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車制動總成拉杆本體靜態剛性測試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6 05:51:46 1
專利名稱:駐車制動總成拉杆本體靜態剛性測試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靜態剛性測試裝置,尤其是一種對汽車駐車制動總成的拉杆本體進行靜態剛性測試的裝置。
背景技術:
駐車制動總成由拉杆本體及裝在其內部的齒輪、棘爪、彈簧等零件組成。駐車制動總成的加工完成之後,為保障安全性能,必須對總成的品質進行測試,其中,拉杆本體的靜態剛性檢測是評價總成品質的一項重要指標。按照駐車制動總成技術條件要求,須對拉杆本體進行上拉、下壓兩個方向受力的靜態剛性試驗,以驗證拉杆本體材料選擇及加工方法的可靠性。傳統的測試方法,是採用汽車綜合性能檢測機進行檢測,該設備價格昂貴,不適於中小型汽車零配件加工企業使用。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在於提供一種駐車制動總成拉杆本體靜態剛性測試裝置,其結構簡單,造價低,性能可靠,適於中小型汽車零配件加工企業推廣應用。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包括臺架、氣缸和汽車制動轂,所述臺架上設有總成座、氣缸座和轂座,氣缸安裝於氣缸座上,汽車制動轂安裝於轂座上,所述氣缸的氣路上設有氣源三聯件和換向閥,測試狀態時,汽車制動轂通過剎車線與被測試的駐車制動總成相連接,氣缸通過鋼索與被測試的安裝於總成座上的拉杆本體相連接。本裝置原理是按照試驗條件要求,在臺架上模擬汽車內駐車制動總成的裝配結構,氣缸通過鋼索與被測試的安裝於總成座上的拉杆本體相連接,採用氣動施力(上拉或下壓)的方式,通過氣源三聯件的減壓閥旋鈕調節氣壓,可設置不同的氣缸拉力(即設定不同的拉杆本體受力狀態),分別採集拉杆本體的變形量數據,由此實現拉杆本體靜態剛性的測試目的。具體方法是,拉杆本體按汽車安裝狀態設置於臺架上的總成座上,通過剎車線與汽車制動轂連接,並調整好預備拉力。按照試驗大綱的要求,分別採用上拉或下壓兩種狀態,通過鋼索將拉杆本體與氣缸連接,調節氣壓可設置不同的氣缸拉力,分別以高度尺測量拉杆本體的變形量數據。本實用新型其結構簡單,造價低,性能可靠,適於中小型汽車零配件加工企業推廣應用。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原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包括臺架I、氣缸2和汽車制動轂3,所述臺架I上設有總成座4、氣缸座5和轂座6,氣缸2安裝於氣缸座5上,汽車制動轂3安裝於轂座6上,所述氣缸2的氣路上設有氣源三聯件和換向閥,測試狀態時,汽車制動轂3通過剎車線7與被測試的駐車制動總成8相連接,氣缸2通過鋼索9與被測試的安裝於總成座4上的拉杆本體10相連接。本裝置原理是按照試驗條件要求,在臺架I上模擬汽車內駐車制動總成8的裝配結構,氣缸2通過鋼索9與被測試的安裝於總成座4上的拉杆本體10相連接,採用氣動施力(上拉或下壓)的方式,通過氣源三聯件的減壓閥旋鈕調節氣壓,可設置不同的氣缸拉力(即設定不同的拉杆本體受力狀態),分別採集拉杆本體10的變形量數據,由此實現拉杆本體10靜態剛性的測試目的。具體方法是,拉杆本體10按汽車安裝狀態設置於臺架I上的總成座4上,通過剎車線7與汽車制動轂3連接,並調整好預備拉力。按照試驗大綱的要求,分別採用上拉或下壓兩種狀態,通過鋼索9將拉杆本體10與氣缸2連接,調節氣壓可設置不同的氣缸拉力,分別以高度尺測量拉杆本體10的變形量數據。 —種改進是,所述氣缸2包括第一氣缸和第二氣缸,所述總成座4包括第一總成座和第二總成座,所述氣缸座5包括第一氣缸座和第二氣缸座。這種結構設置了兩個裝配位置,可分別測試拉杆本體10的上拉、下壓受力狀態。本實用新型不局限於上述實施例的具體結構,其它同類結構的等效變換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駐車制動總成拉杆本體靜態剛性測試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臺架、氣缸和汽車制動轂,所述臺架上設有總成座、氣缸座和轂座,氣缸安裝於氣缸座上,汽車制動轂安裝於轂座上,所述氣缸的氣路上設有氣源三聯件和換向閥,測試狀態時,汽車制動轂通過剎車線與被測試的駐車制動總成相連接,氣缸通過鋼索與被測試的安裝於總成座上的拉杆本體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駐車制動總成拉杆本體靜態剛性測試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氣缸包括第一氣缸和第二氣缸,所述總成座包括第一總成座和第二總成座,所述氣缸座包括第一氣缸座和第二氣缸座。
專利摘要一種駐車制動總成拉杆本體靜態剛性測試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臺架、氣缸和汽車制動轂,臺架上設有總成座、氣缸座和轂座,氣缸安裝於氣缸座上,汽車制動轂安裝於轂座上,氣缸的氣路上設有氣源三聯件和換向閥,測試狀態時,汽車制動轂通過剎車線與被測試的駐車制動總成相連接,氣缸通過鋼索與被測試的安裝於總成座上的拉杆本體相連接。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造價低,性能可靠,適於中小型汽車零配件加工企業推廣應用。
文檔編號G01N3/10GK202793926SQ201220504739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9日
發明者賀光平, 徐國輝, 歐利軍 申請人:零八一電子集團四川天源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