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電體陶瓷原料粉末的製造方法及介電體陶瓷原料粉末的製作方法
2023-05-26 16:20:16 1
專利名稱:介電體陶瓷原料粉末的製造方法及介電體陶瓷原料粉末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於介電體陶瓷原料粉末的製造方法以及由該製造方法所得到的介電體陶瓷原料粉末,特別是關於為了對使用介電體陶瓷原料粉末所得到的介電體陶瓷的特性能夠容易地進行調整而做的改良。
為了得到這樣的溫度特性良好的介電體陶瓷,一般是使用在以鈦酸鋇為基本成分的基本組成物粉末中,添加稀土元素等添加成分的介電體陶瓷原料粉末。在這種情況下,對該介電體陶瓷原料粉末進行燒結而得到燒結體的介電體陶瓷,構成介電體陶瓷的各個顆粒具有由添加成分不擴散的芯體部與添加成分擴散的外殼部所組成的巖心外套結構,能夠有效地獲得良好的溫度特性。
為了確保能夠得到所述巖心外套結構,在為了提高靜電容量的溫度穩定性而添加的成分中,應選擇難以固溶於基本組成物粉末內、且僅在表面附近擴散的成分,將這些成分與為促進燒結的添加成分一起,以一定的量添加入基本組成物粉末中,經過溼式混合而作為介電體陶瓷原料粉末。
另一方面,為了使陶瓷電容器小型化與大容量化,減小介電體陶瓷層的厚度是有效的。為了使介電體陶瓷層的厚度減小,就有必要使構成該電體陶瓷層所使用的原料粉末微細化。現在,由掃描電子顯微鏡所測定的平均粒徑為0.3~0.5μm的微細顆粒已經被實際使用。而且,介電體陶瓷層的厚度變薄時,就要求構成該層所使用的陶瓷原料粉末的成分更加均勻。
然而,在添加了所述成分的以往的介電體陶瓷原料粉末中,與基本組成物粉末相比,添加成分的粉末大多粒度較粗,這樣,就不能保證成分的均勻性,所以成為介電體陶瓷層向薄層化發展的障礙。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提出了將添加成分的粉末預先破碎後再添加到基本組成物粉末中的方法、和以化學的方法將添加成分在基本組成物粉末表面塗敷或塗層的方法等。
這些方法能夠使介電體陶瓷原料粉末的成分均勻化,而且即使介電體陶瓷層進一步向薄層化發展,也由於其可確保疊層陶瓷電容器的可靠性而得到了良好的評價。
然而,在使上述介電體陶瓷原料粉末的成分均勻化時,為了提高其均勻性,就會增大添加成分對基本組成物的反應性,因此,如果使用所述微細化了的基本組成物的粉末,添加成分就會過度地固溶於基本組成物粉末中,從而不能得到巖心外套結構,反而會遇到使靜電容量的溫度穩定性惡化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難題,本發明的介電體陶瓷原料粉末的製造方法,以具有以下的結構為特徵。
即,該介電體陶瓷原料粉末的製造方法,首先包括準備由欲得到的介電體陶瓷的基本成分所組成的基本組成物粉末的工序、準備應添加到所述基本組成物中的第一與第二添加成分的工序。其中的所述第一添加成分具有抑制第二添加成分在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中形成固溶的效果。
接著,實施在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的表面層使所述第一添加成分擴散的工序、和在所述第一添加成分已擴散到其表面層內的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中添加所述第二添加成分的工序。
所述第二添加成分,典型地講,例如是能夠使靜電容量的溫度穩定性提高的添加成分那樣的,用於調整要求得到的介電體陶瓷的特性的成分。
在進一步特定的實施方式中,基本組成物由一般式ABO3所表達(A為Ba,或Ba的一部分被Sr、Ca、Mg等元素中的至少一種所置換的成分;B為Ti,或Ti的一部分被Zr、Sn、Ni、Ta等元素中的至少一種所置換的成分)。所述第一添加成分,包含Y以及原子序數為57~71的鑭系稀土元素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第二添加成分,包含Me、Ca、Sr、Ba、Mn、Si等元素中的至少一種。)如前所述,為了使第一添加成分能夠在基本組成物粉末的表面層擴散,希望從以下三種典型的方法中選擇使用任意的一種。
第一種方法是,在將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在水中懸濁而得到的漿狀物中,溶解所述第一添加成分的水溶性鹽,通過沉澱析出或蒸發乾燥而在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的表面塗敷上第一添加成分,隨後通過對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的加熱,使所述第一添加成分在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的表面層擴散。
