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床拖板的潤滑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6 04:13:36 2
專利名稱:車床拖板的潤滑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機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車床,特別是車床 拖板的潤滑裝置。
背景技術:
車床是用車刀對旋轉工件進行切削加工的工具機,在機械加工 中車床被廣泛使用。
車床包括床身,床身上具有導軌,在導軌上放置有拖板,車 刀就是固連在拖板上的。在加工工件過程中,使拖板沿著導軌移 動,車刀就隨著相對於導軌移動,從而完成對工件的切削作業。
為了達到橫向及縱向切削,通常拖板包括可橫向移動的大拖 板和可縱向移動的小拖板,大拖板上具有導軌,小拖板就放置在 大拖板的導軌上。
可以看出,上述的車床使用一段時間後,拖板與導軌之間會 產生較大的磨損,從而影響工件的加工精度。為此,人們在車床 上設置了一個潤滑裝置,潤滑裝置的出油管與導軌的位置相對應。
雖然,上述的潤滑裝置能夠對導軌進行潤滑,但是上述的潤 滑過程潤滑油浪費較大,使得潤滑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 一種使得車床使用穩定性較高、結構簡單的車床的拖板潤滑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車床的 拖板潤滑裝置,設置於車床的導軌與拖板之間,所述的拖板包括 大拖板和小拖板,大拖板設於車床的導軌上,小拖板設於大拖板的導軌上,其特徵在於,該裝置包括一液壓泵,所述的小拖板上 具有入油孔,入油孔的進口端與液壓泵的出口端相連,入油孔的 出口端與大拖板的導軌位置相對應,所述的大拖板上具有能使入 油孔出口端處的潤滑油流至大拖板與車床導軌之間的導油結構, 所述的導油結構與上述的液壓泵的進口端相連通。
液壓泵將潤滑油液由其上的出口端經入油孔的進口端進入至 入油孔內,然後潤滑油液再由出口端進入小拖板與大拖板的導軌 之間,顯然,在小拖板與大拖板之間就具有充足的潤滑油液。小 拖板就能順暢地相對於大拖板移動。
同時,小拖板與大拖板之間的潤滑油液通過導油結構進入大 拖板與車床導軌之間,最後潤滑油液由液壓泵的進口端回流至液
壓泵中,使得潤滑油液循環的流動,並對上述的導軌處進行潤滑。
在上述的車床的拖板的潤滑裝置中,所述的導油結構為大拖 板上部邊沿的回油槽和回油孔,所述的回油槽與上述的入油孔的 出口端位置相對應,所述的回油孔的進口端與回油槽相通,回油 孔的出口端與上述的車床導軌位置相對應。
小拖板與大拖板之間的潤滑油液首先會進入回油槽處,回油 槽將使得分散的潤滑油液再進入回油孔,通過回油孔使得潤滑油 液進入大拖板與車床導軌之間,從而使得大拖板與車床導軌之間 得到良好的潤滑。
在上述的車床的拖板的潤滑裝置中,所述的導油結構還包括 設於大拖板上的聚油槽,上述的回油孔的出口端與聚油槽相通, 所述的聚油槽底部具有貫穿的洩油孔,洩油孔處於大拖板與車床 導軌之間的連接處。過多的潤滑油液可進入聚油槽內,避免潤滑 油液四處溢漏。同時,聚油槽內的潤滑油液再由洩油孔可順暢的 進入大拖板與車床導軌之間。
在上述的車床的拖板的潤滑裝置中,所述的車床導軌為呈V 形凹入的導向槽,上述的大拖板上具有與導軌相匹配的形狀。潤200820088561. 1
說明書第3/5頁
滑油液可進入車床導軌的凹入處,避免潤滑油液溢漏至車床的其 它部位,對環境造成汙染。
在上述的車床的拖板的潤滑裝置中,所述導軌的兩端均設有 濾油機構,且上述的液壓泵與該濾油機構相連通。積聚在導軌處 的潤滑油液進入濾油機構處,通過濾油機構就能將潤滑油液中的 雜質過濾掉。
在上述的車床的拖板的潤滑裝置中,所述的濾油機構為內部 呈空腔的濾油體,所述的濾油體的側部分別具有與其內腔相通的 進口和出口,上述導軌的導向槽與濾油體進口相通,所述的出口 與上述的液壓泵相連接且出口高於濾油體內腔底面。
