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密封常壓深海潛水器的製造方法
2023-05-26 16:27:01
定密封常壓深海潛水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定密封常壓深海潛水器,可廣泛的應用於海洋探測,搜尋,漁業作業等領域,定密封常壓深海潛水器艙內與艙外通道所有連接為固定密封,艙內可以不加壓而保持普通大氣壓環境,它的動力由螺旋槳改為高壓噴嘴,浮力是由電解水產生氫氣調節排水量,其他俯仰角由調節重心來改變,轉向舵由電磁鐵控制等。
【專利說明】定密封常壓深海潛水器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定密封常壓深海潛水器,可廣泛的應用於海洋探測,搜尋, 漁業作業等領域。
【背景技術】 [0002] 目前一些小型深海潛水器只能下到水下2000-3000米深度,制約下潛 的因素主要有抽排水調節浮力及動力傳動的動密封,對抑制深水壓滲透能力有限。
【發明內容】
[0003] 定密封常壓深海潛水器艙內與艙外通道所有連接為固定密封,艙內可 以不加壓而保持普通大氣壓環境,它的動力由螺旋槳改為高壓噴嘴,浮力是由電解水產生 氫氣調節排水量,其他俯仰角由調節重心來改變,轉向舵由電磁鐵控制等。
[0004] 外形似河豚形狀潛水器,機艙為球狀內空,兩半球接縫外凹為溝槽,內凸為軌道, 底部鑲有鋼球的井字形平臺架通過止口夾在軌道上,中間穿軸傳動齒輪,調動平臺即改變 重心,達到調節俯仰角目的,機艙安裝入口悶蓋上掛有帶調節氣孔的氣囊,當重心調到頭朝 下時,氣孔在氣囊的上方,潛水器下潛,只要氣體能逸出,就能下潛到該水壓下的深度,當仰 頭時,氣孔在氣囊的下方,電解電極通電,氧氣放空,氣囊存積氫氣上浮,當前行時,氣孔在 中間,氣囊內有一部分氣體,潛水器等浮力懸浮前進,提供動力的潛水泵安裝在潛水器頭部 過濾網後,無刷電機中間為定子,定子軸固定在機殼孔上,定子線圈由注塑密封,外圍轉子 與葉片固定,離心水泵由前方軸向進水,葉片旋轉切線方向為上下兩個離心出水,通過艙體 外溝槽到達尾部會合,會合部位有一個活動三通,中間的噴口產生前進動力,由電磁鐵控制 三通的擺向,達到潛水器左右轉向。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5] 如圖1所示為應用本發明定密封常壓深海潛水器裝配主視圖
[0006] 如圖2所示為應用本發明定密封常壓深海潛水器裝配側視圖
[0007] 如圖3所示為應用本發明定密封常壓深海潛水器裝配俯視圖
[0008] 如圖4所示為應用本發明定密封常壓深海潛水器裝配局部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 如圖1所示為應用本發明定密封常壓深海潛水器裝配主視圖,圖 中1為濾網架,四菱或六菱半球形框架,焊接或螺接在機艙上,頂端為吊勾。2為金屬濾網, 阻止雜物進入水泵。3為水泵,外殼與機殼一體與上下水槽相連。4為焊接構造溝槽。5為 球狀機艙,鍛壓立車焊接而成,球形耐壓調重心。6為氣囊翼補氣孔。7為氣囊翼調氣孔,氣 囊落位卡在機艙上,與安裝入口悶蓋緊固,改變俯仰角即改變排水量。8為三通噴頭,沉在尾 部溝槽內,由安裝在尾架上的電磁鐵通過連杆拉動左右擺動轉向。9為尾架,焊接或螺接在 機艙上,扁平六菱或八菱減阻穩舵,上岸時為立架。
[0010] 如圖2所示為應用本發明定密封常壓深海潛水器裝配側視圖,圖中1為濾網架。2 為濾網。3為焊接溝槽。4為水泵。5為機艙。6為氣囊翼。7為安裝入口悶蓋。
[0011] 如圖3所示為應用本發明定密封常壓深海潛水器裝配俯視圖,圖中1為濾網架。2 為水泵。3為機艙。4為氣囊翼。5為溝槽。6為尾架。7為噴頭。
[0012] 如圖4所示為應用本發明定密封常壓深海潛水器裝配局部剖視圖,A放大圖中1 為機艙壁,或不鏽鋼整體碾壓成型。2為井字架縱條,吻合機艙圓弧底鑲鋼球滑動。3為水 泵水槽插口,插入長條鐵板膠合成管道。4為齒條,圍繞球艙整圈圓形。5為齒輪,由電機傳 動。6為井字橫條,井字架上安裝鐵板下裝電機上裝電池儀器等。
【權利要求】
1.本發明涉及定密封常壓深海潛水器,可廣泛的應用於海洋探測,搜尋,漁業作業等領 域,外形似河豚形狀潛水器,機艙為球狀內空,兩半球接縫外凹為溝槽,內凸為軌道,底部鑲 有鋼球的井字形平臺架通過止口夾在軌道上,中間穿軸傳動齒輪,調動平臺即改變重心,達 到調節俯仰角目的,機艙安裝入口悶蓋上掛有帶調節氣孔的氣囊,當重心調到頭朝下時,氣 孔在氣囊的上方,潛水器下潛,只要氣體能逸出,就能下潛到該水壓下的深度,當仰頭時,氣 孔在氣囊的下方,電解電極通電,氧氣放空,氣囊存積氫氣上浮,當前行時,氣孔在中間,氣 囊內有一部分氣體,潛水器等浮力懸浮前進,提供動力的潛水泵安裝在潛水器頭部過濾網 後,無刷電機中間為定子,定子軸固定在機殼孔上,定子線圈由注塑密封,外圍轉子與葉片 固定,離心水泵由前方軸向進水,葉片旋轉切線方向為上下兩個離心出水,通過艙體外溝槽 到達尾部會合,會合部位有一個活動三通,中間的噴口產生前進動力,由電磁鐵控制三通的 擺向,達到潛水器左右轉向。
【文檔編號】B63C11/52GK104118548SQ201410339212
【公開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9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9日
【發明者】楊雲柳 申請人:楊雲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