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裡拉離天空很近的地方(離天堂最近的地方)
2023-06-24 03:55:41 1
香格裡拉縣原名中甸縣,縣政府所在地建塘鎮也是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的首府。香格裡拉一詞源於《消失的地平線》一書,藏語音譯為香巴拉,意思是「心中的日月」,因其聖潔優美的自然環境而被人們譽為世外桃源。
從麗江前往香格裡拉的路上,一種不同於內地的風景逐漸呈現在我們面前。草甸上散布的青稞架、路邊的瑪尼堆、屋頂的藏幡、濃鬱的藏族文化氣息、金碧輝煌的廟宇……異域風情撲面而來。
有人說,這裡是西方人的夢想;有人說,這裡是中國人的天堂……這片神秘而祥和的樂土是伊甸園、世外桃源、烏託邦的代名詞,同時也是永恆、和平、寧靜的象徵。
這個離天堂最近的地方,有神聖的雪山、幽深的峽谷、飛洩的瀑布、森林環繞的湖泊、遼闊的草原牧場、淨如明鏡的天空、漫山遍野的花海……無一不令你心馳神往!
一、小中甸牧場花海
位於中甸縣境內的小中甸是麗江前往香格裡拉必經的一個小鎮,滇藏公路貫穿全境,小中甸牧場花海就位於滇藏公路旁邊。
這裡地處高寒壩區,有著大片的茂盛草場。牧場、花海、青稞架、悠閒的犛牛、典型的藏式民居是這裡的特色。
每年的五月中下旬至六月中旬,這裡是一片花海,多彩絢爛的杜鵑花、格桑花以及各種不知名的小花小草引得遊人們讚嘆不已,被譽為香格裡拉的前花園。
如果說草甸上春夏之時的狼毒花像個清新動人的少女,那麼到了秋天,變成桃紅色的狼毒花就只能用熱情如火、魅惑逼人來形容了!
二、普達措國家森林公園
普達措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香格裡拉縣城東面約22公裡處。 普達措藏語意為神助乘舟到達湖的彼岸。張杰謝娜的婚禮就是在普達措公園舉辦的,電影《芳華》也曾在此取景拍攝。
普達措公園海拔在3500—4159米之間,最主要的景點有屬都湖、彌裡塘高原牧場和碧塔海三處,涵蓋了高原上的全部自然景觀特色:白雲悠然飄蕩在藍天、湖泊如明鏡一般清澈、牧場水草豐美、溼地裡百花盛開、茂密的原始森林裡飛禽走獸時常出沒。
普達措是難得的一片淨土,隨處可見的這種掛在樹上的寄生物,當地人稱為「樹鬍子」。樹鬍子的生長對環境要求十分嚴格,稍有汙染便會消失,是純天然的環境質量監測員。
屬都湖面積約15平方公裡,是香格裡拉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湖水清澈碧藍,湖中盛產屬都裂腹魚,湖畔是迪慶有名的牧場,草場四周青山聳立,原始森林遮天蔽日,林中棲息著許多珍禽異獸。
被稱為「高原明珠」的碧塔海是由雪山溪流匯聚而成,湖水澄碧如鏡。四周群山環抱,小山上成片的櫟樹層層疊疊,林木蒼翠。夏天這裡有普達措最美的草原與格桑花。在碧塔海中還有一個珍寶島,只有活佛才被允許上島。
每年五六月份杜鵑花盛開的季節,碧塔海畔的杜鵑花瓣紛紛飄落於水中,引來遊魚,魚兒吞食花瓣後竟醉倒而飄浮於水面,這就是有名的杜鵑醉魚奇景,據說林中的老熊會趁月色來撈食昏醉之魚。
碧塔海和屬都湖都可徒步或坐船遊覽,兩個地方的徒步棧道會穿過一小段森林,兩旁隨處可見的小松鼠特別討人喜歡,請帶好堅果、巧克力等,這樣可以勾引小松鼠到你手上來,同你做各種親暱。
