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向按鍵的製作方法
2023-05-26 17:16:46 2
專利名稱:多向按鍵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關於一種用於可攜式電子裝置的按鍵,尤其是指一種用於可攜式電子裝置的多向按鍵。
背景技術:
可攜式電子裝置如個人數字助理、行動電話、尋呼機和計算器的鍵盤通常都包括多向或多功能按鍵,多向或多功能按鍵多包括上、下兩個方向或上、下、左、右四個方向以實現顯示屏上信息的上下滾動顯示或屏幕光標的移動。所述多向或多功能按鍵多為一體設計,其中部設置起槓桿作用的凸起,在按壓一個方向時,其他方向由於凸起的槓桿作用而略為翹起,從而僅在所按壓的方向上形成電接觸。中國專利申請第00124301.2號及美國專利第6,157,323號所揭示的按鍵即為此類多向按鍵。
中國專利申請第99110868.X號揭示了另一種多向按鍵,在上述包括上、下兩個方向的多向按鍵中部設置一孔,孔中容置一相對獨立的中心按鍵,在多向按鍵中部的兩側設置具樞軸作用的組件而使多向按鍵上、下兩端可分別被按下。這樣,就形成了具有上、中、下三個方向的多向按鍵。
此類按鍵可方便用戶操作且可減少按鍵所佔空間,因而在業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由於需採用具槓桿作用的凸起或樞軸以使多向按鍵的各方向間相互制動,而使設計受到限制。當需在中心按鍵周圍設計具三個或三個以上方向的多向按鍵,則難於設置具槓桿作用的凸起或樞軸,且多向按鍵為一整體,多需採用具彈性的材料製造,即使如此,仍難以完全消除各方向按鍵之間的相互影響,而易引起誤操作,按鍵底部的導電觸點可能會同時導通而導致與鍵盤相連的設備出現故障。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防止誤操作的多向按鍵。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本實用新型多向按鍵包括多個按鍵體、彈性墊圈和接觸層。各按鍵體之間相互獨立,其底部設置腔室及定位槽。彈性墊圈包括墊圈體及由墊圈體上伸出的多個彈性臂。接觸層包括本體和與按鍵體對應的多個結合部,結合部頂部設置凸塊。彈性墊圈的墊圈體套設於結合部外部,彈性臂容置於結合部之間。按鍵體置於結合部之上,結合部之凸塊容置於其腔室中,彈性臂容置於其定位槽中。多向按鍵設置於可攜式電子裝置時,其上部設置鍵罩板,底部設置電路板。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採用這種按鍵結構,多向按鍵在使用過程中,由於按鍵體相互獨立,按鍵體之間完全不會相互影響,因而可防止誤操作。且此種多向按鍵結構不需採用凸起或樞軸,結構簡單,製造方便。
圖1是本實用新型多向按鍵的立體分解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多向按鍵另一角度的立體分解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多向按鍵的組裝立體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多向按鍵另一角度的組裝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請參閱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多向按鍵包括中心按鍵1、多個相互獨立的按鍵體2(在本實施例中為四個)、彈性墊圈3及接觸層4,以及當所述多向按鍵安裝在可攜式電子裝置(未圖示)上時,設置在多向按鍵上方的鍵罩板5和與多向按鍵底部接觸的電路板6。
中心按鍵1為扁圓柱體,其底部設有非貫通的中心孔12。
四個按鍵體2相互獨立,且形狀通常一致,其共同形成一圍於中心按鍵1周圍的圓環。按鍵體2為底部開口的空心腔體,其內部空腔由設在其中部的橫壁22分隔成兩部分腔室24。按鍵體2底部靠近兩端處進一步開設貫通的限位槽26。
