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父子顏值對比陳寶國(著名演員陳寶國)
2023-06-23 23:20:48 1
「我真的不太喜歡聽藝人這個稱呼,聽得倒胃口,我就覺得文藝工作者就挺好,特別親切。」
這是陳寶國在文代會時說的話,也是他內心裡最大的感想,
「藝人」這個詞可以說羈絆了陳寶國的半生,
這半生的付出也終於讓他成為德藝雙馨的藝術家,
然而陳寶國在這條路上獲得的不僅僅是事業上的成功,還有著無數的煩惱,
困擾多年的失眠症,兒子的不聽勸誡,甚至到了現在,兒子也依舊是他的一塊心病。
陳寶國是1956年生人,出生在北京,祖籍是天津人,
現任國家電視藝術家委員會會長,國家電影表演學會副會長等,
小時候的陳寶國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北京生活,
但每年暑假,都會抽出時間回天津過一段生活,
陳寶國的家庭不算富裕,父母都是普通工人,
就連陳寶國自己在成為演員之前,也在工廠做過工,
小時候的陳寶國沒有現在的穩重,而是非常調皮,
五六十年代的人,在那個時候所用來娛樂的項目少得可憐,
陳寶國沒有什麼事做的時候,就會拉上自己的小夥伴一起去什剎海遊泳,
他們住的地方距離什剎海很近,一遊便是幾個小時,
若是看到胡同口的老大爺伸著腦袋「拱」在草叢裡,
陳寶國也會有模有樣地學著,一抬頭就抓了幾隻蛐蛐在手裡,
然後樂滋滋地向自己的小夥伴炫耀一番,
除此之外,那個年代的人們最希望的就是填飽肚子,吃飽飯,
如果家庭條件允許的話,最好多吃一些肉,
陳寶國家庭條件一般,填飽肚子都是勉勉強強,更別說吃肉,
每次肚子餓得時候,他就會盯上門口的那棵大槐樹,
像只猴子一樣飛快地爬上樹,薅著樹上的槐花吃,
時間長了,這棵槐樹都被他薅得有些禿。
再長大一些的時候,陳寶國慢慢收起了調皮的性子,
經常幫著家裡處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1974年陳寶國不知道什麼原因,打算踏上演戲的道路,考取了中戲表演班,
這年陳寶國的妻子趙奎娥也和他成為了同學,
趙奎娥和陳寶國是同年人,出生在山東煙臺,
上大學之前,趙奎娥最喜歡做的就打桌球、遊泳等一些體育活動,
不過趙奎娥面容姣好,在鄰居的不斷慫恿之下,才考進了中央戲劇學院,
在中戲,趙奎娥也算是校花級別的人物,追求者絡繹不絕,
但陳寶國是特殊的那一個,他痴迷於表演知識,從不會把目光放在別的地方,
對於誰是校花,誰是校草,全都一概不知,
真正讓兩個人開始接觸的機遇,是在大二那年,
趙奎娥在話劇《雷雨之前》拿到一個解放軍戰士的角色,
為了符合角色形象,老師們要求飾演女戰士的學生將自己的長辮子剪掉,
這一要求幾乎要了所有女孩的命,哪有女孩不愛美,
趙奎娥卻在得知消息後,毫不猶豫地將辮子剪了下來,
這一幕恰好被陳寶國注意到,他佩服這個女孩的果斷,
之後陳寶國便再也無法忘記趙奎娥的面容,總是有意無意地看向她,
他也開始慢慢找理由接近趙奎娥,
陳寶國越接觸越發現,這個女孩子性格好、學習好、品行好,
陳寶國的目光被越抓越緊,漸漸地兩個人接觸越來越多,
一起探討表演,一起去打桌球等體育活動,
兩個人也慢慢地對彼此心生愛意,