彌裡塘高原牧場在屬都湖與碧塔海之間,屬於亞高山草甸,因其像一隻細長的佛眼而得名彌裡塘。據說,牧場上生長的植物富含蛋白質和脂肪,牛羊吃了膘肥體壯,產奶量大,因此彌裡塘牧場一直是香格裡拉的重要牧場。
最佳旅遊時間:春秋兩季是遊覽普達措的最佳時節。春季五顏六色的杜鵑花鋪滿山坡,秋季的普達措則是一片五彩斑斕的世界。
旅遊貼士:普達措公園內的景點之間距離太遠,無法全部徒步,所以一定要乘坐景區觀光車。觀光車依次停靠三個景點:屬都湖、彌裡塘高原牧場及碧塔海。整個景區大致是一個環形的觀光遊覽線路,觀光車不走回頭路。按當地的習俗順時針遊覽。
三、虎跳峽
萬裡長江第一大峽谷——虎跳峽發源自青海格拉丹東雪山的金沙江迢迢千裡奔波到此,突遇玉龍、哈巴兩座雪山的夾峙,原本平靜的江水頓時變得怒不可遏。
虎跳峽以險聞名,峽谷長17公裡,分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三段。江流在峽內連續下跌7個陡坎,落差達200餘米。
上虎跳是整個峽谷中最窄的一段,也是遊覽難度最小的。最窄處約30米。江心有一13米高的大石——虎跳石,相傳猛虎曾藉此石而躍過大峽,故而得名。
這裡水流落差大,奔騰湍急的江流與巨石相互搏擊,浪花飛濺,轟鳴聲響徹峽谷,非常壯觀,很多人在這裡拍照留影。
中虎跳與下虎跳是雲南著名的徒步遊覽路線,因其風光和險峻程度比較少見,從而吸引了很多戶外探險愛好者。
遊客到虎跳峽大多是遊覽上虎跳。上虎跳又分為兩個各自收費的景區:一個是在香格裡拉,一個是在麗江,其實就是分別從金沙江兩岸看同一個景點。夏秋季金沙江水量大,水流也最為壯觀,其他季節前來景色可能會打折扣。
香格裡拉虎跳峽景區野趣十足,從半山腰處的停車場到江面要下近千個臺階。抵達江邊虎跳石遊玩結束後再登臺階返回停車場,對遊客的體力還是有一點挑戰。
麗江虎跳峽景區內棧道、觀景臺等遊覽設施比較完善,遊覽強度一般,比較適合旅遊團隊及一家老小休閒遊玩。
四、獨克宗古城
獨克宗古城位於香格裡拉縣城東南隅,是中國保存得最好、最大的藏民居群,也是茶馬古道的樞紐。2014年1月的一場大火,讓世人對這裡扼腕痛惜,許多建築被燒為灰燼,同時也燒掉了無數人對這裡的嚮往和懷念。
如今這裡經過重建修整,已經基本恢復了原樣。古城沒有麗江喧囂與擁擠,但有麗江的悠閒與文藝,同時還比麗江多了一份寧靜和對佛教的虔誠,讓無數對它念念不忘的人重新找到了心靈的歸宿。
獨克宗古城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了。千百年來,獨克宗古城既有過兵戎相爭的戰火硝煙,也有過茶馬互市的喧譁繁華,這裡曾是雪域藏鄉和滇域民族文化交流的窗口、川藏滇地區貿易的紐帶。
唐代吐蕃王朝時期在這裡的大龜山頂設立寨堡名「獨克宗」,藏語意思是「建在石頭上的城堡、月光城」。後來古城就是環繞山頂寨堡建成的。而在奶子河邊一座山頂上建造的尼旺宗寨堡早已湮沒在歲月的長河裡,如今在原址上只是一座白塔。
古城依山勢而建,路面起伏不平,那是一些歲月久遠的舊石頭就著自然地勢鋪成的,石板路上至今還留著深深的馬蹄印,那是當年的馬幫給時間留下的信物。對於穿越茶馬古道的馬幫來說,獨克宗古城是茶馬古道上的重鎮,也是馬幫進藏後的第一站。
獨克宗古城的建築布局猶如八瓣蓮花,中心是月光廣場。每晚這裡的藏族鍋莊總能吸引大量遊人參與其中,形成當地一道極具特色的靚麗風景線。