第二種方法是,在將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在水中懸濁而得到的漿狀物中,混入所述第一添加成分的水性凝膠,通過脫水或蒸發乾燥而使第一添加成分在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的表面上析出,隨後通過對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的加熱,使所述第一添加成分在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的表面層擴散。
第三種方法是,在將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在有機溶劑中懸濁而得到的漿狀物中,使所述第一添加成分中的能夠溶解在有機溶劑中的鹽溶解,通過除去所述有機熔劑,在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的表面附著上第一添加成分,隨後通過對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的加熱,使所述第一添加成分在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的表面層擴散。
另一方面,如前所述,為了在擴散第一添加成分的基本組成物粉末中添加第二添加成分,希望從以下三種典型的方法中選擇使用任意的一種。
第一種方法是,在將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在水中懸濁而得到的漿狀物中,溶解所述第二添加成分的水溶性鹽,通過沉澱析出或蒸發乾燥而在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的表面附著上第二添加成分。
第二種方法是,在將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在水中懸濁而得到的漿狀物中,混入所述第二添加成分的水性凝膠,通過脫水或蒸發乾燥而在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的表面析出第二添加成分。
第三種方法是,在將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在有機溶劑中懸濁而得到的漿狀物中,使所述第二添加成分中的能夠溶解於所述有機溶劑的鹽溶解,通過除去所述有機熔劑,在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的表面附著上第二添加成分。
而且,本發明的目的還在於得到由上述製造方法所製備的介電體陶瓷原料粉末。該介電體陶瓷原料粉末包括第一添加成分在表面層擴散的基本組成物粉末與第二添加成分。
圖中1—疊層陶瓷電容器,2—疊層體,3—介電體陶瓷層,4、5—內部電極,8、9—外部電極。
疊層陶瓷電容器1具有疊層體2,疊層體2由多個疊層的介電體陶瓷層3和在介電體陶瓷層3之間、沿特定的多個界面而分別形成的多個內部電極4及5所構成。內部電極4及5延伸到疊層體2的外表面,但由引出至疊層體2的一個端面6的內部電極4與引出至疊層體2的另一個端面7的內部電極5,在疊層體內2形成交替配置。
在疊層體2的端面6與端面7上,分別形成外部電極8與9。在外部電極8與9上,根據需要,可以鍍鎳、銅等,並且還可以鍍錫或進行粘附焊錫等的處理。
通過對這樣疊層陶瓷電容器1的生坯狀態進行燒結,就得到疊層體2。生坯狀態的疊層體2,具有生坯狀態的介電體陶瓷層3與內部電極4及5的疊層結構。本發明的介電體陶瓷原料粉末,包含有生坯狀態的介電體陶瓷層3,經過燒結而得到作為燒結體的由介電體陶瓷所構成的介電體陶瓷層3。
介電體陶瓷原料粉末按以下的方法製造。
首先,準備好用於製成介電體陶瓷的基本組成物的基本組成物粉末。該基本組成物,例如,可以由一般式ABO3所表示,這裡A為Ba,或Ba的一部分被Sr、Ca、Mg等元素中的至少一種所置換的成分;B為Ti,或Ti的一部分被Zr、Sn、Ni、Ta等元素中中的至少一種所置換的成分。
接著,準備好在所述基本組成物中應該添加的第一添加成分及第二添加成分。這裡,第一添加成分,能夠起到抑制第二添加成分向基本組成物粉末固溶的效果。如上所述,在基本組成物由一般式ABO3所表示時,希望第一添加成分,包含Y以及原子序數為57~71的鑭系稀土元素的至少一種。所述第二添加成分,包含Me、Ca、Sr、Ba、Mn、Si等元素中的至少一種。
典型的第二添加成分,是用於調整所要求的介電體陶瓷的特性,例如,具有使介電體陶瓷的介電比常數的溫度穩定性提高的功能。
接下來實施使第一添加成分在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的表面層擴散的工序。
