襯套及裝有該襯套的發動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26 17:21:41 2
專利名稱:襯套及裝有該襯套的發動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裝有襯套的發動機。更具體而言,本發明涉及裝有馬達驅動的冷卻液 泵(motor driven coolant pump)和襯套的發動機,該冷卻液泵循環冷卻液,該襯套插置在 該該冷卻液泵和氣缸體之間。
背景技術:
某些類型的冷卻系統在任何內燃機中都是必須的。如果沒有設置冷卻系統,零件 將會因燃燒燃料的熱量而融化,活塞將會膨脹到抱死(seize).冷卻系統包括發動機水套、溫度調節裝置(thermostat)、冷卻液泵、水箱 (radiator)、水箱蓋(radiator cap)、風扇、風扇驅動皮帶、和冷卻液泵驅動皮帶。一般而言,冷卻液泵不具有自驅動力矩。因此,冷卻液泵利用從發動機曲軸傳遞來 的動能。如果發動機啟動了,不管冷卻液的溫度和發動機的驅動條件如何,冷卻液泵都會 運轉而使得冷卻液在發動機的水套和水箱中循環。因為冷卻液在發動機熱起來之前就被強制循環,因此排氣溫度上升緩慢。同時,排 氣溫度必須被提升至高溫,例如250°C,以便將排氣的淨化效率提高到正常的情形。最近,馬達驅動的冷卻液泵被用到了發動機上,並且馬達驅動的冷卻液泵只在預 定的時期運行,減少了發動機升溫的時間,並改善了排氣的淨化效率,特別是在發動機啟動 之後。此外,正在開發將冷卻液泵固定到發動機上並吸收它們之間的振動的緊固裝置。本發明背景技術部分中所公開的信息只是用於增強對於本發明一般背景的理解, 而不應被看做是認可了或以任何形式暗示了該信息構成了已經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 的現有技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多個方面均致力於提供一種襯套以及裝有該襯套的發動機,該襯套具有 吸收振動和將冷卻液泵可靠地固定於發動機上的優點。在本發明的一個方面中,襯套組件可以包括內管(inner pipe),在其大致中間處 形成有螺栓孔;外管(outer pipe),所述內管通過該外管插入,其中所述外管的內圓周以預 定的間隙與所述內管的外圓周隔開,並且所述外管包括在其下部(lower portion)彎曲並 沿徑向方向以預定長度延伸的彎曲部(bent portion);以及彈性件,其以所述預定的間隙 接合所述內管和所述外管,並固定到所述彎曲部的下表面。
形成於所述彎曲部的下表面的所述彈性件可以包括至少一個突出部,該突出部沿 所述內管的縱向方向以預定的距離從所述彎曲部的下表面突出。至少一個通孔可以沿所述內管的縱向形成在所述彈性件上,所述彈性件固定在所 述內管和所述外管之間,所述至少一個通孔在所述內管的圓周方向上相互間以預定距離排 列。所述襯套組件還可包括空氣引導槽,該空氣引導槽形成在所述至少一個突出部之 間,該至少一個突出部在所述彈性件下側形成於所述彎曲部的下表面上,並且該空氣引導 槽與所述至少一個通孔流體連通。所述襯套組件還可包括空氣釋放槽,該空氣釋放槽沿著所述內管的圓周方向形成 在所述彈性件的上表面上,並與所述至少一個通孔流體連通。所述至少一個突出部的下端表面可設置成在所述內管的縱向方向上低於所述內 管的下端,其中所述內管的下端設置成低於所述彎曲部的下端表面,且其中所述內管的上 端表面和所述外管的上端表面設置於同一水平高度上。在另一方面中,本發明可包括發動機,該發動機包括汽缸體;冷卻泵,該冷卻泵設 置在所述汽缸體的一側;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襯套組件,插置在所述冷卻泵和所述汽缸體 之間;以及緊固螺栓,其通過所述襯套組件上的螺栓孔安裝,以將所述冷卻泵連接到所述汽 缸體上。如以上所述,在根據本發明的襯套以及裝有該襯套的發動機中,插置在所述內管 和所述外管之間的諸如橡膠的彈性件吸收了所述內管和所述外管之間的振動,且所述襯套 將所述冷卻液泵牢固地固定到所述發動機上。進一步地,形成在所述外管的彎曲部的外表面上且在所述內管的長度方向上突出 的彈性件有效地吸收了振動,並將所述冷卻液泵牢固地固定到所述發動機的汽缸體上。通過納入本文的附圖以及隨後與附圖一起用於說明本發明的某些原理的具體實 施方式,本發明的方法和裝置所具有的其它特徵和優點將更為具體地變得清楚或得以闡 明。
圖1是包含有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襯套的冷卻液泵的透視圖。圖2是根據本發明的用於將冷卻液泵安裝到發動機上的示例性襯套的透視圖。圖3是根據本發明的用於將冷卻液泵安裝到發動機上的示例性襯套的剖視透視 圖。圖4為截面圖,其顯示了由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襯套相互組裝到一起的冷卻液泵 和發動機。應當了解,所附附圖並非按比例地顯示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的圖示性的各種特徵 的略微簡化的畫法。本文所公開的本發明的具體設計特徵包括例如具體尺寸、方向、位置和 外形將部分地由具體所要應用和使用的環境來確定。在這些圖形中,貫穿附圖的多幅圖形,附圖標記引用本發明的同樣的或等同的部 分。