彈性墊圈3包括圓環形的墊圈體32和多個成對設置的彈性臂34,彈性臂34自墊圈體32延伸出來,每一對彈性臂34包括第一彈性臂36和第二彈性臂38,其位置與按鍵體2底部的限位槽26位置對應。
接觸層4的主體為本體42,接觸層4上設有圓形的中心平臺44,其中心設有中心凸點442。中心平臺44與本體42之間設有多個結合部46與容置孔48。結合部46與容置孔48間隔、均勻排布成環狀,圍在中心平臺44周圍。結合部46呈臺階狀,其與中心平臺44連接的部分厚度最小,其厚度最大的臺階部由設在其中部的橫槽462隔成兩部分凸塊464。結合部46與本體42連接的部分高出本體42的表面形成一凸環466。中心平臺44與結合部46的底表面在同一平面上,此平面與本體42的底表面有一定距離而形成一凹入空間。在中心平臺44底表面的中心位置及各結合部46底表面靠近中心平臺44的位置分別設有接觸點49。本體42上進一步設有多個銷孔424及凸臺容置孔426。接觸層4與可攜式電子裝置上其他按鍵的接觸層為一體。
鍵罩板5上設有與多向按鍵外形相對應的鍵孔52,在鍵罩板5的上表面上鍵孔52的外部設有凸臺54。鍵孔52周圍設有滴膠孔59,鍵罩板5底表面上進一步設有多個螺釘孔56,其位置與上表面的滴膠孔59位置對應,螺釘孔56外部設有限位凸臺562,鍵罩板5下表面上還設有定位銷58。
電路板6設有與接觸層4上的接觸點49位置對應的接觸片62及其他完成可攜式電子裝置功能所需的電子組件(未圖示)。電路板6上進一步設有供螺釘7穿過的螺孔64和供定位銷58通過的定位銷孔66。
裝配時,將彈性墊圈3的墊圈體32套置在接觸層4結合部46的凸環466上,距離較近的兩相鄰彈性臂34對應容置於接觸層4的容置孔48中。各按鍵體2分別對應接觸層4的一結合部46進行裝配,在按鍵體2的腔室24中滴入粘膠後,插置於結合部46,使結合部46的兩凸塊464分別容置於按鍵體2的兩腔室24中並與其粘結,而按鍵體2的橫壁22對應插入結合部46的橫槽462中。按鍵體2與結合部46的連接亦可通過按鍵體2的腔室24與結合部46的凸塊464的過盈配合來實現。同時,按鍵體2的限位槽26對應卡入彈性墊圈3的彈性臂34。每一按鍵體2的兩個限位槽26對應一對彈性臂34。在中心按鍵1的中心孔12中滴入粘膠,再將其置於接觸層4的中心平臺44上,使中心凸點442插入中心孔12中,並與其粘結,或利用過盈配合使中心按鍵1的中心孔12與中心凸點442連接。多向按鍵部分即裝配完畢。
需將多向按鍵安裝到可攜式電子裝置時,將鍵罩板5上的定位銷58順次穿過接觸層4的銷孔424和電路板6的定位銷孔66。同時,鍵罩板5的限位凸臺562亦插入接觸層4的凸臺容置孔426中。限位凸臺562的高度與接觸層4的厚度大致相同,因而限位凸臺562穿過接觸層4的凸臺容置孔426後,其頂面與電路板6相接觸。再將螺釘7穿過電路板6並插入鍵罩板5的螺釘孔56中,由滴膠孔59滴入粘膠粘結固定即裝配完畢。裝配後的多向按鍵如圖3及圖4所示。
在使用可攜式電子裝置的多向按鍵時,將露出於鍵罩板5外部的一按鍵體2壓下,與其對應的結合部46和一對彈性臂34亦隨之被按下,結合部46對應的接觸點49與對應的接觸片62接觸而實現電導通。施加在按鍵體2上的力消失後,由於彈性臂34恢復自身形狀的彈力作用,而使按鍵體2和結合部46回彈,電導通斷開。
在另一實施例中(未圖示),本實用新型多向按鍵僅包括中心按鍵、多個相互獨立的按鍵體及接觸層,以及當所述多向按鍵安裝在可攜式電子裝置上時,設置在多向按鍵上方的鍵罩板和與多向按鍵底部接觸的電路板。中心按鍵、按鍵體及接觸層的結構與第一實施例中對應組件的結構大致相同,接觸層的結合部與本體的連接處具一定彈性,中心按鍵及多個按鍵體通過粘結或過盈配合固定於對應的結合部。當多向按鍵置於可攜式電子裝置中時,按下一按鍵體,接觸層底部的接觸點與電路板上對應的接觸片接觸而實現電連接。施加在按鍵上的力除去後,由於接觸層的結合部與本體連接處的彈性作用而使結合部和按鍵體恢復到原來的位置,電連接斷開。相較於第一實施例,彈性墊圈3可省去,而直接由接觸層4提供恢復彈力。