這種使第一添加成分擴散的工序,例如可以在將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在水中懸濁而得到的漿狀物中,溶解所述第一添加成分的水溶性鹽,通過沉澱析出或蒸發乾燥而在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的表面塗敷上第一添加成分,隨後通過對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的加熱,使所述第一添加成分在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的表面層擴散。
作為上述方法的替代方法,還可以在將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在水中懸濁而得到的漿狀物中,混入所述第一添加成分的水性凝膠,通過脫水或蒸發乾燥而使第一添加成分在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的表面上析出,隨後通過對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的加熱,使所述第一添加成分在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的表面層擴散。
進而,作為上述方法的替代方法,還可以在將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在有機溶劑中懸濁而得到的漿狀物中,使所述第一添加成分中的能夠溶解於所述有機溶劑的鹽溶解,通過除去所述有機熔劑,在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的表面附著上第一添加成分,隨後通過對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的加熱,使所述第一添加成分在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的表面層擴散。
接下來實施在第一添加成分在表面層擴散的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中添加第二添加成分的工序。
這種在基本組成物粉末中添加第二添加成分的工序,例如可以是在將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在水中懸濁而得到的漿狀物中,溶解所述第二添加成分的水溶性鹽,通過沉澱析出或蒸發乾燥而在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的表面塗敷上第二添加成分。
作為上述方法的替代方法,還可以在將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在水中懸濁而得到的漿狀物中,混入所述第二添加成分的水性凝膠,通過脫水或蒸發乾燥而在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的表面析出第二添加成分。
進而,作為上述方法的替代方法,還可以在將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在有機溶劑中懸濁而得到的漿狀物中,使所述第二添加成分中的能夠溶解於所述有機溶劑的鹽溶解,通過除去所述有機熔劑,在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的表面附著上第二添加成分。
這樣就得到了本發明的介電體陶瓷原料粉末。由於該介電體陶瓷原料粉末,在基本組成物粉末的表面層擴散有能夠起到抑制第二添加成分固溶的障礙效果的第一添加成分,所以構成由此燒結而得到的燒結體的各個顆粒,都確實能夠實現具有由第二添加成分不發生擴散的芯體部與第二添加成分發生擴散的外殼部所組成的巖心外套結構。
因此,在所述疊層陶瓷電容器中,介電體陶瓷層3由這樣的介電體陶瓷原料粉末的燒結體所構成時,例如,可以比較容易地實現JIS規格所規定的B特性或EIA規格所規定的X7R特性中良好的溫度穩定性。
下面對為了確認本發明中介電體陶瓷原料粉末製造方法的效果而實施的實驗例加以說明。
在該實驗例中,使用由掃描電子顯微鏡所測定的平均粒徑為0.3μm的鈦酸鋇粉末作為原材料。而且,作為抑制固溶的第一添加成分,使用了含釔的材料,作為特性調整的第二添加成分,分別使用了含Ba、Mg、Mn、以及Si的材料。
使用這些基本組成物粉末以及第一、第二添加成分,按照以下的方法,製作了本發明範圍內實施例的、以及本發明範圍外的比較例1及比較例2的各試樣。
用150g鈦酸鋇與500ml純水混合得到懸濁液漿狀物,並溶入5.0g硝酸釔[Y(HNO3)3·6H2O]。
接著使用旋轉蒸發器將所述漿狀物蒸發乾燥得到粉末,隨後,在批量爐中進行600℃、2小時的熱處理,在分解去除硝酸根的同時,使鈦酸鋇的表面層上薄薄地擴散一層釔。對該粉末的截面進行的透射電鏡的分析表明,在鈦酸鋇的表面層上釔確實擴散了薄薄的一層。