這份懵懂的曖昧期一直到了快畢業的時候,才被打破,陳寶國和趙奎娥確定了戀愛,
收穫愛情的同時,兩個人也不斷發展著自己的事業,
不同於陳寶國選擇畢業成為專職演員,趙奎娥則是留下任教,
初次步入演藝圈的陳寶國,獲得的資源雖然算不上很多,卻也還算可以,
1980年出演的《大渡河》,讓陳寶國積攢了不少名氣,
後來在1982年的《赤橙黃綠青藍紫》中,
陳寶國便通過出色的演出,獲得金鷹獎,一炮而紅,晉升為第一代青春偶像。
隨後在1986年,陳寶國再一次通過《神鞭》讓無數人記憶深刻,
此後便開始非常平穩的演藝之路,
其實陳寶國出道這麼多年來,演的戲並不算多,也不算頻繁,但每一部都非常經典,
比如《大宅門2》裡的「白景琦」,或者《大明王朝》裡的「嘉靖帝」,
亦或者《湄公河大案》裡的「局長」,
甚至將飛天獎、華鼎獎、白玉蘭獎等各種著名獎項全都收入囊中。
而趙奎娥在教學之餘也會接拍一些影視作品,
例如《假臉》、《咱爸咱媽》等影視劇,都獲得了不錯的反響。
此時的陳寶國和趙奎娥也早已經成為了夫妻,
兩個人是在1982年便結束了多年的戀人關係,走入婚姻,
婚後一年,陳寶國的兒子出生,取名為陳月末,現在叫陳奕丞,
孩子出生後,先是由著趙奎娥帶了一段時間,
等到陳奕丞逐漸長大,陳寶國和妻子的事業也逐漸紅火起來,
忙於事業的兩個人,有時候因為拍戲一走就是幾個月的時間,
根本就騰不出時間照顧兒子,所以陳奕丞小時候幾乎是在爺爺奶奶身邊長大的,
陳奕丞在這種父母時有時無的環境下,越來越渴望父母的疼愛,
在陳奕丞5歲那年,已經懂事的他每每看到陳寶國在收拾行李箱時,
便知道父親又要很長時間不能回來,
陳奕丞不捨得爸爸離開,想方設法地阻攔著父親出門,
有時候他還會偷偷地將自己藏在行李箱裡,想要讓父親帶著自己一起去,
每當這個時候,趙奎娥都會將兒子禁錮在自己的懷裡,
等到陳寶國出門後才將兒子放出來,
陳寶國聽著身後一聲聲的「爸爸」,不敢轉過身去,只能紅著眼睛直接離去。
因為他要掙錢養家,那個時候的演藝圈和現在的不一樣,
演員們只是拿著本該有的工資,並沒有其他的片酬收入,
陳寶國和妻子趙奎娥一直都是靠著這些工資生活,
隨著兒子的長大,再加上陳寶國在結婚之後便一直住在筒子樓裡面,
他也想要給家人們更好的生活,夫妻兩個只能狠下心留下兒子在家,出去掙錢。
再風光的人背後也有著他們自己的酸苦,更何況身在其中的人,
自己承受了這份痛苦,陳寶國和妻子一致同意,
日後一定不會讓兒子陳奕丞走入演藝圈,成為一名演員。
為了防止陳奕丞日後會向著演員奔去,
在他14歲的時候,陳寶國便狠心地將兒子扔到了英國去留學,
陳奕丞是一個人去到英國,身為父母的陳寶國和妻子沒有一個人去做陪讀,
他們只是將陳奕丞送到了學校,就轉身回了國,
那個時候陳寶國還不是很富裕,除去兒子的學費和家庭的生活費,剩不了多少錢,
想到留學的兒子,陳寶國想:「或許通過這次機會,可以讓兒子學會自食其力。」
陳寶國這個「危險」的想法,讓陳奕丞留學多年,每個星期只有5英鎊的生活費,
為了能夠填飽肚子,陳奕丞開啟了勤工儉學的生活,
在食堂裡打工,給學校清理草坪等等一些活計,
可以讓陳奕丞一個星期便掙到40英鎊,
這些錢足夠了他在英國的生活費,並且還有不少剩餘,
假期回國時, 陳奕丞就會用自己辛苦攢下的錢,給父母帶點小禮物,