權利要求1.一種多向按鍵,包括多個按鍵體和接觸層,接觸層包括本體和與本體連接的多個結合部,其特徵在於所述多向按鍵進一步包括一彈性墊圈,所述彈性墊圈包括墊圈體和由墊圈體上伸出的多個彈性臂,所述各按鍵體之間相互獨立,所述結合部之間設有容置孔,按鍵體分別固定於結合部上,彈性墊圈容置於按鍵體與接觸層之間。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按鍵,其特徵在於所述接觸層的結合部排列成環狀。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向按鍵,其特徵在於所述彈性墊圈的墊圈體為環形,所述彈性臂成對設置。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多向按鍵,其特徵在於所述按鍵體為底部開口的空心腔體,其空腔由設在其中部的橫壁分隔成兩腔室,其底部靠近兩端處開設有貫通的限位槽,彈性墊圈的一對彈性臂對應容置於一按鍵體的兩限位槽中。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多向按鍵,其特徵在於所述接觸層的結合部為臺階狀,其厚度最大的臺階中部設有橫槽,將其隔成兩部分凸塊,此凸塊容置於按鍵體的腔室中,結合部的底表面凹入於本體的底表面而形成凹入空間,且其底表面上設有接觸點。
6.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的鍵盤,其置於電路板上,包括多個按鍵體與接觸層,接觸層包括本體和與本體連接的多個結合部,其特徵在於所述多向按鍵進一步包括一彈性墊圈和一鍵罩板,所述彈性墊圈包括墊圈體和由墊圈體上伸出的多個彈性臂,所述鍵罩板上設有鍵孔,所述各按鍵體之間相互獨立,所述結合部之間設有容置孔,彈性墊圈容置於按鍵體與接觸層之間,按鍵體分別固定於結合部上,並通過鍵孔露出於鍵罩板之表面。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的鍵盤,其特徵在於所述接觸層的結合部排列成環狀。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的鍵盤,其特徵在於所述彈性墊圈的墊圈體為環形,所述彈性臂成對設置,所述按鍵體為底部開口的空心腔體,其空腔由設在其中部的橫壁分隔成兩腔室,其底部靠近兩端處開設有貫通的限位槽,彈性墊圈的一對彈性臂對應容置於一按鍵體的兩限位槽中。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的鍵盤,其特徵在於所述接觸層的結合部為臺階狀,其厚度最大的臺階中部設有橫槽,將其隔成兩部分凸塊,此凸塊容置於按鍵體的腔室中,結合部的底表面凹入於本體的底表面而形成凹入空間,且其底表面上設有接觸點。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的鍵盤,其特徵在於所述電路板上設有多個接觸片、螺孔及定位銷孔,所述鍵罩板上設有螺釘孔,螺釘孔外部設有定位凸臺,鍵罩板底部設有多個定位銷,鍵罩板、接觸層及電路板由定位銷定位,由螺釘連接固定。
專利摘要一種多向按鍵,包括多個按鍵體、彈性墊圈及接觸層。各按鍵體之間相互獨立,其底部設置腔室及定位槽。彈性墊圈包括墊圈體及由墊圈體上伸出的多個彈性臂。接觸層包括本體及與按鍵體對應的多個結合部,結合部頂部設置凸塊。彈性墊圈的墊圈體套設於結合部外部,彈性臂容置於結合部之間。按鍵體置於結合部之上,結合部之凸塊容置於其腔室中,彈性臂容置於其定位槽中。多向按鍵設置於可攜式電子裝置時,其上部設置鍵罩板,底部設置電路板。採用此種按鍵結構,按鍵體之間完全不會相互影響,因而可防止誤操作。
文檔編號H01R13/14GK2588588SQ0225035
公開日2003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02年12月14日 優先權日2002年12月14日
發明者趙王添, 林俊仁, 劉金鵬, 陳乾強, 尤德濤 申請人: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