接著將上一步得到的粉末120g與400ml純水混合得到懸濁液漿狀物,在所得到的漿狀物中加入1.3g的硝酸鋇[Ba(HNO3)2]、1.2g的硝酸鎂[Mg(HNO3)2·6H2O]、以及0.7g的硝酸錳[Mn(HNO3)2·6H2O],進而,再加入2.9g的SiO2凝膠(Si15wt%),進行充分攪拌。
接著使用旋轉蒸發器將所述漿狀物蒸發乾燥得到粉末,隨後,在批量爐中進行600℃、2小時的熱處理,在分解去除硝酸根,得到實施例中的介電體陶瓷原料粉末。
接下來,對介電體陶瓷原料粉末100g,加入由在甲苯/乙醇的容積比為1/1的溶劑中溶入20wt%聚乙烯丁醛的載體2g,與作為可塑劑的鈦酸二辛脂4g,球磨混合後,由凹版印刷塗布機成形為厚度為5μm的陶瓷生坯薄片。
接著,將該陶瓷生坯薄片衝裁成所規定的形狀,由含鎳的導電性軟膏形成內部電極後,將這些陶瓷生坯薄片疊層、壓接,得到生坯疊層體。該生坯疊層體中,內部電極之間存在有50片陶瓷生坯薄片作為介電體陶瓷層。
接著,將生坯疊層體切割,成為各個疊層陶瓷電容器的疊層體,將得到生坯疊層體晶片在還原性氣氛中1240℃的溫度燒結2h,得到燒結後的疊層體。
接著,在疊層體的兩端面形成外部電極,就完成了作為試樣的疊層陶瓷電容器的製作。
(比較例1)在比較例1中,包含釔的所有添加成分都一起添加到鈦酸鋇粉末中。
即,將120g鈦酸鋇粉末與400ml純水混合得到懸濁液漿狀物,在所得到的漿狀物中溶入1.3g的硝酸鋇[Ba(HNO3)2]、1.2g的硝酸鎂[Mg(HNO3)2·6H2O]、4.0g的硝酸釔[Y(HNO3)3·6H2O]、以及0.7g的硝酸錳[Mn(HNO3)2·6H2O],進而,再加入2.9g的SiO2凝膠(Si15wt%),進行充分攪拌。
接著使用旋轉蒸發器(rotary evaporator)將所述漿狀物蒸發乾燥得到粉末,隨後,在批量爐中進行600℃、2小時的熱處理,在分解去除硝酸根,得到比較例1中的介電體陶瓷原料粉末。
以後,使用該介電體陶瓷原料粉末,以與實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及條件,成形陶瓷生坯薄片,且利用該陶瓷生坯薄片完成作為試樣的疊層陶瓷電容器的製作。
(比較例2)在比較例2中,除釔之外的所有添加成分都預先固溶於鈦酸鋇粉末中。
即,在由150g鈦酸鋇與500ml純水混合得到懸濁液漿狀物,在所得到的漿狀物中加入1.7g的硝酸鋇[Ba(HNO3)2]、1.6g的硝酸鎂[Mg(HNO3)2·6H2O]、以及0.8g的硝酸錳[Mn(HNO3)2·6H2O],進而,再加入3.5g的SiO2凝膠(Si15wt%),進行充分攪拌。
接著使用旋轉蒸發器將所述漿狀物蒸發乾燥得到粉末,隨後,在批量爐中進行600℃、2小時的熱處理,在分解去除硝酸根的同時,使所述添加成分在鈦酸鋇的各顆粒表面層上擴散。對該粉末的截面進行的透射電鏡的分析,確認了鋇、鎂、及矽在鈦酸鋇各顆粒表面層上的存在,以及錳在鈦酸鋇各顆粒內部的擴散狀態。
接著將上一步所得到的粉末120g與400ml純水混合得到懸濁液漿狀物,在所得到的漿狀物中溶解入4.0g的硝酸釔[Y(HNO3)3·6H2O]。
接著使用旋轉蒸發器將所述漿狀物蒸發乾燥得到粉末,隨後,在批量爐中進行600℃、2小時的熱處理,在分解去除硝酸根,得到比較例2中的介電體陶瓷原料粉末。
以後,使用該介電體陶瓷原料粉末,以與實施例中相同的方法及條件,成形陶瓷生坯薄片,且利用該陶瓷生坯薄片完成作為試樣的疊層陶瓷電容器的製作。
對於以上所得到的實施例以及比較例1及2的各疊層陶瓷電容器,求出了介電比常數(εx)、介電損失(DF)、以及絕緣電阻(log IR),同時,為了評價是否能夠滿足EIA規格所規定的X7R特性,還以25℃溫度下的靜電容量為基準,求出了-55℃以及125℃各溫度下的靜電容量溫度變化率。其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由表1所示的介電特性的評價結果可知,特別是注意到,使用實施例中的介電體陶瓷原料粉末所製作的疊層陶瓷電容器的靜電容量溫度變化率在±15%以內,能夠滿足EIA規格所規定的X7R特性。
與此相比,使用比較例1或比較例2中的介電體陶瓷原料粉末所製作的疊層陶瓷電容器,無論哪一種都不能夠滿足EIA規格所規定的X7R特性。
以上,主要是針對第二添加成分是為了提高靜電容量的溫度穩定性而對本發明進行的說明。但第二添加成分也可以是其它的目的,例如,也可以是為了改善絕緣電阻,也可以是為了使燒結性提高。而且,第二添加成分並不限於為了調整介電體陶瓷的特性,也可以具有其它的功能。
由以上可知,根據本發明,對於所得到的介電體陶瓷原料粉末,由於首先在基本組成物粉末的表面層擴散了對第二添加成分的固溶有抑制作用的第一添加成分,隨後,在第一添加成分擴散了的基本組成物粉末中又添加了第二添加成分,所以在對所得到的介電體陶瓷原料粉末進行燒結時,第一添加成分能夠發揮作為抑制第二添加成分固溶的障礙物的功能,在所得到的燒結體的各個顆粒中,確實能具有由第二添加成分不發生擴散的芯體部與第二添加成分發生擴散的外殼部所組成的巖心外套結構。
