
。
文檔編號A01G1/04GK86100509SQ86100509
公開日1986年7月30日 申請日期1986年2月4日
發明者楊慶堯 申請人:上海師範大學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