具體實施例方式現在將對本發明的各個實施例詳細地作出引用,這些實施例的實例被顯示在附圖 中並描述如下。儘管本發明將與示例性實施例相結合進行描述,但是應當意識到,本說明書 並非旨在將本發明限制為那些示例性實施例。相反,本發明旨在不但覆蓋這些示例性實施 例,而且覆蓋可以被包括在由所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之內的各種選擇 形式、修改形式、等價形式及其它實施例。以下將參考附圖,詳細描述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冷卻液泵的透視圖。參考圖1,冷卻液泵100包括馬達外殼110、驅動器罩(driver case) 120、葉輪外殼 130和託架140。作為電動馬達的組成部件,定子、轉子和驅動軸設置在馬達外殼110中,供電裝置 設立在驅動器罩120中以便向定子或轉子供應電能。葉輪設置在葉輪外殼130中,用於吸入冷卻液的入口 142和用於供給冷卻液的出 口 144形成在葉輪外殼130上。託架140形成在馬達外殼110的外圓周的一側,冷卻液泵100通過該託架140安 裝在所述汽缸體上。襯套150插置(is interposed)在所述託架和所述汽缸體的一個側表面之間,緊 固螺栓180穿過託架140、襯套150和汽缸體160以將所述冷卻液泵100可靠地固定到所述 汽缸體160上。襯套150將所述冷卻液泵100固定到所述汽缸體上,並且同時吸收形成在所述冷 卻液泵100和所述汽缸體之間的振動。參考圖2和圖3,對所述襯套150的詳細結構進行解釋。圖2是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用於將冷卻液泵安裝到發動機上的襯套的 透視圖,圖3是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用於將冷卻液泵安裝到發動機上的襯套的剖 視透視圖。參考圖2,襯套150包括內管200、外管210和彈性件220。螺栓孔205沿著所述內管200的中心軸線形成,所述外管210的內圓周與所述內 管200的外圓周之間以預定的間隙設置,所述彈性件220插置在所述內管200和所述外管 210之間。在此,由於所述彈性件220為諸如橡膠的彈性材料,其可有效地吸收所述內管200 和所述外管210之間的振動。介於所述內管200和所述外管210之間的多個通孔225形成於所述彈性件220中。 形成於所述內管200和所述外管210之間的振動和振蕩通過所述通孔225得到了有效的吸收。參考圖3,所述內管200通過所述外管210插入,所述外管210的一個端部在外側 方向上彎曲而沿著所述外管210的圓周方向形成彎曲部230。所述彈性件220插置在所述內管200和所述外管210之間,並形成在所述彎曲部 230的外側表面上。進一步地,彈性件220在所述彎曲部230的外側表面上突出而形成突出部300。所述突出部300沿著所述彎曲部230以預定的間隙形成在所述外管210的外圓周上。如圖3所示,通孔225形成在介於所述內管200和所述外管210之間的所述彈性 件220中,並且希望所述突出部300不要對應於所述通孔225形成。圖4為截面圖,其顯示了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相互組裝到一起的冷卻液泵 和發動機。參考圖4,襯套150插置在所述汽缸體160和所述冷卻液泵100的馬達外殼110的 託架140之間,所述螺栓180設置成穿過所述託架140、所述襯套150的螺栓孔205、和所述 汽缸體160。在此,螺母170與所述螺栓180的兩端相嚙合以將託架140固定到汽缸體160。插置在所述託架140和所述汽缸體160之間的所述襯套150具有吸收所述冷卻液 泵100和所述汽缸體160之間的振動的結構。進一步地,所述內管200的下端部和所述外管210的下端部並不接觸所述汽缸體 160的表面。也就是說,在所述內管的下端和所述汽缸體160的上表面之間形成了預定間隙 (G)。在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中,內管200具有到所述襯套的上端的第一長度dl,外 管具有到所述襯套的上端的第二長度d2,所述襯套具有到其上端的第三長度d3,其中所述 第三長度d3長於所述第二長度d2,所述第二長度d2長於所述第一長度dl。更具體而言,所述彈性件220的突出部300介於所述彎曲部230的下表面405和 所述汽缸體160的上表面410之間。因此,所述汽缸體160的振動被所述突出部300所吸收,相反,所述託架140的振 動沒有直接傳遞到所述汽缸體160上。進一步地,所述彎曲部230具有在所述外管210的外側處彎曲的結構,所述彈性件 220形成在所述彎曲部230的外側表面上,使得所述突出部300以大面積接觸所述汽缸體 160的上表面410以提高裝配強度。在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中,突出部300沿著所述彎曲部230以預定的間隙形成 從而改善振動吸收性能。在本發明的另一個示例性實施例中,空氣引導槽250可形成在所述多個突出部 300之間以流體連通所述通孔225,從而使得在所述突出部300受到壓縮時,所述通孔225 中所俘獲的(trapped)空氣可以由此釋放。在本發明的又一個示例性實施例中,空氣釋放槽240可以沿著所述彈性件220的 圓周方向形成於其上部,並流體連通所述通孔225。在該結構中,所述多個通孔225中所俘 獲的空氣可通過所述空氣釋放槽240相互流體連通,在所述突出部300受到壓縮的同時,所 述空氣可通過所述空氣引導槽250得到有效的釋放。為了便於解釋和精確限定所附權利要求,術語「上」、「下」、「內部」、「外部」、「外」和
「內」用於參考圖中顯示的這些特徵的位置來描述所述示例性實施例的特徵。前面對本發明具體示例性實施例所呈現的描述是出於說明和描述的目的。前面的 描述並不想要成為毫無遺漏的,也不是想要把本發明限制為所公開的精確形式,顯然,根據 上述教導很多改變和變化都是可能的。選擇示例性實施例並進行描述是為了解釋本發明的 特定原理及其實際應用,從而使得本領域的其它技術人員能夠實現並利用本發明的各種示例性實施例及其不同選擇形式和修改形式。本發明的範圍意在由所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價 形式所限定。