所以,在第二添加成分是作為為了提高靜電容量的溫度穩定性的添加成分的情況下,基於這樣的巖心外套結構,在所得到的燒結體中,可具有靜電容量的良好溫度穩定性。
而且,根據本發明,由於在介電體陶瓷原料粉末的燒結過程中能夠對第二添加成分的擴散進行容易且穩定的控制,所以能夠減少所得到的燒結體的特性的偏差。
而且,根據本發明,即使是基本組成物粉末微細化,即使是第二添加成分對於基本組成物粉末具有高的均勻性,由於如上所述,也可以確實得到具有巖心外套結構的燒結體,所以可避開基本組成物粉末的微細化及第二添加成分的添加狀態的均勻化等問題而進展。為此,在使用該介電體陶瓷原料粉末製造疊層陶瓷電容器的過程中,能夠避開介電體陶瓷層薄層化的問題而進行,這對於小型化且大容量的疊層陶瓷電容器的製造是十分有利的。
在本發明中,在基本組成物粉末的表面層使第一添加成分擴散,是採用在將基本組成物粉末在水中懸濁而得到的漿狀物中,溶解第一添加成分的水溶性鹽,通過沉澱析出或蒸發乾燥而在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的表面塗敷上第一添加成分,隨後對基本組成物粉末加熱;或者是在將基本組成物粉末在水中懸濁而得到的漿狀物中,混入第一添加成分的水性凝膠,通過脫水或蒸發乾燥而使第一添加成分在基本組成物粉末的表面上析出,隨後對述基本組成物粉末加熱;或者是在將基本組成物粉末在有機溶劑中懸濁而得到的漿狀物中,使所述第一添加成分中的能夠溶解於所述有機溶劑的鹽溶解,通過除去所述有機熔劑,在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的表面塗敷上第一添加成分,隨後對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加熱等方法,使第一添加成分在基本組成物粉末的表面附近薄層切均勻地擴散,能夠更加有效地發揮第一添加成分所具有的抑制固溶的功能。
而且,在第一添加成分發生了擴散的基本組成物粉末的表面層添加第二添加成分,是採用在將基本組成物粉末在水中懸濁而得到的漿狀物中,溶解第二添加成分的水溶性鹽,通過沉澱析出或蒸發乾燥而在基本組成物粉末的表面塗敷上第二添加成分;或者是在將基本組成物粉末在水中懸濁而得到的漿狀物中,混入第二添加成分的水性凝膠,通過脫水或蒸發乾燥而在基本組成物粉末的表面析出第二添加成分;或者是在將基本組成物粉末在有機溶劑中懸濁而得到的漿狀物中,使第二添加成分中的能夠溶解於有機溶劑的鹽溶解,通過除去所述有機熔劑,在基本組成物粉末的表面塗敷上第二添加成分等方法,使第二添加成分能夠在基本組成物粉末的表面形成具有良好均勻性的分布,從而更加提高介電體陶瓷原料粉末的成分的均勻性。
權利要求
1.一種介電體陶瓷原料粉末的製造方法,包括,準備好用於製造介電體陶瓷的基本組成物的基本組成物粉末的工序、準備好在所述基本組成物中所應該添加的第一與第二添加成分的工序,所述第一添加成分具有抑制在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中所添加的第二添加成分的固溶的效果;該方法還包括,在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的表面層中使所述第一添加成分擴散的工序和在擴散了所述第一添加成分的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的表面層中添加所述第二添加成分的工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介電體陶瓷原料粉末的製造方法,所述第二添加成分是用於調整介電體陶瓷特性的成分。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介電體陶瓷原料粉末的製造方法,所述基本組成物由一般式ABO3所表示(A為Ba,或Ba的一部分被Sr、Ca、Mg等元素中的至少一種所置換的成分;B為Ti,或Ti的一部分被Zr、Sn、Ni、Ta等元素中的至少一種所置換的成分)。所述第一添加成分,包含Y以及原子序數為57~71的鑭系稀土元素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第二添加成分,包含Me、Ca、Sr、Ba、Mn、Si等元素中的至少一種。)
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意一項所述的介電體陶瓷原料粉末的製造方法,所述第一添加成分的擴散工序,包括在將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在水中懸濁而得到的漿狀物中,溶解所述第一添加成分的水溶性鹽,通過沉澱析出或蒸發乾燥而在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的表面上附著第一添加成分,隨後通過對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的加熱,使所述第一添加成分在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的表面層擴散的工序。
