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儲能式移動空調的製作方法
2023-06-24 12:26:4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空調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儲能式移動空調。
背景技術:
在現有移動空調中,在排風口需要用排風管把風排到室外去,導致只能在某一區域進行製冷或者制熱,沒辦法隨心移動,大大降低了移動空調的靈活性。在夏天,大多數人家裡都會用移動空調進行製冷,假如移動空調排風口處沒有安裝排風管,則會導致熱量從排風口散出,導致排風口後面的一部分區域的溫度升高,大大降低了房間的舒適性;在冬天,大多數人家裡都會用移動空調進行制熱,假如移動空調排風口處沒有安裝排風管,則會導致冷量從排風口散出,導致排風口後面的一部分區域的溫度降低,也大大降低了房間的舒適性。
申請號為200610037048.5的中國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具有乾衣功能的移動空調器,它在移動空調的排風管上連接有乾衣容器;當空調器運行時,利用空調製冷時排出的熱空氣對乾衣容器中的衣服進行烘乾。該方案節約了電能,對移動空調所產生的餘熱進行了再利用,是一種較為綠色環保的方案,但是該方案在排風管處連接乾衣容器,雖然能夠利用餘熱,但是並不能完全吸收餘熱,同時可能加重移動空調的負擔,增加耗電量。另外,增加乾衣容器佔用較大的空間,對於小戶型較為不便。
申請號為201120451038.2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蓄能器,其技術方案的要點是,包括殼體,所述的殼體內裝有熱存儲介質,所述的殼體上還設有用於與壓縮機連接的連接管;該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應用蓄能器的移動空調,能在壓縮機不運作時,移動空調可繼續製冷工作。該實用新型是一種能夠在用電低谷時製冷儲存,在用電高峰時釋放使用的蓄能器,從而達到「移峰填谷」的效果。該方案能夠在用電低谷時製冷儲存,在用電高峰時釋放使用,避免在用電高峰造成電力不足,但是並不能解決移動空調耗電量大和導致房間溫度不均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現有的技術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無排風口,攜帶方便,且製冷/制熱效果更均勻的移動空調。
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儲能式移動空調,包括氣液分離器、壓縮機、四通閥、第一換熱器和第二換熱器,此外,還包括儲能裝置,所述儲能裝置與所述第一換熱器安裝於一箱體內。
本實用新型將儲能裝置與第一換熱器安裝與一箱體內進行熱量交換,移動空調運行時能夠將第一換熱器釋放出來的熱量或冷量儲存起來,無需排風口,攜帶方便,靈活多變,滿足了不同用戶的不同需求,使產品更加人性化。具體為:在製冷時,儲能裝置儲存製冷劑在第一換熱器中冷凝所放出的熱量,而製冷劑在第二換熱器蒸發吸熱後送出的冷量則通過風機吹至房間內用於製冷;在制熱時,儲能裝置儲存製冷劑在第一換熱器中蒸發吸熱後所送出的冷量,而製冷劑在第二換熱器中冷凝所放出的熱量則通過風機吹至房間內用於制熱。因此,儲能裝置用於將第一換熱器釋放的熱量或冷量儲存起來,取消第一換熱器的排風口,從而能夠有效消除現有技術中移動空調運行時造成的室內空氣溫度不均勻現象的出現,進而能夠提高移動空調運行時的舒適度,同時能夠降低空調的耗電量。
其中,所述箱體內裝有導熱材料,所述儲能裝置和所述第一換熱器浸於導熱材料內,所述第一換熱器通過導熱材料與所述儲能裝置發生換熱。
進一步地,所述儲能裝置內包含儲能材料。
進一步地,所述儲能裝置還包括檢測裝置,所述檢測裝置包括指示燈和溫度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插入所述儲能材料中,用於測量儲能材料的溫度;所述指示燈用於根據所述溫度傳感器的結果顯示檢測結果。所述檢測裝置用於檢測儲能材料儲存的熱量或者冷量是否達到一定的限度。當儲能裝置儲存熱量或者冷量到一定限度後,可以重新更換新的儲能裝置,能量滿的儲能裝置拿出來後等它把能量都用完後,可以繼續與新的儲能裝置交替使用。