廣場西側是建於康熙年間的龜山公園,是古城最著名的景點。公園依山而建,山腳下是當年可供全鎮人飲用的古井,水質清冽甘甜。多年前每天清晨,成群結隊的背水少女成為古城一道亮麗的風景。
山頂是朝陽樓及大佛寺。站在大佛寺前,可將獨克宗古城盡收眼底。大佛寺旁邊就是世界上最大的轉經筒。
整個轉經筒有五層樓高,筒身為純銅鍍金,筒內藏有經咒、無字真言等共124萬條和多種佛寶達16噸。轉經筒下面有一圈扶手,是供眾人合力推動轉經筒用的,每轉一周相當於默念佛號124萬聲;轉滿三周就可以消災祈福,吉祥如意。
月光廣場北側是迪慶紅軍長徵博物館,博物館入口處是建於清代的中心鎮公堂,建築風格融漢、藏、納西為一體。長徵博物館南側是迪慶州博物館,館內有藏醫藥展示,若有時間不妨來此觀摩一番。
五、噶丹•松贊林寺
噶丹•松贊林寺又稱歸化寺,位於香格裡拉縣城北5公裡處的佛屏山,是雲南藏區(康區)規模最大、最負盛名、有著舉足輕重地位的格魯派(黃教)寺院。
松贊林寺興建於1679年,是一座古鎮規模的古堡建築群,仿布達拉宮布局依山就勢而建。因其外觀酷似布達拉宮,故有小布達拉宮之稱。
松贊林寺是清康熙皇帝和五世達賴所敕建的藏區十三林之一,五世達賴喇嘛親自賜名噶丹•松贊林,清雍正皇帝又賜名歸化寺。
松贊林寺集藏族造型藝術之大成,有藏族建築藝術博物館之稱。寺外圍築有橢圓形城垣。進了寺門後是一條146個臺階的陡坡,一鼓作氣爬上去後就到了主殿前的廣場。
扎倉、吉康兩大主殿位於寺中心的最高點。大殿為五層藏式建築,莊嚴華貴,雕梁畫棟,頂部為鎏金銅質金頂,金碧輝煌。
扎倉大殿是寺內僧眾們學習經典、修研教義的地方,後殿供有宗喀巴、彌勒佛、七世達賴銅佛像。吉康殿內供奉有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的佛像,四壁繪有八大藥師佛等壁畫,堪稱精美。
松贊林寺不僅建築精美,寺內所藏宗教法器及珍貴文物也頗多,有五世達賴和七世達賴時期的八尊包金釋迦佛像、貝葉經、五彩金汁精繪唐卡、黃金燈和《丹珠爾》經書十部,其中兩部為金汁手書,極其珍貴。
松贊林寺對面是景色秀美的拉姆央措,藏語意為「聖母靈魂湖」,在藏區有很大的名聲。每逢有重大的法事活動,僧人和信徒都會至湖邊誦經祈福,平日當地信眾也常到此轉湖、放生或祈願。
六、納帕海
納帕海全稱是納帕海依拉草原,位於香格裡拉縣城西北約8公裡處。這裡是一片山間盆地,也是雲南最大的一塊溼地,面積近32平方公裡。
納帕海是一個季節性的湖泊。冬春是旱季,湖面縮小甚至乾涸,變成大片的沼澤草甸——依拉草原;隨著八九月份雨季的來臨,此時水量比較大,納帕海是一大片碧波蕩漾的湖泊,湖邊只有一小片草場。
納帕海是滇西北最大的春季牧場。五月的納帕海便已綠草茵茵。六七月份,各種野花競相開放,到處是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景。八月成群的馬、牛在草原上咀嚼嫩葉,不時還有野豬從你面前跑過。
每當秋季來臨,草原一片金黃,高原珍禽黑頸鶴(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此時會從青藏高原的腹地飛來這裡過冬,它們若無其事地生活在牧人的帳房旁邊,構成非常和諧的自然景觀。
旅遊提示:包車環湖遊覽是最佳遊覽方式,全程約30多公裡。騎行也是一種遊覽方式,不過對體力要求較高,環湖一圈就可以看到不少美景。