媽媽就送圍巾,爸爸的禮物會根據剩餘的錢,買一小瓶紅酒。
大學時期,陳奕丞依舊在英國繼續學業,
而他所學的專業也真的和表演絲毫不沾邊,是機械工程專業。
隨後又拿下了研究生學位,修完研究生之後,
14歲離家的陳奕丞,14年後就放棄英國的工作機會回到國內,
這年是2011年,陳奕丞也已經28歲,
歸國後,陳寶國對於兒子又實行了「放養」的狀態,
他的一切工作機會都是陳奕丞自己尋來的,
陳奕丞做了很多不同的崗位,當過策劃,畫過設計,還做過實習主持人,
轉了一圈下來,陳奕丞發現,自己好像還真的對演戲有著不一樣的熱愛,
雖然陳寶國從來沒有讓他接觸過演戲,
但父母都是演員,陳奕丞體內的表演基因又怎麼會因為「逃避」而消失,
因著這份熱愛,陳奕丞又回歸到校園進修,
他沒有直接選擇表演系,而是選擇了北影的導演班,
陳寶國看著阻擋不住兒子對表演的喜歡,
便不再說什麼任由他去,還在他的事業上推了一把,
2012年,陳奕丞憑藉著學到的微末導演知識,
在《智者無敵》劇組做導演助理,這份活計是陳寶國為他爭取來的,
雖說頂著導演助理的名聲,但其實陳奕丞在劇組就是幹著端茶倒水遞本子的活計,
不過這樣讓陳奕丞很滿足,至少在這裡可以學到學校裡學不到的東西,
在這裡他也終於得到自己螢屏上的第一個角色。
那次是要找一個人扮演一個小配角「貓爪」,
陳奕丞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機會,瞞著家裡人嚮導演自我推薦了一番,
導演想著正好暫時找不到合適的人,若是他能表演好,也不是不可以,
導演對陳奕丞說:「我給你3天的時間,如果你沒達到要求,就換人。」
陳奕丞喜出望外,他牢牢地抓住了這次機會,將「貓爪」演繹的入木三分,非常有靈氣。
這些一直都是瞞著陳寶國進行的,
直到拍完之後,陳寶國才知道兒子瞞著自己幹了這事。
心裡有氣,卻也想聽聽兒子的想法。
後來陳奕丞專門和父母做了一次深度交流,表明了自己對演戲的熱愛。
陳奕丞看著沉默不說話的父母心裡打鼓,
就在陳奕丞灰心的時候,陳寶國開了口:「你也長大了,有自己想法了,想做就去做吧。」
陳奕丞很激動,他從來沒想過父親會這麼輕易同意自己演戲,
之後,陳寶國也真的不在阻止兒子演戲,甚至還會經常帶著兒子一起出演,
《義者無敵》等諸多影視劇都是陳寶國和陳奕丞一起出演的。
和父親一起工作後,陳奕丞才真正看到,父親對演藝有多麼認真。
陳寶國對於演戲不僅僅是把它當成工作那麼簡單,更多的是達到了痴迷的狀態,
幾乎每一個角色都需要自己好好打磨,
有時候還會在進組之前,提前去體會角色所處的環境,
這種敬業的精神,讓他的注意力一直停留在演戲上,
也讓陳寶國的身體出現了很大問題。
2014年左右,是陳寶國參演影視作品最多的一年,
《大河兒女》等待播劇也都一一播出,有的還在央視的黃金時段,
事業上一片大好,陳寶國卻出現了嚴重的睡眠障礙,
一晚上的時間,即使沒有任何事情的情況下,
陳寶國也只是睡了3、4個小時的時間就會驚醒,再繼續睡便睡不著了,
白天醒來後,整個人都是渾渾噩噩的狀態,還會伴隨著乾嘔、食慾下降。
但這些陳寶國全都沒有當回事,他只覺得是因為自己太累,所以才會導致這種現象,
陳奕丞看著父親經常性的失眠,乾嘔,吃不下飯,擔心不已,
他在網上尋找了一些關於睡眠的危害等資料,