進一步地,當所述溫度傳感器測得所述儲能裝置的溫度達到設定值時,所述指示燈亮;噹噹所述溫度傳感器測得所述儲能裝置的溫度未達到設定值時,所述指示燈不亮。所述的指示燈用於顯示檢測裝置的檢測結果,如果檢測裝置檢測到儲能裝置儲存的熱量或者冷量達到一定限度,指示燈則發亮;將能量滿的儲能裝置替換掉後,指示燈則熄滅。
進一步地,所述儲能裝置與一手柄相連。當需要更換儲能裝置時,通過手柄直接將儲能裝置抽出,就可以重新更換新的儲能裝置。
優選地,所述儲能材料可以為水、油、石蠟或者其它儲能材料。
優選地,導熱材料可以為水、油、石蠟或者其它導熱材料。
與現有技術比較,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儲能式移動空調,將儲能裝置通過導熱材料與換熱器進行熱量交換,移動空調運行時能夠將換熱器釋放出來的熱量或冷量儲存起來,無需排風口,攜帶方便,提高移動空調運行時的舒適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氣液分離器;2.壓縮機;3.四通閥;4.指示燈;5.手柄;6. 溫度傳感器;7. 儲能裝置;8. 導熱材料;9. 第一換熱器;10. 箱體;11.膨脹閥;12. 第二換熱器;13. 風機。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實施例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儲能式移動空調,包括氣液分離器1、壓縮機2、四通閥3、指示燈4、手柄5、溫度傳感器6、儲能裝置7、導熱材料8、第一換熱器9、箱體10、膨脹閥11、第二換熱器12和風機13。其中,壓縮機2的進氣口與氣液分離器1的出口相連,壓縮機2的排氣口與四通閥3的進口相連,四通閥3的一個出口與第一換熱器9的一端連接,四通閥3的第二個出口與第二換熱器12的一端連接,四通閥3的第三個出口與氣液分離器1的進口相連,膨脹閥11的一端與冷凝器9相連,另一端與第二換熱器12相連,形成一個循環迴路。儲能裝置7和第一換熱器9都安裝於箱體10中;風機13用於將第二換熱器12的熱量或冷量吹至室內。
箱體10內裝有導熱材料8,儲能裝置7和第一換熱器9沉浸於導熱材料8內,第一換熱器9通過導熱材料8與儲能裝置7發生換熱。其中,儲能裝置7充滿了儲能材料,且儲能裝置7與手柄5相連。當需要更換儲能裝置7時,通過手柄5直接將儲能裝置7抽出。
儲能裝置7還設置有指示燈4和溫度傳感器6,且所述指示燈4通過溫度傳感器6與儲能材料連接,整個溫度傳感器6插入儲能材料中。
儲能裝置7內的儲能材料可以為水、油、石蠟或者其它儲能材料。
導熱材料8可以為水、油、石蠟或者其它導熱材料。
製冷時,儲能裝置7中的儲能材料儲存製冷劑在第一換熱器9中冷凝所放出的熱量;在制熱時,儲能裝置7中的儲能材料儲存製冷劑在第一換熱器9中蒸發吸熱後所放出的冷量。當儲能裝置7儲存熱量或者冷量到一定限度後,溫度傳感器6會感應到相應的溫度,通過指示燈4發亮,提示更換新的儲能裝置。
移動空調處於製冷模式下,壓縮機2排出的高溫高壓氣體經四通閥3進入第一換熱器9冷凝放熱後變為液體,製冷劑的熱量通過導熱材料8傳到儲能裝置7,液體製冷劑經膨脹閥11節流後,流入第二換熱器12放出冷量,變成了低溫低壓的氣體,經四通閥3進入氣液分離器1,再進入壓縮機2,進行下一個循環。
移動空調處於制熱模式下,壓縮機2排出的高溫高壓氣體經四通閥3進入第二換熱器12冷凝放熱後變為液體,液體製冷劑經膨脹閥11節流後,流入第一換熱器9放出冷量,製冷劑的冷量通過導熱材料8傳到儲能裝置7,變成了低溫低壓的氣體,經四通閥3進入氣液分離器1,再進入壓縮機2,進行下一個循環。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儲能式移動空調,將儲能裝置通過導熱材料與換熱器進行熱量交換,移動空調運行時能夠將換熱器釋放出來的熱量或冷量儲存起來,無需排風口,攜帶方便,提高移動空調運行時的舒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