權利要求
1. 一種襯套組件,包括 內管,在其大致中間處形成有螺栓孔;外管,所述內管通過該外管插入,其中所述外管的內圓周以預定的間隙與所述內管的 外圓周隔開,並且所述外管包括在其下部彎曲並沿徑向方向以預定長度延伸的彎曲部;以 及彈性件,其以所述預定的間隙接合所述內管和所述外管,並固定到所述彎曲部的下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襯套組件,其中形成在所述彎曲部的所述下表面的所述彈性件 包括至少一個突出部,該突出部從所述彎曲部的所述下表面沿著所述內管的縱向以預定距 離突出。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襯套組件,其中至少一個通孔沿所述內管的縱向方向形成於所 述彈性件上,所述彈性件固定在所述內管和所述外管之間,所述至少一個通孔在所述內管 的圓周方向上以預定間距排列。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襯套組件,進一步包括形成於所述至少一個突出部之間的空氣 引導槽,所述至少一個突出部在所述彈性件的下側形成於所述彎曲部的下表面上,所述空 氣引導槽與所述至少一個通孔流體連通。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襯套組件,進一步包括沿著所述內管的圓周方向形成於所述彈 性件的上表面上的空氣釋放槽,所述空氣釋放槽與所述至少一個通孔流體連通。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襯套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個突出部的下端表面設置成在所述 內管的縱向方向上低於所述內管的下端。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襯套組件,其中所述內管的下端設置成低於所述彎曲部的下端 表面。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襯套組件,其中所述內管的上端表面和所述外管的上端表面設 置成位於同一水平高度上。
9.一種發動機,包括汽缸體;冷卻液泵,設置於所述汽缸體的一側;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襯套組件,插置於所述冷卻液泵和所述汽缸體之間;以及緊固螺栓,其通過所述襯套組件的螺栓孔安裝,以將所述冷卻液泵接合到所述汽缸體。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發動機,其中形成在所述彎曲部的所述下表面的所述彈性件 包括至少一個突出部,該突出部從所述彎曲部的所述下表面沿著所述內管的縱向以預定距 離突出。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發動機,其中至少一個通孔沿所述內管的縱向方向形成於所 述彈性件上,所述彈性件固定在所述內管和所述外管之間,所述至少一個通孔在所述內管 的圓周方向上以預定間距排列。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發動機,進一步包括形成於所述至少一個突出部之間的空氣 引導槽,所述至少一個突出部在所述彈性件的下側形成於所述彎曲部的下表面上,所述空 氣引導槽與所述至少一個通孔流體連通。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發動機,進一步包括沿著所述內管的圓周方向形成於所述彈性件的上表面上的空氣釋放槽,所述空氣釋放槽與所述至少一個通孔流體連通。
14.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發動機,其中所述至少一個突出部的下端表面設置成在所述 內管的縱向方向上低於所述內管的下端。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發動機,其中所述內管的下端設置成低於所述彎曲部的下端表面。
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發動機,其中所述內管的上端表面和所述外管的上端表面設 置成位於同一水平高度上。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襯套及裝有該襯套的發動機,其中該襯套組件可以包括內管,在其大致中間處形成有螺栓孔;外管,所述內管通過該外管插入,其中所述外管的內圓周以預定的間隙與所述內管的外圓周隔開,並且所述外管包括在其下部彎曲並沿徑向方向以預定長度延伸的彎曲部;以及彈性件,其以所述預定的間隙接合所述內管和所述外管,並固定到所述彎曲部的下表面。
文檔編號F01P5/10GK102072004SQ20101028029
公開日2011年5月25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8日 優先權日2009年11月19日
發明者樸庸善, 李鳳相, 李承鏞, 金允錫, 金圭煥 申請人: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 起亞自動車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