5.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意一項所述的介電體陶瓷原料粉末的製造方法,所述第一添加成分的擴散工序,包括在將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在水中懸濁而得到的漿狀物中,混入所述第一添加成分的水性凝膠,通過脫水或蒸發乾燥而使第一添加成分在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的表面上析出,隨後通過對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的加熱,使所述第一添加成分在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的表面層擴散的工序。
6.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意一項所述的介電體陶瓷原料粉末的製造方法,所述第一添加成分的擴散工序,包括在將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在有機溶劑中懸濁而得到的漿狀物中,使所述第一添加成分中的能夠溶解於所述有機溶劑的鹽溶解,通過除去所述有機熔劑,在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的表面附著上第一添加成分,隨後通過對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的加熱,使所述第一添加成分在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的表面層擴散的工序。
7.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意一項所述的介電體陶瓷原料粉末的製造方法,所述第二添加成分的添加工序,包括在將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在水中懸濁而得到的漿狀物中,溶解所述第二添加成分的水溶性鹽,通過沉澱析出或蒸發乾燥而在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的表面塗敷上第二添加成分的工序。
8.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意一項所述的介電體陶瓷原料粉末的製造方法,所述第二添加成分的擴散工序,包括在將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在水中懸濁而得到的漿狀物中,混入所述第二添加成分的水性凝膠,通過脫水或蒸發乾燥而在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的表面析出第二添加成分的工序。
9.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意一項所述的介電體陶瓷原料粉末的製造方法,所述第二添加成分的擴散工序,包括在將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在有機溶劑中懸濁而得到的漿狀物中,使所述第二添加成分中的能夠溶解於所述有機溶劑的鹽溶解,通過所述有機熔劑的去除,在所述基本組成物粉末的表面塗敷上第二添加成分的工序。
10.由權利要求1~9中任意一項所述的介電體陶瓷原料粉末的製造方法所得到的介電體陶瓷原料粉末。
全文摘要
一種介電體陶瓷原料粉末的製造方法,通過在鈦酸鋇等基本組成物的基本組成物粉末的表面層內,先擴散釔(Y)等第一添加成分,然後,添加具有調整溫度特性效果的鋇(Ba)、鎂(Mg)、錳(Mn)、矽(Si)等的第二添加成分,而得到介電體陶瓷原料粉末。該介電體陶瓷原料粉末經燒結後,在基本組成物粉末的表面層擴散的第一添加成分,能夠起到抑制第二添加成分固溶的作用,在得到的燒結體的各個顆粒中,確實能夠實現由第二添加成分不擴散的芯體部與第二添加成分擴散的外殼部所組成的巖心外套結構。通過具有所述成分的構成介電體陶瓷層的燒結體,可確實地實現能夠有效提高疊層陶瓷電容器的靜電容量溫度穩定性的巖心外套結構。
文檔編號C04B35/462GK1425632SQ0215282
公開日2003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02年11月25日 優先權日2001年12月10日
發明者長谷川貴志, 中村泰也, 藪內正三 申請人:株式會社村田製作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