得知失眠時間長了,可能會患上心腦血管方面的疾病,嚴重的還會伴有抑鬱症,
陳奕丞第一時間就將這些資料拿到了父母眼前,
怕父親陳寶國不相信,特意將事情誇大了說,這才引起陳寶國對失眠的重視,
從這之後,陳寶國開始針對失眠進行治療,
兒子陳奕丞和妻子趙奎娥也每天都陪在他身邊。
陳奕丞會經常放一些輕音樂,幫助父親舒緩心情,
他還會拉著夫親一起去健身房鍛鍊,
趙奎娥在做飯的時候,陳奕丞便將陳寶國推進廚房幫忙,
空閒的時間,陳奕丞就帶著父親出去遊玩,踏踏青爬爬山之類,
有時候還會將奶奶接到身邊,讓父親與陳寶國多聊聊天,
在這種生活下,陳寶國的注意力逐漸從演戲上撤離,
更多的放在了家庭生活上,大約一直持續了兩年的時間,
這兩年,陳寶國每天都體會著兒子睡前一杯牛奶的關愛,
妻子給自己泡腳按摩的呵護,他的失眠症狀也徹底消失。
然而,人總是要尋找一些事情停留住注意力,
陳寶國就開始關注起了兒子的事情,不是兒子的事業,而是他的婚事,
這些年陳奕丞闖蕩在演藝圈,雖不是大紅大紫,卻也是演了不少作品,
例如《龍門鏢局》、《老中醫》等等,有的還是擔任主演。
眼看著陳奕丞已經三十多,到2018年那年,都已經35歲,卻一個女朋友也沒見到,
陳寶國越來越著急,他知道娛樂圈結婚的幾乎都不早,
但身為父母,這方面該著急還是會跟著著急,
陳寶國和趙奎娥沒少因為這事對陳奕丞催了又催,
陳寶國更是直白:
「我們老兩口現在也沒什麼大追求了,就是想你趕緊結婚,生個孩子給我們帶。」
趙奎娥雖然不像陳寶國這麼直白,在和兒子一起聊天時,
也總會巧妙地將話題繞到兒子的婚事上,側方面催著婚。
時間長了,陳奕丞再也受不了父母那種直勾勾的眼神,
仿佛自己不結婚就是「罪大惡極」一樣,
後來只要陳奕丞在聽到父母開始絮叨結婚的事,就躲的遠遠的,
不管去哪裡,只要不在父母面前待著就可以,
除此之外,陳奕丞每次在家裡打電話時,陳寶國都會上前詢問一番:
「男的女的?女的啊,認識多長時間了?喊著你朋友來家裡玩啊,我和你媽不反對。」
每每這個時候,陳奕丞都會非常鬱悶,又非常無奈,
某一次,陳奕丞帶了一個女孩回家,這個女孩比他小了5歲,條件也不錯,
陳寶國看到後眼前一亮,趕緊招呼女孩,還專門讓妻子弄了一桌子好菜,
陳寶國的熱情讓女孩寒毛直豎,最後帶著一臉的疑惑離開,
緊接著陳寶國就拉過兒子說:「你倆是不是那啥關係?」
陳奕丞扶了扶額頭,一臉無奈:「爸,想什麼呢,就是工作上的普通朋友。」
聽到兒子的回答,陳寶國知道,又沒戲了,兒子不知老父親的心累啊。
到今年為止,陳奕丞已經38歲,
還有兩年就要40歲,還是單身一人,陳寶國急得不行,
這些年陳寶國不止一次的問過兒子:「真不要爸媽找人給你介紹?」
陳奕丞全都是搖了搖頭,他表示自己要自由戀愛,
其實陳奕丞長得還不錯,陽光帥氣,不管是個人還是家庭條件也都算上層條件,
一直處於單身的狀態,或許是真的想要等到那個最合適的人,才會結婚。
陳寶國也明白兒子內心的想法,所以對兒子的催婚,也沒有了以前的頻繁,
但作為老父親,就是控制不住內心的擔心,就像是心病一樣,深深扎在內心裡。
如今陳寶國也已經65歲,事業上不祈禱還能有進步,
最大的心願就是兒子早些結婚,這估計也是所有父母的心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