由於出口高於濾油體內腔的底面,因此,濾油體內的潤滑油 液中的雜質會沉降至濾油體的底部。使得純淨的潤滑油液再由出 口處排出,也就是說使得進入液壓泵內的潤滑油始終保持純淨。在上述的車床的拖板的潤滑裝置中,所述的濾油體的上部設 有一個可開啟的蓋板。打開蓋板可方便的對濾油體內的雜質進行 清理,相反,關閉蓋板可以防止灰塵等雜物進入濾油體內。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車床的拖板的潤滑裝置使得大拖板與小 拖板之間以及大拖板與車床導軌之間始終具有適量的潤滑油液, 使得車刀的走刀精度較高,從而使得具有本裝置的車床能加工出 精度較高的工件。
同時,本車床拖板的潤滑裝置只是在拖板上開設供潤滑油液 通過的孔,因此,它的結構簡單、成本較低。
圖1是本車床的拖板的潤滑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車床的拖板的潤滑裝置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車床的拖板的潤滑裝置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車床的拖板的潤滑裝置中大拖板處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車床的拖板的潤滑裝置中大拖板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導軌;2、大拖板;2a、回油槽;2b、回油孔;2c、
聚油槽;2d、洩油孔;3、小拖板;3a、入油孔;4、濾油體;4a、
進口 ; 4b、出口 ; 5、蓋板。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車床的床身上具有導軌1,在導軌1上 放置有一個大拖板2,大拖板2具有導軌,小拖板3就放置在大 拖板2上。本車床拖板的潤滑裝置就設置在小拖板3和大拖板2 的導軌之間以及大拖板2與車床導軌1之間。
該裝置包括一個液壓泵,在小拖板3上具有貫穿的入油孔3a, 入油孔3a的兩端分別為進口端和出口端,入油孔3a進口端與液 壓泵出口端相連接通,入油孔3a出口端與小拖板3和大拖板2 導軌之間的位置相對應。本實施例中,小拖板3上具有若干個入 油孔3a。
如圖2和圖3和圖4和圖5所示,大拖板2上具有導油結構, 導油結構能使入油孔3 a出口端處的潤滑油液流至大拖板2與車床 導軌1之間。
導油結構包括設於大拖板2上部邊沿的回油槽2a和回油孔 2b,回油槽2a與入油孔3a的出口端位置相對應。回油孔2b的進 口端與回油槽2a相通,回油孔2b的出口端與車床導軌1位置相 對應。為了對潤滑油液進行回收,在大拖板2上還具有一個凹入 的聚油槽2c,回油孔2b的出口端就與聚油槽2c相通。
聚油槽2c的底部具有貫穿的洩油孔2d,洩油孔2d處於大拖 板2與車床導軌1之間。
車床的導軌1為呈V形凹入的導向槽,當然,大拖板2要沿著導軌1順暢的移動,在大拖板2上具有與車床導軌1相匹配的 形狀。
如圖3所示,車床導軌1的兩端設有濾油機構,濾油機構為
內部為空腔的濾油體4,濾油體4的兩側分別具有與其內腔相通 的進口 4a和出口 4b,導軌1的導向槽與濾油體4的進口 4a相連 通,濾油體4的出口 4b高於濾油體4的內腔底部。並且,濾油體 4的出口 4b與液壓泵的進口端相連通。
具有本潤滑裝置的車床在工作過程中,液壓泵的內的潤滑油 液首先進入入油孔3a中,然後潤滑油液再由入油孔3a進入小拖 板3與大拖板2導軌之間,使得小拖板3能順暢的相對於大拖板 2移動。
然後,潤滑油液沿著回油槽2a進入回油孔2b內,使得潤滑 油液經回油孔2b進入聚油槽2c內。接著,聚油槽2c內的潤滑油 液再經洩油孔2d進入大拖板2與車床導軌1之間,使得大拖板2 與車床導軌1之間具有適量的潤滑油液,也就是說,大拖板2可 沿著車床導軌1順暢的移動。