七、巴拉格宗
巴拉格宗風景區位於香格裡拉市區西北的尼西鄉境內,景區遊客接待中心距香格裡拉市區約67公裡約1.5小時車程。「巴拉」藏語意思為從巴塘而來,「格宗」藏語意思為白色的城堡。
巴拉格宗是一塊與世隔絕的絕塵淨域,有香格裡拉最後的秘境之稱。旅遊區集原始、古樸、自然、壯觀為一體,到處洋溢著濃鬱的康巴藏民族風情。每當春回巴拉格宗,花兒灑遍原野,這裡宛如遺落人間的天堂。
莎日娜的一曲《巴拉格宗》天籟之音讓多少人心馳神往。這裡不僅有動人的傳說,還擁有壯闊的自然風光,雪山、峽谷、草原、湖泊及原始森林都紛呈於這裡。
據說《消失的地平線》裡描述的藍月亮峽谷就是這裡。當地人中也一直傳說這裡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真正的香巴拉。
巴拉格宗是一個綜合性特大型旅遊區,由千年古村巴拉村、千年菩提樹、巴拉卓瑪拉康、香巴拉天然佛塔、香格裡拉大峽谷、通天峽、回音壁玻璃棧道、乃當牧場、高原湖泊及格宗雪山等景點組成。
遊客來到巴拉格宗景區,既可以遊覽巍峨的雪山、幽深的峽谷、寧靜的湖泊、茂密的原始森林、如茵的牧場、在峻秀的谷中漂流,也可以拜訪藏族古村,還能看到千年菩提樹、天然佛塔等自然奇蹟。
景區夜晚的活動也豐富多彩,住宿在景區的遊客,可以在演藝中心觀賞原汁原味的藏民文化表演,參加水莊大酒店廣場的篝火晚會,與藏家小夥、姑娘一起手拉手跳歡快的鍋莊,感受巴拉人的熱情與真誠。
八、白水臺
初來香格裡拉總會被這裡的種種神秘深深所吸引,巍峨的雪山,湛藍深邃的天空,從老和尚口中念出悠遠綿長的經,一切都在訴說著這裡不可思議的故事。苦於交通不便而鮮有人去的白水臺也是其中之一。
白水臺位於香格裡拉縣三壩鄉白地村,距香格裡拉縣城103 公裡。白水臺面積約3平方公裡,是我國最大的華泉臺地。網傳這是中國版的「土耳其棉花堡」,甚至是一個比棉花堡顏值還要高的地方。
站在平坦的臺頂,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銀白的水田,大小不一卻也錯落有致。乳白色的鈣化物經過漫長歲月的沉積堆砌,形成的階梯狀地貌好似層層梯田,讓人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每一層梯田都有溫婉柔美的曲線,從深山潺潺流出的溪水緩緩滑過臺面,水質清澈,晶瑩剔透得就猶如一汪汪藍寶石;臺面光滑如鏡,倒影著藍天白雲,又似天上的明鏡遺落在人間。
據當地人傳說,納西族的兩位天神為了讓當地的納西族人學會造田耕地,就變幻出這樣一片「梯田」以作示範,故有「仙人遺田」的說法。
白水臺還是納西族東巴教發祥地、宗教和民族節日活動場所。納西族東巴教第一聖祖丁巴什羅從西藏學習佛經回來,途徑白水臺被其美景吸引,曾在白水臺東邊的山洞裡設壇傳教,修行授徒。
旅遊貼士:這是一個小眾景點,由於交通不便,旅遊團一般不去。每年農曆二月初八,是納西族一年一度的「朝白水」活動,四面八方的納西族民眾都匯集到這裡歌舞野餐,向神靈祈求來年的豐收。
香格裡拉最佳季節
以4—6月和9—10月最佳。尤其是春末夏初,草甸上繁花似錦,景致迷人。中秋節過後大約20多天時間裡高原上滿目秋色,也是迪慶高原最精彩的瞬間。6月到9月是迪慶高原的雨季,雖然風光秀麗,但不宜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