最後,潤滑油液進入濾油體4內,使得潤滑油液中的雜質沉 澱於濾油體4底部,然後,純淨的潤滑油液再由出口 4b排至液壓 泵中。顯然,潤滑油液能得到循環利用。
另外,為了便於清理濾油體4內的雜質,在濾油體4的上部 設有一個可開啟的蓋板5。當然,在車床工作過程中,蓋板5是 關閉的,可防止雜物進入濾油體4內。
權利要求1、一種車床的拖板潤滑裝置,設置於車床的導軌(1)與拖板之間,所述的拖板包括大拖板(2)和小拖板(3),大拖板(2)設於車床的導軌(1)上,小拖板(3)設於大拖板(2)的導軌(1)上,其特徵在於,該裝置包括一液壓泵,所述的小拖板(3)上具有入油孔(3a),入油孔(3a)的進口端與液壓泵的出口端相連,入油孔(3a)的出口端與大拖板(2)的導軌(1)位置相對應,所述的大拖板(2)上具有能使入油孔(3a)出口端處的潤滑油流至大拖板(2)與車床導軌(1)之間的導油結構,所述的導油結構與上述的液壓泵的進口端相連通。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床的拖板潤滑裝置,其特徵在於, 所述的導油結構為大拖板(2)上部邊沿的回油槽(2a)和回油孔 (2b),所述的回油槽(2a)與上述的入油孔(3a)的出口端位置相對 應,所述的回油孔(2b)的進口端與回油槽(2a)相通,回油孔(2b) 的出口端與上述的車床導軌(l)位置相對應。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床的拖板潤滑裝置,其特徵在於, 所述的導油結構還包括設於大拖板(2)上的聚油槽(2c),上述的回 油孔(2b)的出口端與聚油槽(2c)相通,所述的聚油槽(2c)底部具 有貫穿的洩油孔(2d),洩油孔(2d)處於大拖板(2)與車床導軌(1) 之間的連接處。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車床的拖板潤滑裝置,其 特徵在於,所述的車床導軌(l)為呈V形凹入的導向槽,上述的大 拖板(2)上具有與導軌(1)相匹配的形狀。
5、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車床的拖板潤滑裝置,其 特徵在於,所述導軌(l)的兩端均設有濾油機構,且上述的液壓泵 與該濾油機構相連通。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車床的拖板潤滑裝置,其特徵在於, 所述的濾袖機構為內部呈空腔的濾油體(4),所述的濾油體(4)的 側部分別具有與其內腔相通的進口 (4a)和出口 (4b),上述導軌(1) 的導向槽與濾油體(4)進口 (4a)相通,所述的出口 (4b)與上述的液壓泵相連接且出口 (4b)高於濾油體(4)內腔底面。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車床的拖板潤滑裝置,其特徵在於, 所述的濾油體(4)的上部設有一個可開啟的蓋板(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車床的拖板潤滑裝置,屬於機械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有車床的拖板潤滑裝置在潤滑過程潤滑油浪費較大,潤滑成本較高等技術問題。本車床的拖板潤滑裝置,設置於車床的導軌與拖板之間,拖板包括大拖板和小拖板,大拖板設於車床的導軌上,小拖板設於大拖板的導軌上,該裝置包括一液壓泵,小拖板上具有入油孔,入油孔的進口端與液壓泵的出口端相連,入油孔的出口端與大拖板的導軌位置相對應,大拖板上具有能使入油孔出口端處的潤滑油流至大拖板與車床導軌之間的導油結構,導油結構與上述的液壓泵的進口端相連通。本車床的拖板的潤滑裝置結構簡單、成本較低,並使得車刀的走刀精度較高,結構簡單、成本較低。
文檔編號B23Q11/12GK201220366SQ20082008856
公開日2009年4月15日 申請日期2008年6月6日 優先權日2008年6月6日
發明者丁愛柱, 楊兵華 申請人:玉環縣精強工具機廠